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报告人:多杰卓玛

藏文消息域框架语义结构描述研究. 报告人:多杰卓玛. 西北民族大学. 消息域. 1. 框架与框架语义. 6. 2. 结束语. 藏文消息域框架语义的结构描述. 3. 5. 藏文消息域框架语义的知识表示. 4. 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消息域( 1 ). “消息”一词的由来及理解 中国古代 《 易经 》 中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刘欢欢 . “消息”的由来 [J]. 《 开心学语文:小学版 》2009(6):15. )

Download Presentation

报告人:多杰卓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藏文消息域框架语义结构描述研究 报告人:多杰卓玛 西北民族大学

  2. 消息域 1 框架与框架语义 6 2 结束语 藏文消息域框架语义的结构描述 3 5 藏文消息域框架语义的知识表示 4 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3. 1 消息域(1) • “消息”一词的由来及理解 中国古代《易经》中:“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刘欢欢.“消息”的由来 [J]. 《开心学语文:小学版》2009(6):15.) 到了近代,“消息”才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新闻体载,所以“消息”又叫新闻,其实消息则是新闻的主体,是传播新近发生事件的报道。

  4. 1 消息域(2) • 在藏语中,消息是 (慈诚罗珠编.汉藏英常用新词语词典[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8.p566.) 人与事有关情况的报道或人与人之间互相往来的信件及人们相互之间带的话都看成是消息。在藏语新闻媒体中,与消息相关的词汇有 一般地,这些词有关的句子便是对某一情况事件的信息交换场景的描写。

  5. 1 消息域(3) • 藏语的“消息域” 描写的是与某人或某事有关情况的消息获取及某事件的信息交换等。消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载体,消息中包含信息,得到消息,从而获得了信息。

  6. 2 框架与框架语义(1) • 何谓框架 • 所谓框架,就是“表现一种典型情景的信息结构”(Minsky. 1979:7),这就是其框架理论。 • 到了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后,费尔默(Charles Fillmore)将认知科学领域中由明斯基所创的框架概念首次引入语言学中6,并对该定义做了几次修正后Fillmore (1992)认为“框架是词语对概念进行编码时的认知结构”。 • 在认知语言学里引用了(Petruck 1996:1)的定义:框架是任何一种概念系统,理解该系统中的任何一个概念都必须以理解整个系统为前提;引入其中任何一个概念涉都会及系统内其他所有概念7。在从语义学的理论看,框架指对有关不变种类的事物或环境的知识进行编码的结构 ,具体规定它们的各个部分或参与部分所发挥的作用8。

  7. 2 框架与框架语义(2) • 藏语中,对框架的认识 不妨对“”而言, 动词“ ”关注的是“ ”和“”之间的行为,而“ ”为“ ”概念提供了语义理解和描述时所需的背景信息。

  8. 2 框架与框架语义(2) • 框架语义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例句: 这句话的视角是“ ”出发,整句来看,谈的内容是“ ”,其中的业格助词“ ”指明了“ ”所实施的动作及行为是“ ”即谈论。而谈论的内容又是“ ”即所见所闻方面的内容;见闻的地点及空间的位置是“ ”,看到的景象及原由是“ ”,我们将这些零星的知识,以视角为主线贯穿起来,可以形成以 “ ” 为凸点的消息域“新闻报道”类中的“ ”语义框架项。

  9. 2 框架与框架语义(2) 我们将上例中的凸凹点用下图的凸带形图来表示,其中a虚线框表示上例中的凸点部分,b虚线框表示上例中的凹点部分,这样形成整个话语的前景和背景成分。 (图1 构成例1的前景和背景成分)

  10. 2 框架与框架语义(2) 上例而言,“ ” 框架项的前景部分,即说话人和说的内容和后景或背景部分,即内容、手段、方式、地点、空间、原由、目的等一起构成了一个框架。在这基础上加上框架项释义、激活框架的词元等形成了一个框架语义。

  11. 3藏文消息域框架语义的结构描述 • 3.1藏文消息域的框架层级结构体系 • 3.2藏文消息域框架项的属性描述 • 3.2.1藏文消息域框架项的描述 • 3.2.2藏文消息域核心与非核心框架的描述 • 3.2.3藏文消息域词元的描述 • 3.2.4藏文消息域框架项的语义特征

  12. 3.1藏文消息域的框架层级结构体系 藏文的消息域而言,消息域框架分为四个层级(见下图):包括消息框架域、消息框架分域、消息框架类、消息框架项。

  13. 3.2 藏文消息域框架项的属性描述 (1) • 3.2.1藏文消息域框架项的描述 藏文的消息域中的 “ ”框架项而言,从框架编号(框架类别层级号)、框架项释义以及该框架在藏语中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来描述。请看下面“ ”框架项的描述。 框架编号:01010101 框架项名称: 框架释义: 汉语释义: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即报道消息。

  14. 3.2 藏文消息域框架项的属性描述 (2) ” • 3.2.2藏文消息域核心与非核心框架的描述 • 要理解“ ”的语义框架,必须要先理解“ ”的藏语释义,由“ ”框架的释义得到以下几点: • 第一,从释义中的解释“把新闻告诉群众”中的“告诉”这一动词激活了一连串的问题,比如“谁告诉的”、“告诉了什么事”、“谁说给谁听的”、“听到后的结果如何?”等问题中获取了一系列理解该框架的语义知识点,即:“ ” 。 • 第二,“ ”的方式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

  15. 3.2 藏文消息域框架项的属性描述 (3) ” • 3.2.2藏文消息域核心与非核心框架的描述 • 第三,以上各知识点在整个框架释义的认知理解过程中的主与次、有与无、必要与非必要等因素来区分哪些知识点是该框架语义理解时必有的成分,或者则称它为核心框架;哪些知识点是该框架语义理解时次要的或非必要的成分,则称它为非核心框架;我们将这些认知过程中的知识点全部链接起来,形成了整个框架项的框架语义。

  16. 3.2 藏文消息域框架项的属性描述 (4) ” 表一: “ ” 框架的核心框架及非核心框架属性描述

  17. 3.2 藏文消息域框架项的属性描述 (5) ” • 3.2.3 藏文消息域词元的描述 框架系统中,每个框架下包含有自己相应的词元,这些词元具有相同的框架语义背景,词元是一个词与它的一个义项的组合,即:在一个特定意义上的词。 比如报道框架“ ”涉及的词元包括: 等等。

  18. 3.2 藏文消息域框架项的属性描述 (6) ” • 3.2.4 藏文消息域框架项的语义特征 藏文消息域中的报道方已握有消息,通过报道行为致使已握有消息一方的将知情权及范围发生变化,消息从已知方到未知方方向的转移,动作具有自主性,动作的方向是向外,动作实施的过程是先报告消息后知情况。 因此,消息域词元能激活的一组语义特征可以描写为:[+自主事件]、[+消息知情权向客方转移]。

  19. 4 藏文消息域框架语义的知识表示(1) 藏文消息域框架分为四个层级体系,包括:1个框架域、2个框架分域、5个框架类及17个框架式组成。 藏文消息域的框架语义用框架网络来表示,具体的表示方式如下:   框架类∷ =<框架1>|<框架2>|<框架3>……    框架∷ = <ZWGNY (概念义原框架)><ZWCHY (词汇词义框架)> ZWGNY∷ = [ZSBT (知识本体槽) ] & <YYJS (语义角色槽)> ZSBT∷ =字符串(不可分割的最小概念集合中的元素) YYJS∷ =字符串(语义关系表中的元素) 字符串∷ =词的序列(元语言符号)

  20. 4 藏文消息域框架语义的知识表示(2) ZWCHY∷ = <CHY(词语槽)> &[<CSY(词释义槽)>]&[CL(词例槽)]& <CX(词性槽)> CHY∷ =字符串(词的原型) CSY∷ =字符串(对词语的定义及释义) CL∷ =字符串(词项的例子,为消除歧义提供可靠的帮助) CX∷ =N (名词)|V (动词)|A (形容词)|D (副词)|P (介词)|R (代词) 其中,“| ”表示“或”,“&”表示“与”, [ ]表示可选项, < >为必选项, ( )表示解释内容。 这种框架网很容易转换为面向对象的表示,为藏语言语义深层理解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21. 5 结束语 藏语自然语言的处理中,对藏语的词、短语、句子和篇章等基于语义内容的理解及翻译的研究离不开藏文词汇语义知识库这种基础工程技术的支撑,而框架语义属性描述其实就是对藏文词汇语义信息或对语义知识的一种描述。

  22. 七、参考文献 刘欢欢.“消息”的由来 [J]. 《开心学语文:小学版》2009(6):15. 慈诚罗珠编.汉藏英常用新词语词典[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8.p566. 3 TANNEN D. Framing in Discours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4马伟林.框架理论与意义识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18-21. 5俞晶荷. 框架语义学角度下的翻译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08年8月,第27卷第3期,p54-57. 6 UNGERER F, SCH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7李福印编著.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p119. [8]种守满.语义框架、场及其相互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1-3. [9]郝晓燕,刘伟,李茹等.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及软件描述体系[J].中文信息学报,2007,21(5):96-100.. [10]慈诚罗珠编.汉藏英常用新词语词典[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8. p27.

  23. 感谢各位指导!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