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 likes | 780 Views
食物利用與生理恆定. 「 生命是一種化學過程。 ─ 拉瓦錫 十八世紀末期. 蕭寧馨 應用營養研究室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 系. 成長所需的物質.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Vol. 17, No. 1, 65–70 (1998). 恆定 作用:生命所繫. 體內環境保持穩定狀態,不隨環境大幅變動,以利生存。 在正常情況下,體溫以及體內水分,心搏和呼吸次數,血糖、鈣、鐵的濃度等,都維持在某一特定的範圍內。這種現象稱為 恆定性 。 血漿成份. 腎臟. 功能 排除代謝廢物,如尿素 調節水份 調節血壓
E N D
食物利用與生理恆定 「生命是一種化學過程。 ─ 拉瓦錫 十八世紀末期 蕭寧馨 應用營養研究室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
成長所需的物質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Vol. 17, No. 1, 65–70 (1998)
恆定作用:生命所繫 • 體內環境保持穩定狀態,不隨環境大幅變動,以利生存。 • 在正常情況下,體溫以及體內水分,心搏和呼吸次數,血糖、鈣、鐵的濃度等,都維持在某一特定的範圍內。這種現象稱為恆定性。 • 血漿成份
腎臟 • 功能 • 排除代謝廢物,如尿素 • 調節水份 • 調節血壓 • 維持電解質平衡 • 製造與分泌荷爾蒙 • 台灣末期腎臟病(尿毒症) • 發生率,92年居全球第一 • 盛行率,92年全球第二,每460人中1名末期病患 • 目前洗腎人口約六萬人(每百萬人口約2174人)。
腎元 • 腎臟的構造單元 • 約100萬個腎元 • 腎小球 • 腎小管 • 功能 • 過濾 • 再吸收 • 生成尿液
腎臟的過濾負荷 • 每分鐘125 毫升或每天180 公升 • 血液體積7-8公升,每天過濾20-25次 • 磷:7000 mg • 鈣:8600 mg • 腎功能降低的後果 • 降低30-40%:沒有感覺或症狀 • <25%:重度腎臟病 • 10-15%:洗腎或腎臟移植
消化與吸收 25 cm 50 ml 1500 ml Right Left lobe Low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 40-50 mL Common bile duct 1 ft 9 ft 6-9 in Surface area 300 m2
膽固醇 膽色素
Clinical Features of FAP(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家族遺傳性大腸瘜肉症 • Estimated penetrance for adenomas >90% • Untreated polyposis leads to 100% risk of cancer • Risk of extracolonic tumors (upper GI, desmoid, osteoma, thyroid, brain, other)
消化系統的功能 • 攝取食物﹙ingestion﹚,除了胎兒之外,這是獲取營養最正常而健康的方式。 • 儲存食物﹙storage﹚,胃具有容量,胃酸殺菌,供大量攝取的食物暫存,以待消化和吸收。 • 推送食物﹙propulsion﹚在消化道中前進,以完成消化與吸收程序。 • 分解食物﹙digestion﹚,以機械方法與化學方法,釋放食物中的營養素與機能成分 • 吸收營養﹙absorption﹚營養素與機能成分,進入血液以運送全身利用。99%的醣類,92%的蛋白質和95%的脂肪都可被消化吸收。 • 排除﹙defecation﹚,無法吸收的食物殘渣和廢物。
消化系統的物流:腸肝循環: 有效的資源回收 • 膽鹽循環利用 • 每天流量20-30 g • 總存量 = 2 - 4 g • 每天合成量 = 0.3-0.5 g
下食道括約肌 幽門括約肌
胃腺 黏液細胞 分泌黏液, bicarbonate 壁細胞 分泌胃酸(鹽酸) 內在因子(B12吸收) 分泌胃泌素 (gastrin) 內分泌細胞 Histamine 主細胞 分泌胃蛋白酶
提問二 • 有人說可樂酸度很強, 會溶化鐵釘;所以喝可樂可能會使胃壁受傷 • 這個說法正確嗎? 理由是?
潰瘍和心灼熱 • 胃和十二指腸的表層保護機制損壞時,胃酸和消化酵素就會侵蝕胃壁和腸壁,形成潰瘍 • 胃食道逆流症 • 胃酸逆流,導致心臟附近的食道灼痛 • 原因:壓力,焦慮,長期服用阿斯匹靈等消炎藥物 • 預防:富含纖維的飲食
胃食道逆流症 義大醫訊 2008;4(6) http://www.edah.org.tw/journal/29/08.html • 盛行率: • 台灣:1978, 9%;2007,30%(15%黏膜損傷) • 西方國家: 20-40% • 病理:下食道括約肌(LES) 功能異常 • 症狀:食道發炎、潰瘍、 增加食道癌風險 • 病因: • 飽食大餐、躺臥 • 腹部受壓: 肥胖、懷孕 • LES 放鬆:藥物、咖啡、抽菸 • 先天缺陷
提問三 • 胃潰瘍是壓力大和刺激性食物引發的? • 治療方法只要多休息減輕壓力,避免刺激性食物即可?
Helicobacter pylori胃幽門桿菌 • 圖片來源:This picture is of Dr. Marshall's stomach biopsy, • taken 8 days after he drank a culture of H. pylori. • This image is from the Helicobacter Foundation website: www.helico.com •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05/illpres/index.html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05/illpres/index.html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05/illpres/index.html
消化道的組織結構 腹腔 漿膜層 肌肉層 黏膜下層 腸腔 黏膜層
消化道不同部位的組織結構有差異 http://arbl.cvmbs.colostate.edu/hbooks/pathphys/digestion/basics/gi_microanatomy.html
小腸組織構造 微絨毛 絨毛 小場表皮細胞 持續增生、成熟, 最後從絨毛頂脫落 微絨毛 基底處 細胞新生
消化作用:把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程序 • 機械性作用 • 經由咀嚼、攪拌等力量將食團粉碎,形成食糜,以協助酵素的作用。 • 化學性反應:消化液成分 • 胃酸:溶解礦物質營養素,使蛋白質變性。 • 膽酸與膽鹽幫助脂肪溶解。 • 各種消化酵素對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進行水解反應,使大分子分解成可供吸收的小分子。 • 總共有一百多種酵素參與食物的消化過程
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 也稱為「非澱粉性多醣」,木質素 來源: 天然:植物細胞壁與細胞間質所含的多醣成份,維持植物細胞結構所必需的成分 人工合成或製造的不消化多醣成分也歸屬此類 利用: 無法被人體的消化酵素所分解 腸道微生物可代謝利用
膳食纖維與消化道健康 膳食纖維攝取量 與排便量的關聯 大腸癌與 排便量的關聯
膳食纖維建議攝取量與注意事項 建議攝取量: 每天20-35公克膳食纖維就可以使排便順暢,降低大腸癌的危險,並且預防便秘、痔瘡、憩室炎等。 攝取量加高並沒有額外的益處,會干擾礦物質營養素的吸收。若方法不當也會造成不適症狀。 水分攝取配合增加: 若水分不足,糞便會乾硬,反而增加便秘的困擾。 攝取量突然大增,會增加腸道氣體而引發脹氣。 兒童與老人: 胃納量較小,不宜給予過量。 注意不會降低食量,以免排擠其他食物的攝取,導致熱量與營養素攝取不足的危險,因此這些人群
膳食纖維分類與組成 寡醣類
增加糞便體積 增加糞便保水性 預防或治療便秘 降低血膽固醇 預防或治療憩室炎 控制血糖與血脂 增加飽足感 預防與治療便秘 膳食纖維的生理功能 可溶性纖維 不溶性纖維
常見的消化道疾病 • 胃食道逆流症 • 胃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 • 乳糖不耐症不是病 • 食物過敏 • 大腸激躁症、發炎性大腸疾病
腹 瀉 • 原因:細菌或病毒感染,缺乏免疫力,以及營養素缺乏。 • 後果:耗盡體內的水份和營養素,導致營養不良,對嬰幼兒的影響特別嚴重。嚴重或持續兩週可能會導致脫水,心臟和腎臟功能失常,甚至死亡。 • 休養:需要注意補充水分與電解質。補水之後,都該吃固體食物;不要迷信腹瀉時應該「讓腸胃休息」。 • 可用食物:優格,米飯、雞肉,馬鈴薯,蔬菜和其它榖類都容易消化,而且能提供修補腸道所需的營養素。 • 禁忌:不要喝含糖飲料,或含糖超過2%的運動飲料。高糖飲料不會加強水份的吸收,反而會使加重脫水問題
便 秘 • 症狀: 糞便乾硬,或是排便困難與痛苦。 • 病因: 糞便在大腸中形成,如果長時間抑制排便,大腸吸收了水分,糞便就變乾硬了; 服用中和胃酸的制酸劑、鐵補充劑、食量太少以及欠缺膳食纖維等。 • 預防與紓解: 充足的水分與膳食纖維,每天吃20到30克的膳食纖維,加上8到10杯的水。 • 膳食纖維來源: 以全榖類最為豐富,蔬菜水果的水分高,提供的纖維量不足。 • 有人使用瀉藥刺激腸道蠕動來紓解便秘,也可服用吸水性纖維成分,以吸附水分並增加糞便體積,後者比較安全。頻繁使用瀉藥,應有醫師的照護。
痔 瘡 • 病因: 直腸與肛門的靜脈腫大,因為血管在排便時受到極大的壓力; • 危險因子: 懷孕、肥胖、長坐、劇烈咳嗽或噴嚏、便秘引發排便用力等,都會加重。 • 飲食建議: 與消除便秘一樣,水分與膳食纖維都要充足。 • 估計50歲以上的人約有半數都有痔瘡,不過未必自知,只有發生痛癢或便血才會驚覺。
膽囊結石 • 危險因子: • 不進食,膽囊收縮減少,減少膽汁流通 • 過重與肥胖(女性) • 年紀增大 (男女) • 膽汁成分改變,膽固醇增多,膽鹽減少 • 快速減重與長期節食,肝臟代謝大量脂質,並排出大量膽固醇 • 症狀: • 上腹疼痛、脹氣、噁心等 • 預防: • 避免過重,不要快速減重,多用植物性食品,增加纖維攝取
乳糖不耐,不是病 • 嬰幼兒小腸都具有乳糖酶;若有欠缺,為先天性疾病,不可食用母乳或牛奶類配方 • 成人95%的都沒有乳糖酶;隨著成長,2歲開始,乳醣酶減少。 • 少數北歐與非洲族裔因基因突變,成年之後保留了乳糖酶,稱為乳糖酶續存性。 • 你有乳糖不耐症嗎?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吃了含乳糖的食物15分鐘到數小時之後,胃腸脹氣。 • 乳糖不耐症要怎麼辦? • 利用優格或乳酪等醱酵乳製品,少量食用等適應方法 • 一定要喝奶嗎?其他的營養來源 • 優質蛋白質、鈣、維生素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