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7

2.5 回路分析的矩阵方法

2.5.1 广义支路及其特性方程的矩阵形式. 2.5 回路分析的矩阵方法. 广义支路及其图. 特性方程. u k  R k ( i k  i Sk ) u Sk  R k i k  R k i Sk  u Sk. 或. i k  G k ( u k  u Sk ) i Sk  G k u k  G k u Sk  i Sk. 其中 i b 和 u b 分别为支路电流向量和支路电压向量;.

hal
Download Presentation

2.5 回路分析的矩阵方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5.1 广义支路及其特性方程的矩阵形式 2.5 回路分析的矩阵方法 广义支路及其图 特性方程 ukRk(ikiSk)uSkRkikRkiSkuSk 或 ikGk(ukuSk)iSkGkukGkuSkiSk

  2. 其中ib和ub分别为支路电流向量和支路电压向量; uS[uS1, uS2, …,uSb]T和iS[iS1, iS2, …,iSb]T分别为电压源向量和电流源向量,Rbdiag[R1, R2, …, Rb]为支路电阻矩阵,Gbdiag[G1, G2, …, Gb]为支路电导矩阵。 设电路具有b条支路、n个节点,将所有支路的特性方程合成写成矩阵形式,有 ubRbibRbiSuS ibGbubGbuSiS 或

  3. 2.5.2 网孔分析的矩阵方法 基尔霍夫定律的降阶网孔矩阵 Mub= 0 将一般支路特性方程的矩阵形式代入上式,可得 MubMRbibMRbiSMuS0 由于 ib = MTim MRbMTimMRbiSMuS 所以得网孔方程 令 RmMRbMT uSmMRbiSMuS RmimuSm 网孔方程可简写为

  4. 例2.5.1试用矩阵方法列写图(a)所示电路的网孔矩阵方程,并求各广义支路的电压和电流 (a) (b) 解:可按下述步骤列写电路的网孔矩阵方程 (1) 按照广义支路的定义,作出电路的有向图,设定支路及网孔的参考方向,如图(b)所示 (2) 根据有向图写出降阶网孔矩阵

  5. (3)由电路及电路的图写出支路电导矩阵 电压源向量为 电流源向量为 (4) 求取网孔电阻矩阵 (5) 计算网孔电压源向量

  6. (6) 列出网孔矩阵方程为 (7) 求解上述方程得到网孔电流向量 (8) 求取支路电流向量 所以

  7. 2.5.3 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回路矩阵形式 对于一个具有b条支路、l个基本回路的连通图,定义基本回路矩阵B=[bik]lb,其中行号对应基本回路,列号对应支路,B的第(i,k)个元素bik定义为 有向图及其基本回路 选支路4、5和6构成一个树,则得连支集{1,2,3}

  8. 按上述选取基本回路的情况下,B具有下列形式 B = {1l┇Bt}l个基本回路 l条连支 n1条树支 可知基本回路为l1、l2和l3,即{1,5,6}、{2,4,5,6}和{3,4,5},如下图所示。 此时可以写出基本回路矩阵为

  9. 对基本回路列写KVL方程,并写成矩阵形式,有 推广到一般情况,假设ub表示支路电压向量,则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基本回路矩阵形式为 Bub = 0 如果将支路电压向量按照连支电压和树支电压进行分块,则上式可以写成

  10. 从而得到连支电压和树支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连支电流是一组独立变量,可以用来表达全部支路电流。通过对基本割集(即单树支割集)列写KCL方程,能够将树支电流表示成连支电流的代数和。 选支路4、5和6构成的一个树,其基本割集如右图

  11. 应用KCL,有 用连支电流表示所有支路电流,写成矩阵形式为 推广到一般情况,假设il表示基本回路电流向量,ib表示支路电流向量,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基本回路矩阵形式为

  12. 2.5.4 基本回路分析的矩阵方法 得到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回路矩阵形式和支路方程的矩阵形式之后,就可以建立基本回路方程的矩阵形式,进而求出电路的支路电压和支路电流。 将支路特性方程代入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基本回路矩阵形式,有 BubBRbibBRbiSBuS0 再将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基本回路矩阵形式代入有 BRbBTilBRbiSBuS uSlBRbiSBuS RlBRbBT 令 RliluSl 回路方程可简写为

  13. 运用回路分析矩阵法分析电路的步骤可总结为: (1) 画出与电路对应的有向图,选树并按先连支后树支的次序对支路进行编号。再作出基本回路,选回路方向与该回路中的连支方向相一致。 (2) 写出基本回路矩阵B、支路电阻矩阵Rb、电压源向量uS及电流源向量iS (3) 求回路阻抗矩阵RlBRbBT (4) 求回路电压源向量uSlBRbiSBuS (5) 求回路电流向量ilRl–1uSl (6) 求支路电流向量ibBTil (7) 求支路电压向量ubRbibRbiS+uS

  14. 例2.5.2试用矩阵方法列写出图 (a)所示电路的基本回路方程。 (a) (b) 解:可按下述步骤列写电路的基本回路方程 (1) 画出图(a)所示电路的有向图。选树T:{5,6,7},并按先连支后树支的次序对支路进行编号。作出基本回路,其方向与该回路中的连支方向相一致,如图(b)所示。

  15. (2) 写出基本回路矩阵B、支路电阻矩阵Rb、电压源向量uS及电流向量iS uS [0 uS2 0 0 0 uS6 0]T iS[0 0 0 0 –iS5 00]T (3) 求回路电阻矩阵Rl

  16. (4) 求回路电压源向量uSl 最后得到以基本回路电流向量il为变量的基本回路方程为

  17. 例2.5.3试按指定的树T:{4,5,6}写出图 (a)所示电路的基本回路方程 (a) (b) 解:图(a)所示电路的有向图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各个基本回路及其参考方向

  18. 首先,将受控电源看作为独立电源。直接写出电路方程为 然后把受控电源的控制量用基本回路电流表示 代入上式,经移项便得所求的基本回路方程

  19. 2.6 割集分析的矩阵方法 割集分析法是以割集电压为独立变量来列写电路方程的电路分析方法。在割集分析法中,一般以树支电压(也称割集电压)为独立变量,对每个基本割集列写KCL方程,求得树支电压。而连支电压可通过树支电压求出。节点分析法是割集分析法的特例。 2.6.1 节点分析的矩阵方法 基尔霍夫定律的降阶关联矩阵形式 Aib= 0 ub = ATun 结合支路方程式,可以整理得 AibAGbATunAGbuSAiS0

  20. AGbATunAGbuSAiS 令 iSnAGbuSAiS GnAGbAT GnuniSn 可简写为 2.6.2 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割集矩阵形式 对一个支路数为b、割集数为c的连通图,定义一个基本割集矩阵Q=[qik]cb,其中行号对应割集,列号对应支路,Q的第(i,k)个元素qik定义为

  21. 基本割集矩阵为 按上述选取基本割集的情况下,Q具有下列形式: Q = [Ql ┇1t]nl个基本回路 l条连支 n1条树支 有向图及其基本割集 选支路4、5和6构成一个树,可知上图的基本割集为cl、c2和c3,即{2,3,4}、{1,2,3,5}和{1,2,6},如下图

  22. 对基本割集列写KCL方程,并写成矩阵形式有 推广到一般情况,假设ib表示支路电流向量,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基本割集矩阵形式为 Qib = 0 如果将支路电流按照连支电流和树支电流进行分块,则上式可以写成

  23. 从而得到树支电流和连支电流之间的关系为 树支电压是一组独立变量,可以用来表达全部支路电压。对基本回路列写KVL方程,能够将连支电压表示成树支电压的代数和。

  24. 用树支电压表示所有支路电压,并写成矩阵形式为 推广到一般情况,假设ut表示基本割集电压向量,ub表示支路电压向量,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基本割集矩阵形式为

  25. 2.6.2 基本割集分析的矩阵方法 得到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割集矩阵形式和支路方程的矩阵形式之后,就可以建立基本割集方程的矩阵形式,进而求出电路的支路电压和支路电流。 将支路特性方程代入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基本割集矩阵形式,有 QibQGbubQGbuSQiS0 再将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基本割集矩阵形式代入有 QGbQTutQGbuSQiS iSqQGbuSQiS GqQGbQT 令 GqutiSq 割集方程可简写为

  26. 运用基本割集矩阵法分析电路的步骤可总结为: (1) 画出与电路对应的有向图,选树并按先连支后树支的次序对支路进行编号。再作出基本割集,选基本割集方向与该割集中的树支方向相一致。 (2) 写出基本割集矩阵Q,支路电导矩阵Gb,电压源向量uS及电流源向量iS (3) 求基本割集导纳矩阵GqQGbQT (4) 求基本割集电流源向量iSq QGbuSQiS (5) 求基本割集电压向量utGq1iSq (6) 求支路电压向量ubQTut (7) 求支路电流向量ibGbubGbuSiS

  27. 例2.6.2试列写出图 (a)所示电路的基本割集方程 (a) (b) 解: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 画出图 (a)所示电路的有向图。选树Tt为{5,6,7}并按先接支后树支的次序进行支路编号。再找出基本割集cl、c2及c3并使基本割集的方向与该基本割集中的树支方向相一致,如图(b)所示。

  28. (2) 写出基本割集矩阵Q、支路电导矩阵Gb、电流源向量iS及电压源向量uS uS [0 uS2 0 0 0 uS6 0]T iS[0 0 0 0 –iS5 00]T (3) 求基本割集导纳矩阵Gq

  29. (4) 求基本割集电流源向量iSq 最后得到以基本割集电压向量ut为变量的基本割集方程为

  30. 2.7 电路的对偶性 两个互为对偶的电路 (a) (b)

  31. 通过直接观察,可得图 (a)所示电路的网孔方程为 , , 图 (b)所示电路的节点方程 , , , , 如果两个电路的元件值具有下列关系

  32. 的节点方程与电路N的网孔方程不仅形式 如果电路 相同,各项系数以及激励的数值相同,那么电路方程的解的数值也分别相等,称这样的两个电路互为对偶电路。 则上两个方程的解的值相同,即 对偶性是电路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规律。如果电路中某一关系(定理、方程等)的表述是成立的,则将表述中的概念(变量、参数、元件、结构等)用其对偶因素转换后所得的对偶表述也一定是成立的。这就是对偶原理。

  33. 的关联矩阵为 设电路N的网孔矩阵为M,电路 ,则这两个电路的有向图称为对 ,如果 偶图。 对于一个连通的、平面的拓扑图G,可以按如下步骤作出其对偶图 的支路。 (2)对图G的每一条支路,画出图 (1)对图G的每一网孔,画出图 的节点。 中支路的 (3)根据给定有向图G,确定对偶图 方向。

  34. 例2.7.1试作出图 (a)所示有向图G的对偶图 解:按照作对偶图的规则,在图G的网孔ml、m2、m3和m4中分别画出节点 则画在外 、 、 和 ,节点 的参考节点,见图(b)。图中 网孔的外面,并作为图 的各条支路,这 用虚线画出连接节点 、 、 、 及 些支路与图G中各支路是一一对应的。这样,就得出 了对偶图 ,如图(c)所示。 (a) (b) (c)

  35. 在作出对偶图之后,就可以在对偶图的基础上作出对偶电路。这只要在对偶图的每一支路在作出对偶图之后,就可以在对偶图的基础上作出对偶电路。这只要在对偶图的每一支路 上画上与 支路k相对偶的元件即可。 例2.7.2试求图 (a)所示电路N的对偶电路 (a) (b) 解:根据上面所说的方法可得如图(b)所示对偶电路。图中,

  36. 2.8 端口特性分析 在有些情况下,仅需求解电路某一支路或某些支路电压、电流,这时一种解决办法就是把复杂的“大”电路拆分成“小”电路,对这些“小”电路逐一求解从而得出所需结果。 2.8.1 一端口电路的端口特性 一端口电路的端口特性是由电路本身的拓扑结构和元件参数决定的,与外电路无关。

  37. 解:图(a)所示电路由电阻串、并联构成,其等效电阻为3Ω。如果外加电流源i,如图中虚线部分所示,得到电路的端口特性为 或 一端口电路的端口特性可以在一端口电路的端口接任意电路的情况下来求取。为此,要列出整个电路的方程,然后消去端口电压、电流变量以外的所有变量即可。 例2.8.1试求图示一端口电路的端口特性。 (a) (b)

  38. 图(b)所示的电路含电阻和受控电源。外加电压源u,如图中虚线部分所示。对节点①列写节点方程得图(b)所示的电路含电阻和受控电源。外加电压源u,如图中虚线部分所示。对节点①列写节点方程得 u1即为节点电压un1,解得 对回路l1列写KVL方程,得 消去un1即可得到电路的端口特性为 或

  39. 例2.8.2试求图示含独立电压源一端口电路的端口特性 解:外施电压源u,如图中虚线部分所示。利用网孔分析法来求电流i,设网孔电流为im1、im2,于是有网孔方程 解得 所以电路的端口特性 或

  40. 例2.8.3试求图示一端口电路的端口特性 解:用“外加电流源法”来求一端口的电压电流关系。外加电流源i,其端口电压为u。用网孔分析法来求电压u,设网孔电流为im1、im2、im3,有网孔方程

  41. 补充网孔电流im2所满足的方程 由上述方程消去各网孔电流,即得到一端口电路的端口特性为 也可以用“外加电压源法”来求一端口的端口特性。外加电压源u,其流过电压源的电流为i。利用节点分析法来求电压i,设节点电压为un1、un2,有节点方程 补充节点电压un1所满足的方程 由上述方程消去节点电压,即得到一端口电路的端口特性

  42. 2.8.2 一端口电路的等效电路 如果一个一端口电路N和另一个一端口电路N’的端口特性完全相同,也就是它们在ui平面上的伏安特性曲线完全重叠,则这两个一端口电路便是等效的。求一端口电路的等效电路,实质上是求该一端口电路的端口特性。 例2.8.4求图示一端口电路的最简等效电路。 解:已知图示一端口电路的端口特性为

  43. 也可以把端口特性改写为 (a) (b) 图(a)所示电路也具有相同的端口特性,其电路由两个元件组成,是可能具有的最简形式,即为所求电路等效的戴维南电路。图(b)所示电流源与电阻并联的电路也具有同样端口特性,也具有最简形式,即为等效的诺顿电路。

  44. 2.8.3 不含独立电源二端口电路的端口特性 一个四端电路,若其四个端钮能两两成对地构成端口,则此四端电路是一个二端口电路。 二端口电路 二端口电路的端口上共有四个变量,即u1、u2、i1和i2。它的端口特性就是由存在于这四个变量之间的约束关系来描述的。每个端口对电路提供一个约束,因此四个变量间的约束关系有两个。这两个约束关系为

  45. 对于含电阻元件和/或受控电源的线性二端口电路,上述两个约束关系可具体化为下列两个线性方程 或 从四个端口变量中任选两个作为独立变量,另两个作为非独立变量。共有C426种选法。对每一种选法,均能用由两个非独立变量与独立变量之间关系的显式方程来表示,于是能得出六种二端口参数。

  46. 一、含开路电阻参数的二端口方程 选择端口电流i1和i2为独立变量的情况,相当于二端口电路受到两个电流源i1和i2的共同激励。 此时 u = Ri 或 式中

  47. 矩阵R称为二端口电路的开路电阻矩阵,它的元素称为r参数 端口2开路时端口1的驱动点电阻 端口1开路时的反向转移电阻 端口2开路时的正向转移电阻 端口1开路时端口2的驱动点电阻

  48. r参数等效电路 例2.8.6试求图示二端口电路的开路电阻参数 解:先将端口2开路,端口1不变。按电路的连接方式可列出

  49. 根据r参数定义式可求出 再将端口1开路,端口2不变。按电路的连接方式可列出 根据r参数定义式可求出

  50. 二、含短路电导参数的二端口方程 选取端口电压u1和u2为独立变量的情况相当于二端口电路受到两个电压源u1和u2的共同激励。 此时 i = Gu 或 式中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