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任务十六 实验室检验

任务十六 实验室检验. 任务十六 实验室检验. 血液检验. 尿液检验. 典型任务. 粪便检验. 痰液检验. 脑脊液和 浆膜腔积液 检验.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掌握实验室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 2. 熟记常用实验室检验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能力目标: 1. 会采集常用实验室检验的标本 2. 会分析常见实验室检验的结果 素质目标: 态度稳重、端正、具有专业自信、医德高尚。. 本章点睛.

hag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任务十六 实验室检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任务十六 实验室检验

  2. 任务十六 实验室检验 血液检验 尿液检验 典型任务 粪便检验 痰液检验 脑脊液和 浆膜腔积液 检验

  3.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实验室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 2.熟记常用实验室检验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能力目标: 1.会采集常用实验室检验的标本 2.会分析常见实验室检验的结果 素质目标: 态度稳重、端正、具有专业自信、医德高尚。

  4. 本章点睛 实验室检验与临床护理工作联系紧密,一是部分实验室检验的标本由护士采集,二是实验室检验结果作为健康评估时的重要客观资料之一,对协助护理诊断、观察和判断病情、配 合治疗、指导健康等都十分重要。

  5. 一、 血液检验

  6.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1.标本种类 全血、血浆、血清。 2.采血部位 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3.采血时间 空腹采血、特定时间采血、急诊采血。 4.采血注意事项 5.标本采集后的处理 抗凝、及时送检和检测。

  7. 血常规检验 1.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采集方法:毛细血管采血 ●参考值: ●临床意义: 相对增多:剧烈呕吐、腹泻、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 绝对增多:生理性增多(新生儿、高原居民、剧烈活动)或病理性增多(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生理性减少:孕妇、婴幼儿、老年人。 病理性减少:贫血(缺铁、再生障碍、溶血)或失血。

  8. 血常规检验 2.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 ●采集方法:毛细血管采血 ●参考值: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感染、中毒或大出血、恶性肿瘤); 减少↓(感染、中毒、放射性损伤、血液病等)。 核象变化;毒性变化;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 减少↓(伤寒、副伤寒)。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白血病、转移癌、骨髓纤维化)。 淋巴细胞:增多↑(病毒或杆菌感染、血液病、肿瘤、移植排斥); 减少↓(放射病、免疫缺陷等)。 单核细胞:增多↑(感染、血液病)。

  9. 其他常用血液检验 ●网织红细胞计数 ●血细胞比容测定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出血性疾病的检查 1.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2.血小板计数 3.出血时间 4.血块收缩试验 5.凝血时间测定 6.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7.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10. 肾小球功能试验 ●内生肌酐清除率 ★标本采集方法: 1.检验前低蛋白饮食3天,避免剧烈运动; 2.第4天晨排净尿液,收集记录24h尿量,加入甲苯防腐; 3.试验时抽取静脉血2~3mL,注入抗凝管并混匀,与24h尿液同时送检。 ★参考值: 成人 80~120mL/min。 ★临床意义: 1.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 2.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程度; 3.指导治疗护理; 4.动态观察肾移植术是否成功。 肾功能检验

  11. 肾小球功能试验 ●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测定 ★标本采集方法: 抽取空腹静脉血3mL,注入干燥试管并送检,不抗凝。 ★参考值: 成人 3.2~7.1m mol/L。 ★临床意义: 1.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增高: 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硬化、肾结核或肿瘤。 2.鉴别肾前性和肾实质性少尿: 肾前性少尿←肾血流量减少←心衰、脱水、休克、肝肾综合征等。 肾实质性少尿←血肌酐上升+血清尿素氮升高。 3.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 血清尿素氮增高←消化道出血、烧伤、甲亢、高蛋白饮食。 肾功能检验

  12. 肾功能检验 肾小管功能试验 ●酚红(PSP)排泄试验 ★标本采集方法: 1.检验前避免使用影响检验结果的药物; 2.禁止吸烟、饮茶或咖啡等; 3.检验开始时嘱病人一次饮水300~500mL,20min后排净尿液; 4.静注0.6%酚红1mL。 5.静注后15、30、60、120min分别收集尿液。 ★参考值:15min排泄量≥25%,2h排泄量≥55%。 ★临床意义: 1.酚红排泄量减少←肾小球排泄功能降低 ←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硬化、尿路梗阻等。 2.酚红排泄量增高←甲亢、低蛋白血症。

  13. 肾功能检验 • 肾小管功能试验 ●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试验 ★标本采集方法: 1.昼夜尿比重试验(莫氏试验); 2. 3h尿比重试验(季氏试验); • ★参考值: • 24h尿总量1 000~2 000ml;昼夜尿量之比为3~4:1;12小时夜尿量不应超过750ml;尿液最高比重应在1.020以上,最高比重与最低比重之差不应小于0.009。 ★临床意义: 1.早期肾功能不全 • 2.浓缩功能不全←严重肾功能损害 • ←慢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盂肾炎、高血压、肾动脉硬化。 • 3.肾稀释功能不全←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

  14. 肝脏病常用检验 • 蛋白质代谢功能试验 ●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 ★标本采集方法: 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干燥试管内送检,不抗凝。 ★参考值: • 血清总蛋白(TP)60~80g/L; • 清蛋白(A)40~50g/L; • 球蛋白(G)20~30g/L; 清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1.5~2.5:1。 ★临床意义: 1.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肝脏严重受损 ←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2.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 ←慢性肝炎、肝硬化、酒 精肝。 3.A/G倒置←肝功能严重受损及M球蛋白血症 ←肝硬化、肝癌、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15. 肝脏病常用检验 • 蛋白质代谢功能试验 ●血清蛋白电泳 ★标本采集方法: 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干燥试管内送检,不抗凝。 ★参考值: • 醋酸纤维膜法 • 清蛋白 0.62~0.71(62%~71%); • α1球蛋白 0.03~0.04(3%~4%); • α2球蛋白 0.06~0.10(6%~10%); • β球蛋白 0.07~0.11(7%~11%); • γ球蛋白 0.09~0.18(9%~18%); ★临床意义: 1.肝炎 2.肝硬化 3.原发肝癌 4.其他

  16. 肝脏病常用检验 • 蛋白质代谢功能试验 ●血氨测定 ★标本采集方法: 抽取静脉血2mL,注入含肝素的抗凝管内立即送检。 ★参考值: • 谷氨酸脱氢酶法11~35μmol/L ★临床意义: 1.增高 ←生理性增高(高蛋白饮食、剧烈运动等) ←病理性增高(肝性脑病、重症肝炎、肝癌、上消化道出血、尿毒症等) 2.降低 ←低蛋白饮食 ←贫血

  17. 肝脏病常用检验 • 胆红素代谢试验 ●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结合胆红素和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测定 ★标本采集方法: 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不抗凝干燥试管中送检,注意标本切勿溶血。 ★参考值: • 血清总胆红素(STB) 3.4 ~ 17.1μmol/L • 血清结合胆红素(CB) 0~6.8μmol/L • 血清非结合胆红素(UCB) 1.7~10.2μmol/L ★临床意义: 1.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程度 2.鉴别黄疸类型 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合输血反应; 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胰头癌; 肝细胞性黄疸←急性黄疸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18. 肝脏病常用检验 • 胆红素代谢试验 ●尿内胆红素及尿胆原检验 ★标本采集方法: • 1.留取新鲜尿液20~30ml,置于干燥清洁的容器中送检。定量检测则须留24h尿液,尿胆原检验最好取晨尿,置于棕色容器内并加盖立即送检。 • 2.检验前应避免使用磺胺类、普鲁卡因、苯唑青霉素以及卟胆原等。 • 3.检验前避免饱餐、饥饿、剧烈运动等。 ★参考值: • 尿内胆红素定性阴性 • 尿胆原定性阴性或弱阳性 • 尿胆原定量 0.84~4.2μmol/(L·d) • ★临床意义: 1.阻塞性黄疸 2.肝细胞性黄疸 3.溶血性黄疸

  19. 肝脏病常用检验 • 血清酶学检验 ●血清转氨酶测定 ★标本采集方法: • 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不抗凝干燥试管中送检。 ★参考值: • 终点法(Karmen法)速率法(37ºC) • ALT 5~25卡门单位10~40U/L • AST 8~28卡门单位10~40U/L • ALT/AST ≤1 • ★临床意义: 1.急性病毒性肝炎 2.慢性病毒性肝炎 3.肝硬化 4.非病毒性肝病 5.急性心肌梗死

  20. 肝脏病常用检验 • 血清酶学检验 ●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 ★标本采集方法: • 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不抗凝干燥试管中送检。 ★参考值: • 磷酸对硝基苯酚速率法(30℃):成人40~110U/L,儿童<250U/L。 • ★临床意义: 1.阻塞性黄疸 2.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 3.骨骼疾病 •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测定 • ●单胺氧化酶测定

  21. 肝脏病常用检验 • 血清甲种胎儿蛋白测定 ★标本采集方法: • 抽取空腹静脉血3m1,注入不抗凝干燥试管中送检。 ★参考值: • ELISA定性:阴性 • ELISA定量:<25µg/L • ★临床意义: • 1.原发性肝癌 • 2.肝炎 • 3.生殖腺胚胎癌(卵巢癌、睾丸癌、畸胎瘤等)胃癌或胰腺癌。 • 4.妊娠3~4个月后AFP开始升高,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

  22. 肝脏病常用检验 • 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验 ★标本采集方法: • 1.HBsAg 抽取静脉血3ml,注入不抗凝干燥试管中送检。 • 2.其他乙肝病毒标志物单项检验时抽血2ml即可。 • 3.全部乙肝病毒标志物(两对半)检验需抽血4ml。 ★参考值: • 酶联免疫法(ELISA)和放射免疫法(RIA)均为阴性。 • ★临床意义:

  23.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 血清电解质测定 ●标本采集方法 1.抽取空腹静脉血3ml,测定单项需采血2ml,注入干燥试管送检,不抗凝。 2.注意切勿溶血, 尤其是血清钾测定。 ●临床意义 1.血清钾:高←摄多、排少(肾功能不全)、钾出多(溶血、中毒、损伤); 低←摄少、丢失多(呕吐、腹泻)、排钾利尿剂及胰岛素等。 2.血清钠:高←水摄入不足或失水过多、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低←摄少、丢失多(呕吐、腹泻)、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3.血清氯化物 4.血清钙: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转移骨癌、多发性骨髓瘤; 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肾脏疾病等 5.血清无机磷

  24.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验 ●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2.86~5.98mmol/L) 增高←动脉硬化所致心脑血管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综合征、阻塞性黄疸; 降低←严重肝病、甲亢、严重贫血、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等。 ●血清甘油三酯(TG)测定(0.56~1.70mmol/L) 增高←冠心病、原发性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病、肾病综合征、胆道阻塞; 降低←严重肝病、甲亢、营养不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1.04mmol/L) 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3.12mmol/L) 增高←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阻塞性黄疸、肥胖症。

  25.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 • 空腹血糖测定 ●标本采集方法 • 1.病人晚餐后一般不再进食,最好不吸烟。 • 2.次晨抽取空腹静脉血1ml,注入干燥试管中送检,不抗凝。 • 3.采血部位、标本性质及测定方法不同,其检测结果也不相同。 • ●参考值 • 葡萄糖氧化酶法:3.9~6.1mmol/L • 邻甲苯胺法: 3.9~6.4mmol/L • ●临床意义 • 1.血糖增高(高血糖):←生理性:高糖饮食、精神紧张、剧烈运动等。 • ←病理性: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应激性反应、高热、呕吐、脱水等。 • 2.血糖降低(低血糖):←生理性:妊娠期、饥饿、剧烈运动等。 • ←病理性:胰岛素过多、对抗胰岛素的激素不足、酒精中毒、营养不良等。

  26.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标本采集方法 • 1.受试前3天正常饮食(每日碳水化合物摄人量>150g),受试前晚餐后禁食。 • 2.受试前8h内禁止吸烟、饮酒或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停用胰岛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紧张。 • 3.次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ml, 将75g葡萄糖溶于250ml温开水中,嘱病人5分钟 内饮完或进食l00g馒头,从饮/食第一口开始计时。分别于0.5h、1h、2h及3h各抽取静脉血lml,并在每次抽血后留取尿标本同时送检。 • ●临床意义 • 1.诊断糖尿病 • 2.糖耐量异常(IGT): • 常见于2型糖尿病、甲亢、皮质醇增多症、肥胖症、肢端肥大症。

  27. 其他常用实验室检验 • 心肌酶测定 • ●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 • 1.CK增高 • ←心肌损伤、肌肉疾病、脑组织损伤、手术。 • 2.CK降低 • ←长期卧床、甲亢、激素治疗等。 • ●乳酸脱氢酶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测定 • 1.急性心肌梗死 • 2.肝脏疾病 • ←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阻塞性黄疸。 • 3.恶性肿瘤 • ←恶性淋巴瘤、肺癌、结肠癌、乳腺癌、胃癌、宫颈癌。

  28. 其他常用实验室检验 • 淀粉酶及其同工酶测定 • ●血清淀粉酶增高 • 1.胰腺疾病 • ←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囊肿。 • 2.非胰腺疾病 • ←腮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机械性肠梗阻、胆道梗阻、急性胆囊炎、乙醇中毒、肾功能不全等。 • ●淀粉酶同工酶增高 • 1.P型同工酶增高 • ←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 • 2.S型同工酶增高 • ←腮腺炎、卵巢癌、肺癌等。

  29. 其他常用实验室检验 • 常用免疫学检查 • 1.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 • 2.血清补体检测 • 3.细胞免疫检测 • 4.肿瘤标志物检测 • 5.自身抗体检测 • 6.感染免疫检测 • 7.其他免疫检测

  30. 二、 尿液检验

  31. 典型任务二 尿液检验 • 尿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1.留尿的容器 清洁干燥有盖容器、有塞无菌大试管。 2.留尿的种类 随机尿、清晨空腹尿、餐后尿、24h尿、清洁中段尿。 3.留尿的方法 一般检验、细菌培养、定量检验、婴幼儿尿液检验。 4.尿液的送检 送检时间、送检单。

  32. 典型任务二 尿液检验 • 尿液一般检验 ●一般检查: • 外观:血尿(泌尿炎症、结石或肿瘤、血友病); • 尿量:多尿(糖尿病、肾病)少尿(脱水、休克、心衰、肾衰、 结石、尿路梗阻、肿瘤); • 气味;酸碱反应;比重。 ●化学检查: 尿蛋白;尿糖(糖尿病、甲亢、肾病、脑出血);尿酮体。 ●显微镜检验: 红细胞、白细胞和脓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体。 • ●尿细胞计数;

  33. 三、 粪便检验

  34. 典型任务三 粪便检验 • 粪便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采集要求 ●及时送检 • 粪便常规检验 • ●一般检查 • 量; • 颜色性状:糊状或水样(急性肠炎)、黏液便、米泔样(霍乱)、柏油样(消化道出血)、白陶土样(阻塞性黄疸)、脓血便(痢疾、肠炎)、鲜血便(直肠癌)、硬结便(便秘)、细条状便(直肠癌)。 • 气味; • 寄生虫体; • ●显微镜检验 • ●化学检验

  35. 典型任务三 粪便检验 • 粪便隐血试验(FOBT) ★标本采集方法: ① 化学方法;②免疫学方法。 不受动物血红蛋白干扰,因而不需限制饮食。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①消化性溃疡活动期阳性率为40%~70%,呈间断阳性; ②消化道恶性肿瘤,阳性率可达95%,呈持续阳性; ③其他疾病所致的消化道出血,均可呈阳性反应。

  36. 四、 痰液检验

  37. 标本采集 1.作一般检查(常规检查、癌细胞检查、细菌及结核菌检查)时,以收集清晨第一口痰最宜,盛于清洁容器内及时送检。 2.进行细菌培养时,需用无菌容器留取,并及时送检。 3.用浓缩集菌法查结核杆菌或作24小时痰量和分层检查时,需留取12~24小时的痰液,盛于含少许防腐剂(石碳酸)的无色广口瓶内送检。 4.作细胞学检测时, 每次咳痰5-6口(约5ml), 或留取上午9-10时的支气管深部的痰液立即送检。

  38. 检测项目 • 一般性状检查 量、颜色、气味、性状 • 显微镜检查 不染色涂片、染色涂片

  39. 五、 脑脊液和浆膜腔积液检验

  40. 脑脊液检验 • 标本采集方法 1.物品准备 准备腰椎穿刺包、3支无菌试管、酒精灯、火柴及必要的麻醉用品。 2.体位 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屈曲, 双手抱膝紧贴腹部。 3.标本采集 腰椎穿刺成功后将流出的脑脊液收集于3个无菌试管内,每管1~2ml。第一管作细菌学检查,第二管作化学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作细胞计数和分类,并作好标记,标本收集后立即送检。

  41. 脑脊液检验 • 注意事项 1.术中:穿刺过程中出现瞳孔扩大或不等大、意识不清、脉搏细数、呼吸深慢等脑疝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放液,并迅速向椎管内回注生理盐水10~20ml,必要时采取有关的紧急措施进行抢救。 2.术后:应去枕俯卧(如有呼吸困难则平卧)4~6小时,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

  42. 脑脊液检验 • 检查项目 1.一般检查 2.化学检查 3.显微镜检查 4.细菌检查

  43. 浆膜腔穿刺液检验 • 标本采集方法 1. 标本采集一般由医生在常规无菌操作下行浆膜腔穿刺抽取术,准备及配合与脑脊液采集方法类似。 2. 采集的标本最好为中段积液,分置于3~4个无菌试管中,每管1~2ml左右,及时送检。做细胞计数检验时,为避免标本凝固可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草酸钾抗凝剂,混匀后送检。比重测定,标本量应在60ml以上,结核杆菌培养标本量以l0ml为宜。

  44. 浆膜腔穿刺液检验 • 检查项目 1.一般检查:外观、比重、凝固性 2.化学检查:粘蛋白定性试验、蛋白定量及葡萄糖测定 3.显微镜检查:细胞计数及分类、肿瘤细胞检验 4.细菌检查

  45. 视野拓展 为什么要常做血常规检验? 在医院看病时,医生往往要求病人首先做个血常规检查。由于血液不断的在全身循环,流经身体各个重要器官,渗透到各组织中,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和维护人体各处机能活动和内外环境的平衡,人体各部位稍有异常改变,都会由血液携带其各种信息传达出来,故检查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量和质的变化即可协助判断肌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病变情况。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经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为具有诊断参考价值,所以,许多病人在病因不明时都要做血常规检查。另外,一些已经明确诊断或治疗过程中的患者也需要经常做血常规检查,这是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的常用指标。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化疗、放疗及血液病等特殊病人中,血常规检查是个非常重要的和经常需要检测的观察指标。

  46. 本章小结 本项任务主要介绍了三大常规及常用生化检查的标本采集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通过学习,学生应该学会正确的采集各种检验标本,并能结合其他评估资料分析检验结果。同时能正确地和检验对象进行沟通交流,指导其配合标本采集,耐心解释检验结果。

  47. 知识结构图

  48. 思考题 1.血液检验的采血部位有哪些? 2.留尿种类有哪些? 3.病理情况下,粪便颜色和性状可有哪些改变? 4.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5.常用生化检查的标本采集需要注意些什么?

  49. 案例 • 时间:某日上午、下午,次日上午、下午 • 地点:某医院病房、护士站 • 人物:李医师、赵护士、患者周女士、化验员、护理员 • 情景: 情景一:周女士为新入院病人,李医师查房,下医嘱要求给周女士做三大常规、肝功+HB sAg、血糖、血脂等化验检查。 情景二:护士站,赵护士处理医嘱,血常规化验单交给护理员送至化验室,准备尿和粪便检查容器,粘贴病人信息。 情景三:赵护士到病房告知周女士,为了明确诊断,需做化验检查,嘱第二日早上留取适量尿液和粪便置入容器中并放至存放标本处。嘱晚上清淡饮食,晚饭后至第二日抽血前停止饮食。 情景四:下午化验员到病房为周女士采集血常规标本。 情景五:第二日大夜班护士为周女士采集空腹血。 情景六:第二日下午,护士站,化验员送来周女士化验结果。赵护士把化验结果放入病历夹中并进行审阅,发现患者尿糖、血糖偏高,需要修订医嘱。 情景七:赵护士到医师办公室告知李医师化验结果,李医师进行医嘱修订,将患者普通饭饮食改为糖尿病饮食,输液用的葡萄糖溶液改为生理盐水。 情景八:赵护士回到护士站即刻处理医嘱。 情景九:赵护士到周女士病房,解释检验结果,嘱坚持糖尿病饮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