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第六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第六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6—1 概述 §6—2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演化 §6—3 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 §6—4 、 5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6—6 按从动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 K 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6—7 按连杆位置或两连架杆相对位置 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6—8 & §6—9. §6 — 1 概述. 1 .定义: 连杆机构:构件用低副联接而成的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组成机构的构件都在相互平行的平面中运动的连杆机构。

heath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6—1 概述 §6—2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演化 §6—3 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 §6—4、5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6—6 按从动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6—7 按连杆位置或两连架杆相对位置 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6—8 & §6—9

  2. §6—1 概述 1.定义: 连杆机构:构件用低副联接而成的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组成机构的构件都在相互平行的平面中运动的连杆机构。 空间连杆机构:组成机构的构件不在相互平行的平面中运动的连杆机构。 注:本章主要讨论最基本的平面四杆机构。 2.优缺点: 优:1)低副联接,面接触,磨损小,承载能力大。 2)杆状件,园柱形或平面形接触面,易制造,传递运动远。 3)运动多样性(转、摆、移、平面运动等) 4)轨迹多样性。 缺:1)设计较困难。 2)运动副的制造误差会累积,从而降低机构的传动精度。 3)惯性力难平衡,不适用于高速。 应用:很广泛(e.g:自行车,缝纫机,纺机等中都有应用)

  3. §6—2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演化 工程中使用的平面四杆机构形式很多,但最基本的是铰四机构。 机 架:固定不动的构件.4. 连杆架:与机架相连的杆.1.3. 曲 柄:能整周转动的连架杆。 摇 杆:不能整周转动的连架杆。 连 杆:不与机架相连的杆.2. 其它四杆机构均可用以下方法由铰四机构 演化得到

  4. 1、同性异形演化(详见§2-6)

  5. 2、取不同的构件为机架

  6. §6—3 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 一.铰链四杆机构: 设铰四机构ABCD中,AB能360°转动而成为曲柄,则AB必能转至与机架AD共线的两个位置A1B1和A2B2,此时有:

  7. 1)L1≤L4时(图6-3a) ΔB1C1D L1+ L4≤L2+ L3 L1+ L4≤L2+ L3 L1≤L2 ΔB2C2D L2+(L4-L1)≥L3 L1+ L3≤L2+ L4 L1≤L3 L3+(L4-L1)≥L2 L1+ L2≤L3+ L4 L1≤L4 2) L1>L4时(图6-3b) ΔB1C1D L1+ L4≤L2+ L3 L1+ L4≤L2+ L3 L4≤L1 ΔB2C2D L2≤L3+(L1-L4) L2+ L4≤L1+ L3 L4≤L2 L3≤L2+(L1-L4) L3+ L4≤L1+ L2 L4≤L3 1.有曲柄的条件: 1)连架杆和机架中有一最短杆 2)最短杆和最长杆的长度和不大于其余两杆的长度和。 2.结论(满足有曲柄条件时): 1)最短杆为连架杆,铰四为曲摇。 2)最短杆为机架,铰四为双曲。 3)最短杆为连杆,铰四为双摇

  8. §6—4、5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一.行程速度变化系数: 1.曲柄摇杆机构 1)极限位置: 曲柄AB作用360°转动时,摇杆CD在C1D和C2D间来回摆 动,与C1D、C2D相对应的两个机构位置AB1C1合AB2C2D 叫机构的极限位置。

  9. 2)极位夹角θ(书中称为快行程中曲柄转角的补角) 2)极位夹角θ(书中称为快行程中曲柄转角的补角) 曲柄与连杆的两共线位置之间所夹的锐角。 AB位置 AB转角 所化时间 CD位置 C点均速 AB1→AB2 φ1=180°+θ t1=φ1/ω C1D→C2D V1=C1C2/t1工作行程 AB2→AB1 φ2=180°+θ t2=φ2/ω C2D→C1D V2=C1C2/t2空间行程 3)急回特性: (∵φ1>φ2 ∴t1>t2 V2>V1急回) 从动件在往复两行程中,一个行程(通常是空回行程)较快的特性 4)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用来反映急回的程度)

  10. 5)曲摇机构的分类: 按A、D与C1C2线的关系或四杆的杆长关系,可分成三类: (1)对心曲摇: A位于C1C2线上。 或 L12+ L42 = L22+ L32+ 无急回特性 (2)Ⅰ型曲摇: A的D位于C1C2线的同侧 或 L12+ L42 < L22+ L32+ 有急回特性。 这类曲摇机构最常用 (3)Ⅱ型曲摇: A的D位于C1C2线的异侧 或 L12+ L42 > L22+ L32+ 有急回特性。

  11. 2.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见图6-5): 滑块的移动导路不通过A的曲滑机构 偏距e:移动导路到A点的距离 动程h:滑块移动的距离。 h= C1C2 注:有急回特性。 3.摆动导杆机构(见图6-6): 1)有急回特性,θ=ψ(导杆摆角) 2)动力性能好。 ∵不计摩擦时,滑块2对导杆3的作用力 总垂直作用于导杆3。即 γ≡ 90° 二.压力角、传动角:

  12. 1.压力角α: α= ∠(F、Vc) 在不计摩擦力和惯性力等时,连杆BC为二力杆,原动件AB通过BC作用 于从动件CD上的力F(沿BC)与从动件上的受力点C的速度Vc间的夹角 2.传动角γ: 压力角α的余角,即 γ= 90°-α ∵γ↑,有用分力Ft=Fsinγ↑,有害分力fn=Fcosγ↓,运动轻快灵活,效率高 ∴γ(及α)是衡量机构动力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3.许用压力角[α],许用传动角[γ]: 由于γ↓(或α↑),→机构动力性能↓,所以为保证机构有良好性能,通常 规定: γmin≥[γ]=40° αmax≤[α]=50°

  13. 4.最大压力角αmax,最小传动角γmin: 机构运动时,γ是不断变化的,其中必有一最小值γmin,可确定如下: 1)铰四机构:γmin出现于曲柄AB与机架AD的共线位置AB3C3D或AB4C4D(图6-7) 若:上述两位置的传动角分别为γ3和γ4 则: γmin=(γ3,γ4)min 2)曲滑机构:γmin出现于AB与滑块导路的垂直位置AB3C3D和AB4C4D(图6-8)。 仿上: γmin=(γ3,γ4)min 3)导杆机构: γ≡ 90°

  14. 三.死点 缝纫机的驱动装置是曲摇机构,其中摇杆CD(踏板)主动,曲柄AB从动。踏板常 会顶死,原因是连杆BC与从动件AB共线,BC对AB的力通过AB的转动中心A点, 也即:α= ∠(F、VB)= 90°。如图6-9a 1.死点位置: 连杆与从动件共线的位置。 2.死点特性: 1)F通过从动件转动中心,引起“顶死” 2)从动件运动不确定(如图6-9b) 3.死点克服:(a)装飞轮。如图6-9c (b)多杆组合。如图6-9d

  15. §6—4按从动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设计平面四杆机构§6—4按从动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一.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 1.图解法: 已知: 速度变化系数K,摇杆摆角ψ,摇杆 长度L3。 求: L1, L2, L4 解:1)求θ:θ= 180°×(K-1)/(K+1) 2)取定μL及固定铰链点D,作C1D = C2D = L3/μL,且∠C1DC2=ψ; 3)作C1O、C2O,使∠C2C1O=∠C1C2O = 90°-θ,两线交于O点 4)以O为心,OC1为半径作园δ。 5)在园δ的C1MC2弧上任取一点作 为AB的固定铰链点A。

  16. 6)求L1, L2, L4: ∵ AC1 = BC – AB AC2 = BC + AB ∴ AB =1/2(AC2 - AC1) BC =1/2(AC2 + AC1) 于是: L1=μL·AB L2=μL·BC L4=μL·AD 2.解析法: 设: e = LoD , ε=∠NOA 园δ的半径

  17. (1)式即是Ⅰ型曲摇的设计公式。任意给定K、ψ、L1、L2、L3、L4中的三个量,(1)式即是Ⅰ型曲摇的设计公式。任意给定K、ψ、L1、L2、L3、L4中的三个量, 即可由(1)式求得其余三个量

  18. 例1. 已知 K = 1.2 ψ = 45° L3 = 300mm 要求L2/L1 = 4 (P.89.) 求: L1. L2. L4 解: θ=180°(K-1)/(K+1)=16.36° ∴

  19. 二.曲柄滑块机构: 1.图解法: 已知:动程h,偏距e和K 求:L1. L2. 解: 1)求θ:θ=180°×(K-1)/(K+1) 2)取定μL,作C1C2 = h/μL. 3)作C1O、C2O, 使∠C2C1O =∠C1C2O = 90°-θ 4)以O为心,OC1为半径作园δ。 5)作AA′∥C1C2 .间距为e/μL. 则A(或A′) 即是AB的固定铰链。 6)求L1. L2: AB =1/2(AC2 - AC1) BC =1/2(AC2 + AC1) L1=μL·AB L2=μL·BC

  20. 2.解析法: 设: ε=∠NOA 则: R = h/2sinθ (2)式即是偏置曲滑的设计方程,K.h.e.L1.L2中任意给定三个, 即可由(2)式求出其余二个。

  21. §6—7 按连杆位置或两连架杆相对位置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一.按连杆的三个位置设计: 1.已知连杆BC的三个位置B1C1,B2C2,B3C3。 分析:∵连杆的动铰链B必位于以A为园心,LAB为半径的园上,Ci仿此. ∴可图解如下: 解1)取μL,作出连杆的三个位置。 且 B1C1=B2C2=B3C3= LBC/μL 2)作B1B2和B2B3的中垂线b12.b23.交点即是AB的固定铰链A 3)作C1C2和C2C3的中垂线C12.C23. 交点即是连杆架CD 4)LAB =μL AB1 LCD =μL C1D LAD =μL AD

  22. 2.已知两连架杆的固定铰链点A和D,以及连杆上一标线BE的三个位置B1E1, B2E2,B3E3 分析: 本题的关键是定出连杆上的另一铰链点C,为此可用运动倒置法。也即假想将BC取成“机架”,而AD取成“连杆”,在保持相对运动不变的情况下反转。(见图6-13)

  23. 解: 1)将ΔB2E2D移至B2E2与B1E1重合,此时D点位于D2。 2)将ΔB3E3D移至B3E3与B1E1重合,此时D点位于D3。 3)作DD2.D2D3的中垂线d12.d23,其交点即为C。 4)求LBC,LCD: LBC =μL B1C LCD =μL CD 二.按两连架杆的三组对应位置设计 已知:固定铰链A、D,连架杆AB和CD上的一根标线DE的三组对应位置。即 (AB1、DE1),(AB2、DE2),(AB3、DE3)。(见图6-14) 解:1)取μL,按已知条件作AB、DE的三组对应位置如图 2)将ΔDE2B2,ΔDE3B3转至DE2和DE3与DE1重合,得B2′和B3′ 3)作B1B2′、B2′B3′的中垂线b12,b23. 它们的交点即为C1 4)求杆长: LBC =μL·B1C1 LCD =μL·C1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