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likes | 797 Views
混合浓缩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 临床应用研究.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欧阳锡林. 引言. 血小板供应严重短缺. 血小板是唯一具有止凝血功能的血细胞,其体积微小,寿命短,容易激活,活性成分衰减快。 当前血小板输注具有不可替代性。. 引言. 血小板供应严重短缺. 供求矛盾从左至右依次加重. 平 时. 假 期. 急 诊. 战 时. 引言. 宝贵的血小板资源. 每治疗量 8 克 1400 元. 引言. 丰富的血小板资源. 引言. 丰富的血小板资源.
E N D
混合浓缩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应用研究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欧阳锡林
引言 血小板供应严重短缺 血小板是唯一具有止凝血功能的血细胞,其体积微小,寿命短,容易激活,活性成分衰减快。 当前血小板输注具有不可替代性。
引言 血小板供应严重短缺 供求矛盾从左至右依次加重 平 时 假 期 急 诊 战 时
引言 宝贵的血小板资源 每治疗量 8克 1400元
引言 丰富的血小板资源
引言 丰富的血小板资源 血小板是由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的细胞质脱落而成的,每个巨核细胞可产生2000~7000个血小板。 一个健康人每天生成血小板约1200亿个。 维基百科
德国手工分离血小板:36% 欧洲其他国家手工采集浓缩血小板 :65% 美国主要用手工浓缩血小板 加拿大两种血小板均使用 国外应用情况
引言 我国血小板资源的严重浪费 2007年我国血小板99%单采血小板。 我国每年有超过2000万人捐献超过4000吨血液,远超过2000万单位血小板,其中99%的全血中的血小板被白白浪费掉。
引言 《健康报》报道与血液管理处的回应 机采血小板肥了谁的腰包 “机采血小板价格不菲,每治疗量病人需缴纳1400元,巨额利润都流进谁的腰包了呢?” “外国仪器设备商。” 血液管理处的回应 要求全国各级血站开展手工分离血小板业务。
引言 三日味变,四日色香味尽去
引言 深低温保存——开启自体血小板金矿的金钥匙
引言 血液是国家战略资源 • 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地位 • 血小板的不可替代性 • 资源浪费与财政亏损
引言 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 高效分离纯化关键技术 1. 高效分离(离心机) 2. 纯化(去红细胞白细胞) 3. 治疗剂量(汇集) • 长期保存关键技术 • 22℃振荡保存 • 冰冻保存 对国家资源开发和保护意识
第一部分 混合浓缩血小板 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 混合浓缩血小板与单采血小板的比较 第三部分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临床应用 第四部分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的特点 第五部分 不同血小板制剂的选择
第一部分 混合浓缩血小板
汇 集 去红细胞 简单流程 ACD 200ml 采血袋 全血 手工汇集 血小板 离心机 去除白细胞 采血
关键设备 00ml 采血袋 全血 汇 集 去红细胞 去除白细胞 离心机
质量控制执行标准 血小板计数 残余白细胞数 残余红细胞数 容积(ml) 混合浓缩血小板 ≥2.5×1011/袋 ≤5×108 ≤8.0×109 250~300 单采血小板 ≥2.5×1011/袋 ≤10×106或≤5×108 ≤8.0×109 250~300
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可行性 资源丰富,唾手可得 输血安全性显著提高 解决了关键技术和设备难题 成品质量标准提高 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必要性 开发资源,避免浪费 血小板供求矛盾尖锐 单采血源动员难 减少国家财政外汇支出 共识已经形成
第二部分 混合浓缩血小板与单采血小板的比较
汇 集 去红细胞 去白细胞 汇 集 去红细胞 制作原理和程序类似 采血 混合浓缩血小板 离心机 去除白细胞 采血 单采血小板 离心
临床效果基本相同且各有优势 来源人数 抗原 同种免疫 临床疗效 纯度 特配 混合浓缩血小板 5-6人 种类多量少 弱 稳定 高 少用 单采血小板 1人 种类少量多 稍强 基本稳定 高 常用
对手工分离血小板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 数量少 误区五 临床疗效差 误区二 纯度低 误区六 欧美使用少 误区三 输血反应多 误区四 容易产生抗体
第三部分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临床应用
血小板降复温模型仅仅提供了一个定性的概略图。该模型必须建立在了解血小板的生物学、低温生物学和热物理学基本特性,量化测定具体参数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理想的保存技术,达到有效保存血小板功能活性的目标。血小板降复温模型仅仅提供了一个定性的概略图。该模型必须建立在了解血小板的生物学、低温生物学和热物理学基本特性,量化测定具体参数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理想的保存技术,达到有效保存血小板功能活性的目标。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临床应用 22℃保存液体血小板保存期短,需要提前预约,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要,严重供不应求。 深低温保存冰冻血小板,可使保存期延长至一年,随需随取,可从根本上解决血小板供不应求的难题。 我们对多年来 -80℃冰冻保存血小板在临床外科、内科以及自体冰冻血小板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有效性观察和分析,解决了临床外科手术出血、内科出血,尤其是急危重症血小板保障供应难题。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临床应用 止血功能 由海军医学和发展司令部和richard warren 外科研究与教育基金两种基金资助的五家单位(哈佛大学医学院、马萨诸赛大学医学中心、波士顿海军血液研究中心、马萨诸赛退伍军人流行病学研究和信息中心等)共同研究结果: ※在减少失血和输血方面冰冻血小板明显优于液体保存血小板 ※输注冰冻血小板的患者血清血栓素水平显著高于输注液体保存血小板的患者 ※这反映冰冻血小板止血功能优于液体血小板 ※说明当前血小板体外功能测定没有反映血小板体内功能实际 情况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临床应用 止血功能 解放军总医院临床外科应用研究证明,术中和术后伤口渗血严重或严重出血倾向的病人输注冰冻保存血小板后,出血时间明显缩短,伤口渗血得到有效控制。如腹膜后肿瘤、冠状动脉搭桥或瓣膜置换心脏手术,手术时间长,创面大,术中出血较多,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术后比术前明显下降,术后伤口渗血严重。输注冰冻保存血小板后术中出血减少,手术可继续进行,术后在ICU病房伤口渗血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临床应用 止血功能 我院冰冻保存血小板在临床外科的应用表明,冰冻保存血小板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典型病例:我院和外院有数例外科手术出血病人,通过其他各种血液成分应用,出血难以控制,手术不能继续进行,在输注我科的冰冻血小板后出血得到控制,手术继续进行。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临床应用 止血功能 解放军总医院血液内科应用研究证明,冰冻血小板对出血患者或者出血倾向的患者止血效果和纠正出血倾向的效果显著。 但是对预防性输注患者提高患者血小板计数能力明显减弱,输注间隔时间明显缩短。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临床应用 止血功能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择期手术患者自体冰冻血小板的临床应用研究证明,术前采集一治疗剂量的自体血小板冰冻保存,术中输注后,手术视野出血显著减少,视野更干净,避免异体输血效果显著。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临床应用 止血功能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仅骨一科2012年使用冰冻自体血小板257例。在收入增加41%的情况下,2012骨一科年总用血量同比减少了70%。 2013年全院使用冰冻自体血小板264例,在收入增加24%情况下,用血继续减少了3%。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临床应用 止血功能 典型病例:烧伤五科,403576,陈爱坤,女,39岁,神经纤维瘤。术前备自体血2次,共8单位红细胞和2治疗剂量血小板。术中切除肿瘤54公斤,未用异体血。 耳鼻喉科,407693,李雪红,女,42岁,神经纤维瘤,从颅底沿脊柱内侧贯穿颈、胸和腹部。术前备自体血2次,共8单位红细胞和2治疗剂量血小板。手术8小时,术中未用异体血。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临床应用 止血功能 中央台10频道“走近科学”栏目8月5日进行了专题报道 《病案407693》<现代输血技术创造奇迹>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临床应用 止血功能 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80℃冰冻保存的血小板具有良好的止血功能。冰冻保存血小板与液体血小板比较,在减少非手术出血和减少各种血液成分需求量方面,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临床应用 回收率和体内存活率 冰冻保存血小板回收率较高,通常>95%。 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表明,冰冻血小板输入体内后有部分血小板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外周血中消失,体内存活率约为50-60%。 由于血小板输注临床止血功能,以消耗方式发挥功效。因此我们理解这是冰冻保存血小板止血功能增强的相关具体表现之一。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临床应用 输血反应率 冰冻保存血小板输血反应率较液体保存血小板低,可能由于冰冻血小板在保存期间基本处于休眠状态。 而22℃液体保存血小板代谢活跃,能产生许多活性物质,增加输血反应率。
第四部分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的新特点
血小板功能与止血 在静脉出血或创面渗血时血小板的分泌释放功能和促凝血活性是最关键的功能,而其他功能可能并不必要。 动脉出血时,由于动脉内血液剪切力很高,止血作用可能还需要血小板的大多数功能以外的措施如压迫、结扎等 所以我们认为血小板保存技术或血小板替代品的研究,应该主要根据第一种情况的需要来设计。
血小板功能与止血 提供磷脂表面 • 提供一个理想的磷脂表面,促进凝血过程中的许多步骤。 • Ⅴa、Ⅹa、Ⅷa、Ⅻ、Ⅺ、vWF受体 • 凝血酶原受体、纤维蛋白原受体 • 结合而抑制抗凝血酶Ⅲ等对它们的灭活。某些血小板因子可以中和肝素、抑制纤溶 • 血小板释放多种血小板因子、凝血因子和促凝血活性物质发挥促凝血作用。 释放促凝血活性物质 α α α α α
血小板功能与止血 血小板能够发挥促凝血功能重要前提 ◆ 能提供有促凝血活性的膜表面 ◆ 能被充分激活并释放促凝血活性物质
冰冻血小板 新鲜血小板 ② ① ① ① ② ② ①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的新特点 冰冻血小板产生新的亚群
冰冻血小板 新鲜血小板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的新特点 结合凝血酶原复合物能力显著增强 结合凝血酶原复合物能力的比较
冰冻血小板 新鲜血小板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的新特点 膜表面GPIb-IX-V密度增加 膜表面GPIb-IX-V密度的比较
冰冻血小板 新鲜血小板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的新特点 促凝血活性显著增强 促凝血活性的比较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的新特点 研究发现,利用流式细胞仪将冰冻保存血小板分为明显不同的而数量基本相等的两个亚群:GPⅠb减少亚群和GPⅠb正常亚群。二者都对因子Ⅴ结合能力增强,CD62表达增高。GPⅠb减少亚群体内存活期极短(约5分钟),拥有发挥立即止血功能倾向的特性。我们认为冰冻保存后新的血小板亚群产生是其促凝血功能活性增加,止血功能显著增强的重要分子基础。
冰冻血小板 液体血小板 深低温保存血小板的新特点 GPⅡb/Ⅲa激活率显著降低
α 血小板的生理性退化 α CD62p α α α α α α ③ α ① ② 有衰减 有激活 α颗粒 储备亚群 α颗粒 释放亚群 α颗粒 缺陷亚群 三个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