350 likes | 451 Views
小学四年级数学质量调研. 情况简析. 浦口区教育局教研室 赵学武. 二 0 一三年五月. 汇 报 提 纲. 一、数据与解读. 二、问题与反思. 三、感悟与希冀. 一、数据与解读. 调研对象: 39 所学校 108 个班级 4419 名学生. 1 、全区整体质量情况. 全区质量稳步提升,均分、合格率、优良率呈正态分布,差距逐渐缩小,低分率得到一定控制。. 一、数据与解读. 2 、全区相关类别学校质量情况. ( 1 )全区教研片质量情况. 本次只有四片在区平均水平之上。与上次调研相比,一、三、五片整体进步明显。.
E N D
小学四年级数学质量调研 情况简析 浦口区教育局教研室 赵学武 二0一三年五月
汇 报 提 纲 一、数据与解读 二、问题与反思 三、感悟与希冀
一、数据与解读 调研对象:39所学校 108个班级 4419名学生 1、全区整体质量情况 全区质量稳步提升,均分、合格率、优良率呈正态分布,差距逐渐缩小,低分率得到一定控制。
一、数据与解读 2、全区相关类别学校质量情况 (1)全区教研片质量情况 本次只有四片在区平均水平之上。与上次调研相比,一、三、五片整体进步明显。
一、数据与解读 (2)全区小班化学校和省学业水平测试抽样学校质量情况 2、全区相关类别学校质量情况 抽样学校的学业水平略高于全区的平均水平,基本反映了全区质量现状。 小班化学校学生的合格率略高于区平均水平,有突破,显进步。
一、数据与解读 2、全区相关类别学校质量情况 (3)班额数有差异的学校质量情况 随着班额人数的增多,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的数值在上升,低分率在下降。班额数少的班级质量优势没有体现,部分学校反而落后。
一、数据与解读 3、全区学校质量情况(39所学校) (1)达到区平均水平的学校数统计 与上次相比,全区仍然是36℅的学校达到区平均水平,优良率达区均的学校增加一所。
一、数据与解读 (2)学校均分分布情况 3、全区学校质量情况(39所学校) ①本次学校均分分布情况 ②上次均分分布情况 与上次调研相比,质量较薄弱的学校数有所减少,第一、第二梯次学校数有所增加,呈现出一种上升的势头,说明各校提高质量的举措已见成效。
一、数据与解读 (3)达区均水平的学校和进步明显学校的情况 实验国际、新世纪小学、威尼斯小学、浦厂小学、琅小明发五所学校持续高位稳定。石桥小学异军突起,超越区均。部分学校虽然没达区均,但进步明显,值得肯定。
一、数据与解读 4、全区班级质量情况(108个班级) 全区班级之间差距仍然较大,有14所学校平行班之间相差5分以上,个别学校平行班之间差距达13分,令人担忧,亟待改进。
一、数据与解读 5、全区分数段情况 本次调研90分以上的学生数约占考试人数的66.5 ℅,接近三分之二,他们是质量持续提升的保障。不及格学生由上次的253人下降到本次的142人,低分学生由上次的78人下降到本次的41人。说明各校在上次分析会后的措施跟进和教师的行为改进扎实有效!
数据解读 信心 质量水平更高 专心 提升速度更快 决心 自身实力更强
二、问题与反思 本次阅卷对所有单题进行了得分率的统计,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专项统计。 1、从课程内容的类别来看 本次调研内容只有两大块,图形与几何板块的内容得分率略高,主要是因为分值偏小和考查的内容要求相对单一。
二、问题与反思 本次阅卷对试卷中所有单题进行了得分率的统计,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专项统计。 2、从能力维度的层面来看 试卷中的题目能分别归入上面四个能力维度。从各个维度所考查的具体内容来看,紧扣课本要求,强调基础性。从得分率上印证了各校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成果。
二、问题与反思 (1)运用规则——数的运算(混合运算) 3、从单项内容的分析来看 本次调研选取了八项内容进行专项分析。其中有六项与上次分析可比,结果有进有退,有喜有忧。 题目: 题目描述:能进行含有中、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考查要点:运算能力-根据法则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得分率:全区约93.3℅,比上次提高5.5个百分点。 改进之处:运算顺序执行坚决 错误情况:看错运算符号;口算错误。 教学建议:①加强口算训练;②提高计算过程专注度;③指导学生检验的方法,提高一次解题正确率。
二、问题与反思 (2)理解概念——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3、从单项内容的分析来看 题目: 题目描述:会画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高,会在点子图上画三角形和梯形 考查要点:①对 “等腰”、“底与高对应”两个数学本质的理解;②“空间观念”-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 得分率:全区约95.9℅,比上次提升6.2个百分点。 改进之处:标识规范;线条清晰。 错误情况:审题不清;底与高不对应;个别不会画高。 教学建议:①强化审题,逐字细读,圈划关键词,理解题意;②规范画图,线条清晰,标识完整;③在点子图和格子图上要借助纵线和横线来直角或平行线,省力规范。
二、问题与反思 (3)运用规则——图形的认识(实际应用) 3、从单项内容的分析来看 题目: 题目描述:在新情境中辨认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考查要点: ①应用意识-利用数学的原理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② 空间观念-描述图形的运动与变化。 得分率:全区约86.2℅,比上次提高11.8个百分点。 改进之处:教全课本上的相关知识;教学中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意识不断增强。 错误情况:选②的认为长方形没有易变性;选③的认为图形的上、下有三角形,其实不然。
二、问题与反思——看案例之三 教学建议: ①书上呈现的知识点要教全学透;②对于没有多少经验积累的知识要通过制作教、学具操作演示,增加体验,形成认识;③由近及远,由熟悉到陌生,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现象,尝试用数学知识加以解释。
二、问题与反思 (4)知识技能——数的运算(口算与笔算) 3、从单项内容的分析来看 题目: 题目描述:正确地进行口算,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考查要点:运算能力-根据法则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得分率:全区约93℅,比上次下降1.4个百分点。 错误情况:口算:进位加;与0相乘的积;违反算序;看错数字或运算符号。竖式:进位加;抄错数字;竖式错位;乘法口决的笔误;加法的定势对乘法的干扰;乘数中间的0漏掉。 教学建议:①对易错点要强化修正,专门训练;②培养计算的专注能力,达到书写、心算、检查同步;③注意个别指导和跟进。
三、问题与反思 (5)运用规则——数的运算(合并综合算式) 3、从单项内容的分析来看 题目: 题目描述:理解分步算式的算序,会合并成综合算式 考查要点: ①数感-对算式中蕴含数量关系的感悟;②推理能力-从确定的运算顺序出发,用演绎推理的法则来说明;③等量替换的思想。 得分率:全区约66.7℅,比上次下降18个百分点。 错误情况:数字或算式位置摆放错误,认为先算的放在最前;括号该用不用。 教学建议:①理清每道算式的含义,会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的规范语言表述;②找准位置等量替换,合并成综合算式;③根据运算符号的级别,确定括号的合理使用;④标出综合算式中的算序,对照原题分步算式,检视正误。
二、问题与反思 (6)解决问题——数的运算 3、从单项内容的分析来看 题目: 题目描述:从情境图和统计表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考查要点:①从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②数据分析观念-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③运算能力-根据法则正确地进行运算;④数感-对数量关系的感悟,能理解并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得分率:全区约89.8℅,比上次下降2.5个百分点。 错误情况:计算;数量关系混乱;获取信息偏差;单位名称和答语错误。 教学建议:①读懂题意,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图或表中的内在含义;②沟通联系,将获取的图、表信息和文字信息对接融合,生成更为清晰的关联信息,为解题做准备;③强化说“理”,用“分析法”或“综合法”理清各种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能说出每步算式的意义;④准确计算。
二、问题与反思 (7)解决问题——探索规律 3、从单项内容的分析来看 题目: 题目描述:找出搭配(排列或组合)中的规律,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考查要点:①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排列、组合的方法进行有序搭配,做到不重复、不遗漏;② 体会几何直观、符号思想和模型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 得分率:全区约86.9℅ 错误情况:提取信息偏差;排列、组合有遗漏;原理不清;忽视了0的位置 教学建议: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优化方法,做到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②增加学生操作体验,渗透用符号代替物体,线条代替联系,在头脑中形成解题的“模型”;③强化说思路的训练,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方法的形成。
二、问题与反思 (8)运用规则——数的运算(简便计算) 3、从单项内容的分析来看 题目: 题目描述:会运用乘法结合律、减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考查要点: ①运算能力-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②数感-对特殊数字合理搭配的感悟。 得分率:全区约79.1℅ 错误情况:该用不用;口算;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相混淆;括号的使用;抄错数字;拆分错误。 教学建议:①讲清运算律使用的情境,做到脑清心明;②认真写好拆分第一步,再观察、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方法;③注意对比辨析,积累纠错的经验;④增强简便计算意识,该用要用。
专项分析 动手 积累活动经验 开口 提炼思想方法 悟透 及时修正偏差
三、感悟与希冀 感悟:通过翻阅试卷,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高。细究原因,除了算理、算法上的错误外,更多的失分在计算过程中的口算上,有的让人可惜顿足,有的让人触目惊心。 1、计算题的表现 从前面的专项分析中,我们发现因口算能力的不足或口算心理的不稳定导致计算的失分较多,这种现象要引起我们深思和顿悟。 2、其它题型中的表现
三、感悟与希冀 希冀:加强口算训练 提高计算能力 这项工作简便易行,见效快。对于一些薄弱学校、薄弱班级、薄弱学生来说,是提高数学素养和学习质量的好抓手,更是好帮手。 1、抓重点:精选内容 讲清算理和算法 二十以内的退位减、进位加;百以内的退位减、进位加;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乘、除以)几十… … 2、攻难点:研究错因 及时修正并跟进 3、贵坚持:定时训练 灵活组织勤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