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要素需求:勞動和土地市場

要素需求:勞動和土地市場. 廠商的三大決策. 要生產多少產品? 要如何生產?亦即要使用哪一種生產技術? 對每一種投入要素的需求有多少?. 本章主題. 廠商在完全競爭的要素市場中的決策行為─廠商的要素需求。. 三種主要的投入要素及其價格. 勞動(力) ─ 工資。 土地─地租。 資本(財) ─ 利息。. 廠商在要素市場的選擇. 勞動市場. 家戶部門. 廠商. 勞動供給. 勞動需求. I. 要素市場. 一些基本觀念 1.1 要素需求:引申的需求。 1.2 要素之間的互補性與可替代性 1.3 報酬遞減 1.4 邊際生產收益.

hast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要素需求:勞動和土地市場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要素需求:勞動和土地市場

  2. 廠商的三大決策 • 要生產多少產品? • 要如何生產?亦即要使用哪一種生產技術? • 對每一種投入要素的需求有多少?

  3. 本章主題 • 廠商在完全競爭的要素市場中的決策行為─廠商的要素需求。

  4. 三種主要的投入要素及其價格 • 勞動(力) ─ 工資。 • 土地─地租。 • 資本(財) ─ 利息。

  5. 廠商在要素市場的選擇 勞動市場 家戶部門 廠商 勞動供給 勞動需求

  6. I. 要素市場 • 一些基本觀念 1.1 要素需求:引申的需求。 1.2 要素之間的互補性與可替代性 1.3 報酬遞減 1.4 邊際生產收益

  7. 1.1要素需求:引申的需求 • 引申需求: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是基於要利用它來生產產品 。 • 只有當家戶部門對廠商所生產的物品與勞動有需求時,廠商才會對要素有所需求。

  8. 要素的生產力 • 某一要素的生產力以該要素每單位所能生產產品的數量來衡量。

  9. 1.2要素之間的互補性與可替代性 • 要素之間可能有互補的關係,或者可以互相替代。 廠商對各種要素的需求是緊密相關聯的。 • 互補:機器(資本) + 操作員(勞動) • 替代:人工(勞動) v.s. 機器人(資本)

  10. 1.3 報酬遞減 • 勞動邊際產量(MPL)= ,其他要素的數量為固定,每多投入一單位勞動,產品所能增加的數量。 • 廠商在短期內會受到的產能限制,如果它決定增加產量,最終將會面對報酬遞減。 • 亦即,L 增加, MPL會遞減。

  11. 1.4邊際生產收益 • 邊際生產 收益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MRP):其他條件不變,短期內,廠商每增加一單位的變動投入總所能增加的收益。

  12. 勞動的邊際生產收益 MRPL = = = MPL* MR • = 多投入一單位勞動所能增加產品的數量, 亦即勞動的邊際產量 • = 將這些產品出售後所能增加的收益,亦 即為廠商的邊際收益

  13. 勞動的邊際生產收益 • 若產品市場為完全競爭市場,則MR = PX • MRPL = MPL* PX

  14. MRPL

  15. MRPL遞減 • 在報酬遞減的限制下, MRPL 終究會遞減。 MRPL = PX MPL

  16. II. 勞動市場 2.1僅使用一種變動生產要素(勞動)的廠商決策。 2.2 使用兩種變動生產要素的廠商,在短期和長期的決策。 2.3不同的勞動市場。

  17. 2.1僅使用一種變動生產要素(勞動)的廠商決策 • 成本─效益的邊際分析: 成本:每多雇用一單位的勞動會增加 多少成本? 效益:每多僱用一單位勞動可以增加 多少收益?

  18. 使用勞動的成本 • 若勞動市場為完全競爭的市場,則勞動的均衡價格(工資w*)由市場供需所決定。 • 市場交易的雙方都是均衡工資的接受者。 • 廠商可以依均衡工資雇用它想要的勞動量。 • 每多雇用一單位勞動會增加的成本,即為市場的均衡工資(w*)。

  19. 雇用勞動的收益 • 每多雇用一單位勞動可以增加的收益,即為「勞動的邊際生產收益」(MRPL) • MRPL = R/ L = MR*MPL = PX*MPL

  20. MRPL

  21. 廠商雇用勞動的條件 • 只要單位勞動的MRPL大於勞動的單位成本(當時的工資率) ,廠商就會雇用該單位的勞動。 • 廠商雇用勞動的條件:MRPLW* • 廠商雇用勞動的均衡條件:MRPL = W*

  22. MRP與廠商的要素需求 勞動市場 代表性廠商 • 廠商對勞動的需求量 W* =MRPL = 10

  23. MRP與廠商的要素需求 S’’ S’

  24. MRP與廠商的要素需求 • 若 w* 下跌,增加勞動的雇用量。 • 若 w* 上升,減少勞動的雇用量。

  25. 短期的要素需求曲線 • 若廠商僅使用一種變動投入,則該要素的MRP線即為廠商的短期要素需求線。

  26. 利潤最大化條件的比較 • 商品市場:MR = MC • 勞動市場:MRPL = w*

  27. 利潤最大化條件的比較 • MRPL = w* • MR * MPL = w* • MR = w */MPL = = = MC

  28. 兩種利潤最大的條件 • 兩種條件不過是相同選擇秩序下的兩種觀點。 • 兩者的選擇程序是相同的 MR 產品的價格 產品的價格 技術水準 MRPL 投入(勞動)的MC 投入要素的價格 技術水準 投入要素的價格 產品的MC 廠商會雇用 的勞動量 廠商會生產 的產量

  29. 廠商面對的取捨 產品市場 勞動市場 MRPL= 利潤最大 單位勞動的邊際成本=W* MPL的價值 廠商

  30. 2.2使用兩種變動生產要素的廠商 • 勞動以及部份資本都是變動的生產要素。 • 如果廠商增加它的資本財的存量,會提高勞動的生產力;反之亦然。 • 每一種要素與其他要素會有互補的作用。 • 勞動與資本之間也存在互相替代的關係。

  31. 要素價格變動的兩種效果 • 當某要素價格變動時會產生兩種效果: • 要素替代效果 • 產量效果

  32. 要素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果 • 廠商會以價格相對下跌的要素來取代價格相對上漲的要素。 • 例:若資本的價格不變,而勞動價格上漲了,廠商會以資本來取代部分的勞動。

  33. 要素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果 • 例:兩種不用的生產技術生產每一單位產品所需投入的 K & L K L A(資本密集) 10 5 B(勞力密集) 3 10 (K/L)A=10/5=2 (K/L)B=3/10=0.3

  34. 要素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果 廠商對w上漲的反應 • 若 PL = PK = $1,勞動密集的生產方式比較節省成本 • 若 PL = $2,PK = $1 ,資本密集的生產方式比較節省成本 PL= $2PK= $1(PLx L) + (PKx K)

  35. 要素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果 工資上漲對生產一百個單位產品的廠商所產生的替代效果。 • 當勞動價格上升,勞動相對於資本變得更貴。廠商以資本替代勞動,並將生產方式由B型生產技術改為A型生產技術。 • 雖然廠商改用較便宜的生產方式,但生產的總成本仍然增加了。

  36. 要素價格變動的產量效果 • 要素的產量效果:若某要素的價格上漲,廠商將減少該要素所生產的商品,同時減少對所有要素的需求,反之亦然。 • 理由:若產品價格不變,生產的成本增加,在利潤最大的考量下(MR = MC),廠商會減少產量,反之亦然。

  37. 生產成本增加使得 MC 1移向 MC2 q 1 減少為q2 MC2 MC1 $5 q2 q1 要素價格變動的產量效果 Price ($ per unit) Output

  38. 替代效果、產量效果與要素需求線 • 替代效果和產量效果可以解釋要素的需求線為何是負斜率。 • 替代效果:當某要素的價格相對下降時,廠商會多使用這項要素,來取代其他的要素;所以有價格下跌,需求量增加〈負斜率〉的現象 • 產量效果:當要素價格下跌時,廠商會提高產品的產量,連帶對要素的需求量也增加(負斜率)。

  39. 2.3 不同的勞動市場 • 現實世界裡存在著許多不同類型的市場:例: MBA 的球員市場 7-11的服務員工市場 大學教授 非技術性工人 • 這些市場的勞動工資是如何決定的?

  40. 2.3不同的勞動市場 • 如果所有的勞動市場都是競爭的,這些市場的工資都決定於供給和需求的交點。 • 只要勞動的生產價值超過市場的工資水準,廠商就會雇用勞動。這對所有競爭的勞動市場都適用。

  41. III. 土地市場 • 3.1土地市場的特徵 • 3.2地租與土地所生產的產品的價值

  42. 地租的爭論 • 1795-1800年間,英國的穀物價格連漲二倍,使人民生活的費用大幅增加,同時期的地租也快速上升。 • 爭論的焦點:什麼因素造成穀物價格的上 漲?

  43. 地租的爭論 • 地主調高地租,使穀物的生產成本提高,導致穀物價格的上漲。 • 李嘉圖(D. Ricardo, 1772-1823):因為拿破崙戰爭使穀物的生產大量減少〈供給減少〉,致使穀物價格上揚。「不是因為地租迫使穀物昂貴,而是穀物昂貴才有地租。」

  44. 地租的意義 • 地租:指「土地的使用價格」,而非 「土地的價格」。

  45. 3.1土地市場的特徵 • 土地和 其他要素不同,它的總供給是毫無彈性的。 • 土地的供給線是一條垂直線。 地租 供給 土地面積

  46. 需求決定價格 供給 • 供給固定,物品的價格是由需求所決定。 • 由於土地的供給固定,它的價格就由家戶部門和廠商願意為它付出多少所決定。 地租 需求 土地面積

  47. 純粹租 • 任何供給固定的生產要素的報酬都被稱為「純粹租」。 • 又稱為「經濟租」或「準租」

  48. 兩點引申的意義 • 若穀物價格上漲是因穀物供給減少所引起,只要設法增加穀物的供給,穀物的價格就會下降,地租自然也會跟著下降。 • 土地是一種生產要素,對穀物有所需求才引申對土地的需求。因此,地租的高低是由穀物價格決定的,而不是由地租來決定穀物的價格。

  49. 特定用途的土地與特定品質的土地 • 在特定區域或具有特定品質土地的供給就非常固定。 • 特定用途土地的供給不一定是毫無彈性或固定的。 供給 地租 供給 地租 需求 需求 土地面積 土地面積

  50. 3.2地租與土地所生產的產品的價值 • 只要利用土地生產的產品所賺得的報酬足以償付土地的價格,廠商就會付錢使用該土地。 • 廠商會使用土地(A)到以下條件被滿足為止: MRPA = PA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