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 likes | 997 Views
高風險家庭的辨識與處遇. 大坑國小 校長鄭友泰. 台灣社會的轉變. 家庭型態多元化. 傳統的大家庭 小家庭、三代同堂 … 各式各樣的家庭型態 同居家庭 重組家庭 / 繼親家庭 單親家庭 假性單親家庭- 父母親 非自願性 分居 隔代教養家庭. 社會環境轉變. 失業率增高- 據統計,失業率每降 1% ,國外自殺率 就增加 4~5% ,台灣自殺率則會增加 2~4% 。 ( 99 年 12 月為 4.67 ) 離婚率上昇( 98 年: 11 %) 女性勞動參與率上昇 跨國婚姻形成- 新台灣之子
E N D
高風險家庭的辨識與處遇 大坑國小 校長鄭友泰
家庭型態多元化 • 傳統的大家庭小家庭、三代同堂… • 各式各樣的家庭型態 • 同居家庭 • 重組家庭/繼親家庭 • 單親家庭 • 假性單親家庭-父母親非自願性分居 • 隔代教養家庭
社會環境轉變 • 失業率增高-據統計,失業率每降1%,國外自殺率 就增加4~5%,台灣自殺率則會增加 2~4%。 (99年12月為4.67) • 離婚率上昇(98年:11%) • 女性勞動參與率上昇 • 跨國婚姻形成-新台灣之子 • 少子化-總生育率低於1.0個子女(2010年) • 為全世界最低
想像一下~ • 如果家庭是個壓力鍋 • 這個壓力鍋將會爆炸,那個角落會最容易炸開來?
94~99年6月各地方政府 轉介及輔導之高風險家庭 資料來源:內政部兒童局網頁
94~99年6月高風險家庭 個案問題類型分析 資料來源:內政部兒童局網頁
哪些行為構成家暴、性侵害及兒少虐待? • 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法 •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例如:第30條的定義 一、遺棄。 二、身心虐待。 三、利用兒童及少年從事有害健康等危害性活動或欺騙之行為。 四、利用身心障礙或特殊形體兒童及少年供人參觀。 五、利用兒童及少年行乞。 六、剝奪或妨礙兒童及少年接受國民教育之機會。 七、強迫兒童及少年婚嫁。 (共15款)
家暴新聞 • 遭夫脫光拘禁 妻獲保護令 • 恐怖老公 剪衣褲阻妻出門 • 家暴少年安置 5姊弟縣府陳情爆口角 • 難忘家暴的痛... 失散姐弟難團圓 • 要不到2千壓歲錢 14歲孫砍死阿公 • 要妻餵飯遭拒 莽夫揮刀 • 莽漢辱妻 發保護令+精神醫療一年 • 砸妻住處門窗 依家暴法起訴 • 惡意刊登小S家暴《蘋果》總編加重誹謗罪起訴
台灣每年有多少孩子受虐? 由2004年起受虐人數逐年攀升,這還不包括未被舉發的黑數。資料來源:兒童局兒少保事件統計資料
預防性服務 高風險家庭 一一三救援 緊急醫療 兒少保護 初級預防 社福體系 家變 離婚、失 業 意外、重大疾 病、入獄服刑等 人亡 受虐致死 攜子自殺 家破 兒少虐待 家庭暴力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高風險與兒虐通報的差別? 家庭悲劇演變過程及風險管理
高風險與113的區別? ○ ○ ○ ○ ○
高風險與113的區別? ○ ○ ○ ○ ○ ○ ○
家庭暴力/兒少保護(兒虐)案件應: 1.填寫家庭暴力與兒童少年保護事件通報表 2.通報至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113專線) 桃園縣通報傳真03-3320156、電話:3322111*67-69
高風險家庭服務誕生 • 93年11月29日 內政部兒童局頒訂「高風險家庭關懷輔導處遇實施計劃」。 • 目的: 提供預防性服務方案,避免高風險家庭發生兒童少年虐待、家庭暴力及性侵害事件。 • 服務精神: 1.提早介入服務,預防兒保事件的發生。 2.目標族群:未有正式資源介入之家庭。
預防性服務的特色 • 介入的時間點—即早介入 (建立通報系統) • 支持性服務—訪視及陪伴 • 家庭系統介入—親職教育 • 社區關懷—社區服務網絡
高風險是什麼? 高風險家庭就是… 因為某些因素, 導致家中子女無法獲得適當照顧的危 機家庭。
經濟 非自願性失業、 重複失業、債務 問題、家庭生活 貧苦陷入困境。 家庭 健康 婚姻/ 家庭關係 單親、隔代教養、 頻換同居人、家庭關 係嚴重衝突等。 精神疾病、酒癮、 自殺傾向、吸毒等。 高風險是什麼? 「黃金」三角 • 家中成員 • 有18歲以下之兒童及少年,未獲適當照顧。
家庭危機發生=高風險? 家庭危機+家庭功能障礙 =高風險
換句話說,高風險是指 有可能發生兒保、家暴或性 侵害事件的家庭。
高風險家庭優先篩檢指標 • 家有經濟困難或負債壓力。 • 家中成員患有精神疾病及藥酒癮者。 • 婚姻關係紊亂(離婚、分居、未成年未婚懷孕、與人同居等)。 • 家中成員有自殺紀錄。 • 家中成員有犯罪紀錄者。
教育 單位 鄰里 社區 社政 單位 警政 單位 司法 單位 醫政 單位 勞政 單位 其他 誰來發現?誰來做?
服務目標 確保兒童在家庭中免於兒虐與疏忽之虞 1. 確保兒童少年獲得適當的基本生活照顧 ★ 食、衣、住、行、安全、衛生、教育 2. 適當的教養 ★ 親職功能的提升(意願、態度、能力)
服務原則 • 確認兒童少年的安全 • 經濟上的協助 • 環境上的改善 • 親職功能的提升 • 其他短期問題的解決
服務期程 • 短期性處遇服務 • 六個月, 視情況得延長六個月
結案指標 • 主訴問題消失或改善。 • 案家功能提升,足以自行因應困難。 • 案家可以穩定使用為其連結之資源。 • 轉介至其他機構服務。 • 服務已六個月,且評估需要長期服務者。 (轉介至其他機構服務) • 案家遷移至其他縣市。
高風險服務社工的現況 • 縣府委辦,民間社福團體執行 • 社工應為大學以上社工相關科系畢業 • 每人服務案家數:30案家 • 服務基本原則(量化規定部分): • 每月應至少以電話聯絡案家一次、實際訪視一次
高風險服務社工之挑戰 • 雖代表政府部門但對案家無強制性 • 六個月期限的期待與壓力 • 資歷平均不深 • 桃園縣幅員遼闊
行動一、主動關懷、伸出援手 請老師幫忙什麼? • 主動關懷弱勢/危機家庭所遭遇的困難。 • 先嘗試運用周邊資源給予初步的協助。 • 協助連結相關社會資源。 • 若情況複雜或惡化,通報社會處。 • 服務過程中需避免: 1.標籤化或污名化。 2.洩漏隱私。
行動二、通報社會處 • 通報時,填寫高風險家庭評估表。 • 多收集一點資料,以確定家庭是否有危機。 • 清楚敘明孩子未獲得適當照顧的情況。 • 不重複通報: 1.避免資源重疊與浪費。 2.避免造成案家的過度困擾與混淆。 3.若已有社福單位介入服務,可先聯絡該單位。
可通報的家庭類型 • 家中有18歲以下同住之子女。 • 子女因其中的一項或多項因素,而無法獲得適當的照顧: ★ 基本照顧(食、衣、住、教育、健康、安全…) ★適當的管教 3. 排除家暴、性侵害、兒少保護等案件。
如何通報? 填寫桃園縣高風險家庭評估表 傳真桃園縣社會處兒童及少年福利科 傳真電話:335-2354 提供社工人員所通報家庭之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