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866 Views
論 說 文(一). 論說文的三大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論點: 又稱論題。作者就其想要論述的問題,開宗明義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張。就文章的結構而言,論點就是文章的開頭,也是「起承轉合」裡的「起」。 論據: 用來說明或支持論點的理由或材料;一般都先議論再舉例說明(請參考後面的「拿出證據來」)。就結構而言,論據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也是「承」和「轉」。 論證: 用論據來證明論點,並以強而有力的推理過程使讀者信服。就結構而言,論證是文章的結論,也是「合」。. 論證 (證明勤儉是重要的) 第一段:強而有力的証明自己的立場是對的 (引用佳句名言) 起承轉合的「合」.
E N D
論說文的三大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 論點:又稱論題。作者就其想要論述的問題,開宗明義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張。就文章的結構而言,論點就是文章的開頭,也是「起承轉合」裡的「起」。 • 論據:用來說明或支持論點的理由或材料;一般都先議論再舉例說明(請參考後面的「拿出證據來」)。就結構而言,論據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也是「承」和「轉」。 • 論證:用論據來證明論點,並以強而有力的推理過程使讀者信服。就結構而言,論證是文章的結論,也是「合」。
論證(證明勤儉是重要的) 第一段:強而有力的証明自己的立場是對的 (引用佳句名言) 起承轉合的「合」 論據(支持勤儉是重要的例子) 第二、三段:說明孝順的例子(正正、正反) 起承轉合的「承」、 「轉」 論點(勤儉是重要的) 第一段:表明自己的立場 起承轉合的「起」
一、拿出證據來: • 寫論說文的目的,就是要使讀者相信你的論點是絕對正確的。因此,為了要讓人心服口服,就必須在適當的時機提出適當的人證、事證(個案)或語證(名言、名句),來強力支持你的論點,增加文章的氣勢和說服力。
人證和事證: • 古今中外的名人所完成的具體事實,或大眾耳熟能詳的故事或典故,只要是適合支持論點的,不論是正面或反面評價,都可大膽採用,以增加論點的可信度和說服力。 • 例如:以愛迪生經過無數次的實驗終於發明電燈的例子,來論證「有恆為成功之本」與「失敗為成功之母」的論點;以「龜兔賽跑」的寓言來論證「驕傲」的後果;以「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來論證「誠實」的重要;以「季札掛劍」的典故論證「守信」的可貴;以「項羽兵敗垓下」論證「有勇無謀」的悲劇下場……。此外,重大社會新聞、著名的歷史事件、國內外大事等個案,也是極佳的事證。
語證: • 舉出古今中外的偉人和聖賢人士的名言,或流傳已久的俗語、諺語等,來支持論點,並強化文章的氣勢。如:以「一諾千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來說明守信的重要;以「一生之計在於勤」說明勤勞的重要;以「萬丈高樓平地起,英雄不怕出身低」來說明努力與成功的關係;以胡適的名言「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說明先苦後甘的道理……
單一性的基本寫作結構 ●什麼是單一性的論說文? 小學生該不該看電視 「談孝順」 單一性的題目也就是- 你只能順著題意強調他背後隱藏的特殊意義及重要性
單一性的基本寫作結構 ●單一性論說文的基本結構? 開頭:肯定題目的重要性 主要內容: 正例 反例 方法 結論
如何開始著手? ●找證明(勤勞): 歷史故事、寓言故事、時事新聞、名言佳句、週遭的實例 勤能補拙、儉以養廉 言證 王永慶、嚴長壽 正例-事證 曾國藩<家訓>勤苦簡約,未有不興;驕奓倦怠,未有不敗。 言證 隔壁王叔叔 反例-事證 石油大王-洛克斐勒 正例-事證
「孝順」就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俗話說:「 ○ ○ ○ ○ ○ ○ ○ 。」這就是在告訴我們在平常的生活中,絕對要○ ○ ○ ○ ○ ○ ○ ○ 。如果○ ○ ○ ○ ○ ○ ○ ○ ,才能○ ○ ○ ○ ○ ○ ○ ○ 。 談勤儉 「勤儉」就是「勤勞節儉」,這是個天經地義的道理,更是從小長輩耳提面命,希望我們能養成的習慣。俗話說:「勤能補拙,儉可養廉。」這就是在告訴我們在平常的生活中,絕對要愛物惜物,對於周遭的事務,也要盡力完成。如果可以養成勤儉的習慣,才能有成功的可能。 試試看:「談孝順」 證明: 開頭: 語證 解題 法 引用法
如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麼 ○ ○ ○ ○ ○ ○ ○ ○。就像(第一例)○ ○ ○ ○ ○ ○ ○ ○ ○ ○ ○ ○ ○ ○ 此外(第二例)○ ○ ○ ○ ○ ○ ○ ○ ○ ○ ○ ○ ○ ○ ○ ○ 。 第二段 反例 如果我們把勤勞獲得的成果,隨意揮霍,過著奢侈浪費的生活,那麼也將會有窮困潦倒的一天。就像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世,因為過於浪費、揮霍無度,引起人民的反抗,最後導致法國大革命,最後貴為國王的他,卻慘死於人民的刀下。此外,我家隔壁的王叔叔,也因為突然繼承一筆遺產後,不但沒有遵從先人「縮衣節食」的家訓,反到成天吃喝玩樂,因而不到三年的光陰,就把祖先一輩子的努力給坐吃山空,令人唏噓。 試試看:「談孝順」 證明: 第二段: 事證 承 舉例法、反例兩則
相反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像是(第一例)○ ○ ○ ○ ○ ○ ○ ○ ○ ○ ○ ○ ○ ○ 而(第二例)○ ○ ○ ○ ○ ○ ○ ○ ○ ○ ○ ○ ○ ○ ○ ○ 。 第三段 正例 相反的,如果我們可以養成勤儉的好習慣,生活中一旦遭遇到急需用錢時,不但不需要靠別人,更不會因此而大受困擾。翻開報紙,多少的時事新聞在鼓勵時下的年輕人要好好養成儲蓄節儉的好習慣呢?像是台灣的「經營之神—王永慶」,從小出身窮苦農家,靠著節儉純樸的個性一步一腳印的打造台塑王國;而美國的石油大王洛克斐勒,更是靠著克勤克儉的性情,而成為億萬富翁。 試試看:「談孝順」 證明: 第三段: 事證 轉 舉例法、正例兩則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到呢?首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次,○ ○ ○ ○ ○ ○ ○ ○ ○ ○ ○ ○ ○ ○ ○ ○ 。最後, ○ ○ ○ ○ ○ ○ ○ ○ ○ ○ ○ ○ 。 第四段 方法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到呢?首先我們從日常生活做起,平常養成勤儉的好習慣,不需要浪費的物品,不要奢侈。其次,要養成儲蓄的好習慣,從小額的數目開始累積,一定可以聚沙成塔,累積成一筆可觀的金額。最後,一定要身體力行,持之以恆,趕掉懶惰蟲,成為一個努力不懈的人。 試試看:「談孝順」 證明: 第四段: 實證 合 舉例法、有具體的辦法
○ ○ ○曾說:「 ○ ○ ○ ○ ○ ○ ○ ○ ○ ○ ○。」的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希望, ○ ○ ○ ○ ○ ○ ○ ○ ○ ○ ○ ○ 。 第五段 結論 曾國藩曾說:「勤苦簡約,未有不興;驕奓倦怠,未有不敗。」的確,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不勞而獲的財富;惟有勤勞節儉才能成功,沒有不去付出就能得到成功的道理;惟有持之以恆才能通往康莊大道。或許,要做到這樣的程度,確實很難,但是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最大的收穫者一定是自己。 試試看:「談孝順」 證明: 第五段: 實證 合 引用法、佳句證明
誠實的事例 法國著名文學家盧梭,曾再年輕時做過一 些使自己懊悔的事,在晚年雖然已成為家 喻戶曉的人物,卻仍誠實的將自己所犯的 過錯記錄在︽懺悔錄︾中,後來反而贏得 了大家對他的尊敬。 北宋皇帝在挑選官員時,因認為晏殊不好 遊樂,而挑中他,晏殊卻誠實的和黃地說 明,自己是因為沒有參加宴遊。他的誠實 不但化解了其他官員的尷尬,更贏得皇上 對他的信賴。 春秋齊國有個官員,不愛做事卻愛謊報政 績,取悅齊威王。後來齊威王調查清楚, 發現此人不誠實,於是下令處死。也就是 瞞的了一時,瞞不了一世。 誠實的 晏殊 知醜是種美德 盧梭 謊報政績被處死
誠實的格言 寧可因為說真話負罪,也不要說假話開脫。 坦率地說出自己心裡的話,不僅是一種道 德上的責任,而且還是一件令人快慰的事。 出處:英國 王爾德 說明:勇敢誠實的表達 句型:不僅…而且還是 仿作:誠實的承認自己的過錯,不僅可以減少傷 害,而且更可以贏得眾人對你的信賴。 出處:波斯 薩迪 說明:說實話的重要 句型:寧可…也不要 仿作:寧可因為誠實而辛苦依點,也不要欺騙而 得到假象。 對於說謊者的懲罰不在於沒有人相信他, 而在於它不再能相信任何人。 老實人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 欺人只能一時,而誠實卻是良久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