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k likes | 1.73k Views
项目三存货岗位核算. 该岗位的核算内容主要包括: 任务一 、 存货岗位的核算 任务 和 流程 任务二 、存货的 确认 与 初始计价 任务三 、存货 增加 的核算 任务四 、 发出 存货的核算 任务五 、存货的 期末计价 任务六 、存货 清查 的核算 任务七 、存货岗位的业务 实训. 任务一、存货岗位的 核算任务和流程. 学习情景 1 : 存货岗位的核算任务 学习情景 2 : 存货岗位的核算业务流程. 学习情景 1 : 存货岗位的核算任务. 确认 存货 ; 计量存货 初始价值 ; 核算 外购 存货; 核算 自制 存货; 核算 其他 来源存货 ; 核算 发出 存货;
E N D
该岗位的核算内容主要包括:任务一、存货岗位的核算任务和流程任务二、存货的确认与初始计价任务三、存货增加的核算任务四、发出存货的核算任务五、存货的期末计价任务六、存货清查的核算任务七、存货岗位的业务实训该岗位的核算内容主要包括:任务一、存货岗位的核算任务和流程任务二、存货的确认与初始计价任务三、存货增加的核算任务四、发出存货的核算任务五、存货的期末计价任务六、存货清查的核算任务七、存货岗位的业务实训
任务一、存货岗位的核算任务和流程 学习情景1:存货岗位的核算任务 学习情景2:存货岗位的核算业务流程
学习情景1:存货岗位的核算任务 • 确认存货; • 计量存货初始价值; • 核算外购存货; • 核算自制存货; • 核算其他来源存货; • 核算发出存货; • 存货期末计价核算; • 存货清查核算; • 账实核对;(收、发、存明细表,与仓储部门核对) • 存货明细账与总账核对。
学习情景2:存货岗位的核算业务流程 • 材料核算业务流程 • 库存商品核算业务流程
(一)商品交接方式 • 存货购进和销售发出的商品交接方式一般有三种: • 1.送货制 • 是指销货单位将商品送到购货单位指定的地点或仓库,由购货单位验收入库的一种商品交接方式。 • 2.提货制 • 是指购货单位(指派的专人)到销货单位指定的地点或仓库提取商品并验收入库的一种交接方式。 • 3.发货制 • 是指销货单位根据购销合同规定的商品品种、规格、质量、数量、以及商品交货时间、地点等条件,将商品委托运输单位通过一定的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渠道)运送到购货单位所在地的车站、码头,由购货单位领取并验收入库的一种交接方式。
“收料单”一般一式四联(至少两联),各联次的作用是:“收料单”一般一式四联(至少两联),各联次的作用是: • 第一联,材料入库通知单,由计划供应部门存查; • 第二联,付款通知单,由供应部门连同发票等单据交会计部门复核后作付款凭证; • 第三联,收料单,供应部门交仓库收料后,送会计部门复核后作材料入库核算凭证; • 第四联,收料单,供应部门交仓库收料后,据以登记仓库材料账(卡)。
限额领料单通常由生产计划部门会同供应部门根据各车间的生产任务和材料消耗定额来填制的,一般按每一材料、每一用途分别填制。限额领料单应一式填制两联,一联交领料部门据以领料,一联交仓库据以备料、发料。每次领、发料时,仓库应认真审查,若请领数量未超过限额,应予发料。发料后应在两联内同时填写实发数,计算出限额结余,并由发料人和领料人同时签章,月末结算出实发数量和金额,交会计部门据以记账。限额领料单通常由生产计划部门会同供应部门根据各车间的生产任务和材料消耗定额来填制的,一般按每一材料、每一用途分别填制。限额领料单应一式填制两联,一联交领料部门据以领料,一联交仓库据以备料、发料。每次领、发料时,仓库应认真审查,若请领数量未超过限额,应予发料。发料后应在两联内同时填写实发数,计算出限额结余,并由发料人和领料人同时签章,月末结算出实发数量和金额,交会计部门据以记账。
二、库存商品销售发出业务流程 • 商品销售业务主要包括商品交接和货款结算。在不同的商品交接方式和货款结算方式下,其业务程序有所差别。 • (一)销售发票 • 1.增值税专用发票
任务二、存货的确认与初始计价 • 学习情景1:存货的确认 • 学习情景2:存货的初始计价
学习情景1:存货的确认 • 一、存货是什么?(理解) •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 二、哪些属于存货?(判断) • 包括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
学习情景1:存货的确认 • 三、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确认为存货? • 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 四、其他注意事项——划清两个界限 • 1.对外—以法定所有权划清与其他企业的界限 • 2.对内—以物品价值和使用期限划清与固定资产 之间的界限
学习情景2:存货的初始计价 • 存货的初始计价是指对达到目前状态和场所的存货价值进行计量,是为了确定存货的入账价值,在取得时对存货进行计价。 •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 存货成本是指其达到目前状态和场所而发生的各种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一、外购存货 • 二、自制存货 • 三、委托加工存货 • 四、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 • 五、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一、外购存货 • 外购存货包括通过购买从企业外部取得的各种材料、商品以及低值易耗品等其初始成本就是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 初始成本就是采购成本,包括: • 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 • 保险费和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外购存货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 + 装卸费+保险费+(仓储费) +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二、自制存货 • 自制存货是企业自行生产加工制造的存货,如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其初始成本包括加工制造过程中耗用的直接材料或半成品和存货的加工成本。 • 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 自制存货=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三、委托加工存货 • 委托加工存货是指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或商品、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
四、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 • 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其成本按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确定。 • “
五、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 1.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其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 2.盘盈的存货,按照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作为实际成本。 • 3.接受捐赠的存货,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实际成本:
①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证(如发票、报关单等)的,按凭证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①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证(如发票、报关单等)的,按凭证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 ②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证的,参照同类或类似存货确定其实际成本。其同类或类似存货 • 存在活跃市场的,按照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 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存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实际成本。 • 除以上来源渠道之外,企业通过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企业合并取得的存货,其成本按照有关企业会计准则确定。
任务三、存货增加的核算 • 学习情景1:外购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 学习情景2:外购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 学习情景3:外购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核算 • 学习情景4:自制存货的核算 • 学习情景5: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
学习情景1:外购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 材料的采购、入库、发出和结存,在总账和明细账中都按材料的实际成本登记入账。 • 一、账户设置 • 二、业务核算
一、账户设置 • 1. “原材料”账户 • (1)账户性质:资产类 • (2)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 (3)账户结构: • 借方登记: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材料、自制并已验收入库材料以及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 贷方登记:生产经营领用材料、出售材料 、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 本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 (4)本账户可按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2.“在途物资” • (1)账户性质:资产类 • (2)核算内容: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 (3)账户结构: • 借方登记:企业购入材料、商品,按应计入材料、商品采购成本的金额 。 • 贷方登记:企业所购材料、商品到达验收入库的采购成本金额 。 • 本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商品等物资的采购成本。 • (4)本账户可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3.“周转材料” • (1)账户性质:资产类 • (2)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周转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包括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企业(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等。 • (3)账户结构: • 借方登记:企业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周转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 贷方登记:生产经营领用、出售、报废、摊销周转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 本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库周转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以及在用周转材料的摊余价值。(4)本账户可按周转材料的种类,分别“在库”、“在用”和“摊销”进行明细核算。
二、业务核算 • 1.单货同到。企业支付采购款项并将材料验收入库后,应根据结算凭证、发票账单和收料单等, • 借:原材料——××材料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或应付票据等 • 例:大海公司购进甲材料一批,货款50000元,增值税8500元。2006年7月3日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已到,价税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2.单到货未到。 • 一般是异地采购材料,多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结算凭证与材料到达企业的时间不一致。 • 例2.2008年7月2日大河公司收到银行转来的托收承付结算凭证及发票、代垫运费单据等,列明货款30000元,增值税5100元,发生运费400元。合计35500元。经审核无误并承付该款项,根据发票、运费单据等结算凭证,应编制
借:在途物资——大河公司 30372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28 • 贷:银行存款 35500 • 2008年7月6日,仓库转来收料单如下,根据收料单应编制记账凭证如下: • 借:原材料——××材料 30372 • 贷:在途物资——大河公司 30372
3.货到单未到。先暂不付款,也不进行账务处理。待发票账单到达后,再做材料购进的账务处理。如果到月末发票账单仍未到达,而该材料确系本单位所购买,应按该材料的合同价格、或者按相同材料或同一类别材料的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等暂估入账,下月初,用红字编制相同的记账凭证冲销该笔记录,待结算凭证到达后,按单货同到的情况进行处理。3.货到单未到。先暂不付款,也不进行账务处理。待发票账单到达后,再做材料购进的账务处理。如果到月末发票账单仍未到达,而该材料确系本单位所购买,应按该材料的合同价格、或者按相同材料或同一类别材料的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等暂估入账,下月初,用红字编制相同的记账凭证冲销该笔记录,待结算凭证到达后,按单货同到的情况进行处理。 • 例4.2008年6月20日大河公司仓库转来“收料单”,验收本公司购进的10吨丙材料,结算凭证、发票账单尚未到达。到月底,结算凭证仍未到达。该材料的合同单价5000元/吨。大河公司进行如下处理:
6月30日,依据“收料单”: • 借:原材料 50000 •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50000 • 7月1日,用红字冲回: • 借:原材料50000 •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50000 • 7月6日,结算凭证、发票账单到达,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材料价款50000元,增值税额8500元,价税款已承付, • 借:原材料 5000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 贷:银行存款 58500
4.采用预付货款方式购入材料。 • 例5.大河公司按照合同向大海公司预付甲材料部分款项50000元。3日后,光华公司收到发票账单列明材料款80000元,增值税13600元,运杂费2000元。余款已经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 根据预付货款的付款凭证 • 借:预付账款——大伟公司 50000 • 贷:银行存款 50000
根据发票账单、入库单等, • 借:原材料 8200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 • 贷:预付账款 95600 • 根据补付货款的付款凭证 • 借:预付账款——大伟公司 45600 • 贷:银行存款 45600
5.外购材料短缺、毁损的处理。 • 外购材料在验收入库时,企业如果发现材料短缺或毁损,应及时查明原因,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 属于供货单位造成的短缺、毁损,若价税款尚未支付,则待收到发票账单时,按短缺、毁损材料金额及其应分担的运杂费、相应的增值税,填写拒付理由书,拒付相应的款项,不做账务处理;若价税款已经支付,则向供货单位索赔。
短缺或毁损材料若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则按实收数量和材料实际总成本入账,不单独核算短缺或毁损部分的材料。 • 短缺或毁损材料若属于运输途中发生的非常损失,则应先转入“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待查明原因之后,经过有关部门领导批准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分别借记“其他应收款”、“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例6.某饮料公司向广西糖烟酒批发公司购进白糖一批,发票、运费单据,列明白糖8000千克,每千克4元,货款32000元,增值税率17%,增值税额5440元,运费60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0千克。例6.某饮料公司向广西糖烟酒批发公司购进白糖一批,发票、运费单据,列明白糖8000千克,每千克4元,货款32000元,增值税率17%,增值税额5440元,运费60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0千克。 • 借:在途物资 32558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482 • 贷:应付账款 38040
经查明原因,如果系供货单位少发造成,在尚未支付货款的情况下,填写拒付理由书,根据发票、运费单据、拒付理由书、付款凭证和收料单,按实收数经查明原因,如果系供货单位少发造成,在尚未支付货款的情况下,填写拒付理由书,根据发票、运费单据、拒付理由书、付款凭证和收料单,按实收数 • 借:原材料 32354.51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447.74 • 贷:银行存款 37802.25 • 32354.51=32000-50×4+554.51 • 5447.74=31800×17%+596.25×7% • 554.51≈600÷32000×31800×93%是实收白糖数负担的运费。 • 拒付的是货款200+增值税34+运费3.75=237.75
在已经支付货款的情况下,按实收数验收入库,将未收数暂记“应付账款”账户,根据收料单和材料短缺或毁损报告单, • 借:在途物资 32558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482 • 贷:银行存款 38040 • 借:原材料 32354.51 • 应付账款——广西糖烟酒批发公司 203.49 • 贷:在途物资 32558 • 此后,若收到供货单位补发的50千克白糖,根据收料单验收入库并冲销“应付账款”, • 借:原材料 203.49 • 贷:应付账款——广西糖烟酒批发公司 203.49
若经协商,供货单位退回短缺货物的有关款项,根据对方开来的红字发票和收款凭证,若经协商,供货单位退回短缺货物的有关款项,根据对方开来的红字发票和收款凭证, • 借:银行存款 237.75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26 • 贷:应付账款—广西糖烟酒批发公司 203.49 • 34.26=200×17%+600÷32000×200×7%
短缺或毁损材料若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则按实收数量和材料实际总成本入账,不单独核算短缺或毁损部分的材料。短缺或毁损材料若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则按实收数量和材料实际总成本入账,不单独核算短缺或毁损部分的材料。 • 仍然做如下处理: • 借:原材料 32558(32000+600×93%)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482(5440+600×7%) • 贷:银行存款 38040 • 但在明细账中,数量应记录为7950千克,不能记录为8000千克。
短缺或毁损材料若属于运输途中发生的非常损失,则应先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待查明原因之后,经过有关部门领导批准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 • 若上例中的50千克白糖属于运输途中意外事故造成,假设已经支付过货款,则在验收入库时, • 借:原材料 32354.51(32000-50×4+554.51) •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37.75 • (203.49+34.26) • 贷:在途物资 32558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4.26 • 待查明原因后,经批准,由运输单位赔偿时, • 借:其他应收款 237.75 •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37.75
学习情景2:外购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 材料的收入、发出和结存,在总账和明细账中都按材料的计划成本登记入账。 • 一、账户设置 • 二、业务核算
一、账户设置 1.“材料采购”账户 • (1)账户性质:资产类 • (2)核算内容: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 (3)账户结构: • 借方登记:企业购入材料、商品,按应计入材料、商品采购成本的金额 和将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 • 贷方登记:企业所购材料、商品到达验收入库的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 • 本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商品等物资的采购成本。 • (4)本账户可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2.“材料成本差异” • (1)账户性质:资产类 • (2)核算内容: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 • (3)账户结构: • 借方登记:入库材料发生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和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 • 贷方登记:入库材料发生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和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 • 本账户期末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 (4)本账户可以分别“原材料”、“周转材料”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