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把握教学环节 提高复习效率

2010 届高三化学复习研讨会. 把握教学环节 提高复习效率. 福建师大附中 潘则南 2010 年 7 月 14 日. 内容概要. 一、把握教学环节提高复习效率 二、例谈复习课中的教学环节 1 、教学策略之教学方法( 1 )归纳法 2 、教学策略之教学方法( 2 )化学实验复习 3 、教学策略实例 --- 讲评课. ☆ 影响复习教学的因素. 1. 广义看 : 包括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

halla-hobbs
Download Presentation

把握教学环节 提高复习效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0届高三化学复习研讨会 把握教学环节 提高复习效率 福建师大附中 潘则南 2010年7月14日

  2. 内容概要 • 一、把握教学环节提高复习效率 • 二、例谈复习课中的教学环节 • 1、教学策略之教学方法(1)归纳法 • 2、教学策略之教学方法(2)化学实验复习 • 3、教学策略实例---讲评课

  3. ☆影响复习教学的因素 1.广义看:包括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 2.具体看:复习方法的选择,复习资料的选择,复习时间的安排,复习的组织管理效率 ,处理学生复习情况反馈的措施等 3.动态看:复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和不断更新与自我更新的系统.系统外有教材和考试说明要求,但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系统内有师生两方面的有效合作要求,两方面都涉及到人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是否能降低“内耗”, 提高复习效率.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4. ☆教学环节与复习效率 • 重要教学环节: • 1、复习计划的制定、复习资料的选择、教学策略的选择、有效的评价策略等等 • 复习效率: • 1、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质和量”。 • 2、指最有效地使用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的愿望和需要。 • 3、教学资源: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 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

  5. 环节1:复习计划的制定 • 1、复习进度表:要符合学生实际,不盲目赶进度 。 • 2、复习目标计划: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阶段目标、整体目标。 • (注:根据复习资料的内容定进度? • 根据知识线定进度?结合能力线定进度?) • 3、评估计划落实的情况,及时反思、调整 • 4、增加计划的透明度,让学生及时了解。

  6. 环节2:复习资料的选择 • 1、慎重选择教辅资料; • (考虑学校、学生、资料质量、练习难易、知识与能力题的分布与倾向性等) • 2、灵活使用教辅资料; • (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不能奉为上宾,照搬照做。) • 3、要为复习目标及时补充和调整练习

  7. 环节3:教学策略的选择(1) • 1、教学策略: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 • 2、知识线的复习建议采用“替代式教学策略”。 • 即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主要是替学生处理教学信息。 • 特点:效率高,它能使学生在短期内学习许多内容。

  8. 环节3:教学策略的选择(2) • 3、能力线的复习建议以“产生式教学策略”为主。 • 即学生自己安排和控制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处理教学信息的地位。 • 优点: 可以积极地把信息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主动深入,学习效果较好。 • 4、复习资料是以知识线组织内容,能力点渗透其中,需要教师从中提取能力点,并分阶段完成提升工作。

  9. 环节3:教学策略的选择(3) • 5、复习课在教学内容处理、知识体系的编排与重组要尽可能体现教师个人对教材的理解,能引导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产生需求和动机。坚决摒弃对教学内容简单重复和过于依赖练习发现问题的倾向。

  10. 环节4:有效的评价策略 • 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的程度往往决定于学习者的第一次。提倡对复习内容进行小专题综合,在小目标上一步到位。能力的培养落实于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不要把各个能力人为分开。 • 加强单元检测、反馈。复习的知识和能力目标是否达到要求;对未达标的内容应及时采取措施弥补;分析原因调整方法,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11. 二、例谈复习课中的教学环节 • 1、教学策略之教学方法(1)-----归纳法 • (1)分类归纳法 • 对同类知识内容给予归纳。如:对元素化合物按金属、非金属来归纳,金属元素又按照: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非金属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盐来归纳。 • (2)绘表归纳法。 • 可以绘制归类表、对比表。这种表格归纳法,能明显地体现出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12. (3)列知识树法。 • 这是以知识体系为基础,以知识概念为主干,对知识细类及细目进行层层分解的归纳方法。它体现了知识概念的等级次序,对从宏观上把握知识大有益处。 • (4)题型归纳法。 • 这是按照高考题型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的一种方法。有助于提高解题速率和成功率,对高考复习至关重要。 • 注意:规律与例外,方法仅是提供学习的一种路径 ,方法不能绝对化。

  13. 2、教学策略之教学方法(2)---化学实验

  14. 变化实质 (1)化学实验 定量关系 实验原理 反应条件 仪器选用 化学实验 装置原理 配套组合 连接顺序 操作步骤 操作原理 注意事项 安全措施

  15. (2)化学实验设计的方法和要求基本方法:1、实验方法的选定。2、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设计。 (明确实验课题;明确实验条件;明确设计要求。)基本要求:1、科学性 2、安全性 3、可行性 4、简约性 【案例】下列最适宜用于制绿矾(FeSO4.7H2O)的方法是( ) A、铁屑与稀硫酸 B、氧化亚铁与稀硫酸 C、氢氧化铁与稀硫酸 D、硫酸铁与铜粉

  16. 深入挖掘、分析研究,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科学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复习,并由此提升对实验设计和实验探究的能力,强化实验评价、实验设计的训练。深入挖掘、分析研究,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科学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复习,并由此提升对实验设计和实验探究的能力,强化实验评价、实验设计的训练。 四个维度 1)对操作原理的认识(解决实验操作理论依据的问题); 2)对操作方法的认识(解决如何操作的问题); 3)对操作目的的认识(解决为何要安排这样的操作); 4)对错误操作造成后果的认识(解决为何要这样操作的问题) 七 种 意 识 ①动手操作意识; ②安全意识; ③规范化意识; ④环保意识; ⑤质量意识; ⑥定量意识; ⑦创新、质疑意识。

  17. (3)实验试题的选择 • 一看试题的教学设计 • 二看试题教学思想 • 三看能否提升好的内涵、重新组织与拓展、 • 四看“双基”与能力的考点与深广度 • 五看探究方式,问题的产生与方案的设计 • 六要归纳提升重新建模、提高教学有效性

  18. 08宁夏27.(15分) 为测试一铁片中铁元素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提出下面两种方案并进行了实验(以下数据为多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方案一:将a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580mL(标准状况); 方案二:将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用0.02000 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了25.00mL KMnO4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将有关的化学计量数填入答题卡的横线上): • □KMnO4+□FeSO4+□H2SO4=□Fe2(SO4)3+□MnSO4+□K2SO4+□H2O (2)在滴定实验中不能选择式滴定管,理由是; (3)根据方案一和方案二测定的结果计算,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依次和;(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以55.9计) (4)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试对上述两种方案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做出判断和分析。 ①方案一(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②方案二(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19. (08年广东卷)21.(12分) 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一位同学由此得出该催化剂中铁元素价态为+3的结论。 (1)请指出该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请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3 mol·L-1H2SO4、3% H2O2、6 mol·L-1HNO3、0.01 mol·L-1KMnO4、NaOH稀溶液、0.1 mol·L-1Kl、20% KSCN、蒸馏水。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假设2:; 假设3:。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③实验过程 根据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20. 解析:。(1)   该结论不正确。稀HNO3有强氧化性,若该铁的价态为+2价,则被氧化为+3价同样可使KSCN溶液变血红色。 (2)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为+3价。 假设2: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为+2价。 假设3: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既有+3价也有+2价。 ②设计实验方法证明你的假设 ③实验过程

  21. 3、教学策略实例---讲评课 • (一)讲评课的状现: • 1 每题必讲,平均用力; • 2 只讲解题目本身,没有拓展 • 3 面对全体,没有分层 • 4 优等生不想听,薄弱生仍听不懂 • 5 当堂课听得很明白,过后又糊涂犯错 • 6 讲与不讲,没有区别

  22. (二)如何讲评? • ★加强针对性: • 1、难点、能力点(可能与老师预测不同) • 2、登记与统计错误题目、类型(关注个别学生) • 3、倾听学生想法、解析原因 • ★提高时效性: • 及时讲评、举一反三、注意对问题的跟踪 • ★改进讲评方式: • 谨防教师一言堂,正确对待学生对问题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开展错题的收集与分析。 • ★对错题跟踪测评

  23. (三)讲评课 题例 10.(2010省质检)打开右图所示装置中的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的现象是 A.烧杯中有气泡产生 B.试管内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C.铁丝网的表面产生绣迹 D.烧杯内溶液变红色 不是外在的而是生成的; 是统整的知识, 是问题中的知识; 个人理解的知识有缺陷, 通过合作互相补充知识。

  24. 高考评价任务设计框架 内容知识 丰富 学科认知 能力 限定 开放 贫瘠

  25. 12.(2010福建)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尝试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 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 A. 2.5μmol· L—1·min—1和2.0μmol· L—1 • B. 2.5μmol· L—1·min—1和2.5μmol· L—1 • C. 3.0μmol· L—1·min—1和3.0μmol· L—1 • D. 5.0μmol· L—1·min—1和3.0μmol· L—1

  26. (四)知识梳理案例(1)沉淀溶解平衡 1. 已知常温下:KSP (AgCl) = 1.8×10-10 mol2·L-2,KSP (Ag2CrO4) = 1.9×10-12 mol3·L-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 KSP比在纯水中的 KSP小 B.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Na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说明 KSP (AgCl) < KSP (AgI) C.将0.001 mol·L- 1的AgNO3溶液滴入0.001 mol·L- 1 的KCl和0.001 mol·L- 1的K2CrO4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沉淀 D.向AgCl的悬浊液中滴加浓氨水,沉淀溶解,说明AgCl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27. 2.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往KCl和KI的稀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入AgNO3溶液并不断搅拌,所得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原溶液中c(Clˉ)/c(Iˉ)的比值为( ) A. 1∶2 B. 1∶3 C. 2∶1 D. 3∶1 3.KI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可形成沉淀,此沉淀的Ksp=7.0×10—9。将等体积的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若D的浓度为1×10—2mo1/L ,则生成沉淀所需Pb(NO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5.6×10-4mol·L-1

  28. 4.在25℃时,AgX、AgY、AgZ均难溶于水,且Ksp(AgX)= 1.8×10-10,Ksp(AgY)= 1.0×10-12,Ksp(AgZ)= 8.7×10-17。下列说法(均在25℃)错误的是 A.三者溶解度(mol/L)的大小顺序为 S(AgX)> S(AgY)>S(AgZ) B.若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c(Y-) 减小C.若取0.188g的AgY(相对分子质量188)固体放入 100mL水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溶液中Y-的物 质的量浓度为1.0×10-2mol•L-1D. 往C选项的溶液中加入1mL0.1mol/L的NaZ溶液,能生 成AgZ沉淀

  29. 知识梳理案例(2)守恒观、微粒观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22.4LCO2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分子数约为NA B.常温常压下,0.1molFe在足量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11.2LNO与11.2LO2混合后所含原子数为2NA D.电解精炼铜时,电解池中每转移1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为0.5NA 2.将0.2mol/L的氨水与0.1mol/L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c(NH3·H2O)>c(NH4+) B.c(NH4+)+c(H+)=c(Cl-) C.c(Cl-)<c(NH4+) D.c(NH3·H2O)+c(NH4+)=0.2mol/L

  30. 3.铁氧磁体法处理含Cr2O72-的废水的原理如下:向含Cr2O72-的酸性废水中加入FeSO4·7H2O,将Cr2O72-还原为Cr3+,调节溶液的pH,使铁、铬元素转化为组成相当于FeII[FeIIIx·CrIII2-x]O4 (铁氧磁体、罗马数字表示元素的价态)的沉淀。处理含1 mol Cr2O72-的废水至少需要加入a mol FeSO4·7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0.5,a=8 B.x=0.5,a=10 C.x=1.5,a=8 D.x=1.5,a=10 (x+1)FeSO4·7H2O ~~FeII[FeIIIx·CrIII2-x]O4~~~ (2-X)/2Cr2O72-

  31. 4、(2010年考试说明)为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和废物利用等目的,某硫酸厂用碳酸钙作吸收剂与水配成浆液,洗涤尾气(SO2的体积分数为0.200%)并吸收SO2,得到石膏(CaSO4.2H2O)。求:22.4m3(标准状况下)的尾气可制得石膏多少千克?(设二氧化硫的利用率为80.0%)4、(2010年考试说明)为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和废物利用等目的,某硫酸厂用碳酸钙作吸收剂与水配成浆液,洗涤尾气(SO2的体积分数为0.200%)并吸收SO2,得到石膏(CaSO4.2H2O)。求:22.4m3(标准状况下)的尾气可制得石膏多少千克?(设二氧化硫的利用率为80.0%) • 4、0.275Kg SO2~~·~~~ CaSO4.2H2O 5(2010年省质检)[实验二]通过下列步骤,测定实验一所得产物中氯元素含量以确定产物是否含有结晶: ①称取m1g样品置于烧杯中,充分溶解;②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③洗涤沉淀,干燥至恒重,称得沉淀质量为m2g (3)若步骤③的操作中未洗涤沉淀,将导致测得的氯元素含量(填“偏高”或“偏低”)。 (4)若测得m1=10.40,m2=28.70,则所得产品中MgC12·nH2O中的n的值为。 MgC12·nH2O~~~~~~2Cl-~~~~~~~2AgCl

  32. 6、处理方法之二是对钢铁发蓝处理。所谓“发蓝”,就是在钢铁零件等进行氧化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蓝黑色氧化膜。发蓝处理过程可表示如下:6、处理方法之二是对钢铁发蓝处理。所谓“发蓝”,就是在钢铁零件等进行氧化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蓝黑色氧化膜。发蓝处理过程可表示如下: 除锈后的铁片在发蓝液(NaNO2、NaNO3及NaOH组成的混合液)中浸泡(步骤IV),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反应一:_Fe+_NaNO2+__NaOH — _Na2FeO2+_H2O+_NH3↑ 反应二:8Fe+3NaNO3+5NaOH+2H2O=4Na2Fe2O4+3 NH3↑ 反应三:Na2FeO2+Na2Fe2O4+2H2O=Fe3O4+4NaOH ①配平“反应一”的化学方程式(将系数直接填在横线上)。 ②若要循环使用发蓝液,从理论角度分析,需要往使用过的发蓝液中加入_____ A.只需加入NaNO2 B.只需加入NaNO2和NaNO3 C.需要加入NaNO2、NaNO3和NaOH D.不需加入任何物质而直接使用 • 3,1,5,3,1,1 (3分) B(2分)

  33. 效率问题---精简信息 • 1、区分知识与信息 • 应该把时间花在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上,而不是单纯地浏览与记忆。 • 2、教师要减少学生不必要的思考 • 要学会无视一些随机的枝节问题。 • 3、优先考虑最重要的因素 • 许多知识的框图是人为结果,没有你想得那么重要。 • 大量的信息让你觉得自己似乎“知道了很多”,实际上却带不来什么实质的收益:这就是效率法则中“精简信息”的必要了。

  34. 这些做法有效率吗? • 【案例1】 认真读书。 “要认真研读课本的有关内容,结合复习弄清、弄懂每一个知识点” 【调查】认真研读课本有效果,但效率不高,学生普遍反映看课本好象没有什么感觉,看与不看没有多大差别。 【改进方案】知识转化成问题,转化为提纲,让学生根据问题逐一检查,如果他们不懂,可以再通过查阅课本来解答,这样效果会好一点的。

  35. 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认为: (1)一堂好课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 和持续学习动力; (2)课堂教学中必须兼顾有差异的 学生,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得。 (3)一堂好课必须体现思维的深度。上 课提问比不提问好,但如何提问是教师不 断努力的探索的问题。从教师和学生提问 质量可以看出思维深度。 (4)促使学生知行结合,有所收获。

  36.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