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談談電影、說說歷史

談談電影、說說歷史. ──日治時期的電影. 引言. 日佔的初期,社會秩序大亂 ,糧食供應短缺,不少市民被迫逃難至內地,造成很多人家散人亡,戰後電影事業也因而停頓下來。 過去許多書籍多集中在講述民生受苦的一面,學生對日治的理解也多集中於政治層面,民生困苦及人們被壓迫的情況上。. 究竟在這艱辛的環境下,香港市民還有沒有娛樂?香港的電影事業在三零年開始起飛,它如何受到戰事的影響? 這專題研究希望讓你們認識另一層面的狀況 。. 日軍的進攻與市民的生活情況. 領米證與軍票. 日治時期的港督府. 日治時期的集中營. 日治時期的電影發展是香港電影史上的黑暗時期?.

hal
Download Presentation

談談電影、說說歷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談談電影、說說歷史 ──日治時期的電影

  2. 引言 • 日佔的初期,社會秩序大亂 ,糧食供應短缺,不少市民被迫逃難至內地,造成很多人家散人亡,戰後電影事業也因而停頓下來。 • 過去許多書籍多集中在講述民生受苦的一面,學生對日治的理解也多集中於政治層面,民生困苦及人們被壓迫的情況上。

  3. 究竟在這艱辛的環境下,香港市民還有沒有娛樂?香港的電影事業在三零年開始起飛,它如何受到戰事的影響?究竟在這艱辛的環境下,香港市民還有沒有娛樂?香港的電影事業在三零年開始起飛,它如何受到戰事的影響? • 這專題研究希望讓你們認識另一層面的狀況 。

  4. 日軍的進攻與市民的生活情況

  5. 領米證與軍票

  6. 日治時期的港督府 日治時期的集中營

  7. 日治時期的電影發展是香港電影史上的黑暗時期?日治時期的電影發展是香港電影史上的黑暗時期? • 日治時期指的是由1941年12月25日開始,到1945年8月的三年零八個月。在日人的統治下,有說那時是本港電影史上的空白期,或是黑暗時期。

  8. 究竟這說法如何界定? • 甚麼原因支持或反對這個說法?

  9. 黑暗時期──這個說法如何界定? 支持這個說法的是從當時的電影製作上出發,從以下圖表一可觀之:

  10. 1942-25年間真的沒有電影上映過? • 在圖表一中,我們可以發現淪陷期間,只有一部製作﹝事實上它也只是日人利用香港電影人製作的電影﹞,這正如之前所說1942-25年間是香港電影史上的黑暗期。 • 以下有些資料顯示了兩個不同的情況:

  11. 支持黑暗期的說法 • 《香港日報》1942年4月11日有如下的報導: • 「戰後,電影事業停頓,除了老闆和有積蓄的大明星外,其餘都被捲進了貧困的漩渦,跟生活作肉搏戰。能夠登台演戲的當然比較好,不能登台的就以小生意為業。攝影師有做了雜架攤老闆,錄音師做收買舊料商人,編劇家改行投稿或者跟做小生意,工人則多轉行做苦力,或者其他粗重工夫,導演人有做經紀,有做劇團的舞台監督,也有做運輸商的助手,以謀生計。但是僅能維持個人,家屬還得另想辦法。」

  12. 反對黑暗期的說法 • 關禮雄《日佔時期的香港》 • 「……在報導部影畫檢閱所的指導下,各組合開了聯席會議,並決定影片上映系統和票價……時局雖然艱難,看電影以消遣苦悶的人也不少。電影院因為一般成本不高,也勉強可以維持營業。」

  13. 支持?反對? • 以上兩個資料,《香港日報》為當時的一手資料,報導了即時的情況;《日佔時期的香港》則是學者研事的論著。兩個資料性質不同,所表達出來的問題也不同;另外, 《香港日報》所報導的是1942年初的情況,與《日佔時期的香港》從整體角度看當時的情況便又不同。

  14. 不過,在戰時的一份報章《華僑日報》上,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情況,原來在42至44年間都有一些電影廣告刊登。若從這份報章觀之,在圖表一上所反映的是否有矛盾?不過,在戰時的一份報章《華僑日報》上,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情況,原來在42至44年間都有一些電影廣告刊登。若從這份報章觀之,在圖表一上所反映的是否有矛盾?

  15. 《華僑日報》上所刊登的電影廣告: ﹝這些廣告究竟是甚麼電影呢?很明顯從圖表一觀之,真正當時製作的只是一部電影,則其他的電影廣告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戲院所公演的是甚麼?﹞

  16. 電影需要觀眾,然而日治時期民生困苦,電影觀眾何來?電影需要觀眾,然而日治時期民生困苦,電影觀眾何來? • 按資料顯示,三年零八個月是香港市民一個艱難的時期,從甚麼地方我們可以找到有關日治時期民生的狀況?

  17. 白米配給的情況,在三年零八個月中, 已成為市民生活中的一部份。

  18. 若果實際的情形那麼壞,市民根本沒有甚麼多餘的金錢看戲,何以報章上仍會有電影廣告?它吸引甚麼人去看?若果實際的情形那麼壞,市民根本沒有甚麼多餘的金錢看戲,何以報章上仍會有電影廣告?它吸引甚麼人去看? • 《華僑日報》所反映的似乎與民生狀況不乎,然而若沒有觀眾,這些廣告又有何用?何以見得市民會有能力去看戲? • 《華僑日報》所刊登的反映了甚麼意義?

  19. 圖表二:生活水平比較 • 以當時軍票作為價格單位

  20. 圖表二反映了甚麼訊息? • 與解答市民為何會去戲院看戲有關嗎?

  21. 《華僑日報》所反映的意義: • 請思考: • 一、日政府讓報章上刊登這類電影廣告有甚麼目的? • 二、所謂的電影廣告究竟指甚麼範圍? • 三、實際上映的究竟是甚麼影片? • 四、有甚麼戲院、架構、票價? • 五、日政府對電影的態度?有甚麼目的?

  22. 港九戲院票價

  23. 筈見恆夫著,陶滌亞譯〈美國電影侵略史〉,載《新影壇》1943年 Vo.2 No.1 這文章主要講述日政府欲「揭露英美侵略東亞的意圖」,因此「鼓勵東亞人民起來對抗英美」,所以凡英美電影在日治時期是不可能看見的。 這對你有甚麼啟示?

  24. 日政府如何控制上映的電影?有甚麼規則? • 《映畫演劇檢閱規則》、報道部的「映畫檢閱所」分別列明上映規則,及需要許可證才可上映或演出。

  25. 在日治時期所播放的粵語、國語舊片便以文藝愛情為主,不牽涉人民、國家及國恨情仇的電影。在日治時期所播放的粵語、國語舊片便以文藝愛情為主,不牽涉人民、國家及國恨情仇的電影。 • 例如: 〈蓬門碧玉〉:講述一個咖啡店女侍應的悲慘遭遇,哀怨動人。 《華僑日報》22-12-1942

  26. 〈人海飄零〉:愛情悲劇 《華僑日報》12-3-1943 〈上海屋簷下〉:倫理悲劇 《華僑日報》 16-6-1943 〈生死鴛鴦〉:愛情悲劇 《華僑日報》6-4-1943

  27. 除了以上的影片外,你還找到其他影片嗎?你覺得這類型電影對當時民生有甚麼影響?除了以上的影片外,你還找到其他影片嗎?你覺得這類型電影對當時民生有甚麼影響?

  28. 除了本地的舊製作外,也有日本片,這是所謂的新片。大多數是一些愛情電影,並均來自「東映」、「松竹」的製作。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所謂的樣版戲,如李香蘭主演的《萬世流芳》,講林則徐焚銷鴉片的故事;《奴隸船》講述華人被賣豬仔的故事;《支那之夜》講中日青年的戀愛。除了本地的舊製作外,也有日本片,這是所謂的新片。大多數是一些愛情電影,並均來自「東映」、「松竹」的製作。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所謂的樣版戲,如李香蘭主演的《萬世流芳》,講林則徐焚銷鴉片的故事;《奴隸船》講述華人被賣豬仔的故事;《支那之夜》講中日青年的戀愛。

  29. 上圖中間女士為李香蘭

  30. 也有一些紀錄片,如: • 1942年2月14日,日本人攝製的《香港戰事大寫真》; • 1942年12月8日,香港公映了由「香港總督部報道部」贊助,「香港電影協會」攝製的紀錄片《新生的香港》。

  31. 樣版戲和紀錄片本身對日政府的政治宣傳起了甚麼作用?樣版戲和紀錄片本身對日政府的政治宣傳起了甚麼作用?

  32. 電影人的態度? • 面對當前局勢、生活困局,電影工作者如何自處? • 日本人對待他們的態度是怎樣?

  33. 日治時期,香港只拍了一部《香港攻略戰》,事實上這部片也是由日本人所開拍的,當中大部份的工作人員均為日本人,演員方面只有紫羅蓮一位香港演員參與演出。日治時期,香港只拍了一部《香港攻略戰》,事實上這部片也是由日本人所開拍的,當中大部份的工作人員均為日本人,演員方面只有紫羅蓮一位香港演員參與演出。 • 為甚麼日本人要開拍這部片呢?

  34. 〈香港攻略戰〉在1942年12月8日公映,剛好是日本入侵香港一年的時間。〈香港攻略戰〉在1942年12月8日公映,剛好是日本入侵香港一年的時間。

  35. 你們的工作: • 第一階段:﹝考試後到二月中旬﹞ • 1. 請細心思考以上的各項問題; • 2. 上網查看有關香港淪陷的民生、娛樂資料; • 3. 到圖書館借閱有關香港淪陷的歷史書籍,增加對於日治時期的了解。

  36. 參考書目: • ﹝一﹞香港歷史檔案館 ─ 日治時期香港的資料目錄: • 1.Ward, Robert S., Hong Kong under Japanese Occupation: A case Study in the Enemy’s Techniques of control, 1943. • 2.參考案卷,Battle for Hong Kong • 3.參考案卷,Japanese Occupation and Surrender Hong Kong, 1941-1945 • 4.參考案卷,Streets and Roads

  37. 5.參考案卷,Stanley Internment Camp • 6.參考案卷,Prisoner of War, Hong Kong, 1941-1945 • 7.Hong Kong News 1942-14/8/1945 • 8.華僑日報 10-12/1941;5/1942-8/1945

  38. ﹝二﹞二手資料目錄: • 1.謝永光《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香港:明報出版社,1994年﹞。 • 2.謝永光《香港抗日風雲錄》﹝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 • 3.謝永光《戰時日軍在香港暴行》﹝香港:明報出版社,1993年﹞。 • 4.謝永光《香港淪陷 ── 日軍攻港十八日戰爭紀實》﹝香港:商務印書館,1995年﹞。

  39. 5. 關禮雄《日佔時期的香港》﹝香港:三聯書店,1993年﹞。 • 6.程美寶、趙雨樂 編著《香港史研究論著選輯》﹝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1999年﹞。 • 7. 王賡武 主編《香港史新編》﹝上冊﹞﹝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

  40. 8. 吳培榮、譚秀牧 編《香港飛躍七十年》﹝香港:南華早報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 9.陳志華、黃家樑《簡明香港歷史》﹝香港:明報出版社,1998年﹞。 • 10. 金應熙《香港史話》﹝韶關: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 • 11. 高添強《香港今昔》﹝香港:三聯書店,1994年﹞。

  41. 12.劉蜀永《簡明香港史》﹝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12.劉蜀永《簡明香港史》﹝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 • 13.元邦建 編著《香港史略》﹝香港:中流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 • 14.王一桃 主編《香港的回憶 ── 燦爛的香港系列》﹝香港:雅苑出版社,1997年﹞。 • 15.葉德偉《香港淪陷史》﹝香港:廣角鏡出被社,1982年﹞。

  42. ﹝三﹞網址: • 香港電影資料館 • 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HKFA/chinese/cindex.html • 香港歷史檔案館 • http://www.info.gov.hk/pro/

  43. 並他: • http://hk.geocities.com/japan_zone/index1.html • http://www.geocities.com/jimtse2000/index1.htm • http://members.tripod.com/twinchau/ • http://hk.geocities.com/kyc3dhist/ • http://www.geocities.com/history_project_fall_of_hk/ • http://hk.geocities.com/chinesehistory3b/ • http://chinesehistory.cjb.net/ • http://www.fallof.hk.st/ • http://hk.geocities.com/homeworkf3a/house.ht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