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248 Views
电子图书. 1 、电子图书的概念 2 、电子图书的发展状况 3 、电子图书的优势 4 、目前电子图书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1 、电子图书的概念.
E N D
电子图书 1、电子图书的概念 2、电子图书的发展状况 3、电子图书的优势 4、目前电子图书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1、电子图书的概念 • 电子图书又叫数字图书,对应的英文是Electronic Book,简称e-book,是继纸质印刷出版物之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图书类型。传统的纸质图书是把文字和图像信息通过印刷在纸张上的实际的铅、油墨等物质表达出来,在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读者从书店购买后进行阅读的。电子图书是把图、文、声、像等信息通过二进制代码存储在磁盘、光盘等磁光介质上,再通过计算机或专用阅读器显示出来供读者阅读。目前,电子图书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也可以通过网上支付从提供电子图书的网站上下载,还可以购买存贮有电子图书的光盘等介质来获得电子图书。 • 综上所述,可以把电子图书解释为: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存储在磁、光等非纸质介质上,借助于计算机或类似设备提供给人们阅读利用的专门装置,并以数据信息的生产和再现代替图书的制作发行和阅读,起到记载、存贮和传播信息、知识的作用。
2、电子图书的发展状况 • 电子图书第一次出现是在1971年。当时MichaelHart先生提出了“古腾堡计划”,专门收录没有版权的经典文学作品,将其输入电脑供人们网上阅读和下载,第一次使纸质图书规模化地转化为电子图书。 • 随后几十年,国内外IT公司、出版社、网上书店纷纷涉足电子图书市场,开发电子图书产品。1998年,美国诺瓦梅地亚公司(NuvoMedia)推出了手持式阅读器———“火箭书”(RocketBook),标志着电子图书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 国外电子图书发展的速度相当惊人。在网络出版发展最早的美国,目前已有79%的出版社拥有自己的网站。2000年3月,有着“恐怖小说之王”美誉的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以电子格式在网上发表了66页共16000字的新作《骑弹飞行》(RidingtheBullet),成功地创下了2小时之内被下载40万次的惊人记录,创造了网络出版的奇迹。
国内的电子图书产品是在20世纪80年代,最早由一些拥有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的单位和个人自发组织起来,建立了软磁盘(FD)数据库。伴随着国外电子图书市场的迅猛发展,国内电子图书市场也日趋活跃。在1999年第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国内网上书业如超星、博库、北大方正、辽宁出版集团等,纷纷展示了各自的电子图书产品。国内的电子图书产品是在20世纪80年代,最早由一些拥有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的单位和个人自发组织起来,建立了软磁盘(FD)数据库。伴随着国外电子图书市场的迅猛发展,国内电子图书市场也日趋活跃。在1999年第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国内网上书业如超星、博库、北大方正、辽宁出版集团等,纷纷展示了各自的电子图书产品。 • 辽宁出版集团与美国泰通公司合作推出了先进的中文电子阅读器“掌上书房”,具有离线阅读40小时,容量达到10万页,且具有与纸质图书相同的阅读方式功能。为了支持其新推出的“掌上书房”,辽宁出版集团还为每个用户免费提供1000种图书,作为“掌上书房”的基本配置,今后读者可通过其开设的“中国电子图书网”随时更换自己书柜里的图书。北大方正的“阿帕比”(Apabi)以数字版权保护为核心,是一套分别针对作者、出版社、网络书店和读者的系统软件。超星公司开发的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读软件SSReader,可以阅读到国家图书馆共计9000万页的全文资料。博库还推出了eBook超市、在线阅读、会员图书馆等,旨在尝试中国收费下载的模式。 • 2001年,全球第一部命名为“新华E-Book”的中文电子图书在海峡两岸同时上市,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中文电子阅读的新时代。
3、电子图书的优势 • 3.1高度灵活性、使用便捷 • 电子图书是一种数字化产品,借助数字技术的加工和编辑功能,不同的字符、图形、图像和声音,在数字状态下可以任意组合、增删、修改、移动和重新排序,由于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感受,带给人以艺术享受。当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上信息的高速传输,使电子图书的信息资源便于复制、检索、备份、统计,功能强大,使读者的利用更加迅捷、方便。 • 3.2 海量存储、节省存储空间 • 电子图书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将信息高密度地储存在计算机使用的硬盘、光盘、软盘及其它高密度的信息存贮介质上,同传统的纸质图书相比,电子图书载体容量巨大,现在计算机的一个硬盘可轻易保存上万本的电子图书,电脑常用的3英寸软盘就可以存几十万字的一部长篇小说,这与传统图书馆庞大的体积相比有绝对的优势。 • 3·3 节约资源、出版方便 • 电子图书不需要纸张印刷,节约了制作成本,同时节约纸张,保护森林资源,是一种环保的绿色产品;电子图书的出版打破了传统出版的界限,完全超越了现有出版的管辖范围,它的制作从编辑、审稿、发表、备份、下载、再到阅读,整个过程都可在网上虚拟的电子出版屋中进行,减少了出版、打样、输出、装订等中间环节,使图书的更正、修订、改版等易如反掌,可以实现实时更新。
3·4 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 电子图书的借阅是通过互联网用计算机来自动完成的不需要人为的干预,简化了到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可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服务的方式上,电子图书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通过网络将用户与图书馆联成一片,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从图书馆网页上下载图书使用。 • 3·5 按需出版,信息反馈迅速 • 电子图书运用网络进行存储和流通,出版商和书店不需要承担库存的成本,可以实现产品零库存,按需出版按需下载;读者阅读电子图书不受地域、时间、短版、绝版的限制,读者对电子图书的信息反馈可以做到非常迅速针对不同需要的用户还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 3·6 降低了图书购买的成本 • 电子图书比传统的图书价格便宜,一般只是印刷型图书价格的20%,读者用卡或电子货币付款后,可下载使用阅读或专用浏览器在计算机上离线阅读,所以现在的电子图书与传统图书纸质版同步推出新书,阅读所付的费用较便宜。电子图书还具有“一对多”服务功能,也就是说一本图书同时可供多位读者使用,避免了购买复本图书的问题,使图书馆可用有限的经费购买更多的图书。
4、目前电子图书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 虽然电子图书发展比较快,但它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还存在一个从发展到完善的过程,因此,电子图书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 • 4·1 网络的安全问题 • 网络化的发展及电子图书对网络环境的依赖,安全问题已日益突出。网络系统随时有可能遭到计算机病毒、黑客的攻击,造成系统被破坏或者被非法使用,信息数据泄露和丢失,造成电子图书变得残缺不全、面目全非甚至不复存在。因此采购的图书馆应当具有电子图书资源的分布式管理和数据保护职能,来集中保护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的安全。若图书馆服务器的数据遭到破坏、丢失,那么图书馆所采购的电子图书的数据将无从恢复,因此要对图书信息系统数据进行备份,对工作站使用不间断电源及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等安全措施对电子图书进行全面保护。如果电子图书的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势必影响电子图书的发展,因此网络安全问题应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 4·2 知识产权问题 • 无论是将正式出版的文献转化为电子形式在网上发布还是将没出版的作品在网上公布,都要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未经作品的版权所有者同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他人的作品。由于电子图书是在网上下载、浏览,因此版权问题比传统图书更难以控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传统文献数字化引起的版权问题,它是由于电子网站未经著作权人同意擅自将纸质作品数字化而导致的“无限传播”,从而产生版权纠纷;二是电子图书网上传输引起的未经授权的复制,从网上下载一部电子图书,经过解码将其转换成另一种格式,就可以在网上传播,从而侵犯了网络出版社的权利。如果一本电子图书在网站上可以无限制地被下载,这样做虽然方便了个人用户,但必将损害出版社、软件公司及其图书作者的利益。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势必挫伤作者的创作热情,出版社也因没有经济收益而放弃对电子图书的投资。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电子图书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目前虽然开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加密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电子图书的版权,但并不能完全杜绝盗版,因此还需要法律规范等方面的配合,得到的法律的保护。在网络信息传播飞速发展的实践中,积极探索电子图书保护的理论和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著作权保护措施。尽快出台相配套的著作权法规,为电子图书和网络出版进一步营造出一个健康有序的法律环境,以推动电子出版物的繁荣发展。目前虽然开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加密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电子图书的版权,但并不能完全杜绝盗版,因此还需要法律规范等方面的配合,得到的法律的保护。在网络信息传播飞速发展的实践中,积极探索电子图书保护的理论和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著作权保护措施。尽快出台相配套的著作权法规,为电子图书和网络出版进一步营造出一个健康有序的法律环境,以推动电子出版物的繁荣发展。 • 4·3 电子图书的标准化、规范化 • 标准化问题是电子图书十分迫切解决的问题,电子图书从加工、整理到数据存储格式,从管理软件、阅读硬件到涉及的通讯与网络等方面,至今还没有行之有效的统一标准,统一的标准和格式可以使电子图书更有规范可循更有安全可依。现在基本是各家公司各自为阵,以至阅读器及层出不穷,相互之间不能兼容,如在网上书店BN下载一本付费下载MSReader格式的书,就必须同时下载并安装相应的阅读软件。 • 在国内比较知名的电子图书阅览器就有: • 超星阅览嚣(SuperstarReader),是超星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DG格式的电子图书阅览器。可以阅读总量超过30万册的PDG格式的数字图书。 • 国图图书阅览器(Bkreader),它是中国国家图书馆NLC格式的电子图书阅览器,国家图书馆是继超星图书馆 • 以来的又一家大型电子数字图书馆。 • 华康阅览器(DynaDocReader),是WDL格式的电子图书阅览器,该格式与PDF文件格式类似,目前国内有些图书馆藏书用该文件格式储存。 • 中国期刊网全文阅览器(CajViewer),是中国期刊网caj格式电子期刊阅览器。 • 维普期刊全文阅览器(VipBrowser),重庆维普资讯公司提供的Vip格式电子图书阅览器,是国内目前数据量最大的综合性文献型数据库。 • 百博电子图书阅读器,由百博公司独立开发,可在百博指定的网上电子书店内购买、下载、阅读多种格式(如 • 百博EBK、TXT、HTML等格式)的电子图书。 • 方正ApabiReader,可以阅读CEB、PDF、HTML、TXT和OEB等格式的电子书。 • 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不同的出品人提供的电子图书格式不同,需要用户使用不同的电子图书阅览软件进行阅读,这往往使得相当一部分用户感到无所适从,面对这么多的格式,应当指定一个通用的文本格式标准,以方便读者的使用。
4·4 阅读的舒适性问题 • 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屏幕上进行阅读仍然是一件不太舒服的事情,现在无论是PC显示器,还是专用的阅读器,其解像率低使屏幕清晰度无法达到读者阅读传统书籍的程度。一般情况下,阅读电子图书时眼睛的舒适度最多只能达到阅读传统书籍的1/3,很容易使人的眼睛产生疲劳,致使读者难以保持长时间地阅读,即便是使用ClearType(清晰字体),在屏幕上阅读还是比在纸面上阅读更容易使眼睛感到疲劳。当然随着屏幕技术的继续提高,这方面的差距会逐渐缩小。 • 4·5 阅读电子书的成本问题 •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要考虑成本。阅读电子图书要有工具,即电子图书阅读器。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电子图书阅读器的价格普遍偏高,而且重量偏重,它是制约电子图书普及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电子图书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成熟,以及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其成本价格会很快的降下来,从而使电子图书走向大众化。另外,现在网络免费和低价收费的观念盛行,网民习惯了“免费的午餐”,网络信息低成本浏览,也难以形成花钱阅读电子书的消费习惯,有调查表明,35·6%男性读者“不愿意”付费购买电子书,女性读者的比例为17·8%。绝大多数读者(78·3%)期望电子书的下载价格不要超过同种纸质图书的“1/3”,而认为比较理想的电子书下载费用应当为同种纸质图书的“1/10”。此外还要考虑上网的费用,所以说阅读电子书的成本不低。综上所述,我们正处于电子图书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eBook内容的充实、电子书阅读器、品种结构的调整、著作权保护水平的提高、数字化格式的统一等,必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从而推动电子图书的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