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4

项目七

项目七. 发酵工业中氧的供需. 项目内容. 一、 细胞对氧的需求 ( 为什么要供氧?为什么要 控制溶氧?) 二、 发酵过程中氧的传递 (如何实现供氧?如何控制溶氧?) 三、 影响氧传递的因素 四、 摄氧率、溶解氧 、 K L a 的测定. 一、细胞对氧的需求. (一) 氧在微生物发酵中的作用 (二) 可利用氧的特征 (二) 微生物的耗氧特征 (四) 溶解氧控制的意义. (一)氧在微生物发酵中的作用 (对于好气性微生物而言). 呼吸作用 直接参与一些生物合成反应. (二)可利用氧的特征. 只有溶解状态的氧才能被微生物利用。.

haruki
Download Presentation

项目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项目七 发酵工业中氧的供需

  2. 项目内容 一、细胞对氧的需求(为什么要供氧?为什么要 控制溶氧?) 二、发酵过程中氧的传递(如何实现供氧?如何控制溶氧?) 三、影响氧传递的因素 四、摄氧率、溶解氧、KLa的测定

  3. 一、细胞对氧的需求 (一)氧在微生物发酵中的作用 (二)可利用氧的特征 (二)微生物的耗氧特征 (四)溶解氧控制的意义

  4. (一)氧在微生物发酵中的作用(对于好气性微生物而言)(一)氧在微生物发酵中的作用(对于好气性微生物而言) • 呼吸作用 • 直接参与一些生物合成反应

  5. (二)可利用氧的特征 • 只有溶解状态的氧才能被微生物利用。

  6. 1.微生物需氧量的表示方式 (1)呼吸强度(比耗氧速率)QO2:单位质量干菌体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氧的量。 单位:mmolO2/(kg干菌体·h)。 (2) 摄氧率γ(耗氧速率):单位体积培养液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氧的量。单位: γ=QO2·x x——细胞浓度,kg(干重)/m3

  7. 2. QO2与溶氧浓度CL关系 (1) 当CL>Ccr时, QO2= (QO2)m (2) 当CL< Ccr时, k0:亲和常数(半饱和常数), 单位:mol/m3 k0特征: k0越大,亲和能力越小, QO2越小。 • 不同微生物的k0特征值不一样,可以此作为通气操作的依据。

  8. (3) Ccr的定义 • 微生物的比耗氧速率受发酵液中氧的浓度的影响,各种微生物对发酵液中溶氧浓度有一个最低要求,即不影响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溶氧浓度,称为临界氧浓度,以Ccr表示。 • CL> Ccr,QO2 保持恒定 • CL< Ccr, QO2 大大下降

  9. 微生物对氧的需求 一般对于微生物: CCr:=1~15%饱和浓度 例:酵母 4.6*10-3 mmol.L-1, 1.8% 产黄青霉 2.2*10-2 mmol·L-1, 8.8% 定义:氧饱和度=发酵液中氧的浓度/临界溶氧溶度 所以对于微生物生长,只要控制发酵过程中氧饱和度>1.

  10. 3.培养过程中细胞耗氧的一般规律 • 培养初期:QO2逐渐增高,x较小。 • 在对数生长初期:达到(QO2 )m,但此时x较低, γ并不高。 C. 在对数生长后期:达到γm, 此时QO2< (QO2 )m, x<xm

  11. D. 对数生长期末:S↓, OTR↓, QO2 ↓ 而γ∝(QO2 ,x , OTR),虽然x=xm,但QO2、OTR占主导地位,所以γ↓ E.培养后期:S→0,QO2 ↓↓, γ↓↓

  12. 4. 影响微生物耗氧的因素 • 微生物本身遗传特征的影响,如k0↑,QO2↓ • 培养基的成分和浓度 • 碳源种类 耗氧速率:油脂或烃类>葡萄糖>蔗糖>乳糖 • 培养基浓度 浓度大, QO2 ↑; 浓度小, QO2↓ • 菌龄的影响:一般幼龄菌QO2大,晚龄菌QO2小

  13. 4. 影响微生物耗氧的因素(续) • 发酵条件的影响 pH值→ 通过酶活来影响耗氧特征; 温度→ 通过酶活及溶氧来影响耗氧特征:T ↑, DO2 ↓  • 代谢类型(发酵类型)的影响 若产物通过TCA循环获取,则QO2高,耗氧量大 若产物通过EMP途径获取,则QO2低,耗氧量小

  14. (四)溶解氧控制的意义 • 溶解氧浓度对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所以须了解长菌阶段和代谢产物形成阶段的最适需氧量。 • 氧传递速率已成为许多好气性发酵产量的限制因素。 • 目前,在发酵工业上氧的利用率很低,因此提高传氧效率,就能大大降低空气消耗量,从而降低设备费和动力消耗,且减少泡沫形成和染菌的机会, 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

  15. 二、发酵过程中氧的传递 (一)供氧的实现形式 (二)发酵过程中氧的传递 1. 氧的传递途径与传质阻力 2. 气体溶解过程的双膜理论 3. 氧传递方程 4.发酵过程耗氧与供氧的动态关系

  16. (一) 供氧的实现形式 摇瓶水平:摇床转速慢,装量多 搅拌缓和,通气缓和 表面通气,膜透析(扩散) 摇瓶水平:转速快,装量少 通无菌空气并搅拌 气升式 需氧量小 发酵罐水平 需氧量大 发酵罐

  17. 1.氧的传递途径与传质阻力 氧从气泡到细胞的传递过程示意图

  18. 酵母的呼吸强度与溶氧浓度的关系

  19. 疣孢漆斑霉在分批培养时呼吸强度的变化

  20. 双膜理论的气液接触

  21. 稳态过程中,在KLa一定时,细胞浓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稳态过程中,在KLa一定时,细胞浓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

  22. 气膜传递阻力1/kG • 气液界面传递阻力1/kI • 液膜传递阻力1/kL • 液相传递阻力1/kLB • 细胞或细胞团表面的液膜阻力1/kLC • 固液界面传递阻力1/kIS • 细胞团内的传递阻力1/kA • 细胞膜、细胞壁阻力1/kW • 反应阻力1/kR 供氧方面的阻力 耗氧方面的阻力

  23. 供氧方面主要阻力是气膜和液膜阻力 • 耗氧方面主要阻力是细胞团内与细胞膜阻力

  24. (1)双膜理论的基本前提(三点假设) • 气泡和包围着气泡的液体之间存在着界面,在界面的气泡一侧存在着一层气膜,在界面液体一侧存在着一层液膜;气膜内气体分子和液膜内液体分子都处于层流状态,氧以浓度差方式透过双膜;气泡内气膜以外的气体分子处于对流状态,称为气体主流,任一点氧浓度,氧分压相等;液膜以外的液体分子处于对流状态,称为液体主流,任一点氧浓度、氧分压相等。

  25. 在双膜之间界面上,氧分压与溶于液体中氧浓度处于平衡关系 : • 氧传递过程处于稳定状态时,传质途径上各点的氧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26. (2) 传质理论 • 传质达到稳态时,总的传质速率与串联的各步传质速率相等,则单位接触界面氧的传递速率为 : nO2—单位接触界面的氧传递速率, P、Pi—气相中和气、液界面处氧的分压,MPa CL、Ci—液相中和气、液界面处氧的浓度, kG—气膜传质系数, kL—液膜传质系数,m/h

  27. 若改用总传质系数和总推动力,则在稳定状态时,若改用总传质系数和总推动力,则在稳定状态时, KG—以氧分压差为总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 KL —以氧浓度差为总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m/s P*—与液相中氧浓度C相平衡时氧的分压,Pa C*—与气相中氧分压P达平衡时氧的浓度,mol/m3

  28. 根据亨利定律,与溶解浓度达到平衡的气体分压与该气体被溶解的分子分数成正比,即:根据亨利定律,与溶解浓度达到平衡的气体分压与该气体被溶解的分子分数成正比,即: • H——亨利常数,表示气体溶解于液体的难易程度,与气体、溶剂种类及温度有关。

  29. 由式

  30. 同理: 由于氧气难溶于水,H值很大, << ,说明这一过程液膜阻力是主要因素。

  31. 3.氧传递方程 • 在气液传质过程中,通常将KLa作为一项处理,称为体积溶氧系数或体积传质系数。 • 在单位体积培养液中,氧的传质速率(气液传质的基本方程式)为

  32. OTR—单位体积培养液中氧的传递速率, KLa—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体积溶氧系数, h-1,s-1 KGa—以分压差为推动力的体积溶氧系数,

  33. 4. 发酵过程耗氧与供氧的动态关系 • 细胞呼吸的本征要求: • 氧传递特征(发酵罐传递性能) • 若需氧量>供氧量,则生产能力受设备限制,需进一步提高传递能力; • 若需氧量<供氧量,则生产能力受微生物限制,需筛选高产菌:呼吸强,生长快,代谢旺盛。 • 供氧与耗氧至少必须平衡,此时可用下式表示: 传递 消耗

  34. 变换 令 则

  35. 无因次数Da为Damköhler 准数,物理意义是细胞的 • 最大耗氧量与最大供氧量之比。 • 当Da<1时,细胞的耗氧量<最大供氧量,存在耗 • 氧限制,整个过程受呼吸速率控制; • 当Da>1时,细胞的耗氧量>最大供氧量,存在供 • 氧限制,整个过程受氧传递速率控制。 • 对于一个给定的发酵设备和微生物,C*、k0、(QO2)m • 已知,假定呼吸只与氧的限制有关,则,

  36. β为常数,则 y亦x的函数,有形式

  37. 对于一个培养物来说,最低的通气条件可由式 • 求得。 • kLa亦可称为“通气效率”, 可用来衡量发酵罐的通 • 气状况,高值表示通气条件富裕,低值表示通气条 • 件贫乏。

  38. 在发酵过程中,培养液内某瞬间溶氧浓度变化可用下式表示:在发酵过程中,培养液内某瞬间溶氧浓度变化可用下式表示: • 在稳态时,则 ,则

  39. (一)影响氧传递的因素 • 由气液传递速率方程 可知,影响氧传递速率的因素(即影响供氧的因素)有: 1. 影响推动力C*-CL的因素  影响比表面积a的因素 影响液膜传递系数kL的因素 2. kLa的影响因素

  40. 1)温度 • 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01×105Pa和温度在4~33℃的范围内,与空气平衡的纯水中,氧的浓度可由以下经验公式计算: t—温度,℃ T ↑ ,Cw* ↓,推动力↓

  41. 2)溶质 • 电解质 1)对于单一电解质 Ce*—氧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解度,mol/m3 Cw*—氧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mol/m3 CE—电解质溶液的浓度,kmol/m3 K—Sechenov常数,随气体种类,电解质种类和温度变化.

  42. 2)溶质(续) 2)对于几种电解质的混合溶液: 式中 hi—第i种离子的常数, m3/kmol 离子强度, kmol/m3 Zi—第i种离子的价数, —第i种离子的浓度, kmol/m3

  43. 2) 溶质(续) B.非电解质 式中 Cn*—氧在非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解度, mol/m3 CN—非电解质或有机物浓度,kg/m3 k—非电解质的Sechenov常数, m3/kg

  44. 2) 溶质 C.混合溶液(电解质+非电解质):叠加 Cm*—氧在混合溶液中的溶解度,mol/m3 溶质↑ , Cm*↓

  45. 3) 溶剂 • 通常溶剂为水; • 氧在一些有机化合物中溶解度比水中为高。

  46. 4) 氧分压 • 提高空气总压(增加罐压),从而提高了氧分压,对应的溶解度也提高,但增加罐压是有一定限度的。 • 保持空气总压不变,提高氧分压,即改变空气中氧的组分浓度,如:进行富氧通气等。

  47. 影响KLa的因素 发酵罐的形状,结构(几何参数) 搅拌器,空气分布器(几何参数) 通气:表观线速度Ws ② 操作条件搅拌:转速N,搅拌功率PG 发酵液体积V,液柱高度HL ③发酵液的性质:如影响发酵液性质的表面活性剂、离子 强度、菌体量 ①设备参数

  48. KLa的准数关联式 • 综合①②③三类影响因素,有 • 其中d—搅拌器直径,m ; Ν—搅拌器转速,s-1 ; • ρ—液体密度,kg/m3;—液体粘度,Pa·s ; • DL—扩散系数, m2/s ; σ—界面张力,N/m; • Ws—表观线速度,m/s ; g—重力加速度, 9.81m/s2

  49. 写成准数式(无因次式) = 准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