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515 Views
採購及供應管理. 壹、前言 貳、供應鏈上的內向物流 參、物料管理 肆、電子採購 伍、電子商務模式形態. 壹、前言. 檢視供應鏈最方便的方法是將其物流系統分類為內向物流及外向物流。 本章焦點放在內向端上,包含採購及相關物料管理活動。 內向與外向物流系統分享共同的活動或程序,因為此二者的決策皆與運輸、倉儲、物料搬運、存貨管理和控制、包裝和一些其他活動等相關。. 貳、供應鏈上的內向物流. 圖 4-1 所示,供應鏈食品體系上各公司皆有相異的內向物流系統。 ( 表 4-1) 採礦 鋼鐵製造商 容器公司 食品公司 零售商 各個公司的複雜性. 煤礦. 鋼鐵廠.
E N D
採購及供應管理 • 壹、前言 • 貳、供應鏈上的內向物流 • 參、物料管理 • 肆、電子採購 • 伍、電子商務模式形態
壹、前言 • 檢視供應鏈最方便的方法是將其物流系統分類為內向物流及外向物流。 • 本章焦點放在內向端上,包含採購及相關物料管理活動。 • 內向與外向物流系統分享共同的活動或程序,因為此二者的決策皆與運輸、倉儲、物料搬運、存貨管理和控制、包裝和一些其他活動等相關。
貳、供應鏈上的內向物流 • 圖4-1所示,供應鏈食品體系上各公司皆有相異的內向物流系統。(表4-1) • 採礦 • 鋼鐵製造商 • 容器公司 • 食品公司 • 零售商 • 各個公司的複雜性
煤礦 鋼鐵廠 包裝容器廠 食品加工廠 商店 圖4-1 食品體系供應鏈
參、物料管理 • 採購 • 採購產品及服務的重要性 • 採購價格的特殊案例 • 其它物料管理活動
採購1/2 • 定義 物料管理可以物料流的規劃及控制加以描述,物料流屬於內向物流系統的一部分。 • 重要性 • 強化公司的競爭優勢 • 佔物流成本重要比例
採購2/2 • 預先審查所有可能供應來源 • 評估留存的供應商 • 選擇供應商 • 產品或服務的接收運送 • 後採購績效評估 • 採購活動程序 • 確認或重新評估需求 • 定義並評估使用者需求 • 決定是自製或外購 • 確定採購類型 • 進行市場分析 • 確認所有潛在供應商
需求分析 確認需求 使用者需求 自製或外購決策 自製 購買一些 零組件 外購 購買類型 直接再購 修正再購 新購買 選擇供應商 市場分析 潛在供應商 預先審查潛在供應源 評估留存的供應商 選擇供應商 對採購做後續的績效評估 產品或服務遞送 圖4-2 採購程序
採購產品及服務的重要性1/2 • 公司所購買的產品及服務並不盡然相同。 • 某些產品是比較重要且在採購上需更多的注意力。 • 象限技術(quadrant technique)可使供應鏈經理人評估各個購買的產品及服務之重要性。象限技術是使用 2 2 的矩陣,以價值及風險衡量基礎決定所購得品項的相對重要性。
風險 價值或獲利潛在性 圖4-3 品項採購重要性矩陣
採購產品及服務的重要性2/2 • 管理採購程序 • 供應商/賣方評價及關係 • 供應商徵選準則
管理採購程序1/2 • 決定採購類型 • 新購買(new) • 直接再購(straight rebuy) • 修正後再購(modified rebuy) • 決定需要的投資水準 • 決定時間及資訊此兩種主要的投資水準。 • 採購的複雜度與重要性愈高,則將需更豐富的資訊量以提高採購程序的有效性。
管理採購程序2/2 • 執行採購程序 • 執行某些可使採購更有效率並滿足使用者需求的活動。 • 評估採購過程的效果 • 使用者的需求被滿足了嗎? • 投資有必要嗎?
供應商/賣方評價及關係 • 維持健全的供應商/賣方關係則是供應鏈成功的核心部分。 • 由於供應商的數目縮小或被其它競爭的供應鏈體系挖角,故與公司的供應商建立真誠的夥伴關係愈漸重要。 • 全面品質管理計畫(TQM)已開始使用於供應商。
供應商徵選準則 可靠度 .即時交貨 .績效表現紀事 .保證 品質 .技術規格 .化學及物理資產 .設計 .產品生命 .易修復性 .維護 .可依賴性 • 能力 .產品能力 .科技能力 .管理 .作業控制 .勞工關係 財務 .價格 .財務穩定性 期望品質 .供應商態度 .訓練輔助 .包裝 .供應商位址 .修護服務
採購價格的特殊案例1/4 • 價格來源 • 大宗物資之原料市場(commodity markets) • 價目表(price lists) • 報價模式(price quotation) • 議價方式(negotiations)
圖4-5 價格評估方式層級 最低的基礎/單位價格 最低的到地成本 最低的企業總成本 整體供應鏈中最終企業的總成本最低 供應鏈中最終企業之終端顧客的總價 值最高 戰術 作業 策略
採購價格的特殊案例2/4 • 成本類型 • 傳統基本投入成本:產品與物料主要價格 • 直接交易成本:其它與探知和傳送資訊至供應商的所有相關成本(如電子資料交換(EDI)) • 供應商關係成本:創造與維持供應商關係的成本
基本投入成本(價格) + 直接交易成本 + 供應商關係成本 + 運輸成本 + 品質管理成本 + 作業/物流成本 圖4-6 總採購價格 總採購價格
採購價格的特殊案例3/4 • 其它成本類型 • 落地成本 真實運輸成本+銷售交易條件 • 品質成本/因子 品質是指貨品對要求規格的遵循
採購價格的特殊案例4/4 • 作業/物流成本 • 驗收與整理成本 • 批量成本 • 生產成本 • 其它影響物流成本的因素包含了產品的大小、重量、材基與形狀
倉儲 要求的設施類型 生產規劃與控制 協調產品供應與產品需求的活動(圖4-7) 運輸 驗收 品質控制 呆廢料處裡 其它物料管理活動
運輸 供應商控制 模式選擇 急迫運輸 檢驗 損壞賠償請求 運輸
品質控制 • 品質標準 顧客收到的產品是否為其所訂購的? • 品質牽連 GIGO的觀念 • 樣本檢驗 供應商須發展本身統計性的品質控管方案以確保完全100%的品質。
呆廢料處裡 • 廢料的價值可能為公司的收入 • 廢棄的物料無法再銷售,且必須以安全謹慎及遵從環境法規規定的方式處置。
顧客對成品 的需求 成品供應 內部對成品 的需求 成品存貨供應 內部對原料 的需求 成品供應 原料庫存供應 採購原料 圖4-7 生產規劃與控制概覽
肆、電子採購1/3 • B2B採購模式估計於2003年由1.3兆美金增加至2.0兆美金。 • 起初,企業利用電子資料交換(EDI)技術連結其主要客戶,然而EDI技術是相當耗成本且需專門技術才可實踐。 • 由於大眾通用的網際網路(Internet)出現,消弭了有關EDI投資與技術的問題,也為電子商務技術應用於採購上的盛行開啟了一扇門。
肆、電子採購2/3 • 電子商務最普遍使用的方式 • 尋求供應商與產品資訊 • 查看可供應存貨 • 議價 • 產品或服務下單 • 查閱訂單狀況 • 開立發票與收取款項
肆、電子採購3/3 • 電子採購的優點大綱列示於表4-8 • 缺點 • 電子訊息的安全性 • 缺乏面對面接觸 • 其他是有關科技的問題 • 標準協定 • 系統可靠性
伍、電子商務模式形態1/2 • 四種電子商務基本模式形態 • 銷售端系統 (sell-side system) • 由賣方經營的網站 • 此網站通常可供買者免費使用 • 電子交易市集(electronic marketplace) • 由第三方所經營管理 • 市場中各類供應商所編製成的電子型錄集合 • 提供買家一次購足(one-stop)的資源網站
伍、電子商務模式形態2/2 • 買方採購系統(buy-side system) • 買方控制的B2B服務 • 買方預先核准可進入此系統的供應商 • 昂貴且通常為大公司所使用 • 線上交易社群(on-line trading community) • 線上交易社群由第三方技術供應商經營維護 • 由許多賣家與買家中組合成的交易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