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教育行政理論的發展

教育行政理論的發展. 本章內容. 1. 教育行政理論的演進與趨勢 2. 科學實證時期代表理論 3. 行為科學時期代表理論 4. 系統途徑時期代表理論. 教育行政理論的演進與趨勢. 教育行政理論的發展 ( Kimbrough & Nunnery ). 1. 傳統時期( traditional era ):包括科學管理與科層體制理論。 2. 過渡時期( transitional era ):包括人際關係與行為科學理論。 3. 現代時期( present era ):包括一般系統與社會系統理論。. 教育行政理論的發展 (黃昆輝). 1. 科學管理時期

haig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教育行政理論的發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育行政理論的發展

  2. 本章內容 1. 教育行政理論的演進與趨勢 2. 科學實證時期代表理論 3. 行為科學時期代表理論 4. 系統途徑時期代表理論

  3. 教育行政理論的演進與趨勢

  4. 教育行政理論的發展(Kimbrough & Nunnery) 1.傳統時期(traditional era):包括科學管理與科層體制理論。 2.過渡時期(transitional era):包括人際關係與行為科學理論。 3.現代時期(present era):包括一般系統與社會系統理論。

  5. 教育行政理論的發展(黃昆輝) 1.科學管理時期 2.人際關係時期 3.行為科學時期

  6. 教育行政理論的發展(秦夢群) 1.理性系統 2.自然系統 3.開放系統 4.非均衡系統

  7. 教育行政理論的發展(林天佑) 1.傳統理論 2.行為科學 3.系統理論 4.新興理論

  8. 教育行政理論的發展(謝文全) 1.科學實證時期(Era of Scientific-empiricism, 1900-1930) 2.行為科學時期(Era of Behavioral Science, 1930-1970) 3.系統途徑時期(Era of System Approach, 1970-)

  9. 教育行政理論的發展(謝文全)

  10. 科學實證時期學派與代表人物 1. 科學管理學派-F. W. Taylor 2. 行政管理學派-H. Fayol 3. 科層體制學派-M. Weber

  11. 行為科學時期學派與代表人物 1. 霍桑實驗學派-E. Mayo 2. 需求層次理論學派-A. H. Maslow 3. 激勵保健學派-F. Herzberg 4. XY理論學派-D. McGregor

  12. 系統途徑時期代表理論 1. 一般系統理論 2. Z理論 3. 權變理論 4. 批判理論 5. 後現代主義 6. 非線性典範

  13. 科學實證時期

  14. 科學管理之父-泰勒2-1 • 科學管理學派代表人物為泰勒(F. W. Taylor),其被尊稱為科學管理之父。 • 泰勒認為必須採用科學方法來管理,方能提高行政的效果與成員的工作效率。

  15. 科學管理之父-泰勒2-2 • 泰勒曾經在多家工廠工作,當過學徒和領班。1878年在Midvale Steel Company由領班升到總工程師,1890年離職從事顧問工作,1898年進入Bethlehem Steel Company任職。現場的實務工作經驗使得泰勒有充分的機會去直接了解工人的各種問題和工作態度,並探討如何提高生產效率與品質。

  16. 1.科學管理學派理論要點4-1 1. 要運用科學方法,找出管理與工作的最佳方法,不要只憑主觀的經驗與臆測。 2. 要將複雜的工作分析為數種簡單的工作,分由不同人員來擔任各部工作。每位成員所做的工作愈簡單與愈是重複性的,則其績效愈高。 3. 要運用科學方法選擇並訓練行政人員及成員,使之能依科學化的標準與方法做事。

  17. 1.科學管理學派理論要點4-2 4. 要為成員提供標準化的工作環境、設備與工具。 5. 每一成員均應有明確而適性的工作。 6. 行政人員與工作人員要有適當分工,前者負計畫之責,後者負執行之責。 7. 人類工作的主要動機在獲得經濟利益,故需實施按件計酬制,依成員個人的工作績效支薪,才能提高成員的工作士氣與效率。

  18. 1.科學管理學派理論要點4-3 • 泰勒強調提升工作效率的四大原則: 1. 動作科學化原則:即對每一個人在其工作時的每一個動作,發展出一套科學標準,以取代傳統的經驗法則。 2. 遴選工人科學原則:應以科學方法遴選工人,然後給予訓練、教導及培育,以取代過去由工人自己選擇工作與自我訓練的方式。

  19. 1.科學管理學派理論要點4-4 3. 衷心合作與和諧原則:即員工之間必須誠心誠意的互相合作,以確保所有的工作可按照所發展出的科學原則來完成。 4. 工作與責任公平分擔原則:對於任何工作,管理者與工人的工作分配相當,且擔負相同的責任。管理者應承擔其更能勝任的整體性工作,而不是像以往幾乎由工人承擔所有的工作和較多的責任。

  20. 2.行政管理學派理論要點 • 代表人物:H. Fayol,被譽稱為行政歷程之父。 • 理論要點:行政歷程應包括計畫、組織、指揮、協調、控制。

  21. 2.行政管理學派14項原則2-1 1. 分工合作(division of work) 2. 權責相稱(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3. 紀律嚴明(discipline) 4. 命令統一(unity of command) 5. 目標統一(unity of direction) 6. 組織至上(subordination of individual interests to the common goal) 7. 報酬合理(remuneration)

  22. 2.行政管理學派14項原則2-2 8. 適度集權(centralization) 9. 層級節制(scalar chain) 10. 秩序(order)-「人事相適」 11. 公正無私(equity) 12. 任期安定(stability of tenure of personnel) 13. 自動自發(initiative) 14. 團隊精神(esprit of corps)

  23. 3.科層體制學派6-1 • 韋伯從權威(authority)的觀點,說明科層體制(bureaucracy)的理想處。 • 權威的演變可依歷史的進化分為傳統權威、魅力權威與法定權威三個階段。

  24. 3.科層體制學派6-2 1. 傳統權威(traditional authority)是來自成員對傳統制度或觀念的信仰,這種傳統被認為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只能服從而不可反抗。

  25. 3.科層體制學派6-3 2. 魅力權威(charismatic authority)是來自領導者本身特殊人格對成員的吸引,不是人品好就是才智優,故其一舉一動均富有魅力。

  26. 3.科層體制學派6-4 3. 法定權威(legal authority)是來自法令規章的力量,占有某一職位,法令即賦予此職位某種權威。

  27. 3.科層體制學派6-5 • 科層體制的核心特徵:理性(rationality)與效率(efficiency)。 • 科層體制的具體特徵為: 1. 依法行事 5. 依年資或貢獻升遷 2. 專業分工 6. 公正無私 3. 用人唯才 7. 層級節制 4. 保障任期 8. 建立書面檔案

  28. 3.科層體制學派6-6 • 韋伯認為他所提出的科層體制,是屬於完美無缺的理想型態(ideal type),只要依此體制進行,組織便能做出最理性的決定,並收到最高的效率。

  29. 行為科學時期

  30. 1.霍桑實驗學派2-2 • 霍桑實驗結果的主要發現如下: 1. 滿足成員的尊榮感可激勵其士氣 2. 團隊精神有助於工作績效的提昇 3. 透過參與可讓成員潛能獲得發揮 4. 正式組織中會出現非正式組織 5. 人有心理需求且對績效影響極大

  31. 2.需求層次理論

  32. 3.激勵保健理論 • Herzberg的研究發現,影響工作滿意與不滿意的因素應不相同。 1. 影響工作滿意的因素稱為激勵因素(motivators),包括成就感、受賞識感、工作本身、責任感、升遷。 2. 影響工作不滿意的因素稱為保健因素(hygiene),包括組織的政策與管理、視導技巧、薪資、人際關係及工作環境等。

  33. 4. XY理論3-1 • D. McGregor將科學實證時期對人性的假設及管理方式稱為X理論,而把他自己的理論稱為Y理論。

  34. 4. XY理論3-2 • X理論代表傳統式的專制管理論點,對人性的基本假設為:1.生性懶惰,喜歡逃避工作;2.缺乏雄心壯志,不願承擔責任;3.以自我為中心,漠視組織的目標;4.天生抗拒變革,喜好安定;5.愚笨無知,易受人煽動與誘騙。據此發展出來的領導,乃是強迫控制及威脅利誘的領導。

  35. 4. XY理論3-3 • Y理論代表民主管理的理論,對人性的基本假設為:1.人並非天生就厭惡工作,工作可以是樂趣之源,端賴工作環境而定;2.人能自動完成所肩負的組織任務;3.人願意肩負組織目標之達成,且從其中獲得自我滿足感及自我實現;4.在情況許可之下,人願接受職責並主動尋求承擔更多的責任;人能應用高超的智力和創造力,來解決組織所面臨的問題。

  36. 系統途徑理論

  37. 1.系統理論的基本概念2-1 • 組成系統的元素必須要相互依賴和相輔相成,形成一緊密的整體,方得稱為「系統」。系統有「封閉系統」與「開放系統」之分,亦有「自然系統」與「人為系統」之別。

  38. 1.系統理論的基本概念2-2 • 系統理論取法開放系統的特性,其主要論點為:必須具有整體性的想法、應將努力的重心放在未來、重視計畫、成果導向、講求權變等。

  39. 一般系統理論 資料取自黃昆輝(2000)

  40. 一般系統理論的源起 • 一般系統理論係由生物學家柏塔蘭非(L. von Bertalanffy)所創,其於1920年起即開始發表相關論文,直至1972年辭世,始終不輟,貢獻甚大。一般系統理論乃屬「數學-邏輯」的領域,其任務在於形成並抽引通用於各種系統的一般原理原則 (黃昆輝,2000)。

  41. 一般系統理論的基本觀念 • 系統乃是組織原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複合體,亦即一組相關聯的原素交互作用,追求共同目標的達成。一般系統理論的基本觀念中,有關系統的構成要素,是指透過它們彼此的交互作用可達成系統目的之組成部分;系統的界限,係指把系統與外在環境分開,將輸入與輸出要素分開而言。輸入是指穿透界限而進入系統內的所有因素;輸出則指從系統中輸送到外在環境或緊臨系統中之所有的能源與訊息;至於系統的目的,則指該系統對外在環境或緊臨系統所應實現的功能而言。

  42. 一般系統理論的優點 • 一般系統理論不僅重視組織的結構,且亦注意分析歷程的概念,亦即促使研究組織內次系統各構成要素或次系統彼此間之交互作用。簡言之,系統論兼重結構的靜態概念與歷程的動態概念。

  43. 一般系統理論的缺失 1. 把人看得過於機械化;尤其在研析人類社會現象時,把社會當作一部機器來處理。故一般系統理論被認為是顯著的非人性化。 2. 把社會現象視為自然現象,認為社會現象同樣依循自然法則而運作,這並不正確。 3. 我們對系統概念的界定及評量所知有限,對於無數系統的變因,至今仍未有確當的方法加以界定和評量。

  44. 一般系統理論的啟示 1. 行政措施要通盤考慮並把握重點。 2. 宜訂定明確目標,實施目標管理。 3. 應建立目標共識,促進分工合作。 4. 須注重回饋作用,增進行政績效。 5. 應重視訊息輸入,提升人員知能。

  45. 2. Z理論 • J. E. Megley於1970年提出Z理論,其要旨為: 1. 制度與人要兼顧 2. 激勵與懲罰要兼用 3. 生理與心理需求宜並重 4. 靜態與心態組織要兼顧 5. 靜態、動態與生態組織宜並重

  46. 3.權變理論 • 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由F. E. Fiedler提出,認為領導是否有效,端視領導型式與情境是否配合而定。 領導型式:工作導向、關係導向 領導情境:領導者與成員關係、工作結構、職權 研究發現:高度及低度有利情境→工作導向領導較有效;中度有利情境→關係導向領導較有效

  47. 4.批判理論2-1 • 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係秉持批判的精神,對目前社會及有關理論進行批判並提出改善論點,以達成合理性與社會正義。

  48. 4.批判理論2-2 • J. Habermas以認知興趣(cognitive interest)作為知識構成的核心,從勞動、互動與權力等三個社會生活的領域中,分別衍生出技術、實踐與解放等三種認知興趣。

  49. 技術興趣 • 技術興趣(technical interest)是由勞動(work)要素衍生出來。人類為透過勞動獲取資源維持生存,必須採取工具性行動來控制自然與世界,使生活變得可預測而穩定。 • 分析科學(empirical-analytical science)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