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likes | 939 Views
平面构成. 一 . 平面构成的概念. 构成,即形成、造成。构成设计所说的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式方法,研究形与形之间的关系和重构、组合。以平面为主要手段的称为平面构成,以色彩为主要手段的称为色彩构成,以立体为主要手段的称为立体构成。. 二 . 平面构成的目的. 学习平面构成的目的首先是对思维方式的训练,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学会用多角度、多方式去观察、分析和实验。其二,是通过基本原理和形式法则的学习,从理论上认识造型观念和造型基本规律,充分了解造型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其三,是掌握视觉设计语言的运用,根据平面构成的原理与法则进行基本形的创造练习和各种形式的组合、重构练习。
E N D
平面构成 一.平面构成的概念 构成,即形成、造成。构成设计所说的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式方法,研究形与形之间的关系和重构、组合。以平面为主要手段的称为平面构成,以色彩为主要手段的称为色彩构成,以立体为主要手段的称为立体构成。
二.平面构成的目的 学习平面构成的目的首先是对思维方式的训练,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学会用多角度、多方式去观察、分析和实验。其二,是通过基本原理和形式法则的学习,从理论上认识造型观念和造型基本规律,充分了解造型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其三,是掌握视觉设计语言的运用,根据平面构成的原理与法则进行基本形的创造练习和各种形式的组合、重构练习。 但这并不是平面构成的最终目的,平面构成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即将这些基本原理、形式法则应用于设计实践,去完成平面设计或其它设计作品,并在设计实践中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
一.点的构成 ◆点的定义 几何学对“点”的定义是:点是线的开端和终止,两线相交而成的交点显示了点的位置,因此,点只具有位置,不具有大小。 从造型意义上去认识“点”。 首先,点应该是可见的视觉形象,因此,点必须具备其形象及大小。 其次,点的大小是有限度的,超越限度将会失去点的性质成为“面”,因此,点的确定是由点与环境空间的对比而决定的。
另外,点的形状是多样的,无任何限定的。不在于它的形状,重要的是保持着点是细小单位的性质。另外,点的形状是多样的,无任何限定的。不在于它的形状,重要的是保持着点是细小单位的性质。 ◆点的作用 从几何学的角度看“点”的作用,点是力的中心。 作为视觉造型“点”的作用是,点在版面空间中,具有张力的作用。
当一个点在版面中央时,我们的视线就会集中到这个点上。点在版面中位置的不同,产生的感觉也不同。可能是稳定的,也许是不稳定的,但丝毫不会影响其注目性. 当一个点在版面中央时,我们的视线就会集中到这个点上。点在版面中位置的不同,产生的感觉也不同。可能是稳定的,也许是不稳定的,但丝毫不会影响其注目性.
同一空间中出现两个相同大小的点,并且相距一定距离时,那么这两个点中间就会产生一种终止感,在视觉上,我们的视线往往会反复于这两个点之间,因而产生出一种线的感觉。这种感觉到的“线”,并非是直觉的产物,而是一种视觉心理的反映.三个或四个点在不同的方向散开,其张力作用在心理上就表现为三角形或正方形。同一空间中出现两个相同大小的点,并且相距一定距离时,那么这两个点中间就会产生一种终止感,在视觉上,我们的视线往往会反复于这两个点之间,因而产生出一种线的感觉。这种感觉到的“线”,并非是直觉的产物,而是一种视觉心理的反映.三个或四个点在不同的方向散开,其张力作用在心理上就表现为三角形或正方形。
当两点的大小不同时,大的点首先能够引起视觉的注意,但是,视觉逐渐的从大的点移向小的点,最后集中到小的点上,愈小的点积聚性愈强。形成了强弱节奏。当两点的大小不同时,大的点首先能够引起视觉的注意,但是,视觉逐渐的从大的点移向小的点,最后集中到小的点上,愈小的点积聚性愈强。形成了强弱节奏。
◆点的应用 在平面设计中,常利用点的作用进行设计。 点在版面空间中的注目性和位置,给版面带来的感觉和产生的效果,常被用于广告招贴的构图。 点的连续成虚线,或虚面的效果。在平面设计的各种形式中常用小号文字连成虚线,以此来平衡或变化版面的构成,由说明文字组成的虚面,形成灰面,给版面增添了层次。 可以以点为基本形,运用构成的基本法则组合构成标志、海报、杂志书籍封面等的图形。
二.线的构成 ◆线的定义 几何学里“线”的定义是,线是点移动的轨迹。线只具有长度和位置,而不具宽度和厚度,是具有空间方向性的,线是一切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 造型对“线”的概念是,线与点有同样性质,即是可见的视觉形象。因此,线不但有位置,而且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
点的移动产生线,因此,当点向一个方向移动时,就成为直线;当点在移动的过程中经常变化方向,就形成曲线;当点的移动方向间隔变换,则为折线。点的移动产生线,因此,当点向一个方向移动时,就成为直线;当点在移动的过程中经常变化方向,就形成曲线;当点的移动方向间隔变换,则为折线。 线与点一样,形状是多样的,无任何限定的。这是由于线有一定的宽窄度,特别是较粗的线条,其线两端的形状是不容忽视的。另外,不同的工具和手法可以表现不同性质的线,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规则的,借助于直尺圆规等工具画的线条;二是随意的,自由的,主要是徒手画的各种线条。
◆线的种类 根据线的性质来分,线有两大类,直线和曲线。 直线又可分为: ◇不相交的线――平行线 ◇相交的线――折线、包格线、集中的线 ◇交叉的线――直交格子、斜交格子等。 曲线又可分为: ◇开放的曲线――弧、漩涡线、抛物线、双曲线等 ◇封闭的曲线――圆、椭圆、心形等。
◆ 线的性格 线对心理上的影响比点更强烈,也就更具感情性格。 ◇直线的心理印象是速度感、紧张感,有直接、锐利、明快、简洁等特性,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看,直线具有男性要素。
粗直线:象征着豪放、厚重、力量和强壮。 细直线:象征着纤细、敏感、微弱并带有神经质。 折线:象征着焦虑、不安定和躁动等。
不同性质的线有着不同的性格,借助于工具画的规则直线,带有机械性的感情性格,表现较为理性;而徒手随意画的线,则带有很浓的人情味,表现更为感性和情绪化。不同性质的线有着不同的性格,借助于工具画的规则直线,带有机械性的感情性格,表现较为理性;而徒手随意画的线,则带有很浓的人情味,表现更为感性和情绪化。 不同方向的直线同样也显示了不同的感情性格,线的方向比线的性质感情性格更明显更强烈。
垂直线:使人联想起庄重、严肃的场面,因而又具有坚挺、强直的性格;上下走向使垂直线有下落、上升的趋势,并带有较强的紧张感。
水平线:使人联想到无限扩展的地平线及大地给予的安定、稳妥感,因此,表现出安定、稳重、平静、永恒的性格;另一方面,过于安稳夹带着保守因素,有寂寞、疲劳、无生气的感觉。
斜线:从平衡的角度来说,斜线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失衡产生的不安定感,但也使人联想起飞机的起飞与降落,因此,有着强烈的向上或冲刺前进和运动感;同时,斜线的不安定中却又表现了青春的活力。斜线:从平衡的角度来说,斜线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失衡产生的不安定感,但也使人联想起飞机的起飞与降落,因此,有着强烈的向上或冲刺前进和运动感;同时,斜线的不安定中却又表现了青春的活力。
自由曲线,是不借助任何工具,随意的徒手而成的曲线。自由曲线与几何曲线相比显得更圆润、富有弹性,因而象征女性;自由曲线的轻松自如充分体现了自然美,它有着流畅、柔美、富于变化的性格,因此,自由曲线表现出极自然的节奏。自由曲线,是不借助任何工具,随意的徒手而成的曲线。自由曲线与几何曲线相比显得更圆润、富有弹性,因而象征女性;自由曲线的轻松自如充分体现了自然美,它有着流畅、柔美、富于变化的性格,因此,自由曲线表现出极自然的节奏。 几何曲线,是用规矩绘制的曲线,与直线相比显得较温和、柔软,含有女性特征,具有优雅、有秩序的性格,并有较强的柔韧性和速度感。
◆线的作用 ◇封闭的线造成形,因为面的轮廓是由线来决定的。
三.面的构成 凡不具备“点”“线”特征的形象就是“面”。“面”是基本造型要素之一。 ◆面的定义 在几何学中“面”的含义是:面是线移动的轨迹。面只具有长宽两度空间,没有厚度。直线平行移动为方形,直线回转移动为圆形,直线和弧线结合运动形成不规则形,因此,面也称为“形”,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
◆面的种类 面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在平面意义上的形,归纳起来有四种:直线形、几何曲线形、自由曲线形和偶然形。面与线一样有着丰富的感情性格。 直线形――具有同直线相近似的性格特征。如:方形给人的感觉是简洁、明 了、秩序,具有平稳、安全、庄重、踏实的心理效应,象征着男性的性格特征。
几何曲线形――借助于规尺工具完成的形,比直线形柔软、平滑、有弹性,理性感觉较强。几何曲线形――借助于规尺工具完成的形,比直线形柔软、平滑、有弹性,理性感觉较强。 自由曲线形――与几何曲线形相比自由曲线形显得更生动、更有个性、变化更丰富,更具有柔情的女性特征。因此,也最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不容易产生呆板、乏味、枯燥的感觉,保持新鲜感。
偶然形――即不是有意识创造的,而是偶然所得或产生于自然的形象,它不同于其它形象,很难得到完全相同的形象。偶然形具有一种朴素、实在、自然的美,这种美除了体现在外轮廓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形象表面的肌理上,二者的结合使其个性更强烈。偶然形――即不是有意识创造的,而是偶然所得或产生于自然的形象,它不同于其它形象,很难得到完全相同的形象。偶然形具有一种朴素、实在、自然的美,这种美除了体现在外轮廓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形象表面的肌理上,二者的结合使其个性更强烈。
基本形与骨格 一.基本形 在设计一组相同的形象或彼此有关联的形象,并进行组合构成,这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形象称为基本形。基本形就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点、线、面是构成基本形的元素,同时也可以是基本形。 当基本形纳入一定空间时,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配置。
东风汽车标志 陵志汽车标志 现代汽车标志 奔驰汽车标志 大众汽车标志 马自达汽车标志 基本形设计的方法和要求 • 1.规定形中的变化 在形象构成的方式中,以简洁几何形为基础,用线、点在形象内作组合构成,称为规定形中的变化。这是一种不依赖骨格而独立存在的图形。它简洁、明了、醒目、便于记忆,许多标识就是用此方式设计而成的。
3.多形组合多形组合是形象创造的形式之一。多形组合指的是多个单形根据组合构成的原理构成的形象。组合后的形象可以作为基本形,运用重复或渐变骨格构成重复或渐变构成,也可以不依赖骨格和框架,构成具有独立性质的形象。3.多形组合多形组合是形象创造的形式之一。多形组合指的是多个单形根据组合构成的原理构成的形象。组合后的形象可以作为基本形,运用重复或渐变骨格构成重复或渐变构成,也可以不依赖骨格和框架,构成具有独立性质的形象。
多形组合的要领 1.用于组合的单形,可以是相似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最基本的是,采用外形简洁的单形比外形复杂的更佳。 2.选用的单形数量不能过多,数量过多的单形组合在一起,较难把握整体效果,容易造成杂乱。 3.多形组合中单形的变化不宜过多,过多变化的形象在一起很难避免混乱,同时也减弱了图形的视觉冲击力。不能因为变化,破坏了形象的独立性。
二.骨格 基本形的创造、构成或编排,常有一种管辖方式。这类管辖方式就是骨格。基本形和骨格的关系极为重要,许多设计都有骨格,通常骨格支配整个设计秩序,并预先决定了基本形在设计中的彼此关系。骨格结构本身可以是规律性的、半规律性的和非规律性的。 当骨格纳入基本形时,可分为两种:有作用性骨格和无作用性骨格。
有作用骨格基本形可以在骨格单位内上下左右移动,甚至超越骨格线。如果超越骨格线,越出的部分将被骨格线切除。有作用骨格基本形可以在骨格单位内上下左右移动,甚至超越骨格线。如果超越骨格线,越出的部分将被骨格线切除。 有作用骨格给基本形以固定空间(骨格内)。 有作用骨格的基本形有正负、黑白变化,并因此使图底相连,产生图形的无穷变化。
无作用性骨格主要起定位基本形的作用(十字交叉点上)。无作用性骨格主要起定位基本形的作用(十字交叉点上)。 无作用性骨格基本形不得移动位置,但基本形可以任意大小,将产生基本形相连。 无作用性骨格基本形无正负、黑白变化。
平面构成的形式 一.重复 重复,就是相同的物体再次或多次出现。即反复再现,反复能使印象加深。 1.重复骨格 若骨格每个空间单位完全相同,此骨格就为重复骨格。也就是说,基本形有规律的排列起来时,它们各占的空间面积完全相同,那就是纳入了重复骨格。
2.重复骨格和重复基本形的关系 a.按无作用性骨格处理,重复基本形可放在重复骨格的十字交叉点上,造成基本形的彼此接触、透叠、联合、覆盖、减缺或差叠。 b.按有作用性骨格处理,重复基本形可以纳入重复骨格的每个单元空间,并在骨格单位内有方向或位置的变动。 注意事项: 1.一定保证骨格单位和基本形是重复的。 2.设计重复基本形最好带有方向性,这样便于在重复中求方向和位置的变化。 3.尽量利用重复基本形的形状、方向、位置组合出最大限度的新造型,这样才能在设计中构成丰富的画面。
二.近似近似是在重复的基础上轻度变异,是指形态的接近和相似.二.近似近似是在重复的基础上轻度变异,是指形态的接近和相似. 1.基本形 a首先设计一个较理想的基本形,以此为基点,进行有限度的各种近似变化,也就是说这种变化不能脱离原形. b利用两个形象的相加或相减,在相加或相减中,两个形象的形状﹑大小以及方向﹑位置等都可以进行适度的变化. c利用相近似的字母﹑文字或符号,如,英文字母中的ODGCQB;汉字的方块外形;+ - 等数学符号,都含有弧线﹑直线和直线﹑斜线这个共同因素. d利用相近似的形象,如,不同动态的人物,不同形状的高脚杯等.
近似基本形的设计 a巧妙设计正负形,使形与形﹑形与地之间产生新的形象,可以打破一正一负的规律,根据需要设计正负形. b在设计正负形的同时,有意打破单元格,使之形成新的形象 c注意形与形之间的大小﹑疏密和整个画面的平衡关系 d一组近似的基本形,可以有形状﹑大小﹑方向﹑位置﹑正负等变化,但在同一画面中变化元素不宜过多,这样容易造成混乱.另外,形状变化不能过大,注意外轮廓的整体性. 2. 骨格 近似构成的骨格可以运用重复骨格构成,也可以对骨格单位进行适度变化.
三.渐变构成渐变,是指基本形或骨格逐渐地,规律性的循序变动.渐变的规律远比近似严格.渐变能表现形态的发展变化过程,能够给人以富有节奏,韵律感的审美感受.三.渐变构成渐变,是指基本形或骨格逐渐地,规律性的循序变动.渐变的规律远比近似严格.渐变能表现形态的发展变化过程,能够给人以富有节奏,韵律感的审美感受. 形状渐变:由一个形象逐渐变化成为另一种形象。 大小渐变:基本形逐渐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给人以空间移动的深远感。
方向渐变:基本形的方向逐渐有规律的发生变动,给人以平面旋转感。方向渐变:基本形的方向逐渐有规律的发生变动,给人以平面旋转感。 位置渐变: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律在骨格中位置发生变动,给人以平面移动感。 倾侧渐变:基本形从正面逐渐倾斜到侧面及反面,给人以空间旋转感。
渐变的骨格 单元渐变:骨格线的一个单元等距离重复,另一个单元逐渐增宽或缩窄。 双元渐变:骨格线的两个单元同时渐变。
等级渐变:竖排或横排的骨格单位,整排移动,产生阶梯形状。等级渐变:竖排或横排的骨格单位,整排移动,产生阶梯形状。 折线渐变:整组竖排或横排的骨格线都可以平行曲折或弯曲,形成折线渐变。
分条渐变:骨格单元在分好的条内独立分组渐变。分条渐变:骨格单元在分好的条内独立分组渐变。
四.发射构成 首先,发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是基本形环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如自然界中水花、电光、火光等,都属于发射形式。其次,发射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渐变,它同渐变一样,骨骼和基本形要做有序的变化。但是,两者之间的不同处在于侧重点不同,渐变构成强调渐次的变化过程,发射构成则强调以发射点为中心。发射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发射具有很强的聚焦,这个焦点通常位于画面的中央;二,发射有一种深邃的空间感和光学动感,使所有图形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发射骨骼的构成因素 发射点:即发射中心,焦点所在。一幅发射构成作品,它的发射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在画面内,也可以在画面外;可以是大的,也可以是小的;可以是动的,也可以是静的。 发射线:即骨骼线。它有方向(离心、向心、同心)、线质(直线、曲线、折线)的区别。
四.特异构成形式特异是在重复,近似,渐变等构成形式规律中,有意识出现一个或数个不合规律的基本形或骨格单位,从而突破了规律性的单调感,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四.特异构成形式特异是在重复,近似,渐变等构成形式规律中,有意识出现一个或数个不合规律的基本形或骨格单位,从而突破了规律性的单调感,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特异构成的构成元素 骨格:应用于特异构成的骨格,其功能有二,一是运用重复骨格安排基 本形;二是直接利用骨格进行变异构成. 形象:是特异构成的重要元素,有相同形象和特异形象两种 特异点:即特异形象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效果.
五.对称与平衡 平面构成中所指的平衡不是物理学的概念,是指从视觉上反映 到心理的一种心理活动,即通过视觉在心理上所达到的一种力的平 衡状态。平衡又可分为绝对平衡和相对平衡。 对称就是以中轴线或中心点为基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 有同形同量的相反复的对应关系。而这种同形同量的的结构形式, 也称为平衡“镜式反映”形式。对称是表现平衡的完美形态,它表现 了力的均衡。 对称形式的结构特征是: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因为它给人的感 觉是有规律、有秩序、庄严肃穆、安定完整,呈现一种安定平和的 美。
平衡 与具有统一构造的对称平衡不同,打破对称的格局,通过对形象大小、位置的精心配置、重组得到预想的平衡,可以表现出有动感的空间。这种构成状态,比起完全对称的形式,更富有活力。
调整平衡的方法是: 1.移动形象的位置,随着形象位置的调整,形成疏密因而比重也依 此而变化。 2.调整形象的大小,变化其外形,以此来调整形象在空间中的比重。 利用形象与空间的关系,形象的方向变动,由此产生空间的强弱 和运动感。 3.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明暗关系带来的层次感,使画面形成进深,增添活力。 调整平衡的方法并不仅局限于某一种,而是就实际情况,适合各 种状况,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即可变化出具有动感的多样空间,达 到预想的平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