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巴 布 羅 . 路 易 茲 . 畢 卡 索

巴 布 羅 . 路 易 茲 . 畢 卡 索. 組員 : 吳威霆 蔡廷妤 陳韻淇 蔡汶岳. 畫家生平.

Download Presentation

巴 布 羅 . 路 易 茲 . 畢 卡 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巴布羅. 路易茲.畢卡索 組員:吳威霆 蔡廷妤 陳韻淇 蔡汶岳

  2. 畫家生平 畢卡索是西班牙畫家,他的作品變化多端,涵蓋住絕大多數二十世紀藝術家發展的樣式.他從小就非常早熟。1900 年首度走訪巴黎時,就展露出卓越的素描天分。從 1901 年到 1904 年是他的藍色時期.1904 年,畢卡索遷居到巴黎,步入玫瑰時期.這時期他的作品是前期風格的延伸,但色調較暖和,含意較深奧難解,此時他最偏好的題材之一是馬戲團的團員。他並領略出塞尚的形式架構以及非洲藝術、古伊比利藝術嚴峻的純樸感,因而以《亞維農的少女》突破束縛,進入原型立體派階段.1930 年代畢卡索開始運用多種風格作畫,強調曲線或雕刻質感.1937 年,畢卡索在西班牙內戰啟示下完成他聲譽最隆的畫作《格爾尼卡》﹝Guernica﹞,大肆攻擊人類殘愚昧的行徑。在二十世紀的藝術史中,沒有一位藝術家對當代人類的影響能夠超越過他。1973年4月8日逝世, 享研92歲。

  3. 各期特色及代表作品 • 「藍色時期」(約西元1901-1904年) • 「玫瑰時期」(西元1904-1906年) 多次婚姻影響他的畫作 第一任妻子奧嘉.寇克洛瓦是馬戲團演員—代表畫作「母親與孩子」 「亞維農少女」 第二任瑪麗.泰雷茲是一名模特兒—代表畫作「坐著的瑪麗.泰雷茲」 女朋友多拉.瑪爾是位攝影師--代表詩作「藝術筆紀」是他用法文及西班牙文寫的詩。而最有名的「歐卡茲伯的葬禮」是取材自畫 家.葛雷柯的一幅畫作,兩齣劇本一是「從尾巴被抓住的慾望」在1941年所畫,其一是1952年 的「四個小女孩」這些都得到熱烈的讚賞

  4. 青少年時期 • 西元1881年-1900年 • 1900 年首度走訪巴黎時,就展露出卓越的素描天分

  5. 藍色時期 (約西元1901-1904年)

  6. 代表作品:「藍色自畫像」 • 畫風:自己生活窮困孤獨及好友自殺使得他成天沉浸在強烈的憂鬱與絕望的氣氛,也是受了末世紀關注生與死的影響。

  7. 玫瑰時期 • (西元1904-1906年) • 又稱為「粉紅時期」使用的色調豁然開朗,採用了粉紅色,灰色及黃土色系,氣氛形成一股沈痛的悲情。 • 代表畫作: 「拿著煙斗的男孩」及「雜耍藝人之家」

  8. 畫風主要來自於戀愛,和因馬戲團而來的新題裁。畫風主要來自於戀愛,和因馬戲團而來的新題裁。

  9. 非洲時期 • 西元1907年—1909年又稱為黑人時期或者黑色時期 • 代表畫作:亞維農的少女 • 此期畫風:受非洲雕塑的影響,亞維農的少女被看做是他轉向立體主義之前的第一件立體主義作品。

  10. 原型立體派階段 • 西元1910年–1919年 • 立體主義開始於1906年,由喬治·布拉克與帕布羅·畢卡索 所建立,當時他們居住在法國巴黎的蒙馬特區。 • 代表畫作:亞維農的少女 • 畫風受塞尚、非洲木雕影響

  11. 畫風受塞尚、非洲木雕影響

  12. 古典時期 • 西元1917年-1924年 • 代表畫作:坐著的瑪麗‧泰雷茲 • 畫風因與芭蕾舞者新婚及受羅馬雕像的影響

  13. 蛻變時期的詩作與劇本 • 西元1925年-1936年 • 婚姻觸礁、超現實主義、逅邂瑪麗 • 54歲開始寫作,一如往常,他喜歡建立自己的規則,完全不管拼字,文法及標點的規則,他的書寫與繪畫一樣非常強勁靈動。 • 「藝術筆紀」是他用法文及西班牙文寫的詩,最有名的「歐卡茲伯的葬禮」是取材自畫 家.葛雷柯的一幅畫作。 • 兩齣劇本一是「從尾巴被抓住的慾望」在1941年,和 1952年 的「四個小女孩」

  14. 戰爭前後 • 西元1937年-1953年 • 因抗議戰爭而創作「格爾尼卡」 • 代表畫作:格爾尼卡

  15. 畫風:強調曲線或雕刻質感

  16. 晚年時期 • 西元1954年-1973年 • 1973年4月8日逝世, 享年92歲 • 畢卡索生前已經有兩個為他創立的美術館一是安提布美術館。 • 另一個收藏年輕時創作的美術館巴塞隆納畢卡索美術館 • 以及身後才成立的巴黎畢卡索美術館。

  17. 動腦時間 1. 藍色時期是從西元幾年到西元幾年? A: 1901-1914 2.玫瑰時期有哪幾種色系? A: 粉紅色 黃土色灰色 3:畢卡索的全名是甚麼? A: 巴布羅. 路易茲.畢卡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