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那 丹 伯 镇

那 丹 伯 镇. 刘淑萍. 2.3 平面镜成像. 知识回顾. 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平面镜对光的反射能力比较强。 反射规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数学知识理解为:法线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主要考虑像与物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平面镜、刻度尺、蜡烛、火柴

harsh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那 丹 伯 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那 丹 伯 镇 刘淑萍

  2. 2.3 平面镜成像

  3. 知识回顾 • 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平面镜对光的反射能力比较强。 • 反射规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数学知识理解为:法线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

  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 提出问题: •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 主要考虑像与物的关系?

  5. 猜想与假设 •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6. 设计实验 • 实验器材: • 平面镜、刻度尺、蜡烛、火柴 • 平板玻璃、刻度尺、蜡烛、火柴 • 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或现象变换成理想、简单的过程或现象来研究处理的方法。

  7. 设计实验 • 设计表格

  8. 进行实验 • 用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点燃的蜡烛在平面镜前成像,把一支完全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在平面镜前成像,把一支完全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的另一侧,使之与像重合,观察物、像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和物的大小关系,改变点燃蜡烛镜面的距离,重做几次试验,多次测量。

  9. 分析论证 •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 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被镜面垂直且平分。

  10. 实验研究 •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并画出像的位置。 • 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 • 用两个大小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像和物大小。

  11. 课堂小练习 •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而形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若小明同学身高1.5,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1.5m,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m;像与他相距_____m;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2. 课堂小练习 • 指出下面各句话中的“影”所说明的光在传播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 • (1)手影 • (2)水中倒影 • (3)立竿见影 • (4)杯弓蛇影

  13. 课堂小练习

  14. 课堂小练习

  15. 课堂小练习

  16. 课堂小练习 • 当你照镜子的时候,可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_________,由于进入你眼睛的光线并非真正来自平面镜后的“你”,所以把这个“你”叫做_________.

  17. 课堂小练习 • 平面镜成的像_________在光屏上显示出来(填“能”或“不能”),平面镜成像是物体反射的光或物体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时发生了_________的结果.

  18. 课堂小练习 • 某同学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的像高是_________,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若此人向平面镜移动1m,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他的像高为_________.

  19. 课堂小练习 • 水面也能发生反射,我们从水中看到空中的飞机是_________像.(填“虚”“实”) • 凸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_,凹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_.汽车的后视镜是_________面镜,利用它可以_________司机的视野.

  20. 课堂小练习 • 太阳灶是用_________ 面镜制成的,它可以使照在表面的太阳光_________在一点,凹面镜的面积越大会聚的太阳光就越_________ 温度也就越_________,利用它不仅可以烧水、煮饭,还可以发电、冶炼,所以它是既节约燃料又不_________的环保型能源.

  21. 课堂小练习 • 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_________ 面镜,它可以使小电珠发出的光,变成_________光射出去.

  22. 课堂小练习 • 某同学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平面镜2m处跳到了距平面镜4m处.下列关于镜中像的大小及像的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m • B.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m • C.像比该同学大,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m • D.像比该同学小,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m

  23. 课堂小练习 • 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cm,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 A.向平面镜移动了10cm • B.向平面镜移动了20cm • C.远离了平面镜10cm • D.远离了平面镜20cm

  24. 课堂小练习 •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 A.山的影子 • B.山的实像 • C.山的倒立的虚像 • D.山的正立的虚像

  25. 课堂小练习 • 下图中是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时钟图,则当时的时刻是 • A.2:25 B.2:35 • C.9:25 D.9:35

  26. 课堂小练习 • 某同学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想使竖直放置的蜡烛所成的像与水平面成水平的,他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90°角放置 • B.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60°角放置 • C.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角放置 • D.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

  27. 课堂小练习 • 下图中,M是平面镜,各光路图正确的是

  28. 课堂小练习 • 下图是某同学作的光路图,他只画了一条入射光线和另一条反射光线,请你帮他画出发光点S和像点S′.

  29. 课堂小练习 • 如下图所示,L是平面镜,S是发光点,请你画出能看到S在平面镜中像的范围.

  30. 课堂小练习 • 某同学身高1.8m,他想在家中墙上设计一个刚好能看见他全身像的平面镜,该平面镜至少应多高,画图说明应挂在什么地方?

  31. 谢谢! 再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