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14 Views
第九章 浓缩、结晶与干燥. 第一节 浓缩. 浓缩的方法很多,除了大多数纯化的操作如吸附、沉淀、凝胶过滤等包含了浓缩作用,还有蒸发浓缩、凝胶吸水浓缩、聚乙二醇吸水浓缩、冷冻干燥、离子交换法等也可用于生物制品溶液的浓缩。. 浓缩方法的选择应视目的产物的热稳定性而定;对于热稳定性的目的产物可用常规的水浴常压蒸发、减压蒸发等;对于热不稳定的生物大分子通常采用冷冻浓缩、葡聚糖凝胶浓缩、聚乙二醇浓缩、超滤浓缩等方法。下面主要介绍生产常用的蒸发浓缩、离子交换浓缩、凝胶吸水浓缩等方法。. 一、蒸发浓缩.
E N D
浓缩的方法很多,除了大多数纯化的操作如吸附、沉淀、凝胶过滤等包含了浓缩作用,还有蒸发浓缩、凝胶吸水浓缩、聚乙二醇吸水浓缩、冷冻干燥、离子交换法等也可用于生物制品溶液的浓缩。浓缩的方法很多,除了大多数纯化的操作如吸附、沉淀、凝胶过滤等包含了浓缩作用,还有蒸发浓缩、凝胶吸水浓缩、聚乙二醇吸水浓缩、冷冻干燥、离子交换法等也可用于生物制品溶液的浓缩。 浓缩方法的选择应视目的产物的热稳定性而定;对于热稳定性的目的产物可用常规的水浴常压蒸发、减压蒸发等;对于热不稳定的生物大分子通常采用冷冻浓缩、葡聚糖凝胶浓缩、聚乙二醇浓缩、超滤浓缩等方法。下面主要介绍生产常用的蒸发浓缩、离子交换浓缩、凝胶吸水浓缩等方法。
一、蒸发浓缩 • 蒸发浓缩是通过加热或减压的方法使溶液沸腾,部分溶剂汽化蒸发,溶液得以浓缩的过程。为了缩短受热时间而不影响所要求的浓缩量,通常采用真空膜式蒸发来解决。即让溶液在蒸发器的表面以很薄的液层流过,浓缩液很快离开热表面,溶液在短时间内就可得到汽化、浓缩。
常用的膜式蒸发器1.升膜式蒸发器2.降膜式蒸发器3.升降膜式蒸发器4.刮板式蒸发器5.离心式薄膜蒸发器常用的膜式蒸发器1.升膜式蒸发器2.降膜式蒸发器3.升降膜式蒸发器4.刮板式蒸发器5.离心式薄膜蒸发器
二、离子交换浓缩 (一)离子交换浓缩原理 与离子交换层析相同。浓缩用的离子交换柱比层析用的柱短而且粗,柱的长度与直径没有严格规定,用离子强度小于0.1mol/L的缓冲液平衡以后开始上样,样品体积不受限制,但离子强度要接近于开始所用的缓冲液。
(二)常用于浓缩的离子交换剂 有二乙基氨基乙基-葡聚糖A-50、二乙基(2-羟丙基)季氨基-葡聚糖A-50等 (三)离子交换浓缩法的优点 浓缩倍数高,回收率高,不影响生物大分子活性,同时还能去掉一些杂质。缺点是浓缩液中带有大量的盐,必要的时候须进一步处理
三、吸水浓缩 • 1、葡聚糖凝胶浓缩 由于葡聚糖凝胶具有吸收水及小分子质量化合物的性能,因此,在生物大分子稀溶液中加入溶液量1/5、干燥的葡聚糖凝胶G-25,缓慢搅拌30min,葡聚糖凝胶将溶液中的水吸去,再用离心或过滤的方法除去凝胶,使溶液得到浓缩,反复操作可使溶液体积缩小至1/10。葡聚糖凝胶洗净后用乙醇脱水,干燥后可再利用。此方法简单易行,且活力不受影响,但一部分样液会被凝胶吸附造成损失。
2、聚乙二醇浓缩 将稀溶液置于透析袋内,袋外放置聚乙二醇,溶液内水分向袋外转移,溶液即浓缩了几十倍。除聚乙二醇外,也可用聚乙烯吡咯烷酮、蔗糖等作吸收剂。
第二节 结晶 • 一、原理与过程 (一)过饱和溶液的形成 1、溶液的过饱和与结晶 浓度恰好等于溶质的溶解度,即达到固、液相平衡时的溶液称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溶液的过饱和度与结晶的关系可用图表示。
2、过饱和溶液的制备 (1)热饱和溶液冷却 (2)部分溶剂蒸发 (3)真空蒸发冷却法 (4)化学反应法 (5)盐析法
(二)晶核的生成 • 1、自然起晶法 • 2、刺激起晶法 • 3、晶种起晶法
(三)晶体的生长 • 当晶体生长速度大大超过晶核生成速度时,则得到粗大而有规则的晶体。当晶核生成速度大大超过晶体生长速度时,则得到细小而又不规则的晶体。
二、结晶的方法 • (一)结晶器的种类 1、 冷却结晶器 (1)釜式结晶器 (2)Howard结晶器 2、 蒸发结晶器 (1)Krystal-Oslo结晶器 (2)DTB结晶器 (3)DP结晶器
(二)提高晶体质量的方法 1、晶体大小的控制 (1)过饱和度 (2)温度 (3)搅拌 (4)晶种
2、晶体形状的控制 (1)过饱和度 (2)选择不同的溶剂 (3)杂质
3、晶体纯度的控制 (1)晶体洗涤 (2)重结晶 4、晶体结块的控制
一、原理 (一)定义 干燥是利用热能除去目标产物的浓缩悬浮液或结晶(沉淀)产品中湿分(水分或有机溶剂)的单元操作,通常是生物产物成品化前的最后下游加工过程。
(二)物料所含水分的种类 1、结合水分和非结合水分 结合水分包括物料细胞壁内的水分、物料内毛细管中的水分、及以结晶水的形态存在于固体物料之中的水分等。 非结合水分包括机械地附着于固体表面的水分,如物料表面的吸附水分、较大孔隙中的水分等。
2、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 平衡水分:物料中的水分与一定温度、相对湿度的不饱和湿空气达到平衡状态时,物料所含水分称为该空气条件下物料的平衡水分。 自由水分:在干燥过程中能除去的水分,是物料中超出平衡水分的那一部分水分。
(三)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 临界点后物料温度升高,操作时需注意酶、蛋白质等热敏性物质的变性。 在恒速干燥阶段,干燥速度由水的表面汽化速度即外扩散所控制;在降速干燥阶段,过程速度由水分从物料内部移动到表面的速度即内扩散所控制
二、方法及应用 • 工业用于燥设备种类很多,因此生物产物的干燥,应依产物的性质、存在形式(溶液或固体)和含水量而采用各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和干燥设备。由于生物产物多为热敏性物质,干燥操作多在低压(真空)、低温下进行。这里主要介绍生物产物干燥过程常用的干燥器。
升膜式蒸发器 降膜式蒸发器 1—蒸汽进口;2—加热管;3—料液进口;4—冷凝水出口;5—下导管;6—浓缩液出口;7—分离器;8—二次蒸汽出口(接真空装置);9—蒸发室;10—升膜管;11—降膜管 升降膜式蒸发器
内循环式釜式结晶器 外循环式釜式结晶器
Howard结晶器 Krystal-Oslo结晶器 A-闪蒸区入口;B-亚稳区入口;C-床层区入口;D-循环流出口;E-结晶料液入口
DTB结晶器 DP结晶器
盘架干燥器 冷冻干燥器
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曲线
过饱和度与成核速率、晶体生长速度和最终晶体平均半径的影响过饱和度与成核速率、晶体生长速度和最终晶体平均半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