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likes | 741 Views
学习党史,继承传统. 主讲: 万月红. 毛泽东: “ 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好。 ”. 邓小平: “ 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 江泽民:“党史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党史工作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 胡锦涛: “ 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 ”. 习近平于 2011 年 9 月 1 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强调: “ 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 ”.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 九十年光辉奋斗历程.
E N D
学习党史,继承传统 主讲: 万月红
毛泽东:“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好。”毛泽东:“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好。” 邓小平:“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江泽民:“党史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党史工作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 胡锦涛:“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
习近平于2011年9月1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习近平于2011年9月1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
第一阶段从建党到全国解放的28年,是党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第一阶段从建党到全国解放的28年,是党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 • 第二阶段从建国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29年,是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历程。 • 第三阶段33年,是党领导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程。
开 天 辟 地 —— 中国共产党 的创建
开天辟地——首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度创建共产党开天辟地——首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度创建共产党 • 20世纪初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中,民族危机深重,人民饱受苦难。
民 国 现 状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1916年3月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开端。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1916年3月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开端。 《新青年》明确宣言: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1919年5月4日,爆发了规模空前、意义深远的、被称为新民主主义开端的“五四运动”。
是巧合,还是必然? 1917年:列宁发动了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权;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4年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中国成了战胜国。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从此,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开天辟地——首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度创建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她的出现如同电光石火,瞬间划破了神州大地沉沉长夜,给古老的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与希望,也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曙光。从此,中国的历史悄然转折,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她的出现如同电光石火,瞬间划破了神州大地沉沉长夜,给古老的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与希望,也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曙光。从此,中国的历史悄然转折,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剖 析 国 情 —— 首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剖析国情—— 首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主张首次亮相: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公开发表了著名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
关于中国革命宣言提出: 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 对象: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动力:无产阶级、农民和其 他小资产阶级 前途: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1922年7月,党的二大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党在现阶段的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工人运动的新特点 一、由经济斗争转变为政治 斗争; 二、组织性提高,工人阶级 日益成长重要的政治力 量。
达 成 共 识 —— 首次国共联手打倒军阀
达成共识——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的中心议题就是讨论并确定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问题。
1924年1月, 改组后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制定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使国共两党合作有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在组织上正式承认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6年7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誓师北伐。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全面展开了轰轰烈烈的1926年7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誓师北伐。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全面展开了轰轰烈烈的 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
南 昌 起 义 —— 首次创建新型的人民军队
南昌起义——首次创建新型的人民军队 • 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了失败。 •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率领在中国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南昌起义,共产党把掌握军队领导权放在首要位置,是建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建军原则的开始。 南昌起义,为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军政干部,为随后各地的武装起义准备了火种,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井 冈 星 火 —— 首次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星火——首次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 •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9月9日,毛泽东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 10月上旬,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从此开辟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农村革命根据地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开始。 1935年1月,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甘肃会宁。
共 赴 国 难 —— 国共两党再次联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共赴国难——国共两党再次联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赴国难——国共两党再次联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力量先后进行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等大小战斗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牵制了侵华日军三分之二的兵力,为全面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磨 砺 自 强 —— 首次在延安开展整风运动
从1941年5月到1945年4月下旬,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整风运动。大规模普遍整风阶段则是从1942年2月开始,到1943年10月结束,历时一年零八个月。从1941年5月到1945年4月下旬,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整风运动。大规模普遍整风阶段则是从1942年2月开始,到1943年10月结束,历时一年零八个月。 磨砺自强——首次在延安开展整风运动
整风运动的任务: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整风运动的任务: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整风运动的宗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 整风运动的方法:精读马列主义经典教材,结合自己的思想,恰如其分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自己思想上和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并确定改进的方法。
整 风 运 动 的 原 因 一、“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 二、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三、解决党内矛盾的方法未形成。
整 风 运 动 的 三 大 任 务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党的七大的历史性贡献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把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党的七大的历史性贡献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把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
国 是 初 定 ——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抉择。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抉择。 国是初定——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愿望,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争取经过和平的道路来建设一个新中国。国民党顽固坚持独裁和内战政策,于1946年6月,发动了旨在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的全面内战。 ·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隆重举行。 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组织了由各党派和民主人士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1952年底,党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2年底,党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化三改” “一体两翼”
继 往 开 来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继往开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继往开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消灭了剥削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拨 乱 反 正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三大意义 一、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经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三大意义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三大意义 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十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开辟了党的历史新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十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开辟了党的历史新阶段。 在这10年中,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先后胜利完成了第六、七两个五年计划,提前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国家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拨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与 时 俱 进 ——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十三年
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克服重重困难,度过了急流险滩,制定了一系列治国兴邦大计,更加坚定、全面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取得了重大成就,全面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与时俱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十三年
开 创 辉 煌 —— 科 学 发 展 的 伟 大 实 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