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8

张俊瀛简介

张俊瀛简介.

harsh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张俊瀛简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张俊瀛简介 • 天津耀华中学化学特级教师,原教务主任、教科研处主任、。两届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化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和天津市化学会理事,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兼职研究员。担任过22届高三毕业班的把关教学工作和10年毕业年级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指导工作。坚持34年对高考的研究,一以贯之45年的一线教学工作。1991年获天津市科委及天津市教育局颁发的首届《播种太阳奖》个人奖, “名教师”称号。天津市2004独立命题以来任天津考试院高考命题咨询组成员、2009高考大纲及考试说明编写组成员。现受聘为天津二中专家指导组、天津三中和四十一中督导组、汇文中学研修中心专家组、天津小站一中教学指导组成员。 • 曾到北京、廊坊、承德、秦皇岛、石家庄、邯郸、保定、邢台、沧州;南京;厦门,拉萨,太原、大同、朔州、临汾、侯马;安阳、信阳、濮阳、驻马店;哈尔滨、大庆;西安、咸阳;温州、烟台、枣庄、日照;合肥、蚌埠;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海拉尔、赤峰、包头;柳州、遵义、云南、江西、宜昌、重庆等地就高考改革与试题评价、应试策略与复习方法诸问题讲学。

  2. 张俊瀛的联系方法 zhjy11@126.com zhjy11@yahoo.cn tel:13612152358

  3. 看形势明思路定方法抓落实——2012高考复习策略与方法看形势明思路定方法抓落实——2012高考复习策略与方法 天津耀华中学 特级教师 张俊瀛 2011-10-15

  4. 2012年高考复习策略与方法 一.看形势 二.明思路 三.定方法 四.抓落实

  5. 既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 一.看形势 1.面对现实: 2.现状: 3. 高考面临四化:需求变化、环境恶化、 矛盾激化、观念固化 。 竞争——高考的必然选择:

  6. 4. 处于新旧高考交替、处于新课改高考前夕的省份必然顾及到两个方面: ①维持几年来的连续性、稳定性、一贯性;所以难度的控制或适度调整放在第一位,新的理念如探究能力的考查等放到第二位 ②向即将到来的新课改及新高考的有意靠近和逐步适应。

  7. 真正达到稳定的核心有两个: 立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不超纲; 试题题量、难易程度恰当。 高考实施的基调 :稳定是大局、是头等大事、是一切的前提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高考已全面展开逐步深入, 保证更好地完成新一轮课程改革前的有限几次高考, 实现平稳过渡, 是明智的、稳妥的决策。

  8. 考试时间、试卷长度的局限决定了试题绝对是学习内容的抽样,其呈现特点集中在考试时间、试卷长度的局限决定了试题绝对是学习内容的抽样,其呈现特点集中在 ——只能是该学科的主干、 核心、基础、重点、可再生的、对今后学习有价值的知识与能力。

  9. 主帅不力累死三军 二.明思路 1.新课改的理念必然对即将结束的旧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有影响 ①新课改的三维目标 ②新高考对人才的选拔重在: 新课改区高考试题导向: 2.考试大纲与教学大纲、教材的的关系 教学大纲里的内容不一定都要考;考试大纲里的内容一定是重点考查范围之内的 。 高考指挥棒的真正指向是:正确处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

  10. 新课改理念的影响 08-01-11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考试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新考试观的核心也是考查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现实的能力。 命题要从中学课程的实际定位出发,而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出发。 

  11. 新课改不再把中学教育定位在专业教育。 中学在内容的选择上强调素材的生活化和趣味性—— (不是大学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方法的选择上强调实践性—— (不是大学的学术性);

  12. 新课改的三维目标 • 知识与技能——立足于学会 • 过程与方法——立足于会学 • 情感、态度、价值观—— 立足于乐学

  13. 新课改区高考试题导向: 在分析的内容上——新高考提供新材料、营造新情境、分析全新的内容(旧的则是已学过的内容);在分析的方法上——强调过程(旧的则是结果);在分析的评价上——开放的、允许有多种答案(旧的则是封闭的、唯一)

  14. 2011年全国 13.某含铬(Cr2O72-)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FeO·FeyCrx·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 B.处理废水中Cr2O2-7­的物质的量为 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 D.在FeO·FeyCrx·O3中,3x=y

  15. 高考对人才的选拔 重在 1.获取信息的能力 2.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良好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良好的自我表达能力 5.良好的道德修养 6.良好的心理素质

  16. 新课改区高考试题导向: ●强调学生化学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潜能的考查。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考查对物质世界的观点和价值取向,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和导向作用。 ●减少虚拟,贴近真实。重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要求。 ●多样化的信息呈现形式——化学科的核心知识、化学学科方法的考查、 ●强化实验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实验与思维品质等方面进行。

  17. 2.考试大纲 与 教学大纲、 教材的关系

  18. 高考指挥棒的真正指向是:正确处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高考指挥棒的真正指向是:正确处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 • 教学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大纲只是为高考的需要而定的 • 教学大纲里的内容不一定都要考;考试大纲里的内容一定是重点考查范围之内的

  19. 2011年高考理科大纲全国卷(理综)全国卷浅议 • 第1卷选择题考查基本概念和原理:涉及弱电解质电离、pH、离子共存、离子浓度、有机物鉴别、化学平衡基本计算、电解原理、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 的理解 及应用、利用化学式和氧化还原的基本计算 等。题型常见,考生熟悉;(6)题容易(7)(8)(10)(11)中等难度、(9)(12)(13)较难。 • 第Ⅱ卷:27题以无机框图形式考查考生对重要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相互转化的掌握。考查考生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子式的书写与基本计算能力,属中等难度;28题以浓度---时间曲线为载体考查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化学平衡与温度浓度的关系,涉及转化率计算和曲线绘制.侧重考查有效信息的捕获与加工能力,属较难题;29题以制备氯气和一氧化氮气为中心考查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2)属较难题;30题考查有机物结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有机化学方程式及同分异构体书写能力。检测考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并应用信息解题的能力。

  20. 全卷对化学学科的能力和素养考查有所增强 试题总体上体现了:稳定前提下的继承和创新;以能力和素养为落点的基础考查。 对课改的导向作用明显:要求学生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来发展能力、提高素养;要能够运用在具体知识学习中学到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试题选材超教材,方法能力不超纲。

  21. 2012年高考必考知识点范围归纳 ——依据考试说明、综合近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可以认真地、有把握地说 1.贴近社会、理解现实的化学视角:环境污染与保护\食品添加剂\合金的使用\生活中的化学\能源问题--------- 2.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与配平 3.化学中的常用物理量(质量、体积、密度、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基本计算 4.化学用语:核素符号\原子结构简图\电子式\电离方程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 5. 1----20号元素及学习过的各主族代表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结构特征、半径比较\化学键的形成条件、种类、特点-------

  22. 2012高考必考知识点范围归纳 6.周期表的构造\周期表与周期律本质的内在联系\位置、结构、性质的互推 7.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比较反应速率相等或大小的方法\影响速率的因素\各种速率曲线的分析 8.平衡状态的特征与判断\平衡状态的形成过程与移动方向\简单的等效平衡的分析\各种平衡曲线的分析 9.溶液中的三种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Kw、pH)、盐的水解平衡)的分析与应用 10.电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原电池的电极认定\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介质——电解液的作用\电解池的形成条件、电极认定、电解过程与产物的分析\可充放电的电池的工作原理\锈蚀的本质与防锈的方法及原理 11.离子反应的本质与离子共存的条件\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 12.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比较\三个守恒的分析与应用

  23. 2012高考必考知识点范围归纳 13.有机物中的化学键、官能团对性质的决定性作用与相互影响\官能团的相互转化与有机反应类型--- 14.有机物结构\同分异构体\的识别与分析\结构简式、键线式的识别---- 15.有机物及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推断 16.常用仪器\基本操作\试剂保存\现象推断\结论分析\装置选择\----- 17.实验设计(原理、仪器、试剂、装置的连接、操作的程序、关键的提示、评价----------) 18.重要的、常见的、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及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制备、用途、转化关系 19.重要的、常见的、典型的金属元素及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制备、用途、转化关系。

  24. 老师指导学生备考的过程就是: 带着考纲走进规划、 带着规划走进教材、 带着规划和教材走进备课和学案、 带着教案和学案走进教室、 带领学生走进问题、深入思考

  25. 学生自主备考的过程就是: 带着问题走进教材、 带着问题走近老师、 带着问题走向思考、 带着思考走向能力、 带着能力走进考场。

  26. 在一定意义上说 教师是导游 教师是导演 教师是主持人

  27. 导游—— 在“讲”与“不讲”之间寻找平衡 • 导演—— 让“导”与“演”和谐交融 • 主持人—— 在“倾听”与“述说”之间统整

  28. 舍得——有舍才能有得有不为才能有所为 三.定方法——复习要做好8件事: 1。依据大纲:对知识点查缺补漏 2。依据大纲:对能力点层次清楚 3。依据大纲:对内容圈减肥瘦身 4。依托教材:深度回归,重在理解 5。依托教材:构建网络,强调自主 6。依附高考题:形成 策略、建模、强化程序、有序 7。依附高考题:学会迁移,锻炼审题 8。依照成功经验:提升战略、战术、心理

  29.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 咬定青山之一:读教材、析教材、挖教材。 • 咬定青山之二:抓基础、抓主干、抓重点。 • 咬定青山之三:重结论、重方法、重过程 。 • 咬定青山之四:建网络、建程序、建模型。 • 咬定青山之五:选精题、适量题、改错题。

  30. 1。咬定青山之一 读教材 析教材 挖教材 熟悉把握 深刻理解 迁移应用

  31. 核素R和核素M(中子数为70)的电子层结构如下:核素R和核素M(中子数为70)的电子层结构如下: K L M N O P 84 R 18 120 M 18 请用两种方法指出元素R和M在周期表里的位置(原子序数、周期数、列数、族序数。)试画出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每横行含 元素数目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8 8 18 18 32 ? 1 2 3 4 5 6 7 如果规律不变的话,第八周期应该有多少种元素?最后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 它应该是什么元素?

  33.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 2 8 8 18 18 32 32

  34. SO42-和S2O82-结构中,硫原子均位于氧原子组成的四面体的中心,且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均满足8电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O42-和S2O82-结构中,硫原子均位于氧原子组成的四面体的中心,且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均满足8电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O42-的电子式为 B S2O82-中没有非极性键 C S2O82-比SO42-稳定 D S2O82-有强氧化性

  35. 2011年山东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36. 右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右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A 。 H2S B 。 HCl C 。PH3 D 。 SiH4

  37. 熟悉教材,深度理解;把握实质,学会迁移 A.概念的深化 B.重点的再现 C.规范的强调 D.观察能力的补救 E.实验的全扫描

  38. 对教材里的系列数据的认知 • 对教材里的各种图形的认知 • 对教材里的各种表格的认知 • 对教材里的各种曲线的认知 • 对教材里的各种模型的认知 • 对教材里的各种实物的认知 • 对教材里的各种资料的认知

  39. 摆对教材教辅的位置 决不能将 教材束之高阁, 让教辅当家作主。

  40. 没有眼睛会迷失方向,有了眼睛常常会目光迷离、左顾右盼、方向不定。没有眼睛会迷失方向,有了眼睛常常会目光迷离、左顾右盼、方向不定。 没有广告,我们购物会陷入盲目,有了广告,我们购物会更加盲目。 没有教辅,我们的复习会觉得心中无数,有了教辅,我们的复习会觉得无所适从.

  41. ①教辅读物只能是辅助,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一定取我所需、摘我所要、为我所用。当今教辅读物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充斥课堂和学生书包,严重干扰了科学、正常的复习过程。市场行为、商业炒作、利益驱动使得书商们诱使或迫使编写者知识范围超教材、能力要求超纲、选题偏难、追求新颖,难免有偏繁、偏怪、偏杂现象;由于人手一册,又是任课教师主选,复习自然而然地沿着教辅书的思路轨道伸展,不再去问为什么?不再去追究符合不符合考试大纲、超越不超越教材、适合不适合学生实际------。①教辅读物只能是辅助,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一定取我所需、摘我所要、为我所用。当今教辅读物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充斥课堂和学生书包,严重干扰了科学、正常的复习过程。市场行为、商业炒作、利益驱动使得书商们诱使或迫使编写者知识范围超教材、能力要求超纲、选题偏难、追求新颖,难免有偏繁、偏怪、偏杂现象;由于人手一册,又是任课教师主选,复习自然而然地沿着教辅书的思路轨道伸展,不再去问为什么?不再去追究符合不符合考试大纲、超越不超越教材、适合不适合学生实际------。 ②注意教辅读物中对知识归纳的内容超教材超纲部分 ③注意教辅读物中超纲的能力要求

  42. 舍得——有舍才有得 ④ 坚决删除:教辅读物中教师间有学术争议的题、偏离教学大纲的题、公认的明显的难题、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题、知识超出教材的题、能力超过考纲的题、解题套路已烂熟于心的题

  43. 咬定青山之二 抓基础 抓主干 抓重点 从单一一份试卷难以做出判断和结论,但是集中全国各地全部试卷进行分析,就一定可以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哪些是该学科的基础、主干、重点、核心、可再生的内容。

  44. 没有双基的知识不能称之为学科知识;没有学科知识也就没有学科能力;没有能力也就没有素质。没有双基的知识不能称之为学科知识;没有学科知识也就没有学科能力;没有能力也就没有素质。 爱因斯坦说:“什么是素质?素质就是当你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全部忘记之后剩下的东西就是素质”

  45. 概念的误区 绿化——植被的恢复(经得起科学检验的标准)。不是绿色化。砍了大树种小草,晒得老头满街跑  铺设草皮是假绿化,就如人带假发一样。 绿期长、根系短、根须细、草皮下土地板结、对环境改善和热岛效应毫无帮助;负效应是:水资源消耗、修剪能源消耗、维护药物消耗。 专利注册:它仅仅是一种登记,以保护不再被他人侵犯,但丝毫不负责效果,质量,三包、-------绿色食品——天然的、野生的、不含添加剂的---- 催化剂

  46. 概念的掌握落实—— 1.以概念学习模型为准则,用集中的方式,进行规范和深化。 明确主体对象所指:物质、变化、操作、 明确对象所属范畴:性质、装置、现象、 明确背景前提条件 明确结论本质特征(字斟句酌、准确简练、 内 涵外延、揭示深刻、高度概括) 要抠死,死了才有可能活,半死必然不活;死抠一定片面,不死抠,才可能死去活来。 明确局限性及特例存在

  47. 2.以概念的分类和从属关系为准则,对概念 进 行网络框架建构.学会分类。 分类既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又是科学的学习 方法。 对某一对象的分类,既要掌握分类的具体内 容,更要掌握分类的原则(标准、角度、依据)、分类的从属、分类的交叉与重叠 、分类的特例、分类的应用。 建立网络系统:概念图和概念数学模型。在运用中对比、理解、规范、深化。

  48. 相同概念——高分子、高分子化合物、高聚物。相同概念——高分子、高分子化合物、高聚物。 • 相关概念——电离、电解、电镀、电池、电泳、电化锈蚀、电极。 • 相反概念——阴极、阳极;正极、负极;加成、消去。 • 相混概念——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挥发、升华。离解、分解、电解、裂解、水解、复分解。盐析、渗析、透析。凝聚、加聚、缩聚。 • 相近概念——原子、核素、元素;原子的性质、元素的性质、单质的性质;原子的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

  49. 剖析本质 抓住核心 分子里或晶体中直接相连接的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化学键 离子键理论基础是典型的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典型的非金属原子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阴阳离子间发生强烈的静电作用,即离子键;或带电的原子团——阴阳离子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间发生强烈的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 共价键理论基础是成键双方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途经或方法是:双方各自提供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由成键一方单独提供电子对作共用电子对。

  50. 掌握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微粒: H2Cl2 (X2) CH4 (CX4) H2O H2SHCl(HX) CO2CS2 N N2N3—NH3 Na2O CaO MgCl2 AlF3 Mg3N2 NaOH HClO NaClO 熟悉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微粒: Na2O2 H2O2 CaC2 FeS2 理解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微粒: N2H4 N2H5+ N2H62+ NH2— 推测如何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微粒: NH4+ NH5 N3— N5+ 练习:离子化合物 NaN3NaCN NH4CNO 共价化合物 HCNO HN3HCN CO(NH2)2 ICl NCl3 Cl2O SCl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