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215 Views
左營風貌 ~. 一年九班. 21 號. 張唯真. 左營地名說. class.mcsh.kh.edu.tw/native/96native/zuoying_1.htm. 蓮池潭. 蓮池潭公園位於高雄市左營東南方,面積約 87 公頃,左營市區孔廟旁,園區內林蔭步道處處,環境潔淨,蓮池潭舊稱「 塘 底 」,位於。風景點有春秋閣 ﹑ 龍虎塔 孔 廟 ﹑ 北極玄天上帝及蓮池潭公園,潭畔遍植垂柳,景緻秀麗。. kaohsiung.emmm.tw/index_m.php?ptype=ieb_c&L3_id=33749. 龍虎塔.
E N D
左營風貌~ 一年九班 21號 張唯真
左營地名說 class.mcsh.kh.edu.tw/native/96native/zuoying_1.htm
蓮池潭 蓮池潭公園位於高雄市左營東南方,面積約87公頃,左營市區孔廟旁,園區內林蔭步道處處,環境潔淨,蓮池潭舊稱「 塘 底 」,位於。風景點有春秋閣﹑龍虎塔 孔 廟﹑北極玄天上帝及蓮池潭公園,潭畔遍植垂柳,景緻秀麗。 kaohsiung.emmm.tw/index_m.php?ptype=ieb_c&L3_id=33749
龍虎塔 民國六十二年建,六十五年完工的龍虎塔位於左營蓮池潭東南方的小龜山附近。塔高七層,每層十二角,分龍禪、虎禪二塔,採黃牆、紅柱、橘瓦,以龍為入口,以虎為出口,據云:「入龍喉,出虎口」為大吉大利之象徵。塔前各築九曲橋一座通往慈濟宮。龍禪塔的龍腹內畫有二十四孝圖及十殿閻羅王圖,供祀著鎮座的地藏王,虎禪塔的虎腹內畫有三十六宮將圖與七十二賢士圖,供祀至聖先師孔子。曲徑的欄杆畫有各種寓意行孝勸善的圖案,頗有寓教於樂的效果。 www.slps.kh.edu.tw/lotus/龍虎塔.htm
春秋閣 春秋閣建於民國42年,古拙的造型,為全省寶塔中翹楚,曾入選為全省十大美景之一。古色古香的亭閣,耀日映水。塔影在湖邊曲柳勾起的漣漪,與潭面逍遙游魚,構成絕佳的圖畫。兩塔間有一道弧形的迴廊,迴廊間築有半月池,放生著有數以百計的靈龜。放生池內築有一座台灣地形的模型,巒峰競秀,鵝巒燈塔雄立南境,島上塑著一條仰首飛舞的蟠龍,四周噴泉弧射,配以五色燈光,瑰麗無比。潭水的兩閣,各為四層八角,雕樑畫棟,臨風玉立,與龜山腳下的舊城殘垣,相互輝映。此二座樓閣,命名為「春秋御閣」。一為「春」閣、一為「秋」閣,用以紀念孔夫子作「春秋」,武聖關老爺志在春秋,做為求道處世的門徑,用以闡揚正義,啟發人心向善,篤行大道,實踐三綱五常之意。 http://emmm.tw/L3_content.php?L3_id=33749
五里亭 民國六十五年(一九七六)東南闋重建竣工未幾,真降鸞指示:又命興建五里亭,為諸 聖仙佛聖蒞臨,送往迎來之儀站,併指示置,距離帝闕正對面一百四十二米處之漂中, 並令建造九曲橋,銜接春秋二閣延伸到五里亭,本堂因完建東南帝闕不久,興建五里亭 及九曲橋工劃程之財源相當拮据,惟所幸是時前高雄市長王玉雲先生格外關照,飭有關 單位配合蓮池潭風景觀設施予以規,由本堂提市政府工程配合款新台幣肆拾萬元正,於 民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間興建告成,令人銘感,八角形之五里亭,簷脊飛翹,金黃 屋頂,獨立潭中,三層式亭閣,亦採傳統中國式造型,與山光水色,相互輝映,此工程 之完成,不但疏展本堂之侷困,且為蓮池潭風景區,增添一美麗觀也。五里亭座於蓮潭中央。五里亭源於「五里霧」,李商隱詩:「五里無因霧」,按世稱處 迷離之境者曰五里霧。五里亭亭高兩層樓,飛簷黃瓦,俊逸端莊,明豔奪目。每當晨曦 初露,潭中瀰漫著煙坡,五里亭宛如罩上一層薄霧,隱約間猶似龍宮呈現,讓人彷彿助 力於虛無縹緲之間。當夜幕降臨堤岸突出的漫長宮燈,散出柔和採光,猶如世外仙境, 令人心曠神怡,為蓮池潭增添一大勝景。 http://emmm.tw/L3_content.php?L3_id=33746
左營孔廟 台灣島內共有孔廟19處,高雄市左營孔廟於1976年興建落成, 位於蓮池潭北岸,半屏山之陽。屬於新式的仿宋宮殿式建築,該廟之大成殿,仿故宮太和殿之規制,崇基重檐,黃瓦覆頂,墨礎立地,朱柱門窗,白石欄杆,具夏商周三代色尚與文化。彷宋宮殿式建築,走入寺中,仔細端詳一景一物,深具古樸之意。 http://www.pse100i.idv.tw/s/sncougir/cougir006.htm
北極殿 北極亭為左營元帝廟和豐穀宮所有。民國七十一年三月初二,北極玄天上帝降臨廟內乩童諭示,玉皇上帝旨賜,每年三月初三午時,要在安奉黑令旗插於潭內水域中央;到民國七十八年,宮廟內殿外殿香爐同時發爐,經卜筊請示,表示要委員會積極爭取在黑令旗地方興建北極亭,經過高雄市政府核准,由民國八十年施工興建,到八十四年全部竣工,成了蓮池潭中第三個景觀。這座北極玄天上帝亭,規模雄偉,結構精密,從寬闊的拱橋進到山門,兩旁站有風、調、雨、順四大天王,守著天門,鑒察凡間善惡,施善懲惡;再往前,站在拱橋兩側的是左右護法:武案是趙元帥,率領十八官將,施布雨露,文案是康元帥,率領十八官將,保佑黎民,分布在兩邊橋欄上,這些官將全部用青斗石材精心雕刻的。再前去就是鐘樓和鼓樓,六角形的玲瓏建築,鐘傳蓮池鼓響雄州,具教化作用。這尊雄峙水中的玄天上帝,是東南亞水上最高神像,恭塑在插黑令旗的地方,稱為北極殿,上帝大神像,高72台尺,手執的七星寶劍,堪稱世界第一劍,長38.5台尺,寬2台尺,重2300台斤。 http://emmm.tw/L3_content.php?L3_id=34234
左營東門 東門(鳳儀門):城門外門額題為「鳳儀門」,上款「道光乙酉年陽月興工,丙戌年荔月竣事」,「督造總理陳琨,勸捐總理劉伊仲」。城牆延存有五百餘公尺,在大義國中後面。名稱取自書經中:「簫韶九成,鳳凰來儀。」所以稱為鳳儀門。因東門早期為海軍龜山基地,所以城門曾被塞住,今經加以整修,是四門中唯一有護城河的一段護城濠塹,流水環抱,古意盎然。東門城門座面寬16.9公尺,深8.3公尺,城門外緣設有女牆(城垣上的小矮牆),女牆上有九個雉堞(女牆上用磚砌的凹凸狀短牆),而雉堞在轉角處成區尺形。雉堞中間接闢劍孔,是城上士兵用來窺敵之處。 http://emmm.tw/L3_content.php?L3_id=33741
左營北門 左營北門又名「拱辰門」。「拱辰」二字取自《論語‧為政篇》:「為政以得,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拱」是拱衛,「辰」是北辰,就是北極星,是天上最尊貴的星辰,所以「拱辰」有四方歸心的意思。 它位於蓮池潭旁,勝利路與義民巷和舊城巷口,目前城門保存尚好。而現今城牆雖然殘破,但仍然保存約一百多公尺的雉堞依舊可以看出以前城牆的雄偉壯觀。北門位於左營義民巷、勝利路、埤仔頭街交會處。門外匾額書「拱辰門」,「拱辰」比喻為四方歸心之意。昔日之練兵場、刑場都在北門郊外,而北方在風水上為不祥,因此門外兩側塑有彩繪的門神浮雕:神荼、鬱壘,為全台僅存的。北門的建築材料大多以咕咾石(也稱咾咕石,即為珊瑚礁石)為主體,城門牆壁以造型獨特且堅固穩定的六角蜂巢狀石塊砌之,花崗石樑跨在半圓拱形城門上,現仍可見安裝門扇的凹槽。 神荼、鬱壘為傳說中的神話人物,倆人專門制服危害人間的惡鬼,因此,鬼最怕神荼、鬱壘二人。民間都以倆人的畫像貼於門上,或直接畫於門上以守護家門。 中國古代相傳北門外是鬼門、多惡煞,所以塑門神以避凶。而左營舊城的北門是台灣唯一擁有門神的城門,塑像高236公分,寬116公分,雖然色彩早就斑剝脫落了,但依然可以看出塑像的精細與華麗。城門內上方有「北門」的匾額,上款題:「大清道光伍年桂月穀旦」,下款題:「督建總理吳春藏、黃化鯉;督造總理方耀漢、吳延歲」。在城門內,洞內的建築構造,主要以石樑橫跨在半圓拱上為支撐,內壁則砌六角形蜂巢石塊,以多面接觸,使整座城更加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