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408 Views
心肺循環適能 林啟賢. 綱要: 一、何謂心肺適能? 二、心肺適能的重要性及其益處 三、增強心肺循環適能的運動處方條 四、運動強度的監控與測量 補充說明:人體活動的能量. 一 、 何謂心肺適能?. 心肺適能是 健康體適能要素中最重要的一項 ,代表的意義是身體整體氧氣供輸系統能力的優劣。涉及的範圍包括:肺呼吸、心臟及血液循環系統的機能 。 因此 , 又稱為心血管循環耐力、心肺能力、循環適能 、 心肺適能 、 心肺耐力 、 有氧耐力或有氧適能等。. 二 、 心肺適能的重要性及其益處. 增強心肌 :心臟的尺寸和收縮力量增加,使得 每分鐘心跳次數減少.
E N D
心肺循環適能 林啟賢 • 綱要: • 一、何謂心肺適能? • 二、心肺適能的重要性及其益處 • 三、增強心肺循環適能的運動處方條 • 四、運動強度的監控與測量 • 補充說明:人體活動的能量
一、何謂心肺適能? 心肺適能是健康體適能要素中最重要的一項,代表的意義是身體整體氧氣供輸系統能力的優劣。涉及的範圍包括:肺呼吸、心臟及血液循環系統的機能。因此,又稱為心血管循環耐力、心肺能力、循環適能、心肺適能、心肺耐力、有氧耐力或有氧適能等。
二、心肺適能的重要性及其益處 增強心肌:心臟的尺寸和收縮力量增加,使得每分鐘心跳次數減少 有益血管系統:良好血管彈性和口徑,微血管分佈較密,有利於血液的供應。 減少心血管循環系統的疾病:可改善心臟血管相關狀況。 改善血液成分:血紅素成分較多,有利氧的運輸,也可使高密度與低密度膽固醇的比值提高,減少罹患心臟病機率。 延後疲勞的出現:有氧能量系統供應長時間低強度的身體活動,日常生活大多屬於此種,因此心肺適能好的人,疲勞較不會有提早出現的情形。
強化呼吸系統:心肺耐力好、肺呼吸量大,肺泡與微血管間進行氣體交換效率較高。強化呼吸系統:心肺耐力好、肺呼吸量大,肺泡與微血管間進行氣體交換效率較高。 提昇身體組成:減少身體脂肪含量。 增進骨質密度和柔軟度 提高對抗壓力的能力:運動會增加大腦中多巴鞍的 分泌,利於正向情緒的產生。 增加最大耗氧量(VO2max) 一個人在海平面上,從事最激烈的運動下,組織細胞所能消耗或利用之氧的最高值。被專家認為是評價個人有氧能力(心肺耐力)的最佳指標。
三、增強心肺循環適能的運動處方條件 運動型態 全身大肌肉群的活動、有節奏性、長時間與有氧型態的身體活動,如走路、慢跑、登山、有氧舞蹈、游泳、腳踏車、跳繩、電動跑步機、登山健步器、漫步機等耐力型運動。 運動頻率 建議每週至少從事3天的有氧運動,原則上一週三--五天。 持續時間 從事持續運動20~60分鐘的有氧運動,依運動強度加以調整。
運動強度 以脈搏數作為指標,美國運動醫學學會建議從事有氧運動時個人的目標心跳率(Target Heart Rate, THR) 範圍為最大心跳率的60~90﹪或保留心跳率(Heart Rate Reserve, HRR) 的50~85﹪為佳,以運動時有點喘但還可以說話的感覺為運動強度依據。(範例如發下講義)
四、運動強度的監控與測量 氣體分析儀 (測最大耗氧量) 運動停止後的脈搏數 休息心跳率(RHR) 最大心跳率(MHR)=220-年齡 保留心跳率(HRR) =MHR-RHR 目標心跳率(THR) (參看講義) (一)準備具秒針的手錶或馬錶; (二)決定量脈搏的地方:一般以指間觸摸頸動脈或腕部的橈動脈; (三)量取休息心跳率:安靜坐著,計算一分鐘或30秒(×2)的脈搏數; (四)測量運動時的心跳率:由於停止運動後心跳率會急速下降,所以要測得代表運動中的心跳率應在停止運動後立刻量取10秒的脈搏數,再以此10秒的脈搏數× 6,即可求得運動時的心跳率。(不可超出15秒之後,避免影響其準確性)
心跳表 Borg的運動強度自覺量表(RPE) 藉由身體各系統所發送出的感覺來評估努力的程度,這種自我感覺是監控運動強度的最好指標之一 。Borg的RPE經過許多研究的驗證,不但經常被科學家用來評估受試者在運動中的強度,而且許多運動教練和運動員也使用RPE來作為運動強度的監控。
運動強度自覺量表 6 7 Very, very light (非常非常輕) 8 9 Very light (非常輕) 10 11 Fairly light (頗輕) 12 13 Somewhat hard (有些累) 14 15 Hard (累) 16 17 Very hard (非常累) 18 19 Very, very hard (非常非常累) 20 RPE適用於具有中等體能的年青人及中年人,它分成6~20的等級,6代表根本沒有努力,20代表盡了最大的努力。 每個數字代表運動中心跳率的10分之1,換句話說,當數字是6(休息狀態)時,心跳率大約是每分鐘60下;當數字為20(最大努力)時,心跳率大約為每分鐘200下。 當RPE介於11~12,其運動強度相當於最大心跳率的60~70%;當RPE介於13~15,其運動強度相當於最大心跳率的70~80%;當RPE介於16~17,其運動強度相當於最大心跳率的80~90%
補充說明:人體活動的能量 人體要從事任何活動,能量不是直接經食物分解來的,而是食物中葡萄糖、蛋白質和脂肪,再經過分解所產生的ATP來的,ATP 是人體骨骼肌能直接使用的能量。 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是高能量的磷化物,普遍存在細胞內,在粒線體內被製造。
人體ATP來源有三:ATP-PC、乳酸和有氧系統 ATP-CP系統:不需氧,直接使用ATP作為能量來源。高強度短時間的運動(短於30秒):如100公尺衝刺跑步,舉起非常重的重量。 乳酸系統:不需氧,醣類為燃料,產生乳酸與少量ATP。30秒至3分鐘的運動:如400、800公尺賽跑。 有氧系統:需氧,脂肪、蛋白質和醣類為原料,產生許多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