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周会林. 20 12 年 7 月. ※ 财务报表分析教材编写思路. ※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财务报表分析教材编写思路. 一、依据和定位. ※ 依据 : 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 定位: 与高职高专相比,简化了过多的理论知识阐述;与中职相比,增加了报表分析指标的理解、运用及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财务报表分析教材编写思路. 二、目标定位. ※ 总目标

hak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周会林 2012年7月

  2. ※财务报表分析教材编写思路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3. 财务报表分析教材编写思路 一、依据和定位 ※依据: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定位:与高职高专相比,简化了过多的理论知识阐述;与中职相比,增加了报表分析指标的理解、运用及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4. 财务报表分析教材编写思路 二、目标定位 ※总目标 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掌握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方法,基本具备通过财务报表评价企业过去和预测企业未来的能力,以及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的能力。 ※具体目标 1、了解财务分析的主体及具体分析目标,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2、掌握阅读企业财务报告的方法,熟练掌握会计报表结构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能够透过报表财务数据理解企业的经济活动。

  5. 财务报表分析教材编写思路 二、教材的教学目标定位 ※具体目标 3、了解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常用的财务指标,掌握各种指标的计算方法、内涵、作用、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多个偿债能力指标综合分析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4、了解企业获利能力分析常用的财务指标,掌握各种指标的计算方法、内涵、作用、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多个获利能力指标综合分析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

  6. 财务报表分析教材编写思路 二、教材的教学目标定位 ※具体目标 5、了解企业营运能力指标的构成,掌握各种指标的计算方法、内涵、作用、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以及理解营运能力与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的关系。 6、了解企业发展能力分析常用的财务指标,掌握各种指标的计算方法、内涵、作用、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多个发展能力指标综合分析评价企业的发展能力。

  7. 财务报表分析教材编写思路 二、教材的教学目标定位 ※具体目标 7、了解企业现金流量分析常用的财务指标,掌握各种指标的计算方法、内涵、作用、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多个现金流量指标综合分析评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8、了解企业综合财务分析的特点、类型,掌握综合财务分析的方法,如沃尔比重评分法、杜邦分析法,能根据分析内容写出财务分析报告。 9、分析财务报表附注 识记财务报表附注的含义,了解财务报表附注内容构成,分析财务报表附注。

  8. 财务报表分析教材编写思路 三、教材结构: 任务 认知财务报表 项目1 阅读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案例解读 认知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认知分析指标 项目2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认知分析指标 项目3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9. 财务报表分析教材编写思路 教材结构: 任务 认知分析指标 项目4 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分析 认知分析指标 项目5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其他因素分析 认知分析指标 项目6 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分析

  10. 财务报表分析教材编写思路 教材结构: 任务 认知分析指标 项目7 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 杜邦财务分析法 项目8 综合分析 沃尔比重评分法 业绩评价 认知报表附注 项目9 财务报表附注分析 分析报表附注

  11. 财务报表分析教材编写思路 四、教材的特色 (一)项目化 改变传统财务报表分析教材体例,探索项目课程教学的新思路。全书分九个教学项目,由浅入深,从基本分析原理和分析方法入手,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层层展开, 每个项目均围绕同一个上市公司的业务资料,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并适时安排相关技能训练。在教材体例的安排上更加贴进报表分析的实践活动,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任务驱动型的财务报表分析教学内容结构体系。

  12. 财务报表分析教材编写思路 四、教材的特色 (二)理实一体化 以“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获利能力”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财务报表分析的专项技能。本书对高职学生提出财务报表分析学习上的深层次要求,有利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专业技能。本教材注重通过财务报表分析计算公式的汇总和分项目的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和技能的培养,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更加符合“理实一体化”的要求。

  13. 财务报表分析教材编写思路 四、教材的特色 (三)能力化 构建了立体化、多层次的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大量的知识链接、重要提示、案例资料等教学内容编排,教材体例新颖、知识时代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四)评价多元化 建立了即时评价的教学内容体系。本书在重要的知识点上,都配有“即学即思”和“技能训练”,能比较及时的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融教、学、做、评为一体。

  14.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组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特色与创新

  15.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 《财务报表分析》是面向会计、会计电算化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课程之后的一门后续专业课程;是一门与数字打交道的课程;是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专业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也是一门与企业财务分析岗位紧密联系、实践性、技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16.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以“已经编成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围绕“财务报表的分析”展开,使我们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进行会计核算,还能学会充分利用会计核算形成的会计报表所揭示的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进行财务管理,进而参与企业财务决策。

  17.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作用 会计专业知识与能力的精华体现在财务报表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建立与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发生了本质的转变,要求由原来的“核算型”会计人员转变为“管理型、决策型”的会计管理人员,这就要求会计专业学生,尤其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学好四张会计报表,不仅要能够进行会计核算及编制报表,而且要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

  18.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作用 针对会计专业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掌握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方法,同时通过财务报表分析, 而且还要具备相当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基本具备通过评价企业过去能够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能力,以及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的能力。 该课程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以及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19.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20.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 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报表分析人才。课程设计中,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出发点”的设计理念,通过对财务报表分析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由此确定岗位基本职业能力所应具备的各种知识能力和基本技能等,在此基础上,确定学生所需具备的具体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标准,进而提炼、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

  21.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设计思路: 细分报表分析职业岗位→分解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确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能力标准→整合、序化教学项目→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课程能力标准→达到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整合序化后的教学项目如下表:

  22.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整合序化后的教学项目

  23.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项目安排: 先由学生进行四大报表和报表附注的初步分析,让学生熟悉各个报表项目增减变动意味着什么,然后进一步进行四大能力分析,挖掘其报表数字背后的企业真实状况和情况,最后训练学生书写财务分析报告的能力。具体内容由理论课和实践课构成,理论课采用任务驱动模式,由老师以案例的形式先给出任务,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任务听课;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在理论模块教学中,做到理实一体。各教学项目学时分配如下表:

  24.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教学项目学时分配表

  25.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实训项目学时分配表

  26.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设计以能力为主线,突出实践教学,坚持“教、学、做”三合一的基本原则。彻底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的传统教学方式,做到课程体系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衔接,为会计专业学生从“核算型”人才提升为“管理型”人才服务。

  27.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针对性强:为解决学生毕业后从“会计核算” 型岗位到企业“财务管理”型工作岗位职业生涯的升迁,在教学内容上就要有一定的深度。同时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按照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岗位所需的素质、知识、能力,来选取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知识应用两大部分构成教学内容。项目一是报表阅读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作为后续课程学习的理论储备;项目二至项目八由三个层层递进的内容组成。项目九作为报表分析的补充。

  28.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分别是 1.是企业各项能力分析,主要包括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2. 是综合分析:包括杜邦分析体系、沃尔比重评分法、业绩评价。3.是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写以及报表附注的阅读与分析。 本项目是基于前面项目中对企业经营活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系统、全面解读和分析基础上形成最终分析成果财务分析报告。 通过内容的如此安排就坚决摒弃了传统的就会计论会计、就报表论报表、就财务论财务的思路,并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管理状况和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透视。

  29.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30.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实践性和适用性强: 教学内容突出五年一贯制高职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以技术、技能的主线带动理论的应用,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最后要求学生学会书写财务分析报告和建议书,体现了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31.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学习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以后,学生应能够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整体质量进行系统化分析,而且能够站在较高的角度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有意义的建议,真正参与到企业管理工作中来。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极大的提高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在工作岗位非常重要但学生普遍比较薄弱和欠缺的能力。

  32.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学习效果评价:第一,搜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课程在学习过程会要求每个学生追踪和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某一个上市公司,要求他们获取和搜集该上市公司的背景资料、最近连续五年的报表资料及附注,公司最近的变化和股票变化及趋势。这就促使学生必须去图书馆借阅资料、尤其是要学会借助网络等各媒介获取其所需要的资料, 。阅读量一旦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自然而然拓宽,由此就训练了学生在网络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其阅读的兴趣和动力。也将学生视角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传统的书本学习拓展到网络学习。

  33.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第二:辨别信息、去伪存真的能力 由于网络中获取的信息非常纷繁杂乱,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够在众多信息中辨别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必须学会对信息去伪存真和做出选择的能力,依此提高学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第三:团队协助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提出建议和分析报告书写能力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中还要求由4~5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某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这就要求团队成员必须协调一致,共同为同一目标做出努力和贡献,无形中锻炼了学生与他人的团队协助能力。每个小组最后都要提交一份财务分析报告,在报告中必须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运用职业判断能力,提出可行的建议,并对建议做可行性阐述。

  35.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学习效果评价: 通过如此的训练,学生提出建议的严谨性和财务报告的书写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也为学生从“核算型”会计人员走向“管理型”会计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充分体现了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6.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教学内容的组织: 本课程是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课程之后的一门后续专业课程,学生已经有了财务会计的基本知识,对财务报表能够进行基本的编制,但对报表本身的含义并不是很理解,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是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以某一特定企业某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合企业会计报表岗位的工作流程,按照报表的的解读与初步分析、对企业各种能力进一步分析以及编写财务分析报告来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体现完整的工作过程,具有一定的新意。

  37.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教学内容的组织: 由于报表分析本身有一套可行的分析方法,考虑到方法的应用,在实践教学内容之前做了理论知识的介绍和储备,为后面的实践操作奠定方法基础。这种强调学做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实用性较强。教学内容通过对四张主要财务报表及附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主要项目及相关数字进行拆分、识别、理解和阅读,对其质量、结构和趋势进行分析,同时深入分析每张财务报表所对应的企业财务能力,建立相应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

  38.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目的在于让报表使用者和学生快速掌握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的基本技能,帮助他们灵活应用财务报表,正确清醒的评价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所有者资本保值增值情况,科学合理的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付诸于相关的决策、管理活动中,以增强企业和个人的竞争力。作为实践能力形成的最终表现,教学内容完成之后必须要求学生最后能够提交一份财务分析报告。

  39.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教学内容的组织: 进入教学环节后,首先回顾上节课的授课内容,然后引入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再运用学生已有知识对新知识做个铺垫,进入正式讲课内容;最后,应用案例进行分析、操作;课程结束前,对本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总结,针对同学表现出来的错误进行分析。

  40.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教学内容具体表现在编制教学标准、合适的教材、课件、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实训软件等方面。 1.教学标准 按照岗位需求,经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序化,编制了该课程的课程标准,通过课程标准组织教学,该标准已上报至江苏联合学院会计协作委员会。

  41.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2.教材课程选用由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财务报表分析实务》第一版。该教材是江苏联合学院会计专业院本教材,适合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性和操作性强,能够使教学更好的贴进行业,切合岗位。为了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增加上市公司案例,指导学生对教学参与资料的学习与运用,以下为建议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参考文献资料:

  42.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2.教材——参考文献资料 通过以上参考资料的应用,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更快、更好地 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43.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3.实训软件借助ERP实训室,让学生通过软件进行报表分析,对之前学生决策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分析,剖析决策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将复杂、抽象的经验管理和报表分析变成可触摸、可体验的真实情景,从而更深的体会报表分析对决策的重要性。

  44.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4.网络资源  课程标准 、课程实训项目、电子课件、课程试题、 教学案例、习题 、往届学生小组作业展示。 专业网站和年报下载地址: 年报下载地址:上海证券交易所http://www.sse.com.cn/sseportal/ps/zhs/ggts/listindex_s.html输入股票代码即可 年报下载地址:深圳证券交易所 年报下载地址:巨潮咨询:

  45.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4.网络资源  专业网站和年报下载地址: 巨灵经济信息网,中国证券网,全景网络,代办股份信息平台,中小企业板块信息披露网,股东信息网; 北京科技大学购买的色诺芬数据库: 路透在线金融词http://glossary.reuters.com.cn/wiki/index.php/? 新浪财经 http://finance.sina.com.cn/ 和讯网 http://www.hexun.com/ 网易财经 http://quotes.money.163.com/ 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 http://www.cnlist.com/ 上海财经 http://rich.online.sh.cn/ 雅虎财经 http://cn.finance.yahoo.com/ 中金在线 http://www.cnfol.com/

  46.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四、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47.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四、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要求的实际能力为依据、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建立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由于本课程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进而评价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的情况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考核上也要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和要求,即突出考察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及分析评价能力,而不应该引导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和理论条条。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对分析方法掌握情况及分析能力的考察,从而反映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及应用水平。

  48.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四、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本课程通过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到掌握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典型案例,最后实现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分析企业实际工作中的最新报表等多种形式。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全方位、深入的认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怎样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运作紧密联系、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科学决策的能力。

  49.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四、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2.实践教学创新: 由课堂案例分析讨论、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独立实战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由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的及时性、开放性及丰富性,本课程小组作业就是要求学生自己下载最新上市公司年报,要求学生关注最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的披露情况,学生可通过网络翻阅和收集典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信息、专题讲座材料及新闻资料,然后根据收集的资料对所选取的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甚至企业的战略分析等。

  50.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 四、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具体方法是把全班人数按行业分组工作,每组4-5人,民主选出组长,小组内同学协同合作收集资料、分工协作进行财务分析,最后提交财务分析报告,完成作业。完成作业后还要将自己制作的PPT文件在全班同学面前现场讲解并展示成果,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质疑提问与辩论,本小组同学共同作答,老师点评后结束。 本课程的考评方法由传统的试卷考评结合平时成绩,转变为案例分析报告结合平时成绩。真正落实学生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加强学生的动手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