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685 Views
第 2 课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朝疆域图. 清朝疆域图. 对比明朝疆域图、清朝疆域图,看看有哪些变化。. 明清中央政府. 按照地理空间的分布从课本 P4 ~ P7 找出明清统治者如何维护国家统一、治理边疆的?. 北. 东北. 西北. 对. 内. 对 外. 西. 东. 西南. 东南. 戚继光和俞大猷抗倭. 日本. 明朝 中期, 日本 海盗经常骚扰中国 东南沿海地区 ,当时人们称之为 倭寇 。 16 世纪中期, 戚继光和俞大猷 奉命抗倭,抗倭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东南. 太平寨下的戚继光像.
E N D
第2课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朝疆域图 清朝疆域图 对比明朝疆域图、清朝疆域图,看看有哪些变化。
明清中央政府 按照地理空间的分布从课本P4~P7找出明清统治者如何维护国家统一、治理边疆的? 北 东北 西北 对 内 对 外 西 东 西南 东南
戚继光和俞大猷抗倭 日本 明朝中期,日本海盗经常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当时人们称之为倭寇。16世纪中期,戚继光和俞大猷奉命抗倭,抗倭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东南
太平寨下的戚继光像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台湾 荷兰 1.17世纪初,荷兰侵占了台湾。 2.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领军队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围攻赤崁(kàn)城,沉重打击了荷兰殖民者,并严辞拒绝荷军年年进贡的请求。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签字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清朝设置台湾府: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我国东南沿海海防。 东南
郑成功致荷军总督揆一招降书: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锯,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用所学的史实证明郑成功 的话“台湾一向属于中国” 三国 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隋 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流求。 元 设澎湖巡检司,专门管理澎湖列岛和琉球。
郑成功收复开发台湾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一 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 提示二 从台湾本身发展考虑。 1.打击了荷兰的殖民势力,遏制了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张的脚步,维护了祖国统一。 民族英雄 2. 进一步开发台湾,促进民族融合。 开发台湾的先驱
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回归,祖国统一 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东北 雅克萨之战 沙俄 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了我国黑龙江流域,并在中国的尼布楚和雅克萨建立了殖民据点。康熙帝于1685~1687年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
库页岛 黑 龙 乌 苏 里 江 江 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北 明修长城清修庙 1.明朝修筑长城。 2.清朝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实行怀柔政策。 3.茶马贸易。
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全长6300多公里。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全长6300多公里。 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大多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明朝 明朝为什么要大修长城? 加固边防,抵御长城以北少数民族的侵扰。 这说明明朝统治者处理民族政策主要靠什么? 采取比较被动的防御政策。
抵御了北方蒙古骑兵的侵犯,保护了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是,长城北部蒙古族无法任意破坏掠夺,又迫切需要中原地区的农产品,转而积极与中原地区发展贸易,从而出现长期稳定的和平交往局面。
1.结合避暑山庄的地理位置,说一说清朝皇帝为什么要在承德而不是其他地方修建避暑山庄?1.结合避暑山庄的地理位置,说一说清朝皇帝为什么要在承德而不是其他地方修建避暑山庄? 承德离北京较近,同时又接近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 2.你认为避暑山庄与一般的避暑胜地相比,有什么特点? 它既是避暑、围猎的场所,更是清朝统治者实行“怀柔”的民族政策,笼络少数民族首领的场所,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清朝民族政策: 怀柔政策(以德服人)
看图分析合作探究 3.这些寺庙的建筑风格有什么特点?
这些寺庙融合了汉、藏、蒙古、维吾尔等族的建筑风格,也反映了清王朝处理边疆地区民族事务的政策。这些寺庙融合了汉、藏、蒙古、维吾尔等族的建筑风格,也反映了清王朝处理边疆地区民族事务的政策。 4.曾有人用“明修长城清修庙”描述明清两朝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差异。对此,请你结合明朝大修长城的史实,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民族政策 明朝统治者:主要以防为主, 采取了比较被动的防御政策; 清朝统治者:则比较积极主动, 采取怀柔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榷场与茶马贸易 榷场是我圆古代由国家为征税而设立的边境贸易场所在北宋与辽、西夏开设的榷场中交换的商品很。北宋生产的稻米、茶叶、丝织品、瓷器和漆器,辽的马、牛、羊和骆驼,西夏的毡毡和药材等,都在这里进行交易。 古代中原王朝还发展起用萘换取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少数民族马匹的茶马贸易制度。到了明朝,政府在多地设置茶马司,专门管理茶马贸易事宜。这种贸易往来,促进了内地与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西北 新疆 回忆: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
比一比:看谁能快速地找出清王朝加强对新疆管辖的措施?比一比:看谁能快速地找出清王朝加强对新疆管辖的措施? 1.平定准噶尔叛乱。 17世纪下半期,蒙古草原西部的准噶尔部落首领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屡次向清朝政府挑衅。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准噶尔,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天山以南地区爆发了大小和卓叛乱,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叛乱。清政府在该地区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地区事务,加强了新疆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关系,使清朝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增强,边防更加巩固。 3.设置伊犁将军。
西藏 回忆:历史上唐朝、元朝与西藏的关系如何? 1.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西 2.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唐蕃“和同为一家” 3.元朝时,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西藏成为元朝正式行政区。
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
比一比:看谁能快速地找出清王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比一比:看谁能快速地找出清王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 A、赐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顺治帝) 1.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B、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康熙) 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2.设置驻藏大臣: 1727年(雍正帝),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五世达赖 五世班禅
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一人,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协助地方政府处理政务。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一人,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协助地方政府处理政务。 雍正帝
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清朝政府为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杜绝在转世中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的现象,建立起以金瓶掣签为中心环节的较为完整的制度。公元1793年,清朝中央政府颁赐一个金瓶于拉萨大昭寺(后移布达拉宫),专掣达赖、班禅等藏族大活佛。二百多年来,金瓶掣签制度为历代中央政府所坚持,为藏传佛教界所拥护,成为不可更逾的认定达赖、班禅转世灵童的历史定制。据清朝理藩院统计,从清朝乾隆未年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仅西藏地区就有39个主要活佛系统的灵童,是经过金瓶掣签而继承佛位的。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清朝政府为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杜绝在转世中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的现象,建立起以金瓶掣签为中心环节的较为完整的制度。公元1793年,清朝中央政府颁赐一个金瓶于拉萨大昭寺(后移布达拉宫),专掣达赖、班禅等藏族大活佛。二百多年来,金瓶掣签制度为历代中央政府所坚持,为藏传佛教界所拥护,成为不可更逾的认定达赖、班禅转世灵童的历史定制。据清朝理藩院统计,从清朝乾隆未年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仅西藏地区就有39个主要活佛系统的灵童,是经过金瓶掣签而继承佛位的。 金瓶掣签制度
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土”: “土司”、“土官” ,即少数民族的官职。 “流”: “流官”,即中原地区的官职。 中央派“流官”代替少数民族的“土司”、“土官”,实行与中原地区一样的行政制度。 “改土归流”: 西南
东北至黑龙江 以北的外兴安岭 和库页岛 北接西伯利亚 西北达 巴尔喀什湖 西跨葱岭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 及附属岛屿 南至南海诸岛 观察地图,圈出文中所描述的清朝疆域的各个方位的地名。
明朝疆域图 清朝疆域图 对比明朝疆域图、清朝疆域图,看看有哪些变化。 与明朝疆域版图相比,相同点:基本版图相似,台湾台湾、南海诸岛等地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不同点:清朝疆域辽阔,它在明朝的基础上,又通过平定叛乱的战争,特别是平定准噶尔部,拓地万里,建成疆域更为辽阔的大一统帝国。
说说明清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有什么意义? 这些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明清中央政府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课堂小结 修筑长城 茶马贸易 平定准噶尔叛乱 修建承德避暑山庄 抗击沙俄侵略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对 两次雅克萨之战 设置伊犁将军 签订《尼布楚条约》 对 外 册封达赖、班禅 (金瓶掣签制度) 内 戚继光抗倭 设置驻藏大臣 郑成功收复台湾 改土归流 清朝设置台湾府 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清朝前期疆域图 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西伯利亚 巴尔喀什湖 至 接 达 葱 岭 清 跨 临 太平洋 至 喜马拉雅山 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 至 南海诸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