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第十三章 干船坞

第十三章 干船坞. 干船坞概述 干船坞的结构型式 坞口结构 干船坞结构的计算要点. Ⅰ 、干船坞概述. 一、干船坞的组成及作用 坞室: 船坞的主体,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水池,修建船的场所。它由侧墙、底板和坞尾墙组成; 坞口 :供船舶进出和坞门的安设; 坞门 :挡水的作用; 排水系统 :包括水泵站、大明沟、集水井,主要排干坞室内水体。 灌水系统 :输水廊道和阀门,主要往坞室灌水,一般利用内外水位差进行灌水 其他 :拖曳系缆、设备、垫船设备、起重设备、动力及办公设施和其它设备等组成。 二、船舶进出坞过程(略). 大 型 船 坞. 浮 船 坞.

hazel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三章 干船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三章 干船坞 干船坞概述 干船坞的结构型式 坞口结构 干船坞结构的计算要点

  2. Ⅰ、干船坞概述 一、干船坞的组成及作用 坞室:船坞的主体,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水池,修建船的场所。它由侧墙、底板和坞尾墙组成; 坞口:供船舶进出和坞门的安设; 坞门:挡水的作用; 排水系统:包括水泵站、大明沟、集水井,主要排干坞室内水体。 灌水系统:输水廊道和阀门,主要往坞室灌水,一般利用内外水位差进行灌水 其他:拖曳系缆、设备、垫船设备、起重设备、动力及办公设施和其它设备等组成。 二、船舶进出坞过程(略)

  3. 大 型 船 坞

  4. 浮 船 坞

  5. 三、船坞的主要尺度及标高 船坞的主要尺度与标高应根据设计采用的船舶尺度、 工艺设计原则、进出坞工艺要求和坞址的水文条件等确定。 1、 船坞的有效长度 在坞室内的纵轴线上从坞门内壁表面到坞尾墙面的水平 距离,等于进坞船舶两垂线间长度加船首尾两端的工作净 空(15~20m)。 LW=Lpp+l 2、坞室宽度:船坞中剖面处的坞底内宽。 BW=B(型宽)+b(富裕3~8m) 3、船坞坞口宽度:坞口处内侧底宽度。 BWK=B+bk bk为富裕(1/8~1/4)B,但≮2m),或取坞室内宽。

  6. 4、船坞顶标高 根据水文和地形等条件,参照《海港总体及工艺设计》和 《河港总体及工艺设计》确定。 河口地区:坞顶高程一般采用20年一遇的洪水位以上加 0.3~0.5m或历年最高潮位以上加0.3m; 沿海地区:坞顶高程一般采用历年最高潮位以上加0.5 ~ 1.0m。坞顶高程也应与厂区地面高程相协调,一般应略高于厂 区高程(10 ~ 15cm) 5、进出坞室设计水深 HS=TK+a+h 船舶进坞时的最大吃水+中墩高度(1.2 ~ 1.8m)+船底与 中墩顶面之间的富裕量0.5 ~ 1.0m。 进出坞室设计水深自进出坞设计水位算起。

  7. 6、坞室底标高 是指船坞中剖面出中板顶面高程。 HD=HW-HS 7、坞口门槛高程 门槛高程可以高出坞底高程0.5m以上,但应低于中墩顶面 0.5~1.0m。 五、船坞的灌、排水系统(略) 船坞灌水主要采用短廊道和坞门灌水两种型式。 六、坞门 1、坞门型式 叠梁门、人字门、横拉门、浮箱门、卧倒门和旋转侧开门等, 采用最多的是浮箱门和卧倒门。 2、浮箱门、卧倒门的特点及操作过程。

  8. Ⅱ、干船坞的结构型式 一、坞室的结构型式分类 1、坞室结构的分类 ⑴按坞墙与坞底的连接方式分 坞室结构由底板和坞墙组成,按两者连接方式的不同可 分为: ①整体式——两者为刚性连接 ②分离式——两者不连接,用缝分开而相互独立。 ③铰接式——两者为铰接。介于整体式和分离式之间。

  9.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CITY— 2、 按克服地下水浮托力方式分 重力式:依靠结构自身的质量克服地下水的浮托力; 锚固式:用锚杆或锚桩将底板锚固于低级,依靠锚固力和结构自重来克服地下水浮托力。 排水减压式:采用地下排水设施部分或全部消除地下水浮托力。 3、分离式坞墙的结构型式 重力式:包括实体式、悬臂式和扶臂式,适用于承载力较高的地基; 桩基承台式:适用于承载力较低的地基; 衬砌式和混合式:适用于坞墙后全部或部分为岩体的情况; 板桩式:适用于承载力较低、并适合打桩的地基。

  10.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CITY—

  11. 2、 按克服地下水浮托力的方式分类 ⑴重力式:依靠坞墙和底板的自重克服地下水浮托力。 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足够,地基透水性较大,设置排水减 压设施有困难或不经济的情况 注意:随着船坞宽度、深度的增大,其工程量大,施工 较困难,造价高的缺点也日益突出。因此,在现代大型船坞 设计中,应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以决定是否采用重力式结 构。

  12. 二、各种坞室结构的特点 1、重力式坞室结构 ⑴浆砌块石或素混凝土坞室结构(老式船坞) ①完全依靠结构自重克服地下水浮托力; ②工 程量大,基坑开挖深,施工较困难。 ③造价高的缺点也日益突出 ⑵钢筋混凝土轻型重力式坞室结构 ①在坞墙底部可设置向后伸出的悬臂,利用悬臂上的填土重 量克服部分地下水浮托力。 ②结构重量相对较轻。 ⑶适用条件 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足够,地基透水性较大,设置排水减压设 施有困难或不经济的情况。

  13. ⑷降低重力式坞室结构造价的措施 对于重力式坞室结构,为了降低工程造价,除在结构上采 取措施外,在施工上也想办法。 ①对于砂质地基上的整体式重力式结构,为了减少底板中 部的负弯矩,可以先浇筑坞墙并完成墙后回填土,然后再浇筑 坞底板。但在墙体与底板中部留有较宽的接缝,待施工期内坞 墙的沉降基本终止,再浇筑接缝(即闭合块或后浇带)。 ②分段浇筑:在横向上分四段浇筑混凝土,先浇筑坞墙及 其下的底板,并在墙后回填,然后浇筑底板,待坞墙沉降基本 终止后,再浇筑坞墙与底板间的闭合块。 ③为减少底板上的负弯矩,在底板的适当位置对称于船坞 中轴线设置两个铰。铰只传递剪力,而不传递弯矩。

  14. 2、 锚固式 ⑴原理:用锚杆、锚索或锚桩将坞底板锚固于地基中, 依靠锚固力和结构自重克服地下水浮托力。同时,减少底 板跨度,从而减少底板厚度。 ⑵使用条件:适用于底板下面的地基适合作锚固设施。 锚固设施的作用是承受一部分(或大部分)浮托力 和减小底板的计算跨度,从而使底板厚度减薄,减小底板 的砼用量和基础挖土石方量。 ⑶注意: ①当锚固范围的地基有承压水土层时,不宜采用此种 结构,因为锚固设施穿透承压水层,回造成地下水上涌, 增大底板的浮托力。 ②锚杆只承受拉力,不考虑压力,因此只是在空坞时 用来承受部分地下水浮托力。

  15. 3、排水减压式 ⑴原理:在坞室底板下面和坞墙后面设置排水设施,用 以部分或全部消除墙后的地下水压力和作用在底板上的浮托 力,使结构自重显著减小,从而减小投资。 ⑵适用条件:弱透水的地基,或经防渗处理后地基的渗 流量较小的情况。 ⑶设计的关键问题:是保证排水设施畅通无阻,防止各 种原因引起的淤塞。但排水减压式需付出抽除地下渗透水的 经常费用,并消耗电能,营运费用高。 ⑷排水设施:沟管和排水层。在坞底两者都有应用,有 时同时应用,在坞墙后一般多用沟管。

  16.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CITY—

  17. Ⅲ、坞口结构 1、 特点 ⑴坞口承受由坞门传来的很大的水压力,还承受很 大的地下水浮托力,因此,坞口结构应有足够的重量以 保证抗滑、抗倾和抗浮稳定性; ⑵为保证坞门的水密性,要求坞口结构有较大的刚 度和较小的变形;有时还要考虑在坞口门墩内布置水泵 站、排水明沟、灌水廊道等。

  18. 2、 结构型式 ⑴按连接形式分: 整体式: 分离式: ⑵按结构型式分 重力式: 扶臂式: 空箱式:

  19. Ⅳ、干船坞结构的计算要点 一、船坞结构的计算内容 ⑴坞室和坞口的抗浮稳定性; ⑵坞口及分离式坞墙的抗滑和抗倾稳定性; ⑶坞墙、底板的内力和强度计算; ⑷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验算或抗裂验算; ⑸坞墙、底板、坞口门墩基底应力和地基承载力计算; ⑹粘性土地基上的分离式坞墙和坞口门墩必要时应计算地基 沉降; ⑺排水减压式、锚拉式和浮箱式等结构型式的专门计算; ⑻地震设计烈度为7度及以上的地区应进行抗震计算。 任何型式的干船坞都必须进行抗浮稳定性计算。

  20. 二、荷载及荷载组合 1、作用荷载 建筑物自重力、土压力、水压力、地面使用荷载、门墩 荷载、曳船设备荷载及其他荷载、波浪力、冰荷载、施工荷 载和地震荷载等。 2、作用荷载组合 ⑴组合原则:按可能发生的最不利荷载组合进行设计。 ⑵荷载组合:设计组合、校核组合和特殊组合。 ①设计组合 包括使用时期设计高、低水位及设计地下水位时的建筑 物自重力、土压力、水压力、地面使用荷载、门墩荷载及其 他工艺荷载等可能发生的最不利荷载组合。

  21. ②校核组合 A、包括使用时期校核高、低水位及校核地下水位时的建筑物 自重力、土压力、水压力、波浪力、冰荷载、地面使用荷载、门 墩荷载及其它工艺荷载等可能发生的最不利荷载组合。 B、施工时期施工高、低数位时建筑物自重力、土压力、水压 力、地面使用荷载、门墩荷载、曳船设备荷载及其他荷载、波浪 力、冰荷载、施工荷载和地震荷载等可能发生的最不利荷载组合。 C、修理和事故时期相应水位时的各种外荷载可能发生的最不 利荷载。 ③特殊组合 包括使用时期设计高、低数位包括地震荷载在内的最不利荷 载组合。 三、稳定性及应力验算等(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