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 混合、空气单元 教材分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 混合、空气单元 教材分析. 古冶区教育局小学教研室 胡迎春. 第一单元混合 混合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质混合后所发生的变化进行观察、解释和推测;以身边的混合物为例,认识混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重要方式;初步建立混合物的概念;亲自动手制造混合物并学习对固体混合物进行简单分离的方法。. 本单元由“混合身边的物质(一)”、“混合身边的物质(二)”、“分离混合物”、“研究土壤”4个一级标题的内容组成;本单元可用4个课时完成教学内容。.

haruki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 混合、空气单元 教材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混合、空气单元教材分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混合、空气单元教材分析 古冶区教育局小学教研室 胡迎春

  2. 第一单元混合 混合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质混合后所发生的变化进行观察、解释和推测;以身边的混合物为例,认识混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重要方式;初步建立混合物的概念;亲自动手制造混合物并学习对固体混合物进行简单分离的方法。

  3. 本单元由“混合身边的物质(一)”、“混合身边的物质(二)”、“分离混合物”、“研究土壤”4个一级标题的内容组成;本单元可用4个课时完成教学内容。

  4. 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学生要亲自动手制作一些混合物,再从身边较常见的土壤入手,通过对土壤的分离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混合物。让学生们通过寻找身边的混合物,并对其混合前后进行观察和比较,对混合物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和了解,还要探索和实际操作分离混合物的最简单的几种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学生要亲自动手制作一些混合物,再从身边较常见的土壤入手,通过对土壤的分离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混合物。让学生们通过寻找身边的混合物,并对其混合前后进行观察和比较,对混合物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和了解,还要探索和实际操作分离混合物的最简单的几种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5. 单元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有结构的活动,知道物质混合后,有的不发生变化,有的发生变化; 2、了解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物质大都是混合物,人们根据需要制造各种混合物; 3、指导学生学习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方法进行观察;

  6. 4、指导学生学习几种混合和分离的操作方法; 5、指导学生学习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变化; 6、指导学生综合应用学到的知识研究土壤,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7. 7、指导学生学习用身边的物质制造混合物; 8、帮助学生理解观察到“没有变化”同观察到“发生了变化”同样重要; 9、教育学生要学习会和同伴合作,保证本组每个同学都有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

  8. 本单元的典型活动 第一课时 混合身边的物质(一) 教材活动安排: 1、沙和豆子的混合。观察-- 沙和豆子混合会怎样? 混合-- 沙发生变化了吗?豆子发生变化了吗? 2、分离沙和豆子。检验物质的各个成分是否发生了变化? 3、其他物质的混合

  9. 第二课时 混合身边的物质(二) 教材活动安排 : 1、小苏打和醋的混合 ,观察与描述-- 小苏打、醋 2、实验-- 醋 + 小苏打 3、观察现象-- 大量气体溢出(CO2) 4、检验-- 燃烧的火柴 5、另外一些物质的混合 ,这是一个延伸实验 6、生活中的混合物

  10.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实验前必须做好指导,特别要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2、组织学生讨论,注意要拿出证据、事实,用证据证明自己的描述。

  11. 第三课时 分离混合物 教材活动安排 1、分离粳米和面粉 2、分离木屑和铁钉 3、液体的纸上层析 4、教学准备:提前准备好各种实验材料,特别是做筛子的材料,各种孔目的沙绷子

  12. 第四课时 研究土壤 教材活动安排 1、采集土壤 ;2、制定研究的内容与方法;3、研究土壤中的成分;4、研究的方法;5、验证空气实验;6、汇报,做出判断(提供证据) 教学准备 从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标本、放大镜、纸、玻璃杯、水、记录用的纸和笔、筷子、塑料袋、铲子等。

  13. 教学注意点: 1、做好采集活动的准备。 2、细心指导观察和记录土壤的方法 3、对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建立土壤是混合物的概念。 4、组织好汇报与交流。 5、得出结论:土壤是由不同成分构成的做混合物。

  14. 第二单元空气: “空气”这一单元,要引导学生探索空气的奥秘,使学生知道空气的性质、经历探究空气的性质、空气和我们人类的关系的过程,获得观察、实验、搜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受到归纳与概括等科学方法的训练,知道人类和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都离不开空气,我们应该爱惜空气。

  15. 教材设计了“了解空气”、“被压缩的空气”、“流动的空气”及“空气和我们的生活”等四课,让学生从身边到周围、从生活到科学、从近到远地探究下去…… “了解空气”是学生探索空气的入门课。 “被压缩的空气”是学生深入探究空气性质的开始。 “流动的空气”使学生不仅知道风的秘密,还学习研究方法。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使学生了解生命与空气的关系,同时也教给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科学方法。

  16. 二、教材分析 第一课时 了解空气(一) 第一部分:我们通过感觉就能知道空气就在身边 1、收集空气;2、用感官感觉空气; 3、说说对空气的感觉。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动。 这部分包括两个实验活动。第一个实验活动是纸团不湿的实验。 第二个实验活动是倒空气的实验。

  17. 第二课时 了解空气(二) 第一部分:实验证明空气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第二部分:通过测量认识空气有重量。 第三部分:通过比较和综合认识空气的性质,初步建立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 分析资料,获得认识。 学生通过整理资料,对比分析,会发现石头、水、空气分别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在学生建立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教材对这些性质进行了概括性描述,以帮助学生梳理和概括自己的认识,并给出固体、液体、气体的概念。

  18. 第三课时 被压缩的空气 第一部分:通过拍足球游戏,感知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第二部分:引领学生借助注射器,初步学习定量研究。

  19. 教学建议 :   1.这节课与原来自然课有所不同,不要求讲解风的成因。自然界中,风的形成原因相当复杂,不适合学生探究,这也是教材这样处理的原因之一。“谁闻到了香味”这个活动,要把花露水放在教室的门口或者窗口通风处,让学生感受到香味的传播与空气的流动有关,与空气的流动方向有关。如果把花露水放在角落里,没有风的情况下闻到香味,是香味分子扩散引起的,不是空气流动引起的,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20. 2.“烟带来的消息”这个活动可以充分地展开。给与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要求观察的时候,尽量不要走动,这样才能观察到,即使感觉不到空气的流动,通过眼的观察,就能够了解空气的运动状况,给学生以方法上的启迪。 3.本节课不要加深,不要讲到风形成的原因上去。

  21. 第四课时 流动的空气 第一部分:认识风。 第二部分:通过做香味在教室里传播的实验,使学生感知香味是由空气传过来的。 第三部分:借助观察香、烟的飘散轨迹,观察教室里空气的流动情况,进而感知风在教室里的运动情况。 第四部分:到大自然中寻找风的足迹 第五部分:自己制造风。

  22. 第五课时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第一部分:我们离不开空气。第一个活动: “我们每分钟呼吸多少次”。 第二个活动:“离不开的空气”。 第二部分:收集资料,讨论动物、植物、人类和空气的关系。 第三部分:举办展览会。

  23. 教学建议 1、使学生知道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初步理解什么样的活动是实验活动。 2、使学生逐步理解收集资料和讨论的意义。 3、我们在教学组织时要细心指导。 4、关于空气流动形成风的部分内容是这一单元的难点。 5、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当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24. 充分估计教学 中的几个困难: (1)、材料准备难,课前准备紧,课后整理烦。 (2)、活动多,时间缺,处理好教学任务与考试评价的关系难。 (3)、学习活动方式的改变,造成学生强烈不适应的现象。 (4)、评价中的具体操作难,尺度把握难。

  25.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