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肠内营养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临床应用. 临床营养支持的概念 ( 肠外肠内 ). 途径. 中心静脉,包括 PICC. 临床营养. 肠外营养. 周围静脉. 要素型 非要素型 疾病特异型 组件型. 肠内营养. 天然饮食. 治疗 肠瘘 痊愈 支持 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用.

hatey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肠内营养临床应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肠内营养临床应用

  2. 临床营养支持的概念(肠外肠内) 途径 中心静脉,包括PICC 临床营养 肠外营养 周围静脉 要素型 非要素型 疾病特异型 组件型 肠内营养 天然饮食 治疗 肠瘘 痊愈 支持 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用

  3. 肠内营养发展简史1910: Einhorn- 经上胃肠营养的管道1918: Anderson- 鼻胃管置入空肠,管饲(术后)1940s: Panikow-术中空肠造瘘,术后管饲1959: Barron- 管饲饮食24小时均匀泵入1965: Winitz-要素饮食(ED)--太空医学研究(少渣) 碳水化合物,脂肪,水解蛋白,维生素…1970s: TPN蓬勃发展, EN暂入低谷1980s: TPN进入平台, EN复苏,新技术设备1990s: EN发展加速,临床应用ENPN(8~10:1)2000s:个体化,EN与PN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4. 肠内营养适应证 前提:胃肠道有(部分)功能 • 经口服摄食不足或不能实施 • 不愿经口进食 • 非故意的体重丢失 6个月内体重丢失> 10% • 3个月内体重丢失> 5% • 营养摄入减少 > 500 kcal/天

  5. 肠内营养 - 适应情况 神经疾病 老年 肿瘤 儿科 有营养风险 或 已经存在营养不良 牙科 / 五官科 胃肠道疾病

  6. 肠内营养禁忌证 • 肠功能障碍(衰竭、感染、手术后消化道麻痹) • 完全性肠梗阻 • 无法经肠道给予营养(严重烧伤、多发行创伤) • 高流量的小肠瘘 • 有增加机会性感染可能的情况为相对禁忌症 • 伦理学问题 蔡威译:临床营养基础(第三版),2007,63

  7. 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 • 如果肠道功能正常就应该使用肠道 • 如果有一段肠道功能正常,就利用这一段肠道 • ----给予途径的艺术 • 如果一段肠道有部分功能,也要使用这一段有部分 功能的肠道 • ----给予途径与配方的完美结合

  8. 肠内营养途径的选择艺术 经口营养不足 or 不可能 肠内营养治疗 可能 不可能或不耐受 肠外营养(TPN) 长期(>30 天) 短期(< 30 天)or 期限未定 需要剖腹手术 or 内窥镜不允许 内窥镜可能 长期 长期 鼻肠管 PEG 经皮内窥镜胃造口术 NCJ空肠细针穿刺造口术 周围静脉 中心静脉

  9. nasogastric PEG 胃 PEG 胃/小肠 EPJ 空肠细针穿刺造口术 肠内营养途径选择 鼻胃管 鼻空肠管

  10. 经皮内窥镜下胃造口术 (PEG)

  11. 安全、简便、讲求技巧

  12. 饲管选择---聚氨酯 减压:粗管 营养:细管 定期更换

  13.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适宜的鼻饲管 鼻胃管 鼻空肠管 鼻十二指肠管

  14. 鼻饲管必需定期更换

  15. 肠内营养鼻饲管的3种置入方式(<6周)(经鼻至胃,十二指肠或空肠)肠内营养鼻饲管的3种置入方式(<6周)(经鼻至胃,十二指肠或空肠) 盲放: --置鼻肠管经鼻直接进入小肠 (胃,十二指肠或空肠) --或置管到胃内借助胃动力药 (GI Motility Agent)自行蠕动到达 由内镜或放射科医生放置: --消化科医生用胃镜放置 --放射科医生在透视下放

  16. 肠内营养鼻饲管的3种置入方式(<6周)(经鼻至胃,十二指肠或空肠)肠内营养鼻饲管的3种置入方式(<6周)(经鼻至胃,十二指肠或空肠) 手术中放置:与胃减压管同时进行置入 1、 十二指肠喂养: 胃管到胃内,十二指肠的管尖置过幽门 2、 空肠喂养: 胃管到胃内、空肠管的管尖放置时过幽门、并要到屈氏韧带的 水平降段

  17. 鼻饲管的选择 • 长度:100,125,140厘米 • 直径:管道直径用夏利艾尺度(Ch)或法氏单位(Fr)表示,1单位相当于1/3mm, • 病人对Ch8(2.7mm)和Ch10(3.3mm)的管道容易接受,且易插入

  18. 患者的消化功能 严重受损 大部分正常 患者的代谢 基本正常 病理性改变 标准膳食 (多聚合) 特殊膳食 (满足特殊代谢需要) 小分子量(要素) 膳食 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艺术

  19. 肠内营养与普通食物的区别 • 中、小分子营养素组成 • 化学成分明确 • 采用现代制药或食品工程技术配制 • 营养全面,搭配合理 • 易于消化、稍加消化、无需消化即可吸收 • 无渣或残渣极少,粪便数量显著减少 • 不含乳糖,适用于乳糖不耐受者 • 对肠道和胰腺外分泌刺激较轻 • 可经管饲喂养

  20. 肠内营养制剂的类型 组件型 营养素组件—以某类营养素为主的膳食, 以适合病人的特殊需要 包括—蛋白质组件、脂肪组件、糖类组件,维生素组件、矿物质组件 特殊疾病应用型 婴儿用膳食、肺病专用膳、糖尿病专用膳、肝功能衰竭用膳食、肾功能衰竭用膳、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症用苯丙酮尿症  要素型 要素形式—氨基酸、葡萄糖、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的混合物 短肽制剂 非要素整蛋白型 氮源—整蛋白或蛋白质游离物 需经肠道消化后才能被吸收和利用 包括—匀浆膳、含牛奶配方、不含乳糖配方、 含/不含膳食纤维配方

  21. 剂型 • 液 体 • 粉 剂

  22. 液体肠内制剂的优点 1、在生产中已经过灭菌处理, 污染风险减至最小 2、避免制备上的错误 3、减少了护士的操作时间 4、方便、简单、安全、可靠

  23. 蛋白质来源 整蛋白型—适于胃肠道功能正常病人 价廉、味美、膳食渗透较低, 不易引起高渗性腹泻。 氨基酸型—无需消化即可被吸收 味道稍差,渗透压高, 可能发生高渗性腹泻 短 肽 型—适于消化和吸收功能受限病人 渗透压低

  24. 脂肪含量 标准型:>20% 低脂肪型:5%~20% 极低脂肪型:<5% 高脂肪型:>50%

  25. 脂肪来源 长链甘油三酯(LCT) 中链甘油三酯(MCT) LCT+MCT混合制剂 早产儿制剂:增加MCT的比例

  26. 中链甘油三酯特点 指含6~12个碳链的脂肪酸 • 不必与胆盐形成混合微胶粒即可吸收; • 不需胰脂酶的分解即可吸收; • 在肠道内的脂解速度较快; • 当小肠吸收面积缩小时亦能吸收; • 可直接经过肠上皮细胞进入门脉系统而无需通过淋巴循环; • 可促进LCT的吸收。

  27. 糖类 • 乳糖含量 胃肠道疾病及营养不良者:限制乳糖入量 无乳糖制剂:适用于乳糖不耐症患者 • 葡萄糖 增加配方的渗透压 • 低聚葡萄糖 较乳糖更易消化,且渗透压低于一般葡萄糖,仅为1/5

  28. 渗透压 等渗:<350mOsm/kgH2O 中等高渗:350~550mOsm/kgH2O 显著高渗:>550mOsm/kgH2O 婴儿渗透压:150~380mOsm/kgH2O 婴儿最高渗透压:<460mOsm/kgH2O

  29. 膳食纤维 (1)吸收水分利于排便 (2)促进消化酶分泌 (3)影响血糖水平 (4)降低胆固醇阻止胆石形成 (5)影响矿物质吸收 (6)维护结肠粘膜完整性

  30. 氨基酸型肠内营养特点 • 含100%的游离氨基酸,增加了支链氨基酸浓度,并辅以适宜的碳水化合物浓度;氮源来源于氨基酸, • 低脂肪, • 无渣,高渗透压 • 粪便排出量少, • 不需消化液或极少消化液便可吸收 • 热量与氮的比值为128:1; • 脂肪来自大豆油,其含量控制在需要量的最低限,以减少对胰腺外分泌系统和肠管分泌的刺激

  31. 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粉剂 • 蛋白质为乳清蛋白水解物 • 小肠有运输氨基酸体系也有运输低聚肽体系, 低聚肽受小肠粘膜刷状缘肽酶水解后入血 • 容易被体内利用 • 几乎完全吸收,低渣 • 排粪便量少

  32. 平衡型整蛋白肠内营养剂特点 • 进入胃肠道后可刺激消化腺体分泌消化液,帮助消化、吸收,在体内消化吸收过程同正常食物。 • 含有的中链三酰甘油,利于脂肪代谢吸收 • 可提供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的需要

  33. 免疫增强型制剂混悬液 特点 • 富含精氨酸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 核糖核酸的高蛋白 • 不含乳糖和蔗糖

  34. 其他制剂:疾病适用型 • 糖尿病适用型 • 肾病专用型 • 肿瘤专用型 • 老年痴呆专用 • 心功能不全专用 。。。。。。

  35. 高蛋白、高能量肠内营养乳剂 • 高分子量、易于代谢的肠内营养制剂, • 用于高分解代谢而液体入量受限病人的均衡营养治疗, • 能够满足病人的能量需求和增加的蛋白质需要量, 减少氮丢失、促进蛋白质合成。 • 小肠容易吸收的中链三酰甘油(三酰甘油) • 为创伤后的代谢提供大量优质的能量底物。

  36. 肠内营养用法 • 推注 • 重力滴注 • 连续泵喂养 小肠内喂养:始终采用泵喂养方式 !!

  37. 肠内营养投给方法 • 间歇性喂养 优点:类似经口喂养 缺点:腹泻、痛性痉挛、倾倒综 合征、胃排空延迟、误吸 • 持续性喂养 优点:容易耐受,利于营养吸收 缺点:活动受限

  38. 肠内营养计划 饲喂计划 毫升/小时 滴数/分钟 第一天0-6 小时50 15 6-12 小时75 25 12-24小时100 35 第二天0-6 小时100 35 125 40 第三天12-24 小时125 40 150 50

  39. 误吸 /误吸风险(e.g. 卧床/嗜睡患者) 重症监护患者 消化问题 (e.g. 腹泻, 呕吐, 返流...) 减少的胃容积/ 幽门狭窄 开始喂养时 夜间喂养 婴儿 / 儿童 十二指肠/空肠管放置 运动患者 ? 细管道喂养 (FR < 12) 什么时候需要通过喂养泵来实施连续喂养?

  40.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是关键 并发症的预防 调“四度”“三冲洗“ 肠内营养并发症观察 胃肠道并发症 返流、误吸 机械性并发症

  41. 肠内营养的护理原则--输注护理 连接肠内营养泵的营养袋管路建议24h要更换 速度:控制输注从低到高:一般40—60ml/hr到120—150ml/h,极其危重患者起始输注速度可从20-30ml/hr开始 浓度:控制输注也要由低到高 温度:要注意肠内营养液的 30°—— 45°C 并且要观察病人有无腹痛、呕吐等症状,病人不能耐受,可减慢输 注速度(浓度)或停止输注 角度:胃内喂养时,病人应取头高30°— 45°或半卧位 定时检查胃储留,以减少误吸发生率 ﹡2004年4月,ISBN-1-903982-09-X,肠内营养指南 ﹡2004年4月CREST成人肠内营养管饲的喂养指南

  42. 肠内营养的护理原则--管道护理 固定管道,防止导管移位、脱出,因此要选择适合长度的营养管路 造口 敷料应 及时更换 定时冲洗连续输注营养液时,应每4-6小时用无菌水或温开水冲洗; 输 注完毕冲洗 管道给药,给药前后也务必冲洗管道(至少20-30毫升清水),当给与 几种药物时,每种药物应当单独给药,不能混合,在两种药物使用之间采用5-10ml冲洗。以免药物与营养液反应,而失去药效;又造成堵塞管路而耽搁治疗。

  43. 患者什么时候会发生误吸? • 吞咽困难? 抬高床头部位 !! (约 30°~ 45°) 持续喂养过程中或推注后持续30~60分钟  正常唾液的吸除!  口腔清洁!

  44. 患者什么时候会发生误吸? • 意识障碍? 抬高床头部位 !! (约 30°~ 45°) 采用泵动力输注的连续管饲喂养方式! 采用空肠喂养管! e.g. Jet PEG (空肠喂养同时胃肠减压) 定期对护理队伍及家庭成员的培训!!

  45. 患者什么时候会发生误吸? • 管道移位?(常发生于鼻胃管-太粗?) 鼻管:定期检查鼻管位置 !! Jet PEG: 仔细移动喂养管! 切勿发生扭转 !!

  46. 标记非常重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