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基础护理技术 第四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基础护理技术 第四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南京卫生学校 护理组 王琳. 案 例. 2009 年 11 月 17 日,孕妇刘某在某医院行剖宫产手术。术后第 7 天,病人切口处发红;第 10 天,切口流出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局部疼痛,检查发现淋巴结肿大,即给予输液、抗感染治疗。治疗近 1 个月,切口感染仍未控制,即将病人送往上级医院治疗,经上级医院检查确诊为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同一时间段内,该院有 38 名孕妇接受了剖宫产手术,其中有 18 人先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 事后,经卫生行政部门专题调查发现,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所致。 问 题 :

Download Presentation

基础护理技术 第四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础护理技术 第四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南京卫生学校 护理组王琳

  2. 案 例 2009年11月17日,孕妇刘某在某医院行剖宫产手术。术后第7天,病人切口处发红;第10天,切口流出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局部疼痛,检查发现淋巴结肿大,即给予输液、抗感染治疗。治疗近1个月,切口感染仍未控制,即将病人送往上级医院治疗,经上级医院检查确诊为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同一时间段内,该院有38名孕妇接受了剖宫产手术,其中有18人先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 事后,经卫生行政部门专题调查发现,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所致。 问 题: 1.18名接受剖宫产手术的病人发生的术后切口感染属于哪种性质的感染? 2.这些病人的手术切口感染是否可以预防?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 3.手术器械可以用哪几种方法进行灭菌处理?

  3. 学习目标 1. 解释下列概念: 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 2.明确医院感染的含义,熟悉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3.熟悉常用物理和化学消毒灭菌的方法、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4.能根据需要配备常用消毒溶液 5.熟悉隔离区域的设置要求、划分标准及隔离措施 6.能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消毒隔离原则完成各项无菌技术操作、 隔离技术操作

  4. 重点难点 重点: • 医院感染的概念、预防与控制措施 • 消毒灭菌的概念、方法 • 无菌技术基本概念、无菌原则、基本操作 • 隔离原则、隔离技术操作 难点: • 物理消毒灭菌方法 • 无菌技术操作 • 隔离技术操作

  5. 第一节 医院感染 主要内容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第四节 无菌技术 第三节 洗手与手的消毒 第四节 无菌技术 第三节 洗手与手的消毒 第四节 无菌技术 第三节 洗手与手的消毒 第四节 无菌技术 第三节 洗手与手的消毒 第五节 隔离技术 课堂练习 第五节 隔离技术 课堂练习 第五节 隔离技术

  6. 1.知识目标: 解释:医院感染、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清洁、消毒、灭菌 说出医院感染形成的条件 熟悉医院感染形成的原因 2.技能目标: 熟悉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3.情感目标: 意识到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形成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学习目标

  7. 第一节 医院感染 一、概 述 二、医院感染的形成 三、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8. 一、概 述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9.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 是指病人、陪护人员、探视者及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

  10.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 内涵: ①病原体的获得或感染的发生是在医院内。 包括出院以后才出现症状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时已有的或已潜伏的感染 ②所涉及的对象包括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员。 包括门诊病人、住院病人、陪护人员、探视者及医院工作人员。主要研究对象是住院病人

  11.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是指病原体来自于病人体外,通过直接或间接感染途径,病原体由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个人而形成的感染。 (交叉感染) 是指病人自身携带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内源性感染 (自身感染) 外源性感染

  12. 二、医院感染的形成 (一)医院感染形成的条件 (二)医院感染形成的原因

  13. (一)医院感染形成的条件 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感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宿主 感染链

  14. (一)医院感染形成的条件 感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宿主 特点:同时存在,相互联系时才导致感染发生。

  15. 感染源 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及排出的场所或宿主。 医院感染主要感染源 病人及病原携带者 病人自身 动物感染源 医院环境

  16. 传播途径 病原微生物从感染源传到易感宿主的途径和方式。 医院感染主要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 注射、输液、输血传播 饮水、食物传播 生物媒介传播

  17. 感染源通过与易感宿主身体的直接接触而将病原菌传给易感宿主。 接 触 传 播 直接接触传播 病原菌通过一定的媒介传给易感宿主。 间接接触传播 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传播媒介:医护人员的手 医疗器械

  18. 易感宿主 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人。 易感人群: 将易感宿主作为一个整体,则称为易感人群。

  19. (二)医院感染形成的原因 1.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2.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 3.易感病人增加 4.抗生素使用不合理 5.介入性诊治手段的广泛应用 6.医院布局不合理、隔离设施不健全

  20. 三、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一)建立三级监控体系 (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 (三)医院建筑布局合理,设施有利于消毒隔离 (四)加强人员监测 (五)合理使用抗生素 (六)加强医院感染学教育

  21. (一)建立三级监控体系 一级管理——病区护士长和兼职监控护士 二级管理——专科科护士长 三级管理——护理部副主任

  22. (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卫生标准 1.管理制度 2.监测制度 包括: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 对感染高发科室的监测 3.消毒质量控制标准

  23. (四)加强人员监测 感染源控制——传染性隔离 易感人群控制——保护性隔离 医务人员检测——定期检测

  24. (六)加强医院感染学教育 • 传授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及技能 • 增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自觉性

  25. 三、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知识链接 医院感染管理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备要求 各级各类医院应根据医院的规模、性质设置医院感染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由兼任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的院长或副院长直接领导。 3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设医院感染管理科,3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应配备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配备:1000张床位以上的大型医院不得少于5人,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不得少于3人,300~500张床位的医院不得少于2人,3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不少于1人。基层医疗机构必须指定专人兼职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6.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一、概 念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

  27. 一、概 念 清洁是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以去除和减少微生物的方法。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化的方法。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的方法。

  28. 一、概 念 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比较

  29. 1、关于医院内感染的概念正确的是 A、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对象是住院的患者和探陪人员 B、只要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一定是医院内感染 C、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可能是医院内感染 D、一定是在住院期间遭受并发生的感染 E、入院前处于潜伏期而入院后发生的感染 2、能杀灭所有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的方法是 A、清洁 B、消毒 C、抑菌 D、灭菌 E、抗菌 3、关于医院感染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婴幼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是医院感染 B、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不一定是医院感染 C、出院之后发生的感染可能不是医院感染 D、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是医院感染 E、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课堂练习 practice

  30. 4、依据病原体的来源可将医院感染分为 A、交叉感染 B、可预防性和难预防性感染 C、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 D、医院性感染和自身感染 E、医源性感染和环境感染 5、关于内源性医院感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又称自身感染 B、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来自病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 C、病人健康状况不佳,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损时易发生感染 D、为难预防性感染 E、运用消毒、灭菌、隔离和屏障护理、无菌技术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

  31. 1.知识目标: 说出医院常用的清洁方法 说出热力消毒灭菌法的分类、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2.技能目标: 熟悉热力消毒灭菌方法的应用 3.情感目标: 树立清洁、消毒、灭菌的观念,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消毒灭菌过程的安全意识。 学习目标

  32.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33.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 物 理 消 毒 灭 菌 法 光照消毒法 电离辐射灭菌法 微波消毒灭菌法 等离子体灭菌法 机械除菌

  34. 热力消毒灭菌法 是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导致其死亡的一类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煮 沸 消毒法 燃 烧 灭菌法 压力蒸汽 灭菌法 干热 热力消毒灭菌法 湿热 低温蒸汽 消毒法 干烤消毒灭菌法 流通蒸汽 消毒法

  35. 热力消毒灭菌法 干热与湿热消毒灭菌方法比较

  36.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干热)——燃烧灭菌法 简单、迅速、彻底 • 特殊感染的敷料; • 无保留价值的污染废弃物品; • 微生物实验室接种环的消毒灭菌; • 耐高温的金属器械急用时。 适用范围 • 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灼20s; • 容器类可倒入95%的乙醇,点火燃烧3min; • 接种环、试管口及塞子在火焰上旋转烧灼2~3次; • 无保留价值的污物、特殊感染的敷料直接焚烧。 方 法 锐利刀剪禁用 禁 忌 ①燃烧过程中不得随间添加酒精 ②燃烧时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③贵重器械和刀剪等锐器不宜采用此法灭菌 注意事项 特 点

  37.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干热)——干烤灭菌法 • 特点:灭菌效果可靠。 • 应用:适用于在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 • 禁忌:纤维织物、塑料制品。 • 方法: • 消毒:120~140℃,10~20min • 灭菌:160℃,2h; 170℃,1h; 180℃,30min;

  38.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煮沸消毒法 • 效果及要求: 煮沸100℃,5~10min,达到消毒效果 • 增强效果的方法: 水中加碳酸氢钠至1%~2%的浓度,可使水的沸点提高至105℃,增强灭菌效果,去污、防锈。 • 适用对象: 耐高温、耐潮湿的物品。 不能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

  39.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煮沸消毒法 • 方法: 物品刷洗干净,全部浸没在水中,加热煮沸,水沸计时。 • 注意事项: • ①物品应洗刷干净,全部浸没于水中; • ②物品放置不超过容器的3/4; • ③消毒时间从水沸后开始计时,中途加入重新计时; • ④轴节器械及带盖容器应打开,大小相同的碗、盆不能叠放; • ⑤玻璃类物品放冷水或温水中煮沸,橡胶类物品水沸后放入,煮沸 3~5min取出,空腔导管应在腔内充满水; • ⑥海拔高度每增高300m,需延长煮沸时间2min,或用加压煮锅。

  40.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压力蒸汽灭菌法 • 原理:利用高压下的高温饱和蒸汽杀灭所有微生物及其芽胞。 • 特点:灭菌效果可靠,临床应用广泛,医院首选的灭菌方法。 • 应用: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的物品的灭菌 • 灭菌器种类 • 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 手提式、卧式 •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41.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 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压力蒸汽灭菌法

  42.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压力蒸汽灭菌法 • 灭菌要求: • 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 压力: 103~137.30kpa • 温度: 121~126℃ • 时间:15~30min •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 压力: 205kpa • 温度: 132℃ • 时间:4~5min

  43.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压力蒸汽灭菌法 • 注意事项: • ① 灭菌物品包装和容器要合适,下排气式包不大于30cm*30cm*25cm,预真空式包不大于30cm*30cm*50cm,盛装物品的容器应有孔,灭菌时将容器盖打开; • ② 灭菌物品合理摆放,各包之间留有空隙,同类材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宜置于同一批次进行灭菌;材质不同时,布类物品应放在金属、搪瓷类物品之上,以免布类受潮; • ③ 控制加热速度,避免加热过急、过快影响灭菌效果; • ④ 灭菌后的物品应待干燥后才能取出备用; • ⑤ 注意操作安全; • ⑥ 应定期监测灭菌效果。

  44.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压力蒸汽灭菌法 B-D试验监测:将专用B-D测试试纸进行检测。 专门用于预真空(包括脉冲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冷空气排除效果的检测。 不适用于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监测 • 灭菌效果监测 物理监测法:将留点温度计放于包的中央,灭菌后检测温度。 化学监测法: 化学指示卡:放于每一包的中央 化学指示胶带:贴于包或容器外 生物监测法: 将非致病性嗜热脂肪杆菌芽胞的菌纸片放于包内,灭菌后作培养。

  45.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低温蒸汽消毒法 • 方法: 控制温度在73℃~80℃,维持10~15min • 效果: 可杀灭大多数致病微生物 • 应用: 用于不耐高温的物品的消毒,如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

  46.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流通蒸汽消毒法 • 方法: 在1个大气压下,用100℃左右的水蒸汽进行消毒,消毒时间10~15min • 效果: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死芽胞 • 应用: 常用于食品和一些不耐高热的物品的消毒

  47. 1.不适合用干烤法灭菌的是 A、凡士林 B、滑石粉 C、玻璃器皿 D、金属制品 E、纤维织物 2.临床应用最广、效果最为可靠的灭菌法是 A、燃烧法 B、煮沸法 C、压力蒸汽灭菌法 D、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灭菌法 E、高效化学消毒剂浸泡法 3.不适合用煮沸消毒法的是 A、灌肠筒 B、搪瓷药杯 C、玻璃量杯 D、纤维胃镜 E、橡胶管 4.煮沸消毒金属器械时,为了增强杀菌作用和去污防锈能力,可加入 A、氯化钠 B、硫酸镁 C、亚硝酸钠 D、碳酸氢钠 E、稀盐酸 课堂练习 practice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