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540 Views
香港的政制改革. 大原則. 第四十五條 … 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 普選產生的目標 … 第六十八條 …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由選舉產生。 立法會的產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全部議員由 普選產生的目標 …. 2004.1.7. 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宣佈成立香港政制發展專責小組 小組主要的工作,主要是深入研究有關政制發展的原則和程序,並徵詢各界的意見 共發表了五份報告書. 時間序. 關於 2007 特首選舉 /2008 立法會選舉
E N D
大原則 • 第四十五條…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的目標… • 第六十八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由選舉產生。立法會的產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目標…
2004.1.7 • 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宣佈成立香港政制發展專責小組 • 小組主要的工作,主要是深入研究有關政制發展的原則和程序,並徵詢各界的意見 • 共發表了五份報告書
時間序 • 關於2007特首選舉/2008立法會選舉 • 2004.04 人大常委會第二釋法 • 2005.12 政府的「終極方案」 • 關於2012特首選舉/立法會選舉 • 2007.07《政制發展綠皮書》 • 2007.12 人大常委的決議 • 2010.04 政府起錨 • 2010.06 民主黨的改良方案
人大常委會第二釋法 (2004.4) • 人大常委會第二釋法: • 2004.4.6 • 「2007年以後」是否含2007年 • 「如需」修改是否必須修改 • 由誰確定需要修改及由誰提出修改法案 • 如不修改是否繼續適用現行規定 • 2004.4.26 • 人大常委會否定07、08雙普選
426人大釋法重點 • 1. 0708選舉可以修改 • 2. 0708不應全面進行普選 • 3. 2008立法會功能組別及地區直選議席比例, 須維持現時1:1
《第三號報告》 • 2004.5.11 • 一是增加推選行政長官的八百人選舉委員會的人數 • 二是增加下屆(2008)立法會的議席。
《第四號報告》 • 2004.12.15 • 07年特首選舉 • 1. 選舉委員會: • 選委會人數,由現時的800人,增至1,200或1,600人; • 分拆、重組或增加選委會組別,例如區議員、中產專業、基層(業主立案法團、互助委員會、街坊會)、婦女、青年、中小企、中醫、長者等; • 增加選委會選民基數(現時800人由16萬人選出) • 維持特首候選人需至少100名委員提名
《第四號報告》 • 08年立法選舉 • 議員總數從60人增至70人,直選及功能組別各35人; • 把功能組別重組、分拆、合併,例如增加中醫、婦女、中資企業、中小企業、物流業等; • 增強功能組別代表性,取消公司票,以個人票代替
2007行政長官選舉 • 1. 是否增加選委會成員(由800至?) • 2. 增加選委會成員的選民基礎 • 3. 參選提名人數會否增加或減少 • 4. 行政長官可否有政黨背景? • 5. 普選時間表
2008立法會選舉 • 1. 議席會否增加? • 2. 功能組別會否新增界別? • 3. 擴闊功能組別的選民基礎 • 4. 立法會議員的國藉問題
五號報告書的諮詢建議 • 2005.10.19 • 建議將全數區議員納入負責選出特首的選委會內,令選委會人數由現行的 800人增至1600人,所有區議員(包括委任議員)全數納入選委會 • 立法會議席則由60席加至70席,新增5 席地區直選和5 席由區議員互選
五號報告書的爭議 • 沒有提任何普選的時間表 • 訂立普選路線圖(不硬性規定時間,但要求有具體走向普選的計劃) • 部分區議員由行政長官委任,不應該讓他們參與選舉行政長官和立法會議員,以免出現種票現象
區議會的組成 • 區議員數目:529 名 - 400名民選議員 - 27名當然議員(新界鄉事委員會主席) - 102名委任議員 • 第一屆區議會任期:2000.1.1~2003.12.31 • 第二屆區議會任期:2004.1.1~2007.12.31
124爭取香港普選大遊行 • 2005年12月4日,由泛民主派籌辦的爭取香港普選大遊行,由維多利亞公園遊行至政府總部。泛民主派表示逾25萬人參加。警方表示參加遊行的人數約有六萬三千人。遊行人士包含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女士
政府的「終極方案」 • 2005.12.18 • 政府建議在2008年新一屆區議會開始,減少委任區議員數目三分之一,即從102席減至68席。 • 應2011年底前,按當時情況,包括社會對取消委任區議員的反應和區議會運作等因素,決定是否把餘下的68個委任議席,由2012年起全數取消,或先減去一半至34席,然後在2016年才全數取消。
立法局表決結果 • 2005年12月21日,立法會恢復討論政改方案 • 有關行政長官選舉辦法的修訂案表決,支持的有34票,反對有24票,棄權有1票,因議案得不到全體三分二議員支持,議案被否決 • 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議案表決,亦有34票贊成,24票反對,1票棄權,未能取得三份二議員支持被否決
立法局表決結果的後果 • 人大常委會第二釋法: • 2004.4.6 • 如不修改是否繼續適用現行規定 • 07行政長官選舉和08立法會選舉因循上屆方法
《政制發展綠皮書》 2007.7.11
《政制發展綠皮書》 • 15.…在2012 年先行落實普選行政長官,是民意調查中反映出過半數市民的期望,應受到重視和予以考慮。與此同時,在不遲於2017 年先行落實普選行政長官,將有較大機會在香港社會獲得大多數人接納。 • => 先普選特首,後普選立法會
《政制發展綠皮書》 • 16. 雖然,香港社會就行政長官普選模式仍有不同方案,但對於循「特首先行、立法會普選隨後」的方向推動普選,已開始凝聚共識。至於立法會普選模式及如何處理功能界別議席,仍是意見紛紜。不過,訂定行政長官和立法會普選的時間表,有助推動這些問題的最終解決。 • 17. 基於上述結論,我認為,為實現《基本法》的普選目標,2012 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產生辦法有需要進行修改。
人大常委的決議 • 2007.12.29 • 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將不會由普選產生 • 2017年行政長官可以先由普選產生,之後立法會全體議席就可以由普選產生 • 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選舉辦法可以修改,但立法會選舉中,功能組別和地區直選的比例不會改變
2012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建議方案 2010.04 http://www.cmab-cd2012.gov.hk/doc/package/highlights_c.pdf
2012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建議方案 • 2012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 • 選舉委員會的人數現時選舉委員會人數為800人,將人數增加至1200人。 • 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的安排維持提名門檻是選舉委員會總人數的八分之一,即150人。
2012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建議方案 • 2012年立法會產生辦法 • 立法會議席數目立法會議席數目由60席增加至70席。新增10個議席,功能界別和分區直選議員各佔半數 • 功能界別的選民基礎其中5個分配給功能界別的議席,以及現有的1個區議會議席,以全數由民選區議員互選產生。
民主黨的改良方案 • 民主黨建議,二○一二年立法會新增五個及原有的一個區議會功能組別,由港府建議的民選區議員互選產生, • 改為由民選區議員提名,再交由無權在其他功能組別沒有投票權的選民選出 • 這樣「選民」的範圍便會由四百名民選區議員,一下子擴大至約三百二十萬名地區選民。 • http://www.dphk.org/?p=6281 • http://news.gov.hk/tc/category/ontherecord/100621/html/100621tc11003.htm
思考問題 • 按民主黨改良方案,2012年立法會選擇的概況會是如何? • 你認為民主黨改良方案增加了民主成份? • 為什麼社民連不滿民主黨的方案?
思考問題 • 總體議席數目應是多少? • 功能組別的去向?應該取消? • 公司票的問題 • 「超級區議員」的票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