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第二章

第二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tourism planning and exploiting. 第 2 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第二节.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第四节. 旅游人类学理论方法与启示. 第一节. 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区位理论产生的背景. 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 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第一节. 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区位理论产生的背景. 生产力低. 工业化大生产之前.

hast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tourism planning and exploiting

  2. 第2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第二节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第四节 旅游人类学理论方法与启示

  3. 第一节 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区位理论产生的背景 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 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4. 第一节 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区位理论产生的背景 生产力低 工业化大生产之前 就地生产就地消费 市场竞争 工业化大生产之后 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 区位选择的关键性

  5. 第一节 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 理论萌芽时期(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初期) 古典理论时期(19世纪20年代-20世纪初期) 近代理论时期(20世纪20年代-40年代) 现代理论时期(20世纪40年代至今)

  6. 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 影响因素研究 区位理论萌芽时期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初期) 《政治经济因素》 英国 斯秋阿特(J Steuart) 1767年 “地租和水陆运费对区位的影响” 英国 亚当斯密(A Smith) 1776年

  7. 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 企业微观研究 古典区位理论时期 (19世纪20年代-20世纪初期) “农业生产圈层模型” 德国 杜能(von Thunen) “韦伯工业区位论” 德国 韦伯(Weber)

  8. 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 市场均衡研究 近代区位理论时期 (20世纪20年代-40年代) 成本最小化 市场最大化 “中心地理论” 德国 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 “市场区位论” 德国 廖什(Losch)

  9. 计量学 方法等 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 现代区位理论时期 (20世纪40年代至今) 多因素综合研究 经济成本要素 以美国库兹涅茨(S.Kuznets)的预测性分析模型为代表 非经济成本要素

  10. 第一节 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一) 传统区位理论在指导旅游开发规划时的问题 (二) 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

  11. 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一) 传统区位理论在指导旅游开发规划时的问题 传统针对物质资料生产的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运用中的 生产对象的不可移动性 原因 旅游生产的非物质性 旅游行业的强关联性 “失灵”

  12. 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二) 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 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 中心地理论 杜 能(von Thunen) 农业布局圈层理论

  13. (二) 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 中心地理论 1. 旅游中心地的概念界定 2.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 3. 旅游中心地的等级划分 4. 旅游中心地的均衡布局

  14. 资源 旅 好 游 交通 条 件 丰 富 (二) 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 中心地理论 1. 旅游中心地的概念界定 旅游 中心地

  15. (二) 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 中心地理论 1. 旅游中心地的概念界定 2.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 3. 旅游中心地的等级划分 4. 旅游中心地的均衡布局

  16. (二) 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 2.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 四者共同组成 旅游资源吸引力 旅游业社会容量 旅游业经济容量 旅游业环境容量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上限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下限

  17. (二) 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 2.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上限 旅游地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所必须达到的最低需求“门槛”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下限

  18. (二) 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 中心地理论 1. 旅游中心地的概念界定 2.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 3. 旅游中心地的等级划分 4. 旅游中心地的均衡布局

  19. (二) 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 3. 旅游中心地的等级划分 根据市场范围分 高级 低级

  20. (二) 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 中心地理论 1. 旅游中心地的概念界定 2.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 3. 旅游中心地的等级划分 4. 旅游中心地的均衡布局

  21. (二) 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 4. 旅游中心地的均衡布局 原 则 最有利于物资销售 合理 市场区 最方便于提供服务

  22. 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二) 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 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 中心地理论 杜 能(Von Thunen) 农业布局圈层理论

  23. 城市 憩 带 游 辐 区 (二) 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 农业布局圈层理论

  24. 第2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第三节 第四节 旅游人类学理论方法与启示

  25. 第二节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增长极理论产生的背景 增长极理论的内涵 增长极理论的启示

  26. 第二节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增长极理论产生的背景 区域平衡发展模式 增长极理论 (Growing Polar) 区域不平衡发展模式

  27. 第二节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增长极理论的内涵 (一) 增长极的概念 (二)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三) 增长极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形式

  28. 增长极理论的内涵 (一) 增长极的概念 物资 能源 资金 资金 资金 增长极 能源 人才 信息 人才 信息

  29. 增长极 增长极理论的内涵 (二)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极化 极化 初 期

  30. 增长极 增长极理论的内涵 后 期 扩散 扩散

  31. 增长极理论的内涵 (三) 增长极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形式 1. 点轴开发理论 2. 网络开发理论

  32. (三) 增长极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形式 1. 点轴开发理论 经济 的空 间移 动和 扩散 生长轴理论 点即增长极 轴即交通干线 中心地理论

  33. G G G (三) 增长极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形式 1. 点轴开发理论 吸引范围为六边形 三角形 分布 极增长

  34. 增长极理论的内涵 (三) 增长极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形式 1. 点轴开发理论 2. 网络开发理论

  35. 节点 点轴系统 (三) 增长极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形式 2. 网络开发理论

  36. 第二节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增长极理论的启示 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 增长极 旅游业

  37. 第2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第二节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第四节 旅游人类学理论方法与启示

  38. 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 • 1971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该书是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发展状况研究的第一个报告。在报告中对经济继续增长和人类的前途做出了具体的、耸人听闻的预测。通过各界学者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大讨论,人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即人类是否具有一个光明的发展前途,这取决于人类能否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有机结合起来。

  39.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 1、从自然属性上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这个定义是由生态学家所提出,他们所关注的是生态持续性(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即保持自然资源再生能力和开发利用程度之间的平衡。

  40. 2、从社会属性上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该定义是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FV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UF)共同提出的,它是以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为目标,即强调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与地球的承载力相协调,并最终落脚于促进人类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41. 3、从经济属性上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经济学家理解可持续发展是将经济的发展作为其核心内容,从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上理解可持续发展。他们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

  42. 广泛认可: •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产生威胁的发展。 • ——挪威首相布伦兰特夫人 • (Gro Harlen Brundtland)

  43. 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演变 • Niu et al 1993,指出人类的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前发展阶段、低发展阶段、高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 。 • 人类不同发展阶段的分类和特点

  44.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旅游规划的指导意义 • 1、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工作的依据之一,保持人类享受有资源的公平性,严格控制出现急功近利,重开发轻保护,甚至只开发不保护的现象。 • 2、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进行科学的论证,只有在技术和资金到位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否则,应继续等待开发时机。

  45. 3、旅游开发中还要注重旅游区的环境问题,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3、旅游开发中还要注重旅游区的环境问题,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 • 4、旅游规划开发人员应树立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观念,切实保证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实现旅游的有序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6. 第2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第二节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第四节 旅游人类学理论方法与启示

  47. 旅游人类学的概念 • 所谓人类学(Anthropology)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人类的发展过程、人类所拥有的文化等方面都应是其研究的内容 。 • 研究方向: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48. 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地的居民和游客之间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地的文化现象和演变,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地的居民和游客之间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地的文化现象和演变,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 • 可以认为,旅游人类学就是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地居民、社会团体、旅游开发者与旅游者之间关系的科学。

  49. 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对象 • 其研究对象是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者(投资个人或集体)、旅游者和旅游地社会团体(当地旅游机构,如旅行社、旅游定点饭店、旅游交通运输部门等)在旅游开发或旅游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临时互动关系。

  50. 旅游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 在旅游人类学的发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为:田野工作参与观察——民族志(ethnography)的方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