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種子導師的角色與定位

種子導師的角色與定位.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副教授:魏芳婉. 家連家歷史. 香港家連家 (230 患者 / 家屬畢業 ). 亞洲家連家. 教育冊改寫. 試驗及修訂. 分發各國及翻譯. 展開各國訓練. 2-3 月. 3-6 月. 7 月. 10 月 -. 1999. 2000. 2002. 2003. 菲律賓訓練 20 參加者 (10/ 2003) 星加坡訓練 25 參加者 (11/2003) 馬來西亞訓練 55 參加者 (02/2004). 擴充家連家 , 首次於楊森國際會議推介家連家予各國精神科醫生.

harach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種子導師的角色與定位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種子導師的角色與定位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副教授:魏芳婉

  2. 家連家歷史 香港家連家(230 患者/家屬畢業) 亞洲家連家 教育冊改寫 試驗及修訂 分發各國及翻譯 展開各國訓練 2-3月 3-6月 7月 10月- 1999 2000 2002 2003 菲律賓訓練 20 參加者 (10/ 2003) 星加坡訓練 25 參加者 (11/2003) 馬來西亞訓練 55參加者 (02/2004) 擴充家連家, 首次於楊森國際會議推介家連家予各國精神科醫生 家連家國際會議(香港/2月) 04/2003 APCC批核撥款 試驗家屬課程舊版 採用「家連家」名字, 推動課程 建議書提交APCC 09/2002

  3. 家連家之核心精神 • 精神病不是少數人的事 • 精神病基本上是腦部的疾病 • 有暴力行為的精障者為數極少 • 歧視行為絕對錯誤且必須停止 • 患病只是不幸家屬毋須背負罪疚

  4. 家連家課程之特色 • 兼具系統性與教育性:精心設計規劃;互動式學習 • 家屬關係間之修補/調和:溝通技巧之學習;善待自己 • 反歧視:患病只是不幸, 不是罪 • 充權:減輕無助無能,家屬最了解精障者之需求,是解決問題的專家 • 符合經濟效益:小團體運作;家屬經由他助、自助 、助人 ;降低對專業者之依賴; 對疾病的瞭解,同理精障者之感受,更能參與治療過程,減少疾病復發

  5. 角色之定義 • 從個人經驗開始…. • 從他人經驗反思…

  6. 家屬參與的重要性 • 嚴重精神病患者多與家屬同住於社區 • 社區支援不足 • 家庭內在的張力和歧視 • 維繫家屬親密和支持很困難 • 社會不但歧視患者,也歧視家屬 • 家屬本身就是豐富可貴之資源

  7. 家屬照顧歷程角色及工作任務之改變 角 色 任 務 倡導者 組織團體、政策影響 助人者 利他、聯誼家屬、分享照顧經驗 自助者 與家人溝通、生活重新建構、壓力調適   、自我照顧、資源使用 協同治療者 問題解決、學習照顧技巧、危機處理 被動接受者 認識疾病、接受事實、經濟維持 引自 楊明仁 2003

  8. 導師在家連家課程之源起 • 可親性:家屬最瞭解家人需求 且是問題解決專家 • 可近性:家屬分屬各處 資源平均 • 互惠性:教學相長 經驗分享 • 延續性:屆屆承接 家家相連 • 使命性:薪火相傳 綿延不息

  9. 導師的理想特質 • 以參與學員為中心 • 能接納所有學員 • 相信學員的能力和其獨特經驗 • 確認學員學習需要, 肯定學員的能力 • 鼓勵獨立和孕育平等的關係 • 相信倡導和改變的可能

  10. 導師之核心能力 • 可接受的教育水平 • 願意學習和參與的熱忱 • 認同家連家的信念 • 口語表達清晰 • 樂於聆聽及能分辨感覺和事實,適當回應 • 能享受平等關係多於獨裁領導

  11. 家連家導師之主要角色/任務 • 認同家連家核心精神 • 認識家連家教材蘊含教育與充權 • 執行家連家方案帶領團體 • 帶領團體中辨識具潛力種子導師 • 在工作中實踐充權理念

  12. 導師任務---認識教材蘊含教育與充權/倡導 • 關注家屬內心無助, 無力感 • 增加信心消化疾病和治療知識 • 發掘強處(優勢觀點) • 不看不足(deficiency)看潛力(potentialities) • 不看問題(problem)看例外(長處)(strengths) • 不看病態(pathology)看可能(possibilities)

  13. 增加權益意識 →有權得到現代及合適的治療 →有權要求沒有歧視的服務 →針對權力層面 →醫生-病人關係 →健康照顧系統 • 將學員連繫到社區資源和自助組織 • 揭露制度不合理之處, 提倡應有卻缺乏的資源或服務

  14. 豐富自我充權故事 • 強調個人復康故事可以改寫. • 分享成功經驗 • 受助者助人 • 提升獨立能力 • 透過參與, 增強控制感,自主性

  15. 導師之任務---帶領團體 • 團體進行前[知己知彼]有利關係之建立 • 對教材之熟悉降低焦慮且有利時間之掌控 • 團體規範之共同協定(準時 尊重 手機 發言) • 帶領前自身之暖化 以催化團體之進行 • 帶領前與協同帶領者之分工討論 • 帶領中危機狀況之處理 彼此默契之培養 • 帶領後立即之會後討論與情緒支持 • 團體氛圍與凝聚是所有成員所願成就的目標

  16. 導師之任務---辨識有潛力導師 • 在參與課程中提問合理 • 能總結重點 • 發言時能吸引成員們的注意 • 對成員的苦境能感同身受 • 擁有敏銳觀察力 • 相信直覺

  17. 香港與台灣家連家成功因素 • 優良及容易使用的課程設計(學員版教材、導師版教材、導師指引、團體帶領指南) • 運用小組技巧(互動遊戲與討論) • 充權主導 (引導思考如何改變社會環境與體制,教導倡導策略) • 民主領導(導師與學員之平等關係) • 發掘潛在種子導師,持續課程之發展

  18. Personal Vs Collective/Group Personal effort Group interest Personal interest Group effort

  19. 願景的傳遞 • 延展資深導師的熱誠與熱情 • 肯定導師在推展家連家教育之歷史定位 • 提醒拼勁與休息的輪換與更替 • 相信他人能做得比自己更好 • 激發『同路人』的能量 • 切記信念比技巧更重要 • 督導 supervision = 超級願景 Super Vision

  20. 結語與願景 • 康盟有委員會精進種子導師之培養、成長、茁壯、對家連家之認同與使命感(commitment) • 康盟與各康復之友協會與各醫療院所合作,同時透過網路連結與其他地區家連家組織作訊息交流與議題倡導 • 心連心、手牽手、家連家 • 實踐Linking Up Family 之初衷

  21. Thanks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