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企業流程再造與流程規劃工具

企業流程再造與流程規劃工具. 導入 ERP 的先決條件在於充分了解現在的作業程序,並詳盡規劃未來的流程。 在本章中,將先介紹企業流程再造之源起與定義、特色、原因、切入點與效益;其次深入瞭解 ERP 與 BPR 的關係。. 本章摘要. 第 1 節 企業流程再造的源起與定義 第 2 節 企業流程再造的特色 第 3 節 企業流程再造的原因 第 4 節 企業流程再造的步驟與效益 第 5 節 企業流程再造成功與失敗因素分析 第 6 節 資訊科技在企業流程再造的角色功能 第 7 節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與企業流程再造 第 8 節 企業流程規劃工具

halo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企業流程再造與流程規劃工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企業流程再造與流程規劃工具 導入ERP的先決條件在於充分了解現在的作業程序,並詳盡規劃未來的流程。 在本章中,將先介紹企業流程再造之源起與定義、特色、原因、切入點與效益;其次深入瞭解ERP 與 BPR 的關係。

  2. 本章摘要 • 第1節 企業流程再造的源起與定義 • 第2節 企業流程再造的特色 • 第3節 企業流程再造的原因 • 第4節 企業流程再造的步驟與效益 • 第5節 企業流程再造成功與失敗因素分析 • 第6節 資訊科技在企業流程再造的角色功能 • 第7節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與企業流程再造 • 第8節 企業流程規劃工具 • 第9節 結語 • 個案探討

  3. 第1節 企業流程再造的源起與定義 • 企業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 的起源可追溯到1970 年代。 • 1990 年代,因為市場的快速變化,強調跨功能組織,或者跨內外組織的流程改革,此時「企業流程再造」才被正式提出。

  4. 表2-1:學者對BPR的定義

  5. 第2節 企業流程再造的特色 • 表2-2:BPR的特色 • BPR 是實施ERP 的重要關鍵,其特色可整理成表:

  6. 1 顧客需求的多樣化 2 無國界市場的形成 3 資訊科技的不斷改變 4 政府管制相對減少 第3節 企業流程再造的原因 • 大環境的改變

  7. 1 反功能決策 2 個人並不需要為結果負責 3 數量眾多的中級主管功能不大 4 5 過長的流程使企業無法快速反應顧客需求 龐大的組織消耗大量企業資源 • 解決企業內部的問題 過去的環境,採取了分工方式,完整的流程卻因分工而破碎,這種非流程導向的經營方式產生:

  8. 表2-3:部門導向企業和流程導向企業的不同點 • Hammer表示部門導向企業和流程導向企業的不同點:

  9. 認清與瞭解企業中流程的整體目標,訂定出一個策略願景認清與瞭解企業中流程的整體目標,訂定出一個策略願景 1 6 找出需要改造的核心流程 瞭解並評估現有的流程作為績效評量的基準,避免犯下同樣的錯誤 2 7 設計流程應考慮到資訊科技 3 腦力激盪以提出新的流程 4 5 測試並部署新的流程 再造工程專案的範圍應擴大 第4節 企業流程再造的步驟與效益

  10. 第5節 企業流程再造成功與失敗因素分析 • 成功因素 Hammer 與Champy(1993)企業流程再造關鍵成功要素有:高階管理者的參予與支持、取得中階管理階層的認同及共識、建立明確的企業目標與遠景、有效運用資訊科技、全體員工持續的學習及訓練、建立順暢的溝通管道、企業文化與管理觀念能配合改變。

  11. 表2-4:企業流程再造的失敗因素及其風險規避方法表2-4:企業流程再造的失敗因素及其風險規避方法 • 失敗因素

  12. 第6節 資訊科技在企業流程再造的   角色功能 • 資訊科技在企業流程再造過程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主要原因有二: • 利用資訊科技可以建立具有分享性功能的資料庫或系統,透過將企業功能整合,使個別作業或活動更具效率。 • 利用資訊科技所建立的整合資料庫或系統網路,可以有效作為流程資料收集與分析的工具。

  13. 表2-5:資訊科技在流程再造的角色功能 • 整理資訊技術在BPR 的功能,如表2-5 所示:

  14. 第7節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與企業   流程再造 • ERP是以經營資源最佳化的觀點,整合整體企業的資源管理,以達成經營效率化的技術及概念。 • 但ERP套裝軟體的導入並不等於經營資源最佳化,經營資源最佳化的關鍵因素是因為成功地實行企業流程再造,故ERP與BPR其實是環環相扣。

  15. 1 2 模式化工具 3 企業流程分析工具 4 溝通、協調流程工具 專案管理工具 第8節 企業流程規劃工具 • 企業流程模式之建立 企業常使用不同的輔助工具來支援不同階段之再造工作。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類:

  16. 1 實體系統整合(Physical System Integration) 2 應用整合(Application Integration) 3 營運整合(Business Integration) • 企業整合塑模概念 歐洲電腦整合製造協會將企業整合定義為三個不同的層次: 企業面對新的競爭生態與環境,為了繼續生存並且獲利,必須結合企業內的各項優勢來強化自己的競爭優勢。

  17. IDEF0方法 IDEF3方法 其主要是透過「圖形化」的表示方式,以及「階層式」的架構來產生系統的功能模組和其有關資訊與物件。 以有順序的事件來擷取與描述企業的程序,可藉由領域專家所提供的觀察與意見,發展出程序流程圖,用以表達企業單元流程、程序邏輯,以及流程中各項作業的先後順序。 • 企業流程模式化工具簡介 • IDEF方法

  18. 控制 輸出 輸入 作業活動 A0 活動 • 圖2-2:IDEF0 表示法

  19. ARIS整合資訊系統架構(Architecture 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ARIS) • 藉由企業流程分析來了解企業程序作業上的問題,做為系統開發或導入的起點。 • 接著再經過需求定義、設計規劃及系統實作等程序,逐步建立並整合企業的內部資訊系統,形成一個整合性的系統架構。

  20. 企業問題 了解公司實際情況 分析as-is及設計to-be 需求定義 規格設計 設計出資料結構與硬體等 實作說明 實際建立軟硬體架構 資訊科技 系統、網路、資料庫等 • 圖2-4:ARIS企業流程塑模階段圖

  21. 需求定義 組織觀點 規格設計 建置說明 需求定義 需求定義 需求定義 規格設計 規格設計 規格設計 建置說明 建置說明 建置說明 • 由於企業程序系統相當的龐雜,為了降低其複雜性,需要從不同的觀點來切割此複雜的模型,如圖2-5。 控制面 功能面 資料面 • 圖2-5:ARIS的架構概念

  22. 資料觀點 組織觀點 功能觀點 「實體關聯模式圖」(extended Entity Relationship Model,Eerm),是建立資訊系統概念性模型的一個方法,可將實體與實體間之關係作一整合性的表達。主要是由實體、屬性、關聯三個基本元素所組成。 主要是用以分析公司的組織架構,並以組織圖表達其各單位的狀態關係,看起來就跟一般企業的組織圖類似。 功能樹(Function tree)主要是以矩形的方框來代表企業功能,並以階層的(hierarchical)樹狀結構方式,表達企業功能領域的分配情形。

  23. 屬性 (Attribute) 關聯 (Relationship) 實體 (Entity) 可表示存在企業中真實或抽象的事物,在eERM裡是以矩形來表示。 用來描述實體型態(Entity type)或關聯的各項特徵及資訊,其表示法是以橢圓形表示其屬性,雙線橢圖表示主鍵屬性(Primary key)。單線橢圓形表示外鍵屬性(Foreign key)。 係表示實體間關聯性(Association)的情形,大部分是二元關聯性(Binary Association)。

  24. 顧客編號 主鍵屬性 實體 顧客名稱 外鍵屬性 顧客 顧客地址 信用評等 • 圖2-7:屬性分配圖

  25. l l 定義 零組件 製圖 l n 分派 員工 部門 n l 分派 公司 廠房 員工 專案 工作 n m • 圖2-8:二元關聯性的基數比例示意

  26. 控制觀點 ARIS 是由四個觀點所組成,但其主要核心模型是以控制觀點為主。 • ARIS-Toolset 之事件導向「程序鏈結圖(Event-Driven Process Chain,eEPC diagram),主要用來表達企業因營運而產生的企業活動,它將功能樹的功能、組織圖的組織單元以及eERM的資料實體型態做有效的整合。主要的組成元件為事件、功能及邏輯運算元。

  27. 功能 (Function) 邏輯 運算元 事件 (Event) 事件(Event):事件是功能的起因與結果,它被定義為一事件的發生或是經功能處理後狀態的改變。 一個作業活動或是一個處理方法,這跟功能樹圖(Function tree)裡的功能定義相同。 分別代表AND、OR、XOR(互斥)等邏輯控制符號

  28. 圖2-9:以ARIS 的四個觀點整合到eEPC圖例示意

  29. 第9節 結語 • 隨著全球不斷創新的資訊技術與不斷e化的企業,在橫向的資訊整合方面,如何整合企業間的流程及發展EERP以達成整合性價值鏈(Integrative Value Chain),已經成為極熱門的課題。 • 在縱向流程方面 開發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資料挖掘(Data Mining)、以及即時性決策支援系統(Real-Tim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等技術,即時處理由線上交易處理(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所產生的原始資料,進行線上分析處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以產出整合性的決策資訊。

  30. 個案探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