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 likes | 708 Views
实验 1 折光法测定甘油护肤水中甘油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熟悉掌握折光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丙三醇溶液的折射率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浓度成正比,根据丙三醇折光率的标准曲线,计算甘油护肤水中丙三醇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 仪器:阿贝折光仪、电子天平、 25mL 容量瓶( 5 个)、玻璃棒、 100mL 烧杯、滴管、洗瓶、擦镜纸、室内温度计; 试剂:丙三醇( AR ) 50mL ,甘油护肤水(若干滴)。. 10. 5. 1.3340. 0. 1.3330. 1.3320. 1.3310. 目镜视野和读数. 四、方法和步骤
E N D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熟悉掌握折光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丙三醇溶液的折射率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浓度成正比,根据丙三醇折光率的标准曲线,计算甘油护肤水中丙三醇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 仪器:阿贝折光仪、电子天平、25mL容量瓶(5个)、玻璃棒、100mL烧杯、滴管、洗瓶、擦镜纸、室内温度计; 试剂:丙三醇(AR)50mL,甘油护肤水(若干滴)。
10 5 1.3340 0 1.3330 1.3320 1.3310 目镜视野和读数
四、方法和步骤 1. 折光仪的校正 用测定蒸馏水折射率的方法进行校正(参照教材); 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甘油适量,加蒸馏水配制成浓度分别为28.00%(0.28g/ml)、29.00%(0.29g/ml)、30.00%(0.30g/ml)、31.00%(0.31g/ml)、32.00%(0.32g/ml)的溶液,用折光法在20℃分别测定其折光率; 3.样品测定 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甘油护肤水的折光率。
五、实验结果 1. 标准曲线方程 RS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相对标准偏差 2. 甘油护肤水中丙三醇的含量
六、思考题 1. 折光仪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 2. RSD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七、 注意事项 1、折射仪在开始测量前必须用蒸馏水校正。 2、在使用折射仪时,切勿使滴管尖端直接接触镜面,以防造成刻痕。 3、如果在折射仪的目镜中观察不到半明半暗的分界线,而是畸形的分界线,表明棱镜间未充满液体。若出现弧形光环,则可能是有部分光线未经过棱镜面直接照射在聚光镜上,应重新调整入射光的角度范围。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旋光仪的构造、使用方法; 2、掌握旋光度的测定原理与方法。
二、实验原理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L-谷氨酸钠盐(如图1),在盐酸溶液中以L-谷氨酸形式存在。已知在20℃下,2mol/L盐酸溶液中,L-谷氨酸的比旋光度为+32º。在一定温度下,测定味精盐酸溶液的旋光度,根据旋光度换算L-谷氨酸的含量。 图1 L-谷氨酸钠盐分子结构式
比旋光度: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光源情况下,当溶液浓度为 1 g/ml ,液层厚度为 1分米 时偏振光所旋转的角度。记为: = α/ L C ——查手册得到不同物质的比旋光度。 α—— 测定样液的旋光度。 L—— 旋光管长度(液层厚度)分米。 C—— 样液浓度(所求值)。 t——测定温度为20℃。 λ——光源波长通常为D钠线589.3nm。
三、实验材料 仪器:WZZ-2S旋光仪(试管:100mm或1dm、200mm或2dm)、电子天平、100mL容量瓶(2个)、玻璃棒(1根)、10mL移液管(1根)、100mL烧杯、吸耳球、擦镜纸、温度计; 试剂:味精(10g),盐酸(32mL),蒸馏水(250mL)
四、方法和步骤 1、样品溶液的配制 精确称取味精样品10.00g,加入40~50ml蒸馏水溶解,搅拌下加入分析纯盐酸16ml,使味精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全部转入100ml容量瓶,定容至刻度;2、旋光仪零点校正 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等待5min使钠灯发光稳定。按“测量”键,这时液晶屏应有数字显示(注意:开机后“测量”键只需按一次,如果误按该键,则仪器停止测量,液晶屏无显示。可再次按“测量”键,液晶重新显示,此时需重新校零。若液晶屏已有数字显示,则不需按“测量”键)。取16ml分析纯盐酸,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装满旋光管,放进样品室,放入仪器试样室的试样槽中,按下“清零”键,使显示为零;
3、样品液的测定 用样品液洗涤旋光管3~5次,装满,放进试样室的试样槽中,液晶屏显示所测的旋光度值,此时指示灯“1” (见仪器正面)点亮。记录旋光度。按“复测”键一次,指示灯“2”点亮,表示仪器显示第二次测量结果,再次按“复测”键,指示灯“3”点亮,表示仪器显示第三次测量结果。按“shift/1 2 3”键,可切换显示各次测量的旋光度值。按“平均”键,显示平均值,指示灯“AV”点亮。 4、温度校正 测试前或测试后,测定试样溶液的温度,以进行温度校正计算。
五、实验结果 1、根据测定的旋光度a ,计算样品溶液中L-谷氨酸的浓度C(%)。 为测定温度t时,L-谷氨酸的比旋光度: 式中,0.06为L-谷氨酸比旋光度的温度校正系数。
六、思考题 1、什么叫旋光度?物质的旋光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测定旋光度时如光通路上有气泡,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七、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旋光仪在开始测量前,必须预热5—10min,至钠光灯充分受热。 2.一般情况下本仪器如在不放试管时示数为零,放入无旋光度溶剂后(例如蒸馏水)测数也为零,但须注意倘若在测试光束的通路上有小汽泡或试管的护片上有油污,不洁物或将试管护片旋得过紧而引起附加旋光数,则将会影响空白测数,在有空白测数存在时必须仔细检查上述因素或者用装有溶剂的空白试管放入试样槽后再清零。 3. 本方法适用于纯味精,或者只加了食盐的味精,含量低于80%的味精和其它调味料,都添加了其他物质,如糖,呈味核苷酸等,这此物质对旋光度都会产生影响,因此不适用于旋光度法。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酸碱滴定法的原理; 2、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有机酸(弱酸)用标准碱液滴定时,被中和生成盐类。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定到终点(pH=8.2,指示剂显红色)时,根据消耗的标准碱液体积,计算出样品总酸的含量。其反应式如下:RCOOH + NaOH→ RCOONa +H2O。白酒中总酸以中和法测定。
三、实验材料 仪器:25mL碱式滴定管、水蒸汽蒸馏装置(蒸汽发生瓶、样品瓶、冷凝管、接受瓶)、250mL锥形瓶(3个)、 电子天平、100mL量筒(1个)、1000mL容量瓶,100mL容量瓶,玻璃棒(1根)、10mL移液管(1根)、100mL烧杯、铁架台,蝴蝶夹;。 试剂:白酒(250mL),盐酸(48mL),蒸馏水(250mL),1%酚酞乙醇溶液、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0%磷酸溶液。
四、方法和步骤 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120g NaOH,溶于100mL水中,摇匀,倒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用塑料管吸取5.6mL上层清液,注入1000mL无CO2的蒸馏水中摇匀。称取0.6g于105-110℃烘至质量恒定的基准邻二甲酸氢钾,称准至0.0001 g,溶于80mL体积的无CO2的水中,加2滴酚酞指示液,用配制好的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2、总酸的测定:吸取25ml白酒于250mL锥型瓶中,加入100ml水,加1 %酚酞2滴,用0.1NaOH滴定微红色,同时做空白实验;
五、实验结果 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 C(NaOH)= 式中:C(NaOH)——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之物质的浓度,mol/L; V——消耗氢氧化钠的量,mL; V0——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的量,mL; M——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0.2042——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K g/ mol。
2、白酒的总酸度: 总酸度(以乙酸计g/100ml)= 式中: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V—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用量(mL); K—换算为适当酸的系数:苹果酸0.067;柠檬酸0.064;柠檬酸(一分子水)0.070;醋酸0.060;酒石酸0.075;乳酸0.090。
六、思考题 1、为什么需要标定NaOH的浓度?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RNA提取的原理及方法。 2、学会用苔黑酚法测定RNA含量。
二、实验原理 酵母核酸中RNA含量较多(酵母含RNA约2.67-10%),RNA可溶于碱性溶液,再用乙醇沉淀得到RNA粗制品。将RNA粗制品经过硫酸水解后鉴定其成分及定量。
RNA水解产生的核糖、嘌呤碱和磷酸可用下述方法鉴定: 1、嘌呤与硝酸银共热产生嘌呤盐基银化合物的白色絮状沉淀。 2、核糖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3,5-二羟甲苯)及高铁盐酸试剂共热产生特殊的绿色(670nm定量)。 3、磷酸与钼酸铵试剂作用产生磷钼酸,后者在还原剂抗坏血酸(或硫酸亚铁)的作用下形成蓝色的钼蓝(660nm定量)。
三、实验材料 1、仪器:沸水浴(铝锅)、电子天平、离心机、恒温水浴锅、布氏漏斗及抽滤装置、真空泵、分光光度计(670nm)比色皿、pH试纸(5-7),250 mL锥形瓶、100mL锥形瓶、100mL烧杯、100mL量筒、滤纸(预先烘干称重),烘箱、50mL容量瓶、10mL试管(15根)、 2、试剂: 酵母粉(8g)、0.2% NaOH(40mL)、 乙酸(滴瓶)2mL、95%乙醇 (90mL)、乙醚(20mL)瓶、浓氨水(2mL)、5% AgNO3 (1mL)、10%H2SO4 (5mL)、 苔黑酚-FeCl3溶液 400mL (用前配制) 100mg苔黑酚溶于100mL浓HCl ,再加入100mg FeCl3·6H2O
定磷试剂 100mL,将以下溶液按顺序以A:B:C:蒸馏水=1:1:1:2(V/V)混匀,本试剂不能长期保存。 A、17% H2SO4: 将17ml浓硫酸缓缓加入83ml水中。 B、2.5% (NH4)4Mo2O7:2.5g (NH4)4Mo2O7溶于100ml蒸馏水中。 C、10%Vc:10g Vc溶于100ml蒸馏水中,用棕色瓶贮存。4℃,1个月。颜色呈淡黄色时可以使用,如呈深黄或棕色则失效。 标准RNA母液:准确称取酵母RNA10.0mg,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如不溶,可滴加浓氨水,调pH7.0),定容到10ml。 标准RNA溶液:取母液1ml,定容到10ml,此溶液RNA浓度为100μg/ml。
四、操作 • 1、酵母RNA的提取 (1)将8g酵母溶于40ml(25+15ml) NaOH溶液中(先以25 mlNaOH溶液湿润酵母,并充分研磨10min, 将悬浮液转移到250ml锥形瓶中,再用15ml NaOH溶液将残余悬浮液转移到锥形瓶中),在沸水浴30 min ,不时搅拌,冷却后加入约5滴乙酸(使pH5-6)转入离心管进行离心。离心10min( 4000转/分)。 ----(蛋白质变性沉淀,RNA溶于碱性溶液) (2)量取上清,缓缓加入2倍体积的95%乙醇,边倒边搅,待核糖核酸沉淀完全后(静置片刻),离心3min( 3000转/分),弃去上清。 ---(RNA不溶于乙醇,pI=2.5) 向沉淀中加适量95%乙醇(10ml)搅散转移到布氏漏斗抽干,重复一次。用乙醚洗沉淀2次。干滤渣即RNA粗制品,称量并记录总量 (3)准确称量50mg干滤渣(M2)用于苔黑酚法测RNA含量,其余的干滤渣用于以下鉴定
2.鉴定 将用于鉴定的干滤渣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10%H2SO4 5mL,煮沸2min后鉴定组分。 ① 嘌呤碱:水解液1ml+1mlAgNO3溶液+过量的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水解液1ml+过量的浓氨水+1mlAgNO3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② 核糖:取1支试管加入水解液1ml,加三氯化铁-盐酸溶液2 ml,再加苔黑 酚(地衣酚)溶液0.2ml,水浴加热, 注意溶液颜色变化。 ③ 磷酸:取1支试管,加入水解液1ml和定磷试剂1ml,水浴加热,注意溶液颜色变化。 (浓氨水,FeCl3-浓HCl,定磷试剂在通风柜中)
3.苔黑酚法测RNA含量(1)制作标准曲线 取小试管6只,如下表加入试剂,沸水浴保温45min,冷却,测定其A670; 标准RNA溶液为100μg/ml。
(2)测定样品溶液浓度:将M2用蒸馏水配成1mg/mL (即50 mg/50mL),稀释10倍后,取三只试管,各加入1 mL用于定量,使浓度在10-100μg/mL范围。加蒸馏水1.0mL及苔黑酚试剂2.0mL,沸水浴保温45min,冷却,测定其A670,并在标准曲线上查找样品的质量;
五、实验结果 1、RNA标准曲线: 2、50mg干滤渣(M2)中RNA含量: W1= M1 / M2 × 50×10×10-3 × 100% 3、转换成酵母干粉中RNA含量: W= M / 8 × W1 × 100% M: 总的干滤渣 (g) M1 :稀释后样品在标准曲线上查找的质量 (μg) M2 :干滤渣 (50mg) 10: 稀释倍数 50:从50mL中取1mL用于测量 8 : 称取的干酵母粉 (g)
六、思考题 1、实验中两次离心,每次离心后应保留上清液,还是沉淀?为什么?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氨苄西林荧光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及方法。 2、学会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 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在酸性溶液内加热后水解形成荧光产物,可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以激发/发射波长360/420μm测定。
三、实验材料 1、仪器:荧光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水浴锅、500mL容量瓶、100mL容量瓶(3个)、10mL移液管(2)、25mL容量瓶(7个)。 2、试剂:氨苄西林(0.15g)、牛奶(20mL)、20%三氯乙酸(7mL)、1mol/L HCl(7mL)、甲醇(35mL)、
四、方法和步骤 1、溶液的制备 (1)对照品 精密称取氨苄西林0.1500g,置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全班共用)。精密量取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待测品 精密量取牛奶10.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加标回收品 分别精密量取牛奶10.0mL,0.03g/100mL氨苄西林溶液5.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 衍生化 精密量取对照液1.0mL、2.0mL、5.0mL、10.0mL及待测品溶液5.0mL、加标回收品5.0mL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各加20%三氯乙酸 1.0mL、1mol/L HCl 1.0mL振摇30s,于沸水浴加热90min,取出后冷至室温,各加甲醇5.0mL,加水稀释至刻度。同时以水按同法操作作为空白。 3. 测定 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以激发波长360nm、发射波长430nm测定。
五、实验结果 1、计算氨苄西林标准曲线。 2、牛奶中氨苄西林含量。 3、计算氨苄西林回收率。 六、思考题 1、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苄西林浓度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学习用薄层层析分离天然产物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红辣椒中含有多种色素,已知的有辣椒红、辣椒玉红素和β-胡萝卜素,它们都属于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从结构上说都属于四萜化合物。
其中辣椒红是以脂肪酸酯的形式存在的,它是辣椒显深红色的主要因素。辣椒玉红素可能也是以脂肪酸酯的形式存在的。其中辣椒红是以脂肪酸酯的形式存在的,它是辣椒显深红色的主要因素。辣椒玉红素可能也是以脂肪酸酯的形式存在的。 本实验是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从红辣椒中只萃取出色素,经浓缩后用薄层层析法作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