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515 Views
汉 字 应 用 水 平 测 试.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2008.9. 主 要 内 容. 测试的意义、目的、用途和对象 测试的性质、范围和内容 等级的构成、特征及其测试表现 测试的评分依据和要点 《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表 》 《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词语表 》.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标准化水平测试. 《 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 》. 《 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 》 ——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的指导性文件 . 正文 —— 《 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 》
E N D
汉 字 应 用 水 平 测 试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2008.9
主 要 内 容 • 测试的意义、目的、用途和对象 • 测试的性质、范围和内容 • 等级的构成、特征及其测试表现 • 测试的评分依据和要点 •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表》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词语表》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标准化水平测试
《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 • 《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的指导性文件
正文 ——《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 规范性附录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表》 资料性附录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词语表》
测试的意义 • 贯彻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改善社会用字环境 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提高公众的汉字应用水平 促进汉字应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与语音的测试配套 符合现实语文生活 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测试的目的 • 测试的本身目的——针对个体或群体 考查衡量中等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群,掌握和使用规范汉字所达到的水平或能力,有效区分他们之间汉字应用水平的差异。
测试的终极目标——针对社会 提高使用规范汉字的意识和水平,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达到标本兼治。
测试的用途 • 针对个人 ——了解自己掌握和应用规范汉字的实际水平,提供汉字应用能力的资质证明。
针对用人单位或教育机构 ——用于岗位的入职要求,据此录用人员或核定在职人员资格; ——考核受教育者完成教育的能力,或受教育后所达到的预期程度。
测试的对象 • 与汉字应用紧密相关的行业 • 具有中等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从业人员 • 想了解自己汉字应用水平和能力的其他人群
——公务员、编辑、记者、校对和文字录入人员 ——各级各类学校教师 ——文秘及办公室工作人员 ——广告业从业人员 ——中文字幕机操作人员 ——高等学校和专科类中等学校学生 ——日常工作与汉字应用紧密相关的其他人员 ——要了解自己汉字应用水平和能力的其他人士
测试的性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主持研制并组织实施的一项语言类标准化水平测试
标准化测试 ——统一命题、施测、评分等 ——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并实施 ——符合并满足大规模水平测试的要求
水平测试 ——不针对特定教学大纲或教科书,不考查特定的知识点 ——不同于汉字知识竞赛,不是简单测查识字量或所掌握汉字的难易程度 ——不单纯局限于汉字中的错别字
测试的范围 • 现行规范汉字中的常用字和部分通用字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表》5500字
测试的内容 •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表》5500字的字形、 字音、字义、用法
字形方面的测试内容 ——正确掌握并运用现代汉字的规范字形 ——正确辨别汉字字形的正误和规范与否 ——用正楷正确书写规范汉字
字音方面的测试内容 ——正确掌握并运用汉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包括规范读音在内的正确读音 ——正确辨别汉字读音的正误和规范与否
字义方面的测试内容 ——准确掌握并运用汉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常用意义、基本用法和一些特殊用法 ——准确辨别汉字意义的正误和同异
有争议、未有定论的内容,不属于测试的内容 • 方言读音、已经消亡的古汉语读音,不属于字音方面的测试内容 • 方言意义、已经消亡的古汉语意义,不属于字义方面的测试内容
等级的构成 • 汉字应用水平等级有三个级别 • 由高到低依次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等级的主要特征及其测试表现 • 一级水平 ——高等教育程度以上的较高的汉字应用水平 ——在很广泛的使用环境中,掌握并使用约4500至5500个汉字 ——HZC分数为600分(含)以上
二级水平 ——相当于高等教育程度的汉字应用水平 ——在比较广泛的使用环境中,掌握并使用约4000至4500个汉字 ——HZC分数为400分(含)至600分(不含)
三级水平 ——相当于高中教育程度的汉字应用水平 ——在一般的使用环境中,掌握并使用约3500至4000个汉字 ——HZC分数为200分(含)至400分(不含)
测试的评分依据和要点 • 依据《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评定字形正误 • 依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权威工具书中汉字的普通话读音,评定字音正误 • 依据权威工具书中汉字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评定字义和用法正误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表》 • 总字量为5500个汉字,按字音共有6072字。 • 在《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中,作为规范性附录,列于附录A。
《测试字表》的作用 ——规定了测试用字的具体数量和范围,是测试的重要内容 ——是等级划分的重要依据和重要基础 ——为测试大纲的研制,试题和试卷的编制,测试题库的建设,框定了大致范围和基本内容
《测试字表》的收字原则 ——规范性原则 ——应用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测试字表》的分级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表》分为甲、乙、丙三个子表
三个子表的字量 ——甲表的字量:4000字 = 3500常用字 + 500字 ——乙表的字量:500字 ——丙表的字量:1000字
《测试字表》与水平等级的区别 ——三个子表 ≠ 三个水平等级
《测试字表》的排列方式 1.笔画序排列 在《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中,分为甲、乙、丙三个子表,每个子表均按笔画序排列 同笔画数的字,按横、竖、撇、点、折的笔形顺序排列
2.音序排列 在《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培训手册》中,附有《测试字表》音序检索表,三个子表均按音序排列,字后有注音 同音字按笔画序排列 多音字多次出现,字后标注“*”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词语表》 • 词语数量为46246条词语,含182条同形异音词。 • 在《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中,作为资料性附录,列于附录B。
《测试词语表》的作用 ——规定了测试试题涉及的词语范围和数量
《测试词语表》的收词原则 ——规范性原则 ——应用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测试词语的数量 ——《测试词语表》中的词语均为两个以上音 节的汉字组合 ——《测试字表》中的单字词作为《测试词语 表》的隐含部分 ——测试的词语数量大于《测试词语表》中的 词语数量
《测试词语表》的排列方式 在《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中,全部按音序排列 首字同音的词语按该字的笔画序排列 同形异音词只出现一次,按音序在前的位置排列,词语后标注“*”
小 结 1. 测试的意义、目的、用途和对象 2. 测试的性质、范围和内容 3. 等级的构成、特征及其测试表现 4. 测试的评分依据和要点 5.《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表》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词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