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BGLTSA

BGLTSA. B. isexual. G. ay. esbian. L. ransgender. T. SA. and S upporters A lliance. 梅 · 萨藤 的性别意识. 张 华. History. His-story. Chairman. Chairwoman. Spokesman. Spokeswoman. Walkman. waitress. Waiter. princess. Prince. 一、梅 · 萨藤概述.

hadar
Download Presentation

BGLTSA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BGLTSA

  2. B isexual

  3. G ay

  4. esbian L

  5. ransgender T

  6. SA and Supporters Alliance

  7. 梅·萨藤的性别意识 张 华

  8. History His-story Chairman Chairwoman Spokesman Spokeswoman

  9. Walkman waitress Waiter princess Prince

  10. 一、梅·萨藤概述 • 梅·萨藤(May Sarton 1912——1995)生于比利时的沃德尔哥摩,1916年移民美国,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1929年梅萨藤从剑桥中学毕业后开始写诗,17岁时(1930年)她的十四行诗发表在著名的《诗刊》(Poetry)上。她曾在多所大学教授过诗歌,比如韦尔斯利大学(Wellesley University)和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等,并拥有17个荣誉博士学位,被誉为“人类精神的探索者”。

  11. 二、梅·萨藤的创作之路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梅萨藤一家于1914年10月12日匆忙逃离比利时,开始了艰难的流亡历程。他们一家人先是避难于英国,次年父亲乔治萨藤(George Sarton)只身流亡到美国纽约。而滞留英国的梅萨藤因身患重病,致使母女陷入身无分文的困境,母亲梅布尔(Mabel)不得不一再向丈夫乞求钱物,这使得生活也很拮据的乔治勃然大怒,残忍地要求妻子“丢掉女儿梅”。晚年的梅萨藤曾告诉自己的传记作者,“我的母亲本不应该告诉我这件可怕的事情,但她却告诉了我这个年仅十几岁的孩子,这给我造成了很深的伤害,我永远都无法原谅他——我的父亲”。

  12. 三、梅·萨藤和女性解放运动的关系 • 梅·萨藤非常感谢女性解放运动为她带来的声誉,这种声誉促进了对其作品的接受;梅萨藤也感激女性解放运动增强了妇女的自我独立意识,改变了女性的地位;她的作品反过来也成为妇女运动的一大助力。但同时梅萨藤不同意女性主义者与一切男性对立的偏见,她认为女性应该有把自己定位于中心的独立意识,而非简单地与男性对抗,这使其作品呈现了复杂的独特性。

  13. 四、女性阐释 • 梅·萨藤赠与女性以及文学界的特殊礼物之一,就是把书写女性内心生活的重大价值给合理化了。她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执着于自我实现,女人远远要比男人对充分实现自我更感兴趣。女人在很大程度上把生活内向化了……” 卡罗(《今日留恋》)被强制送往养老院之后,发现到达那个地方,就是开始回到自我意识、自我觉醒的故园,因为在封闭的环境里,她越来越多地思考自我,更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独立性。

  14. 五、自我话语权的表达 • 几乎所有的语种,男性都是规范与标准,换句话说,无论国度、社会、历史变迁,男权话语一直就是语言本身。英语中,history(历史)一词实际上是his-story的拼贴,这样,历史本身成为男性经验的呈现。女性总是处在语义的反面,并在形式上处于后缀与从属。男性具有普遍性与自足性,而女性只能相对而存在。纵观西方文化,女性的声音一直被压抑,女性处于一种卑微的无权状态。

  15. 六、缪斯之爱 • 19世纪晚期,“女同性恋”这个术语已经成为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指那些更偏爱同性的,不正常的,变态的女性。里奇曾为其正名,“女同性恋既不是一种厄运,也不是有意纵情享受的一种变态,它是在特定处境下选择的一种生活态度。” 莉莲费德曼对女同性恋的描述更有学术意味:“‘女同性恋’描述了一种关系,这是一种两个女人之间保持强烈感情和爱恋的关系,其中可能或多或少有性关系,抑或根本没有性关系。

  16. 七、双性同体观的深层延伸 • “双性同体”又可以称“雌雄同体”、“两性同体”、“两性共体”,双性同体(androgyny)是由希腊词根andro(男性)gyny(女性)构成,在希腊语中andros是男,gyne是女。用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领域的“双性同体”这一概念,或指一种大脑不分性别的文学创作状态及批评标准(androgyny),或被用来专指妇女独特的创作风格(bisexuality)。

  17. 八、作品评论 • 1.史蒂文斯夫人现象 • 2.婚姻描写 • 3.女性情谊主题 • 4.苍老之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