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likes | 831 Views
电 机 学. 谢明琛 张广溢 主 编. ( 第二版 ). 目 录. 主要符号表 总论 0.1 电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0.2 电机的主要类型及电机中所用的材料 0.3 研究电机时常用的基本定律 0.4 电机中的损耗及电机的发热和冷却 0.5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分析步骤及学习方法. 第 1 篇 变压器 第 1 章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1.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1.2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1.3 变压器的额定值 第 2 章 变压器的运行原理与特性 2.1 变压器的空载运行
E N D
电 机 学 谢明琛 张广溢 主 编 (第二版)
目 录 • 主要符号表 • 总论 • 0.1 电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0.2 电机的主要类型及电机中所用的材料 • 0.3 研究电机时常用的基本定律 • 0.4 电机中的损耗及电机的发热和冷却 • 0.5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分析步骤及学习方法
第1篇 变压器 • 第1章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 1.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 1.2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 1.3 变压器的额定值 • 第2章 变压器的运行原理与特性 • 2.1 变压器的空载运行 • 2.2 变压器的负载运行 • 2.3 变压器的参数测定 • 2.4 标幺值
2.5 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 第3章 三相变压器 • 3.1 三相变压器的磁路系统 • 3.2 三相变压器的电路系统——绕组的连接法与连接组 • 3.3 三相变压器空载电动势波形 • 3.4 三相变压器的不对称运行 • 第4章 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 4.1 变压器的理想并联运行条件 • 4.2 变压器并联运行时的负载分配
第5章 变压器的瞬变过程 • 5.1 变压器空载合闸时的瞬变过程 • 5.2 变压器副方突然短路时的瞬变过程 • *5.3 变压器的过电压现象 • 第6章 三绕组变压器及其他变压器 • 6.1 三绕组变压器 • 6.2 自耦变压器 • 6.3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 • 第2篇 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动势和磁动势 • 第7章 交流电机的绕组和电动势
7.1 交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 7.2 交流绕组的基本要求和分类 • 7.3 槽电动势星形图及分相 • 7.4 三相单层绕组 • 7.5 三相双层绕组 • 7.6 正弦分布磁场下的绕组电动势 • *7.7 非正弦分布磁场下电动势中的高次谐波及其削弱方法 • 第8章 交流电机绕组的磁动势 • 8.1 单相绕组的脉振磁动势
8.2 三相绕组合成磁动势的基波 • 8.3 时间相量和空间矢量 • *8.4 椭圆形旋转磁动势 • *8.5 三相绕组合成磁动势的高次谐波 • 第3篇 感应电机 • 第9章 概述 • 9.1 感应电机的基本结构 • 9.2 感应电机的转差率及3种运行状态 • 9.3 感应电动机的额定值 • 第10章 感应电动机的运行原理
10.1 主磁通和漏磁通 • 10.2 转子静止时感应电动机的运行 • 10.3 转子旋转时感应电动机的运行 • 10.4 感应电动机参数的测定 • 10.5 笼型转子的极数、相数和参数计算 • 第11章 感应电动机的功率、转矩及工作特性 • 11.1 感应电动机的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 • 11.2 感应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及机械特性 • 11.3 感应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 第12章 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和制动
12.1 感应电动机的起动性能 • 12.2 感应电动机的起动方法 • 12.3 深槽和双笼型感应电动机 • 12.4 感应电动机的调速 • *12.5 感应电动机的制动 • 第13章 单相感应电动机 • 13.1 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13.2 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类型 • 第4篇 同步电机 • 第14章 概述
14.1 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 • 14.2 同步电机的励磁方式 • 14.3 同步电机的额定值 • 第15章 同步发电机的运行原理及运行特性 • 15.1 同步发电机的空载运行 • 15.2 对称负载时的电枢反应 • 15.3 同步电抗的概念 • 15.4 隐极同步发电机的电动势方程式和相量图 • 15.5 凸极同步发电机的电动势方程式和相
量图 • 15.6 同步发电机的空载、短路、零功率因数特性及电抗测定 • 15.7 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和电压变化率 • 第16章 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 16.1 投入并联运行的条件和方法 • 16.2 同步发电机的功率和转矩方程式 • 16.3 同步发电机的稳态功角特性 • 16.4 同步发电机与大电网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的调节和静态稳定
16.5 无功功率的调节和V形曲线 • *16.6 同步发电机的振荡和动态稳定的概念 • 第17章 同步电动机和同步调相机 • 17.1 同步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式、相量图和功角特性 • 17.2 无功功率的调节 • 17.3 同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 • 17.4 同步调相机 • 第18章 同步发电机的不对称运行 • 18.1 同步发电机不对称运行时的参数和等
效电路 • 18.2 同步发电机的不对称稳定短路 • 18.3 不对称运行对电机的影响 • 第19章 同步发电机的突然短路 • 19.1 超导体闭合回路磁链守恒原理 • 19.2 对称突然短路的物理过程 • 19.3 超瞬变电抗和瞬变电抗 • 19.4 突然短路电流及其衰减 • *19.5 突然短路对电机的影响 • 第5篇 直流电机
第20章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 • 20.1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 20.2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 • 20.3 直流电机的额定值 • 第21章 直流电机的共同问题 • 21.1 直流电机的空载磁场 • 21.2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 21.3 直流电机负载时的磁场及电枢反应 • 21.4 直流电机的电枢电动势和电磁转矩 • *21.5 直流电机的换向
第22章 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 • 22.1 直流电机按励磁方式分类 • 22.2 直流电机的基本方程式 • 22.3 他励发电机的运行特性 • 22.4 并励发电机的自励条件和特性 • 22.5 复励发电机的特点 • 22.6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 22.7 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 22.8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与调速方法 • 22.9 直流电动机的制动
主 要 符 号 表 • A——线负载;面积 • a——并联支路数(交流);支路对数(直流) • B——磁通密度 • Bav——平均磁通密度 • Bδ——气隙磁通密度 • Bm——最大磁通密度 • Ba——电枢磁场磁密 • Bad、Baq——直轴、交轴电枢磁场磁密
Bf 1——励磁磁场的基波磁密 • b——宽度;弧长 • c——常数;电容 • Ce——电动势常数 • CT——转矩常数 • D——直径 • E——感应电动势 • E0——空载电动势 • Ea——电枢反应电动势 • Em——电动势最大值
E1、E2——一次、二次侧电动势 • E1σ、E2σ——一次、二次侧漏电动势 • Ead、Eaq——直轴、交轴电枢反应电动势 • Eν——ν次谐波电动势 • e——电动势瞬时值;自然对数的底 • (e=2.718) • eL——自感电动势 • eM——互感电动势 • F——磁动势 • F1、F2——一次、二次侧磁动势
F0——激磁磁动势;空载磁动势 • Fa——电枢磁动势 • Fad、Faq——直轴、交轴电枢磁动势 • Ff 1——励磁磁动势基波幅值 • Fδ——气隙磁动势 • f ——频率;力;磁动势的瞬时值 • fN——额定频率 • f1、f2——定子、转子频率 • H——磁场强度 • h——高度
I——电流 • IN——额定电流 • I0——空载电流、激磁电流;零序电流 • IFe——铁耗电流 • Iμ——磁化电流 • I1、I2——一次、二次侧电流 • If——励磁电流 • Id、Iq——同步电机电枢电流的直轴、交轴分量 • IK——短路电流
Ist——起动电流 • i——电流瞬时值 • J——转动惯量 • K——换向片数;系数 • k——变压器的变比;系数 • ke——感应电机的电动势变比 • ki——感应电机的电流变比 • kμ——饱和系数 • ky——短距系数 • kq——分布系数 • kN——绕组系数
kc——短路比 • ku——电压波形正弦性畸变率 • L——电感;自感 • l——长度 • M——互感 • m——相数 • N——电枢总导体数;匝数 • N1、N2——一次、二次侧每相串联匝数 • Nc——线圈匝数 • n——转速
nN——额定转速 • n1——同步转速 • P——功率 • PN——额定功率 • P1——输入功率 • P2——输出功率 • Pem——电磁功率 • Pmec——总机械功率 • p——极对数;损耗 • pCu——铜耗 • pFe——铁耗
pmec——机械损耗 • pad——附加损耗 • pk——短路损耗 • p0——空载损耗 • Q——无功功率 • q——每极每相槽数 • R、r——电阻 • R1——一次侧电阻 • R2——二次侧电阻 • Ra——电枢回路电阻
Rf——励磁回路电阻 • RL——负载电阻 • Rst——起动电阻 • Rm——磁阻 • S——视在功率;元件数 • SN——额定视在功率(额定容量) • s——转差率 • sN——额定转差率 • sm——产生最大电磁转矩的转差率 • T——转矩;周期;时间常数
TN——额定转矩 • Tem——电磁转矩 • T1——原动机转矩;输入转矩 • T2——负载转矩;输出转矩 • T0——空载制动转矩 • Tj——惯性转矩 • t——时间 • U——电压 • UN——额定电压 • Uf ——励磁电压
U1、U2——一次、二次侧电压 • u——电压瞬时值 • uk——阻抗电压(短路电压) • v——线速度 • W——能量 • x——电抗 • x1σ、x2σ——一次、二次侧漏电抗 • xσ——同步电机电枢漏电抗 • xp——保梯电抗 • xk——短路电抗
xa——电枢反应电抗 • xt——同步电抗 • xad、xaq——直轴、交轴电枢反应电抗 • xd、xq——直轴、交轴同步电抗 • ——直轴、交轴瞬变电抗 • ——直轴、交轴超瞬变电抗 • x+、x-、x0——正序、负序、零序电抗 • y——节距;合成节距 • Z——复数阻抗;槽数 • Z1、Z2——一次、二次侧漏阻抗;感应电机
定子、转子槽数 • ZL——负载阻抗 • Zk——短路阻抗 • Zm——激磁阻抗 • Z+、Z-、Z0——正序、负序、零序阻抗 • α——角度;空间电角度;系数 • β——角度;负载系数 • γ——角度;电导率 • δ——气隙长度 • η——效率 • ηN——额定效率
ηmax——最大效率 • θ ——温度;功率角 • Λm——磁导 • λ——比漏磁导 • μ——磁导率 • τ——极距;温升 • Φ——磁通;每极磁通 • Φm——磁通最大值 • Φ0——空载磁通;励磁磁通 • Φσ——漏磁通 • Φa——电枢反应磁通
Φ1——基波磁通 • *——右上角加星标的为标幺值 • Φν——ν次谐波磁通 • Φad、Φaq——直轴、交轴电枢反应磁通 • Φ——磁通瞬时值 • φ——相位角;功率因数角 • Ψ——磁链 • ψ——相位角 • Ω——机械角速度 • Ω1——同步角速度 • ω——角频率 • ′——右上角加撇的为折算值目录
总 论 • 0.1 电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0.1.1 电能的生产、传输和分配中的主要设备 • 0.1.2 各种生产机械和装备的动力设备 • 0.1.3 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 • 0.2 电机的主要类型及电机中所用的材料 • 0.2.1 电机的主要类型 • 按功能分为:
1)发电机 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 2)电动机 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 3)变压器、变频机、变流机、移相器 分别用于改变电能的电压、频率、电流及相位。 • 4)控制电机作为自控系统中的元件。 • 按实际结构分为:
0.2.2 电机中所用材料 • 1)导电材料 • 2)导磁材料 • 3)绝缘材料 • 4)结构材料 • 0.2.3 铁磁材料的特性 • (1)铁磁材料的导磁性 • (2)铁心损耗 • 1)磁滞回线及磁滞损耗
2)涡流损耗 图0.3 硅钢片中的涡流
单位质量的铁耗通常用下式计算: • 式中p1/50——铁耗系数。代表Bm=1 T,f=50 Hz时每千克铁磁材料中的损耗; • β——随硅钢片含硅量增高而减小的系数,其数值范围为1.2~1.6。 • 0.3 研究电机时常用的基本定律 • 0.3.1 全电流定律(安培环路定律) (0-1)
有电流就会在它周围产生磁场,在磁场中沿任一闭合回路磁场强度的线积分等于穿过该回路所有电流的代数和,即有电流就会在它周围产生磁场,在磁场中沿任一闭合回路磁场强度的线积分等于穿过该回路所有电流的代数和,即 • 式中,电流方向与闭合回路环绕方向符合右手螺旋关系时为正,反之为负,见图0.4。 • 0.3.2 电路定律 • 1)欧姆定律 一段电路上的电压降u等于流过 (0-2)
(0-3) 该电路的电流i与电路的电阻R的乘积,即 • 2)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电流定律) 在电路中任一节点上,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 • 3)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电压定律) 在电路中,对任一回路,沿回路环绕一周,回路内所有电动势的代数和等于所有电压降的代数和,即 (0-4)
(0-5) • 该定律是电机中电动势平衡方程式的理论依据。 • 0.3.3 磁路及磁路定律 • (1)磁路的欧姆定律 • 将全电流定律应用到图0.5所示材料相同截面(A)相等的无分支闭合磁路上,则有
因为 ,即 ,于是 • (2)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 对有分支的磁路而言,在磁通汇合处的封闭面上磁通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0-6) (0-7)
在图0.6中有 • (3)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 每段磁路上磁场强度H与磁路长度l的乘积Hl称为该段磁路的磁压降,将全电流定律应用到任一闭合磁路上,则有 (0-8)
0.3.4 电磁感应定律 • 若规定感应电动势的正方向与磁通的正方向符合右手螺旋关系,则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描述可表示为: • 式中N——线圈的匝数; • Φ——穿过线圈的磁通。 (0-9)
1)变压器电动势 图0.7 变压器电动势
若与线圈交链的磁通是由线圈自身流过的交变电流产生的,则感应电动势称自感电动势,如图0.7中的e1,可表示为若与线圈交链的磁通是由线圈自身流过的交变电流产生的,则感应电动势称自感电动势,如图0.7中的e1,可表示为 • 式中L——自感系数。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