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75 Views
《 解析 C++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主编:甘玲. 编写初始. 2005 年中秋节作者与老师探讨学生学习困惑之际,萌发了编写一套让学生 明确目标、启发思想、易于应用 的程序设计 “解析法” 教材。 学校予以立项支持。 先后完成了解析 Java 、解析 C、 解析 C++。 教材 按照以掌握程序设计 方法为目的 、以 问题为导向 、以解决问题 需要为原则 组织教材结构 。. 教材适用. 本教材适合高等学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C++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使用,也适合培训机构作为培训教材,以及社会工作人员自学,同时也可以作为编程开发人员的参考书。. 教材精髓.
E N D
《解析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主编:甘玲
编写初始 • 2005年中秋节作者与老师探讨学生学习困惑之际,萌发了编写一套让学生明确目标、启发思想、易于应用的程序设计“解析法”教材。学校予以立项支持。先后完成了解析Java、解析C、解析C++。 • 教材按照以掌握程序设计方法为目的、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需要为原则组织教材结构。
教材适用 • 本教材适合高等学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使用,也适合培训机构作为培训教材,以及社会工作人员自学,同时也可以作为编程开发人员的参考书。
教材精髓 • 以“解析法”方式组织编排教材。 • “解析法”是从实际问题入手,剖析求解问题的关键点(进行知识的发现),然后结合问题讲解需要的知识点,最后给出问题的求解办法和实现过程,并举一反三。 • 采用“解析法”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C++语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及迁移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内容选择 • 针对高校大学生学习C++程序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和掌握其方法,因此在内容选择上并没有涉及C++的所有语法和技术细节,而是以标准C++为依据,围绕面向对象技术的特征,介绍基础及应用广泛的内容,根据需要引入知识,并对一些较高级别的技术领域做了适当引导,开阔读者视野。
总体特点 • 体系新颖 • 层次清晰 • 内容全面 • 逻辑性强 • 例题丰富 • 重点突出 • 可读性好 • 实用性强
教材线索 • 教材以C++面向对象特征为线索,根据内容的需要适时地介绍C++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使之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并在讲述的过程中强调应用。
编排特点 • 每章开头有本章概述、重点内容和难点提示。 • 每一节以问题提出、问题分析、知识点讲解、问题实现和举一反三组成,体现解析法精髓。 • 例题一题多解,由浅入深,强化知识点、算法、编程方法与技巧。
学习建议 • 不要过早陷入细节中,应先划分主题知识模块,体会每个模块蕴涵的思想方法,根据主要思想进行梳理。 • 在学习C++时,要“忘记”C语言。 • 编程过程中,尽力尝试用良好的程序结构反映待解决问题的主要思想。 • 应积极关注C++引进的新特征。
目录 第1篇 引导篇 • 第1章 认识对象 第2篇 基础篇 • 第2章 发现对象和设计类 • 第3章 详解对象 • 第4章 派生新类 • 第5章 多态与抽象类 • 第6章 运算符重载与友元 • 第7章 模板——类的再抽象 • 第8章 输入/输出流对象 • 第9章 异常处理 • 第10章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第3篇 应用篇 • 第11章 案例解析
示范章节 • 第4章派生新类 • 4.1 类层次的问题 • 4.1.1 提出问题 • 4.1.2 分析问题 • 4.2 派生与继承 • 4.2.1 继承 • 4.2.2 派生 • 4.2.3 访问控制
示范章节(续1) • 4.3 派生类 • 4.3.1 派生类的定义 • 4.3.2 派生类成员的构成 • 4.3.3 派生后访问权限控制 • 4.3.4 派生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示范章节(续2) • 4.4 多继承与虚拟继承 • 4.4.1 多继承派生类的定义 • 4.4.2 多继承派生类的构造函数 • 4.4.3 虚拟继承和虚基类 • 4.5 解决问题 • 4.6 举一反三 • 本章小结 • 常见错误 • 习题4
读者评论精选 • 很具启发性和思考性,对我帮助很大。 • 与一般的教材不同,讲得透彻明白 。 • 教材内容详实,讲解清晰,很适合我们的学生使用。 • 本教材通俗易懂,还是蛮受学生欢迎的。
读者评论精选 甘老师:您好! 我是北航的学生,感觉《解析C++面向对象设计》书写的很好,与一般的c++书不同,讲得透彻明白。我想要书中的PPT和例子代码。 谢谢!
读者评论精选 尊敬的甘老师: 您好!我已经毕业几年了,现在公司从事算法研究,目前学习C++,希望做些算法工程化的工作,冒昧地向您请教!以前学了一段时间的C++一直感觉没有入门,最近购买了您的《解析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一书,觉得收获很大,特别是里面的例子很能帮助理解,只是每个例子都敲到电脑里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不知道甘老师能否发一份电子版的程序,谢谢!祝您新年快乐,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李燕平 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