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辽宁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 学习汇报

辽宁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 学习汇报. 电信学院 沈学利. 2012.2.22. 电信学院 沈学利. 培训日程简介. 1. 上级精神领会. 2. 主要报告解读. 3. 本期受训体会. 4. 5. 1 概况. 一、培训日程简介. 本期培训是是由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共同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是辽宁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工程”首期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主要目的是对辽宁省已经开展和准备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项目的本科高校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开展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训。

ham
Download Presentation

辽宁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 学习汇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辽宁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辽宁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 学习汇报 电信学院 沈学利 2012.2.22

  2. 电信学院 沈学利 培训日程简介 1 上级精神领会 2 主要报告解读 3 本期受训体会 4 5

  3. 1 概况 一、培训日程简介 本期培训是是由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共同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是辽宁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工程”首期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主要目的是对辽宁省已经开展和准备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项目的本科高校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开展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训。 2月7日全天报到。 8日——14日全天学习、参观或讨论 2月15日全天报退。 3

  4. 培训日程简介 4

  5. 一、培训日程简介 5

  6. 2 日程 培训日程简介 本期培训是是由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共同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是辽宁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工程”首期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主要目的是对辽宁省已经开展和准备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项目的本科高校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开展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训。 2月7日全天报到。 8日——14日全天学习、参观或讨论 2月15日全天报退。 6

  7. 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二、上级精神领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国务院主要参与部门:人社部、财政部、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交通部、铁道部、商务部、国资委、质检总局、安监总局、中国工程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等。主要参与行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等。 7

  8. 2 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二、上级精神领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作为15项重大工程之一组织实施。 “十二五”期间,辽宁省将通过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的实施,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到2015年,建设一批校企联办二级学院,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设一批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校企合作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形成一批示范和辐射作用较强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专业;重点培养一批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制定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全面提高辽宁省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辽宁特色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 8

  9.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处长李茂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二、上级精神领会 • 1)实施背景 • 国家发展需要培养大量优秀工程师 • 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应用 • 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五大挑战 •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工程教育 • 我国工程界呼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 • 2)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开设有工科专业的本科学校981所,占总数约90% • 工科专业本科在校生占高校在校生约36%。 • 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改革具有引导和示范性作用。 9

  10. 二、上级精神领会 • 3)我国工程界呼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 • 开展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示范性教育改革并逐步推广。 • ——《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综合报告》中国工程院 • 规模第一,但质量还需要提高 • 调研的行业企业和高校普遍认为: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应上升到国家层面来推进 • 工程院在《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综合报告》 中指出:工业界既需要学术型工程科技人才,更需要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当前尤其需要技术交叉,科技集成创新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进行产品创意设计,开发新产品的人才,进行工程管理与经营的人才。国有大中型企业需要大批优秀工科毕业生充实到工程一线,锻炼成长为高素质的工程领导人才。 10

  11. 二、上级精神领会 • 4)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 • 解决产学脱节的问题。世界经济强国,产学合作都非常好。产学合作,互相促进,协同发展。 • 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树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观念。把校企联合研究项目作为培养学生的平台,在工程实践中,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学生。 • 5)卓越计划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 优秀人才,突破人才瓶颈。减少招聘成本和风险,选着认同企业文化,熟悉企业技术的人才。 • 培养潜在的合作伙伴,潜在的客户和对企业有好感的人。 • 履行社会责任。 11

  12. 二、上级精神领会 6)卓越计划的定位 卓越计划不代表工程教育全部,只是一个突破口,只是一个改革模式。教育部依然支持其他模式的改革。 部分学校,部分专业,部分学生参与卓越计划,逐步扩大规模。 卓越计划不是拔尖学生培养班,不是选成绩最好的学生来读,而是选择真正对工程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来学习。分流培养,给学生选择权。 十年进程,不急于求成,扎实推进,一年解决一个问题。 12

  13. 二、上级精神领会 • 7)主要目标 • 促进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和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 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 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 参与计划的全日制工科本科生要达到10%以上,全日制工科研究生要达到50%以上 13

  14. 二、上级精神领会 8)五项重点任务 1. 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2. 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培养分为在学校和在企业两个部分,在企业学习累计一年左右,结合生产实际做毕业设计。 3. 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部分专职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 4. 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 ——培养能够适应企业“走出去”战略需要的工程人才。扩大来华接受工程教育的留学生规模。 5. 建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 ——通用标准规定了各类型工程型人才培养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由教育部和工程院联合制定。 14

  15. 二、上级精神领会 9)五项保障措施 1.建立多部门联合实施的组织管理体系 ——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卓越计划”有关实施政策,重大问题的协调与决策。。 2. 在企业设立“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3. 改革工程教育教师职务聘任、考核与培训制度。 ——制定政策提出工程教育教师晋升时对工程经历的明确要求,转变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评聘的侧重方面。(科研——>工程) 4.制定鼓励高校参与“计划”的若干政策 ——增加推免名额、灵活学籍管理、支持中外合作交流、鼓励地方政府支持。 5. 制定鼓励企业参与“计划”的若干计划 ——企业工程师承担培养任务、支持企业工程师继续教育、实习安全责任分担政策。 15

  16. 二、上级精神领会 10)政策支持 安全政策、财税政策、学生政策、教师政策、职工培养政策、学籍和推免政策 ——对参与试点的高校中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增加免试推荐研究生名额,扩大推荐免试研究生比例 ——允许参与试点高校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政策,学生可先工作再回校继续回校攻读学位 师资评聘 ——允许参与试点高校单独设立工程类教师入职标准、职务聘任、考核和培训政策 支持参与企业工程师继续教育 ——对设立国家级和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企业,允许企业家推荐一定名额符合条件的在职工程师,参加高校组织的单独考试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 16

  17. 二、上级精神领会 • 11)经费支持 • 本科教学改革工程 • 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生均经费新增部分 • 学校自筹经费 • 财政补助 • 定向捐助 • 职工教育经费 17

  18. 1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欧进萍院士——《工程教育改革与实践》 三、主要报告解读 • 1)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 • 剖析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与结构(包括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结构、工科在校生的层次结构与规模、工科毕业生人数等), 估计我国工程教育现状。 • 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 • 基本上满足了社会对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 • 高等工程教育生源质量好 •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断增长,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 高等工程教育的规模居世界第一 • 正在为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作出重要贡献。 18

  19. 三、主要报告解读 2)国际工程教育面临着三个挑战 一是科技革命催生产业结构变化、新型产业兴起、行业界限打破; 二是经济全球化伴生全球化工业体系的形成,人才、技术、资源、市场的竞争; 三是现代工程观贯穿工程教育,人工大系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影响等问题日益突出 3)国内工程教育面临着三个挑战 挑战一来自科技革命与新兴产业; 挑战二是产业/经济的全球化; 挑战三是自主创新与自主产业。 19

  20. 三、主要报告解读 4)我国工程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同类型学校与不同层次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欠缺多样性和适应性; 工程教育泛科学化,工程性缺失和实践薄弱,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 工程人才大学后教育缺失等等。(我国大学为谁培养人才?我们培养的人才为谁服务) 强调: 工程教育急需改革,工程教育的理念要提升,人才培养模式要创新,教学内容体系要更新,教学方式和手段要改革。 20

  21. 三、主要报告解读 5)对我国工程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工程交叉型、工程复合型和工程研究型三种人才的知识结构。 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教育 工程师培养的三种模式:现场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和研究工程师。 实践是工程教育的主要特征,两个层次实践,即练习实践(技能训练)和创新实践(创新思想按工程方式实现)。 大学教育和岗位培养是卓越工程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岗位培养不能压缩到大学教育中完成。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带动高等教育改革——很难(09年开始推进,现在实习无法解决) 21

  22. 2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余寿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负责人之一——工程教育与专业认证 三、主要报告解读 提纲 一、什么是专业认证——从美国说起 二、积极建设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 三、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历程及进展 四、关于《华盛顿协议》 五、认证试点的结果 六、工程教育改革中的几个认识问题 22

  23. 三、主要报告解读 1)为什么要进行专业教育认证 从美国公众来说,只有经过可靠的认证机构所认证的学校(专业)才是被承认的学校(专业); 对学校或专业而言,认证实际上关系到学校生存条件(有利于吸引学生,吸引投资); 对学生而言,如果学校(专业)没有通过适当的认证,在获取资助、奖学金、学分或学位被其他通过的高校认可、被其他国家接受其学位,总之,在被社会认可方面均会遇到困难。 2)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 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 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 吸引工业界的广泛参与,进一步密切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工业产业的适应性; 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实现国际互认。 23

  24. 三、主要报告解读 3)我国卓越工程师计划来源 中国工程院于2007 年启动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重大咨询项目。项目组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 包括农、医在内的各工程技术领域和教育界的170 余位院士以及近300 位专家参加了项目的研究工作。经过近2年的研究, 各课题组完成了课题研究报告, 并在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经反复讨论和多次修改, 形成了项目综合研究报告——走向创新。 4)高等工程教育对工程师的培养至关重要 高等院校工程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接受系统的理工学科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使其在完成学业时,初步具备成为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条件。院校工程教育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基础部分,是培养和造就合格工程师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工程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4

  25. 三、主要报告解读 • 5)工程教育改革 • 根据工业界用户的需求,调整工程专业的结构,为未来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工程师。 •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学校的专业教育要面向工业界,动态地根据中长期人力资源的需求来培养学生。 • 必须提出刚性的规定,限定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训练时间,建立与企业合作的工程实践培养中心。 • 改革教师队伍的结构,一是要求教师必须有一定的工业实践经验,二是制订规定,开辟渠道,让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专家与相应人员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兼职教师。 • 改革教师的评聘规则,重视工程创新、发明专利和工程经验,鼓励工程科学创新。 • 开展工程教育改革研究,加强适应全球化的工程师培养过程试验,促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国际互认及与执业工程师资格认证之间的衔接。 • 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政府对工程教育的投入,为企业在工程教育投入与捐助方面设置和国际上成功经验类似的税收优惠规则。 25

  26. 三、主要报告解读 6)坚持“两条腿走路”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中国已成为工程教育的大国,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服务于载人航天工程、通讯工程等高端的工程,同时也要服务于需要密集劳动力的加工制造类工程。这是由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国情决定的。 26

  27. 3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国家级教学名师李志义——《本科人才培养八种关系浅议》 三、主要报告解读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四、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五、专业与学科的关系 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七、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八、教与学的关系 27

  28. 三、主要报告解读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科学:关于物质世界,主客分离。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果真如此。人文:关于精神世界,主客一体。该是什,该为什,该如何—果该如此。 理工:务实,脚踏实地,拉车不问路;人文:敢想,浮想联翩,问路不拉车。 人文教育是“修身”,是关于“人性”的教育;科学教育是“悟道”,是关于“灵性”的教育。只有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能够“修身悟道,引领未来”的人才。 教育:知识教育、思维教育、方法教育、精神教育。 成才要素:知识+方法(能力)+思维(思想)+精神(境界) 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知识+方法→做事;知识+方法+思维→做大事;知识+方法+思维+精神→做大好事。 我国历史就重视知、行、思、德教育 28

  29. 三、主要报告解读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通识教育≠人文教育;专业教育≠科学教育;教育的本质培养人 通识教育是发挥人的整体性、通达性、思辩性及理念性的“全人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帮助人建立全面的人格,提升人的生命境界,使整体人有所发展,使人的理性、道德、审美、精神、灵性、生活皆有所改善。通识教育崇尚的是价值理性,体现的是个体本位的教育价值观。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如是说:“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换言之,即须一反目前重视专科之倾向,方足以语于新民之效。夫社会生活大于社会事业,事业不过为人生之一部分,其足以辅翼人生,推进人生,固为事实,然不能谓全部人生寄寓于事业也。”他主张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通重于专。 29

  30. 三、主要报告解读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实践是根本。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应用、发展和验证;能力在实践中形成,又由实践表现与衡量;品德在实践中养成,也由实践表现与衡量;创新源于实践,创新过程就是实践过程。 创新三要素:知识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 树立实践教育的理念。实践教育≠实践教学。前者是一种教学理念,而后者则是教学的环节或过程。实践教育理念强调的是“思中学”和“做中学” 。 实践教学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依附于理论教学,注重的是“学中做”;第二层次是独立于理论教学,注重的是“做中学”;第三层次是与理论教学相融合,注重的是“做中思”。后者便是实践教育理念体现。 实践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第一层面(学中做)和第二层面(做种学)上,还不能完全体现实践教育的理念。实践教学方法多为“照猫画虎”,实践主体错位,实验课成了“看实验”、“讲实验”,学生做实验变成了“做习题”。实践教学资源短缺,实践教学不得不“削足适履”,做实验成了“玩拼图” 。 30

  31. 三、主要报告解读 四、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学校层面:职能失当。强调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实际上教学成了“几何”中心,而科研成了“物理”(质量)中心。 教师层面:职责错位。教学成了“第二职业”,“弱群体”。 学生层面:途经缺失。教学在课堂,科研在实验室,教学进不了实验室,科研进不了教室。 解决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师要热爱教学、潜心教学;学校给教师“松绑”,让教师能够沉下心来教书育人;国家要给高等学校“松绑”,让高等学校能够沉下心来培养人才。 2009 年数据,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93 项,占全国总数的55.4%,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08 项,占全国总数的55.7%,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41项,占全国总数的51.5%。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0%以上的成果聚集在高等学校。 喜:贡献,资源和回报。忧:代价(苦了高校、教师、学生) 31

  32. 三、主要报告解读 五、教与学的关系 基本问题:教什么(内容)、怎么教(方法)、教得怎么样(评价)。 学什么(内容)、学么教(方法)、学得怎么样(评价)。 教学本质: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有5个局限: 教学局限于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教学本质是“教学生学”,教学生“乐学”、“会学”、“ 学会”。 教学生“乐学”。常言道:“好学者不如善学者,善学者不如乐学者。”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探索知识,掌握知识的自动力。” 教学生“乐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要善于“吊胃口”。老师上课应该像介绍一桌大餐,告诉学生每道菜多么好吃,营养多么丰富,对身体多么有益,使你垂涎三尺,食欲顿起;然后告诉他们这道菜的原料是什么,如何制作,如何搭配,使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下课后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一头扎进图书馆和实验室,为自己准备这顿大餐。 32

  33. 三、主要报告解读 教学生“会学”教学的核心——会自己学、会思中学、会做中学。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 教学生“学会”。一是把学生“教”会,二是教学生“学”会。中学重点在前者;在大学重点在后者。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言:“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教学为什么?传统认识:“教”是为了“教会”,“学”是为了“学会”。教学理念 “教为不教、学为会学”。 “教为不教”有两层含义: “教”的目的是“不教”,“教”的方法是“大教”。 “教,是为了不教”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名言,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33

  34. 三、主要报告解读 教学原则: 教之主体在于学,教之目的在于学,教之效果在于学。 教之主体在于学 叶圣陶: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的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 教之目的在于学:乐学、会学、学会。 教之效果在于学:以学论教,教的怎样→学得怎样。 能够调动学生自己学习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教学 “该”什么?“教为不教,学为会学”的教学理念,不能只停留在认识层面,重要的是要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关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目”,而教学模式是“纲”。“纲举目张”!所以,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模式的改革。 34

  35. 三、主要报告解读 4 化工实验中心主任孟长功教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 一、建设目标 二、队伍、条件和课程建设 三、实验教学方法 四、创新意识培养 五、习惯养成 六、实验室建设 七、中心主任 35

  36. 三、主要报告解读 • 1)中心的建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 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 要形成体系完备适于人才培养的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 要打造一个装备精良能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的硬件平台 • ---要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基地 • 2)队伍建设是关键--需要什么样的队伍? • 四支实验教学与管理队伍: • 实验教学研究队伍---课程组长 • 实验室建设队伍---实验室负责人 • 实验中心管理队伍---主任及其它教辅人员 • 兼职教师队伍---参与实验教学的教师研究生 • ---实现实验教学队伍专业化 36

  37. 三、主要报告解读 3)教师在教学中的投入问题 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的投入问题是搞好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 有核心的教师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稳定是第一位的,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利益。 大部分教师要有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投入是第一位的,要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本科教学对国家、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要创造机会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7

  38. 三、主要报告解读 • 4)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考虑 • 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 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重视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 • 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 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 注重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 • 注重培养学生表达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38

  39. 三、主要报告解读 5)关于实验教学中学生讨论的教学环节 设立学生讨论室,加强实验课前和课后的讨论。 检查、督促学生对实验的预习。 使学生对实验目的和内容更加清楚。 激励学生思考,形成创新性的想法。 6)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养成“我是独立的个体,与众不同”的思想意识。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 39

  40. 三、主要报告解读 • 5 大工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一流实践教学平台,培养一流卓越软件工程师 • 1)办学条件 • 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 • 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 可容纳6000名学生规模的校区 • 2)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40

  41. 三、主要报告解读 41

  42. 三、主要报告解读 42

  43. 三、主要报告解读 43

  44. 三、主要报告解读 44

  45. 三、主要报告解读 45

  46. 三、主要报告解读 46

  47. 三、主要报告解读 47

  48. 三、主要报告解读 3)卓越软件工程师专业方向班 48

  49. 三、主要报告解读 4)校企双向流动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鼓励并引导青年教师主动联系并走进企业,参与企业管理,谋划校企合作项目;派出教师到企业做访问学者、短期培训、交流。近五年以来,已有近20名教师完成企业实践,短期培训达40余人次。 学院目前已聘请到以IBM全球副总裁王阳、原花旗软件总经理周亚贵为代表的IT企业相关兼职教师100余人。 49

  50. 三、主要报告解读 5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