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likes | 225 Views
按工艺不同可将热处理分为如下几类: 火焰加热 退火 表面淬火 感应加热 普通热处理 正火 表面热处理 渗 C 淬火 化学热处理 渗 N 回火 C 、 N 共渗. 第三章钢的热处理. 第一节概述. 钢的热处理: 加热 --- 保温 ---- 冷却 三步. 改善钢材性能的主要办法.
E N D
按工艺不同可将热处理分为如下几类: 火焰加热 退火 表面淬火 感应加热 普通热处理 正火 表面热处理 渗C 淬火 化学热处理 渗N 回火 C、N共渗 第三章钢的热处理 第一节概述 钢的热处理: 加热---保温----冷却 三步
改善钢材性能的主要办法 1.合金化 2.钢的热处理 例:T8 ,在780℃保温,一个水冷62HRC,另一个炉冷200HB≈15HRC。水冷马氏体 ,炉冷珠光体。 本章重点: 1.钢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C曲线 3.各种热处理工艺的原则和应用
第二节 钢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一、转变温度 临界温度 平衡时:A1 、 A3、 Acm 加热时:Ac1、 Ac3、 Accm 冷却时:Ar1、 Ar3、 Arcm 加热(冷却)时铁碳相图上各临界点的位置
二、奥氏体的形成过程(以共析钢为例) 1.奥氏体形核 2.奥氏体长大 3.残余渗碳体的溶解 4.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 亚(过)共析钢的A化 —— P→A后,先共析 F 或 Fe3CⅡ溶解。
影响A体转变速度的因素 • 加热温度越高和加热速度越快→ 转变快。 • C%↑ → Fe3 C多,界面多,形核多 → 转变快。 • 合金元素会提高A化速度或降低 A化速度。 • 原始组织的影响→P片间距越小,界面越多,片状比粒状相界面多,形核多 → 转变快
三、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及影响因素 1.奥氏体的晶粒度 1)起始晶粒度 2)实际晶粒度 3)本质晶粒度 2、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 1)加热温度、速度和保温时间 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 晶粒尺寸↑ 2)化学成分 ① C ② 合金元素 合金碳化物↑,Fe3C% ↑ → 晶粒尺寸↓
四、加热时常见的缺陷 • 过热:晶粒粗大,可以消除(完全退火或等温退火或正火) • 过烧:晶界局部熔化,无法消除 • 氧化 • 脱碳 盐浴炉 可控气氛保护 真空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