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205 Views
专业负责人说专业. 会 计 与 审 计.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张中元. 0. 【 专业基本情况介绍 】. 我校会计类中职专业于 1982 年开始设置,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办学时间较长,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鉴于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层次呈上升趋势, 2008 年我校申报并获准开设五年制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目前五年制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每年都能招收四个班,共有 500 多名在校生。. 2. 一、专业建设背景. (一)行业背景调研
E N D
专业负责人说专业 会 计 与 审 计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张中元 0
【专业基本情况介绍】 我校会计类中职专业于1982年开始设置,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办学时间较长,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鉴于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层次呈上升趋势,2008年我校申报并获准开设五年制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目前五年制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每年都能招收四个班,共有500多名在校生。 2
一、专业建设背景 (一)行业背景调研 扬州是一个经济发展中等水平的地区,区内大中型企业较少,中小企业数量占较大比重。为了解市场对人才各方面的需求,我们走访了扬州市的一些企业,对从公司回收的有效调查表来看,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偏重于高职高专层次,占被调查中小企业总数的58%。 。
(二)人才需求调研 1、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 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调查资料显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专业岗位主要是会计核算,而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岗位中小企业需求较少,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82%、10%、8%。岗位需求情况如图2所示: 。
2、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素质要求 (1)、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2)、过硬的业务素质 ◆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广泛的知识面 ◆掌握会计电算化,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3、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能力要求 (1)、较强的实践能力 (2)、更新知识的能力 (3)、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
二、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为“宽口径、强技能、高素质” 1、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把职业素质教育渗透于教学的 全过程。 2、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使诚信观念深入人心。 3、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及提高社会活动能力,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三、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企业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正确的专业认同,具备从事会计核算、常用财务会计软件应用、报表审计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初步具备助理会计师的知识结构及职业能力,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及相关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该培养目标以职业的导向性为出发点,办学思想由学科本位向就业导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以实践教学和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使毕业生能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 。
四、课程体系与结构 (一)课程体系设计理念: (二)课程体系模式: (三)课程体系开发思路与措施 1.突出核心课程的建设,进一步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 性,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群)的需求。 2.完善专业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定位,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进一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社会和行业对应用型人才规格变化的需求。
五、教学团队建设 (一)师资现状 (二)教学团队建设措施 1、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2、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
六、实践教学建设 (一)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认知实训 (2)岗位实训 (3)专业技能实训 (4)毕业实习 (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七、专业建设成效 我校五年制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经过3年的建设,目前取得了一点成效,如:师生参加省、市技能大赛,2人次获市一等奖,2 人次获省三等奖;教师参加扬州市“课改先行杯”课堂教学竞赛3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在联院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及说课比赛中,本专业有2名教师获得二等奖。
八、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来自企业的一线教师相对较少。 2、目前本专业还没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 3、教师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活动还相对较少。 4、本专业校内实训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与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的合作需进一步加强。 5、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有待不断开发和建设。
谢谢指导!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