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6 N 倍的數位學習方程式

6 N 倍的數位學習方程式. 台南市立忠孝國中 楊玉珍. 一、 目的. 利用數位 『 一對六 』 教學模式,結合 『 傳統與數位 』 的教學模式,藉由數位優勢,解決長期傳統教學的缺點,使學生學習成效以 6N 倍速率累進 。. 二、 欲解決的問題 ---- 生物實驗課程. 傳統的顯微鏡教學,教師使用口頭講解及口頭描述目標物的特徵、位置、顏色後,再讓學生進行觀察,是否已觀察到正確的影像 ? 各組手繪的實驗報告,難真實呈現觀察結果 各組觀察成果的優劣難以比較,且一堂課內僅能觀察一種材料 … 等 長期以來 顯微鏡教學及評量 上的一直存有的困難. 三、 傳統教學的問題發現.

Download Presentation

6 N 倍的數位學習方程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6 N倍的數位學習方程式 台南市立忠孝國中 楊玉珍

  2. 一、目的 利用數位『一對六』教學模式,結合『傳統與數位』的教學模式,藉由數位優勢,解決長期傳統教學的缺點,使學生學習成效以6N倍速率累進。

  3. 二、欲解決的問題----生物實驗課程 • 傳統的顯微鏡教學,教師使用口頭講解及口頭描述目標物的特徵、位置、顏色後,再讓學生進行觀察,是否已觀察到正確的影像? • 各組手繪的實驗報告,難真實呈現觀察結果 • 各組觀察成果的優劣難以比較,且一堂課內僅能觀察一種材料…等 • 長期以來顯微鏡教學及評量上的一直存有的困難

  4. 三、傳統教學的問題發現 • 示範教學部分: • 以老師親自示範為主 • 各種玻片體積小,不易看見細微的操作技巧,導致相似的操作問題重複出現 • 教師必須個別指導才能糾正學生的操作方法 • 由於上課時間有限以及教師分身乏術的問題,使得某些學生將無法及時被指導及糾正

  5. 三、傳統教學的問題發現 2. 實驗材料僅一種: • 在一堂課內僅能觀察一種材料。 • 各組成果的優劣,難以比較。 (上課時間只有45分鐘,各組完成後,沒有時間觀看別組的成果) • 學生沒有觀摩他組作品的機會。 • 學生需排隊等待,才能看到顯微鏡中影像。

  6. 三、傳統教學的問題發現 3. 學習目標不明確 : • 教師僅能口頭告知學生正確目標物在視野中的何方。 • 對於目標物的形容詞,常常因人而異。 • 若目標物移動,容易造成認知的誤差。 • 實驗成果只有學生手繪圖、實際成果不能保留

  7. 三、傳統教學的問題發現 4.不易分享結果 : 各組觀察完畢後,若要分享,則必須讓學生換組,換組過程中,不僅浪費時間,秩序上也較混亂。 5. 學習經驗不易累積: 學生若發現新奇的生物種類(例如:某種水中小生物),則因使用顯微鏡時間的限制,待回答的問題將因生物圖像無法保留而作罷。

  8. 四、解決方法-- 在傳統中融入數位的教學模式 1.『結合傳統與數位』的教學模式: • 請學生先以傳統的方式操作顯微鏡 • 再利用數位照相機輔助,將顯微鏡下的微小影像投影至電腦螢幕或單槍布幕,使每位學生透過螢幕同時看到影像。

  9. 本方法節省以往需輪流排隊才能觀看的時間,且一堂課可觀察六種不同材料。本方法節省以往需輪流排隊才能觀看的時間,且一堂課可觀察六種不同材料。 • 此外,學生不但具備傳統操作能力,利用資訊設備的操作可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學習的更多、更有趣。

  10. 顯微鏡用數位照相機各部位名稱 上一張(LAST IMAGE) USB插頭 液晶螢幕 電源插孔 模式選擇(MODE) 視訊插孔 下一張( NEXT IMAGE) 拍攝(SNAP)

  11. 四、解決方法-- 在傳統中融入數位的教學模式 2. 一次O.K. (解決教師反覆教學的困擾) • 水中小生物 • 葉的構造 • 花粉的萌芽 • 蕨類的孢子

  12. 四、解決方法-- 在傳統中融入數位的教學模式 3.多樣化的評量: • 呈現每位學生的操作結果,並存成檔案紀錄 • 讓學生當場利用電腦軟體製作學習成果檔案 • 教師課堂上進行操作評量

  13. 四、解決方法-- 在傳統中融入數位的教學模式 4. 建立數位學習資料庫: • 將顯微鏡下的影像轉化成為數位影像,如jpg圖片檔。 • 每位學生所拍攝下的圖片可以永久保存。 • 圖片成果可集合放在網站上,並成立數位學習資料庫。

  14. 資料庫中的檔案不僅可供大家觀摩學習外,一些尚未鑑定出名稱的圖片檔,學生可利用課餘時間查出圖中生物的正確名稱。資料庫中的檔案不僅可供大家觀摩學習外,一些尚未鑑定出名稱的圖片檔,學生可利用課餘時間查出圖中生物的正確名稱。 • 待解答的圖片放在網路上,透過多數人提供的資料,邀請大家來幫忙查詢,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 透過螢幕、共同討論 學生成果--- 洋桔梗花粉圖片

  15. 數位學習資料庫 • 網址:http://share.chjh.tn.edu.tw/nature/default.aspx • 目前已設有多種資料庫(日後還會依需要再增設) 1.  動物細胞的觀察2. 植物細胞的觀察 3. 水滴中的生命世界4. 花粉的探索 5. 孢子的秘密

  16. 四、解決方法-- 在傳統中融入數位的教學模式 5.學習成效明顯進步: • 透過本案的教學方式,已發現學生對實驗中的觀察重點較能掌握,且學習成果的正確率明顯提升。 • 待解答的結果轉化成為圖片檔,可永久保存、隨時調閱。 學生成果--- 鳳仙花花粉圖片

  17. 傳統中融入數位的教學模式-- 解決問題總整理

  18. 傳統中融入數位的教學模式-- 解決問題總整理

  19. 五、結語 • 以創新的教學模式,結合數位教學設備的優勢,突破傳統自然科顯微鏡長期遭遇的限制及困難,使學生學習成效以6N倍速率累進。 • 透過「教學創新」的模式—能確實解決教學現場已存在的問題,並能開啟引領未來教學的走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