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695 Views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客家歌舞劇-福春嫁女. Week12 段馨君 副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 人文社會學系. 莎士比亞與客家歌舞劇 《 福春嫁女 》. 改編莎士比亞名著 《 馴悍記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以客家婦女成為「他者」的角度來重新詮釋客家文化的展現 首創採用美國音樂歌舞劇 ( musical 形式 ,融入客家文化,並以國語、客語、英語、台語表演. 莎士比亞 《 馴悍記 》. 情節曲折生動 沙文主義 特點 : 徹底的鬧劇化 顯著的風格化 強調歷史意識 提高後設戲劇的意識 渲染感情的因素
E N D
The Taming of The Shrew客家歌舞劇-福春嫁女 Week12 段馨君 副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 人文社會學系
莎士比亞與客家歌舞劇《福春嫁女》 • 改編莎士比亞名著《馴悍記》(The taming of the Shrew),以客家婦女成為「他者」的角度來重新詮釋客家文化的展現 • 首創採用美國音樂歌舞劇(musical形式,融入客家文化,並以國語、客語、英語、台語表演
莎士比亞《馴悍記》 • 情節曲折生動 • 沙文主義 • 特點: • 徹底的鬧劇化 • 顯著的風格化 • 強調歷史意識 • 提高後設戲劇的意識 • 渲染感情的因素 • 凸顯劇情的醜陋面
劇情簡介 • 《福春嫁女》改編自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經典喜劇《馴悍記》(The Taming of the Shrew) • 故事描寫潑辣刁鑽的凱薩琳娜,在鎮上人見人怕,有一天從遠地來了一個聰明的男人彼特魯喬,因凱薩琳娜父親以金錢為誘餌,竟大膽地向悍女凱薩琳娜求愛。正當全鎮的人想看彼特魯喬的好戲時,聰明的彼特魯喬竟將這位悍婦馴得服服貼貼。
劇情簡介 • 《馴悍記》的故事背景約為十六世紀英國。在現代人眼中,《馴悍記》馴妻手段可能不被贊同,但在中世紀,彼特魯喬卻被視為成功的男人,而他馴妻的過程也成為引人爆笑的劇情。
故事背景 • 《馴悍記》是莎翁在1593年所寫的性格喜劇,屬莎翁早期的喜劇作品,是他在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求得溫飽之時的靈感之作。反諷誇張的舞台劇,筆調輕鬆恣意,因為此時正是莎士比亞人生中最愉快的階段。
劇情內容 • 《福春嫁女》將故事背景移置台灣當代時空,一位住在新竹的客家退休醫生劉福春,一心懸念兩位女兒年屆適婚,卻尚未找到好歸宿。大女兒劉麗君個性強勢,抱持不婚主義,二女兒劉麗月貌美嬌柔,追求者眾,但猶豫不定;最主要是依客家人傳統觀念,長幼有序,大女兒未嫁,豈有二女兒先嫁的道理? • 因此,劉福春在親友建議下,為劉麗君選婿。外型慓悍,一副猛男狀的鍾友嘉,受朋友刺激,前來面試,沒想到,電光石火之間,與劉麗君之間似產生情愫,加上征服欲望使然,鍾友嘉很快贏得佳人心
劇情內容 • 只是,個性強悍的劉麗君、鍾友嘉,兩人從認識開始,就一路試圖壓制對方,成為愛情磁場的勝者。偏偏鍾友嘉桀傲不遜,迎親不按牌理出牌,一結婚就把劉麗君帶到高雄美濃,卻又不加理會。 • 歷經劉麗君與鍾友嘉之間強力拉扯之後,最後,是美濃的好山好水、濃郁富於人情味的鄉情軟化了兩人,讓兩人願意靜下心來想想婚姻與愛情本質,選擇和諧收場,攜手共度人生。
劇情內容 • 同樣情境也發生在劉麗月身上,歷經考驗,劉麗月最終找到真愛,願意為愛情與婚姻獻上承諾的賴建強,贏過浪漫大學生吳成億,最終贏得美人心。
Film-clips 福春嫁女(上) • 00:00-1:18:24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HG42f2IR54
Film-clips 福春嫁女(下) • 00:00-1:17:53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KE9-zji2NU&feature=relmfu
歌舞劇與客家戲曲 • 特點為皆融合歌、舞、戲 • 客家戲曲表演內容不脫家庭倫理、公案、神仙鬼怪傳說,近代則是探討人性黑暗面 • 歌舞劇在題材上則無限制,結合不同的表演形式和文化因素
《福春嫁女》主題 • 「從劇情內容看,以福春嫁女的過程,探討部分的「馴悍」和部分的「女性自覺」為故事發展的雙主軸,從「馴悍」 到「嫁女」降低兩性衝突與階級意識」
《福春嫁女》主題 • 與莎劇最大差別在於將主題由原先「馴悍」 改為「嫁女」,可避免現代觀眾對原劇本太沙文的不適
《福春嫁女》特色 • 去掉劇中劇的結構 • 打破原劇發展的邏輯及簡化複雜性,直接進入馴悍故事的主體 • 加入許多現代語言與廠景 • 仍有部分保留原劇精神 • 新意題:「結婚焦慮症」
舞台演出 • 現代風格的題材、寫實主義式舞台設計 • 客家社會文化生活的建構 • 械鬥與早期移民辛勤的開墾 • 網路遊戲世界 • 軍事訓練、體育競賽型塑男性氣概 • 趕路
舞台演出 • 婚宴的準備 • 上下場都有一場婚禮舉行 • 美濃迎接宴客客家菜
舞台演出 • 客家文化的建構 • 語言 • 四句聯及俚語的使用 • 客家說唱表演藝術及客家八音 • 舞台設計及客家建築 • 客家料理 • 客家服飾與女性形象
賞析評論 • 原《馴悍記》的故事背景約在16世紀左右,本劇則把時空背景拉到台灣當下的社會,從客家女性的角度出發,展現現代男女的愛情哲學觀,並著眼於兩性互動之下所激發出的詼諧嬉鬧與輕鬆面相。除了呈現當代女性的思想特質,也對應出客家男人的態度,特別是當年輕的客家子弟走在傳統與現代的當頭,面對婚姻的種種難題,該忠於自我的選擇?還是屈於傳統的教條家規?
賞析評論 • 本劇大膽融合現代音樂與傳統客家音樂的餘韻,跳脫傳統三腳採茶戲的演出型式,透過創新的西洋音樂劇手法,以現代劇場的製作精神,再造客家歌舞劇的新典範。
Reference • 《跨文化劇場:改編與再現》段馨君教授新竹:交大出版社 July,2009 • http://www.ntch.edu.tw/about/show/2c90bcd71dd6db19011dd6e010c10064 • http://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post/1297921354 • http://wedding.hakka.gov.t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