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财政学

财政学.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第四章 政府与消费.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四章 政府与消费. 引言 本章主题 本章分析在众多的产品和服务中,究竟哪些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该由政府出钱,哪些可以或者应该由个人或家庭自己出钱,政府参与消费的原则界限是什么。 第一节 产品在消费中的不同性质 第二节 公共产品的提供 第三节 混合产品的提供 第四节 私人产品的提供. 第一节 产品在消费中的不同性质.

Download Presentation

财政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财政学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第四章 政府与消费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2. 第四章 政府与消费 • 引言 本章主题 • 本章分析在众多的产品和服务中,究竟哪些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该由政府出钱,哪些可以或者应该由个人或家庭自己出钱,政府参与消费的原则界限是什么。 • 第一节 产品在消费中的不同性质 • 第二节 公共产品的提供 • 第三节 混合产品的提供 • 第四节 私人产品的提供

  3. 第一节 产品在消费中的不同性质 • 社会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给人们带来利益,但是不同性质的产品受益范围是不同的。根据这种差别,可以把所有的社会产品分成三个类别:1)公共产品 ,2)私人产品 ,3)混合产品 。这一分类为政府在消费领域中的职能范围提供了原则界限。 返回

  4. 一、公共产品 • 1.公共产品(public goods)是公众共同受益,消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 • 2.非竞争性(nonrival)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受益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换言之,在某种产品的数量给定的条件下,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 3.  非排斥性(nonexcluding)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是不可能的,或者成本过高。返回

  5. 二、私人产品 • 1.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是与公共产品相对立的概念,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 • 2.竞争性是指增加一个人或一些人消费这一产品的时候,会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这一产品中得到的利益产品。 • 3.  排斥性就是要使某些人无法消费这一产品是可以做到的。在你消费这些产品的时候,可以将这些消费品据为己有,不让其他人消费。返回

  6. 三、混合产品 • 1.混合产品(mixed goods)是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某些性质的产品。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 2.具有非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增加消费者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利益,但要排斥某些消费者消费这一产品是可行的。 • 3.具有外部效益的产品。有些产品兼有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就内部内部效益而言,它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但就外部效益而言,它又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 返回

  7. 第二节 公共产品的提供 • 一、 市场提供的效率损失 • 二、 公共产品提供量的效率标准 • 三、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的困难与方式 返回

  8. 一、 市场提供的效率损失 • 1.搭便车问题(free rider problem): 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人们也不会去购买。因为不管买还是不买,他都能消费这一产品。他不购买这一产品并不是因为他不需要它,而是想让其他人来承担这一产品的成本,而自己则坐享其成。这就使得公共产品无法市场提供。 • 2.公共产品的成本往往大大超过个人从公共产品中得到的好处,这使得个人不愿购买公共产品。例如,城市绿化对所有城市居民都有好处,但所要花费的成本远远大于任何单一的个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 3.个人的购买决策以他本人的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相等为依据,而不考虑其他人从这个产品中的得益,因此即使个人愿意购买公共产品,它的提供量会大大低于效率所要求的提供量。 • 4.公共产品需要公共提供,一项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公共产品性质是确定它是否属于政府的职能范围的一个重要依据。 • 返回

  9. 二、 公共产品提供量的效率标准 • 财政学理论要进一步说明,如果政府要提供某种公共产品,那么这种公共产品的合理数量应是多少才符合资源配置的效率。 • 1.资源有效配置的一般标准:当一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量达到社会的边际效用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时,这一产品的配置就是有效率的。这一点不论对于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都是适用的。 • 2.私人产品的有效配置: 1)在私人产品的情况下,产品的社会边际效用曲线是个人边际效用曲线的横向相加。2)私人产品有效配置需满足的条件:社会边际效用等于每一消费者边际效用,且等于产品的边际成本。3)在私人产品有效配置的条件下,每个人消费的产品数量不同,但每个人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是相同的。

  10. 3.公共产品的有效配置:1)在公共产品的情况下,产品的社会边际效用曲线是个人边际效用曲线的纵向相加。2)公共产品有效配置需满足的条件:社会边际效用等于每一个消费者边际效用之和,且等于编辑成本。3)在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的条件下,所有人都消费的产品数量相同,但得到的边际效用各不相同。返回3.公共产品的有效配置:1)在公共产品的情况下,产品的社会边际效用曲线是个人边际效用曲线的纵向相加。2)公共产品有效配置需满足的条件:社会边际效用等于每一个消费者边际效用之和,且等于编辑成本。3)在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的条件下,所有人都消费的产品数量相同,但得到的边际效用各不相同。返回

  11. 三、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的困难与方式 • 1.由于公共产品不能通过市场交换进行,尽管他对公共产品有自己的效用评价,但这种评价不能通过价格显示出来。人们无法弄清各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 • 2.为了避免承担公共产品的成本,人们可能会隐瞒或不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偏好。这样就很难了解公共产品的社会边际效用,并决定公共产品提供的合理规模。 • 3.人们对公共产品的偏好在实践中通常通过政治程序来表达。设计适当的公共决策程序是实现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的关键。 返回

  12. 第三节 混合产品的提供 • 一、 具有非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 • 二、 具有外部效益的产品 返回

  13. 一、 具有非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 • 1.当产品具有排斥性时,就可以通过市场提供的方式来补偿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公共提供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需要分析的问题是究竟采取怎样的方式有助于实现政策目标。 • 2.公共提供的效益:如果该项产品由政府通过税收取得资金,并拨款来补偿其成本,社会的净得益就等于消费效益扣除生产成本、税收成本以及税收的效率损失之后的余额。公共提供的社会净效益=消费效益-生产成本-税收成本-税收的效率损失。 • 3.市场提供的效益:如果该项产品通过价格或使用费的方式来补偿成本,在这种情况下,

  14. 社会的净得益为潜在的消费效益(充分使用该桥梁所能得到的利益)扣除生产成本、收费成本与收费的效率损失以后的余额。市场提供的社会净效益=消费效益-生产成本-收费成本-收费的效率损失。社会的净得益为潜在的消费效益(充分使用该桥梁所能得到的利益)扣除生产成本、收费成本与收费的效率损失以后的余额。市场提供的社会净效益=消费效益-生产成本-收费成本-收费的效率损失。 • 4.公共提供还是市场提供取决于哪种方式的社会净效益大,具体地说取决于税收成本、税收的效率损失与收费成本与收费的效率损失的相对关系。 • 5.决定取舍的主要因素:税收的简单或复杂性程度,税收的中性或扭曲性程度,收费的难易程度以及该产品的需求弹性。 返回

  15. 二、 具有外部效益的产品 • 1.市场提供:如果该产品通过市场买卖来提供,购买者根据自己个人从该产品的消费中得到的利益来决定购买量,该产品的产出和消费水平由购买者个人的边际效益等于产品的边际成本来决定,从而低于社会边际效益等于产品边际成本所决定的水平,会产生效率损失,程度取决于外部边际效益的大小。 • 2.公共提供:如果该产品采取公共提供的方式,即社会免费提供给消费者,该产品在消费上就会失去价格的约束,人们会消费到边际效用为零。无论是消费者个人的边际效用还是社会的边际效用都会大大低于生产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会产生效率损失。 • 3.混合提供:将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结合可以使这种效率损失减少。理想的成本分担方式是在社会边际效益等于产品边际成本的产出水平上,消费者按内部边际效益承担价格中的一部分,政府按外部边际效益通过补贴方式承担价格的其余部分。 • 返回

  16. 第四节 私人产品的提供 • 一、 无限量的公共提供 • 二、 限量的公共提供 • 三、 优值品的提供 返回

  17. 一、 无限量的公共提供 • 1.倘若政府免费提供某种私人产品,同时又不作任何数量上的限制,那么这种产品必定会被人们尽情地消费,一直到它的边际效用为零时为止。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取决于1)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假如该产品很快就使消费者感到充分满足(需求曲线较为陡直,在一个相对小的消费量上边际效用达到零),那么效率损失就会小一些。例如,免费提供盐会比免费提供服装产生较小的浪费。2)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如果生产某一产品的成本很高,公共提供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会较大。 • 2.私人产品的部分公共提供。即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价格只是部分地弥补产品的成本,其余部分由政府的补贴来弥补。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会产生效率损失,与前一种情况的差别只在于程度。 返回

  18. 二、 限量的公共提供 • 1.总量:限量可以避免资源配置效率受到过大的损害,但其程度取决于政府所决定的供应总量多大程度上接近该产品供求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产量。但离开了消费者购买产品的过程,政府无法知道这些信息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因而也就不能作出适当的数量决策,效率损失仍不可避免。 • 2.总量的配置 在确定了总量之后还需要解决如何将既定的总量配置给各个人。公共提供私人产品的限量机制通常有定量供应,排队供应和酌情供应。 • 3.平均定量供应。由于各个人对特定的私人产品有不同的偏好,在每个人消费同等数量的情况下,必然每个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不等的,因而违背了交换效率,产生效率损失。

  19. 4.排队供应。根据排队先后顺序以及排队的次数来决定各人所得到的份额。在公共提供、排队供应的情况下,人们以自己的休息时间与产品相交换,谁愿意放弃较多的休息时间去排队等候,谁就可以得到较多的产品。这种机制对效率的损害主要表现在生产效率方面。因为排队等候不会生产出产品,造成资源的浪费。4.排队供应。根据排队先后顺序以及排队的次数来决定各人所得到的份额。在公共提供、排队供应的情况下,人们以自己的休息时间与产品相交换,谁愿意放弃较多的休息时间去排队等候,谁就可以得到较多的产品。这种机制对效率的损害主要表现在生产效率方面。因为排队等候不会生产出产品,造成资源的浪费。 • 5.酌情供应。由各级管理者根据各种具体情况,来决定如何将这些产品分配给各人。由于个人的获得与他对生产的贡献没有紧密的联系,而且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个人品质,会使生产效率以及交换效率都受到损失。 返回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20. 三、 优值品的提供 • 1.在优值品情况下,由于个人对产品的评价低于该产品应有的评价,市场提供的结果会失去其规范含义,使得资源被不合理地使用。 • 2.单纯的市场提供所产生的效率损失大小,取决于消费者偏好的不理智程度。如果他对某产品的效用评价大大低于被认为合理的效用评价,那么纯市场提供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就会较大,反之则会较少。 • 3.公共管制:强制性地要求消费者购买或将购买量增加到某个规定的水平。这样的特点是不增加公众的负担,没有收入再分配作用。 • 4.价格补贴:对优值品进行补贴,鼓励人们对这种产品的消费。这一措施的特点是需要动用公共资金,在收入分配方面有利于该项产品的消费者,而使一般纳税人承受负担。 返回

  21.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本章结束 谢谢!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