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388 Views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述. 都江堰市农发局经管科.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 ,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为解决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农户分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农户组成的市场主体。.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类型. 1 、 生产合作社 :即从事种植、养殖、采集、渔业、加工、建筑等生产活动的各类合作社。 2 、 流通合作社 :从事推销、运输、购买等流通领域服务业务的合作社。 3 、 信用合作社 :接受社员存款、贷款给社员的合作社
E N D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述 都江堰市农发局经管科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 •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为解决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农户分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农户组成的市场主体。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类型 • 1、生产合作社:即从事种植、养殖、采集、渔业、加工、建筑等生产活动的各类合作社。 • 2、流通合作社:从事推销、运输、购买等流通领域服务业务的合作社。 • 3、信用合作社:接受社员存款、贷款给社员的合作社 • 4、服务合作社:通过各种劳务、服务等方式,提供给社员生产生活一定便利的合作社。
二 、合作社发展背景与过程 成立以村小组为单位的集体土地 合作社为主 1949年----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 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承包经营 机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78年,改革开发, 市场经济初级阶段 小规模的农户的生产不能适应 市场的竞争,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 能为农户提供技术,农资规模化采购, 市场统一品牌的销售服务。 2008年,成都市农村土地确权, 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 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加工、储藏等一系列标准化服务,组织农户按照市场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生产、加工、销售,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好地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顺利对接。 • 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成员批量购进农业生产资料,可以享受价格优惠,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组织大批量农产品进行统一谈判和销售,稳定了农产品市场价格,降低了销售成本,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农产品销售利润。 • 第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公平、公开、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将组织内部加工和流通环节所获得的利润按惠顾额返还给成员,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 • 互助性质 • 建立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之上 • 以农民为主体 • 自愿和民主管理 • 以盈余返还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则 • 1、成员以农民为主体。 • 2、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 3、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 4、成员地位平等,实现民主管理; • 5、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的比例返还。
五、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目标 • 1、提高农民收入(核心) • 2、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 3、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5、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 • 6、引导发展“一镇一品、一村一品、一社一品的特色产业
第二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 • 设立的基础 • 设立的条件 • 设立的程序 • 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的基础 • 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的基本前提是农民自身的意愿和需要,即农意基础
一、设立的基础条件 • 1、制度环境:农庭承包经营制度 • 2、产品特性:包括农产品的生产技术特性和市场交易特性。 • 3、产业基础:产业聚集到一定规模,专业化达到一定水平,是合作社设立的必要前提和现实可能。 • 4、人才基础:合作社的设立和发展需要有懂经营、会管理、有奉献精神,热心合作事业、社员信任、有威望的带头人去领办。能人在合作社起着关键作用,一般都是合作社的管理者,主导着合作社的经萤和发展。 • 5、政策环境:政策、法律支持是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各级党委政府鼓励扶持合作社发展,为合作社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二、合作社设立的法定条件 • 要有5名以上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的成员。成员中农民至少占成员总数的80%;成员总数20人以下的可以有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成员;成员总数超过20人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员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5%。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不得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 • 要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组织机构。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理事长、理事会、执行监事或监事会等。其中成员大会和理事长必须设立。其他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而定。 • 要有全体设立人参加的设立大会通过的章程。章程是合作社的宪法。 • 要有符合法律法规的名称和章程确定的住所(场所)。 • 要有符合章程规定的成员出资。合作社必须有一定的财产,作为独立承担责任的保证。成员出资是合作社财产的主要来源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的程序 成立筹备委员会、拟定名称、 确定业务范围、资金筹集、 起草筹备申请书等 发起筹备 制定章程 推荐理事会、监事会候选人 吸收社员 形成会议纪要及签名 召开全体设立人大会 设立办公场所 有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 税务登记证、银行开户许可证、 组建工作机构 • 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取得法人资格 成立的合作社交档案资料复印件到农发局备案
第三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 一、组织机构 1.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 2.理事会和理事长 3.监事会 4.经理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制度 • 加入合作社应具备的条件 • 成员的权利 • 成员的义务 • 成员的退出
三、表决权制度: 1.表决权 • 基本表决权 • 附加表决权 2.决议方法 • 一般决议方法 • 特殊决议方法
第四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管理 一、产权制度 • 合作社产权的核心:合作社的成员资格必须是独立的产权主体;成员有权处理自已加入合作社的那部分产权;成员根据自已的出资和交易取得相应的收益。涉及:所有权、决策权、销售或采购权、剩余索取权。
产权的特征: 1、产权的两重性 2、成员的不同角色 • 产权的配置:明确界定合作社与成员的财产权利 a.合作社的财产权利 b.成员的财产权利
二、分配制度 • 收益、盈余、可分配盈余、盈余分配的主要方式、其他方式(溢价收购、按股分配)
三、民主管理制度 民主管理的原则: • 一人一票,广泛参与 • 实事求是,尊重个别 • 民主协商,适当集中 • 制度规范,定时定期
民主管理的主要环节 • 正确处理“能人”治社与民主管理的关系:如何协调能人治社与合作社民主管理之间的矛盾,做到既能发挥能人治社的积极作用,又能实实在在地落实民主管理制度,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成长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四、管理制度 • 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内容 1.资金筹集 2.资产管理 3.债权债务管理 4.盈余及盈余分配管理 • 财务会计报告和财务公开
五、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与服务 • 提高合作社经营服务水平的主要途径: 1、不断拓宽经营范围,提高服务能力; 2、以市场为导向,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3、实施标准化生产,推动产业升级; 4、实施品牌战略,扩大产品营销; 5、创办经济实体,进行产业化经营 6、通过整合重组,与农业龙头企业对接合作,扩大经营规模
第五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与扶持 • 指导与扶持的重要性 1、是合作社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 2、是国际通行做法和经验 3、是政府职责,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
指导与扶持的主要途径 1、立法保护 2、政策措施: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改善融资环境、产业政策支持、科技人才支持
第六 讲: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 • 我市这几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截止2011年底,全市已登记注册各类合作社 家,拥有资产 元,入社成员 人(户),带动 户,基本水涨涉及了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种植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林业(花卉苗木)、蔬菜生产、农机服务、土地股份合作等。2010年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总值 元,统一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总值 元,实现可分配盈余 元,涌现出省级示范合作社 家,成都市级示范社 家, 家合作社申请注册商标,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 个,其中绿色食品认证 个。
存在的问题 • 对合作社缺少认识,对合作社的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 • 数量较多,但总体运行质量不高 • 多数合作成员偏少,规模较小,无经济实力。服务层次低,无市场竞争力,无发展后劲,缺少带动力 • 多数合作社财产关系不明确,合作松散,凝聚力差 • 民主管理意识缺乏,多数合作社,成员只是徒有虚名,并没有起到作用,能人主导使得社,唱独角戏 • 多数合作社较少开展活动,出无合作内容 • 内部管理的各项制度不健全,或者制度执行不好,没有按章程和制度开展经营活动,运行不规范 • 在外部环境方面,自上而下还没有真正形成财政,税收、金融等一系列扶持合作社发展的长效机制和良好环境,合作社面临的缺人才、缺资金、缺技术的长期制约合作社的发展
解决问题的途径 • 继续加强宣传合作社的基本政策 • 继续加大合作社基本知识、经营管理、实用技术等业务的培训 • 深入开展和指导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 • 精心抓好示范社建设 ,扩大示范带动效应 • 继续加强扶持,重点扶强扶优 • 整合提高,推动同类、同业合作社合并重组和再联合 •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推动全社会关心关注合作社发展 • 合作社自身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