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点亮“点灯的人” —— 青年教师如何当好班主任

点亮“点灯的人” —— 青年教师如何当好班主任. 大亚湾第一中学 何汝玉. 点亮一盏灯, 照亮别人,同时也照亮自己。班主任在激励 学生的过程中,也不断受到自我激励;在净化学生心灵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灵也在不断地受到净化。. 要 成为一个优秀的 “点灯人” 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但是要尽量缩短这个过程,多学习,“积”中生智。. 和谐. 一、认识自我 准确定位. 1 、青年老师的优势: 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老师,毕业于正规的师范院校,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精力充沛,工作热情很高,与学生年龄差距较小,比较容易形成一种 “ 较热 ” 的师生关系。. 和谐.

habib
Download Presentation

点亮“点灯的人” —— 青年教师如何当好班主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点亮“点灯的人”——青年教师如何当好班主任点亮“点灯的人”——青年教师如何当好班主任 大亚湾第一中学 何汝玉

  2. 点亮一盏灯,照亮别人,同时也照亮自己。班主任在激励学生的过程中,也不断受到自我激励;在净化学生心灵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灵也在不断地受到净化。点亮一盏灯,照亮别人,同时也照亮自己。班主任在激励学生的过程中,也不断受到自我激励;在净化学生心灵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灵也在不断地受到净化。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点灯人”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是要尽量缩短这个过程,多学习,“积”中生智。

  3. 和谐 一、认识自我 准确定位 1、青年老师的优势: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老师,毕业于正规的师范院校,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精力充沛,工作热情很高,与学生年龄差距较小,比较容易形成一种“较热”的师生关系。

  4. 和谐 2、不足:经验欠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青年教师刚走出校园,年龄与学生接近,教育方法、工作经验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开展班主任工作时往往产生怯场、畏惧心理。特别是现代中学生由于心理逐渐走向成熟,已经不像小学生把老师看成是真理的化身,他们经常持批判观点看待老师,尤其是班主任。

  5. 3、学会与学生共同成长 ——做智慧的(班主任)教师 由于年龄限制,青年班主任事实上在学生跟前既树立不起父母般形象角色,也树立不起所谓的长者风范,所以无法权威性地对学生施与父母般的指导和长者般的教诲。那么该怎样为自己的角色定位呢?亲身实践中认识到:青年班主任教师与中小学生之间最好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即在班级管理中,其最佳定位是朋友角色。这是由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青年班主任教师年龄因素、知识结构、人格特征等共同决定的。

  6. 1、为人师表的气质 二、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 教师为人师表的气质可分为外表形象和内在素质 两部分。 首先在外表上,要衣着得体,举止文雅,谈吐大方。 其次是内在素质。这也是教师为人师表的核心,它表现为能力、学识和治学态度。 一个班主任诚实正派,具有勤勤恳恳、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加之敏捷的思维和适当的幽默感,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尊敬、喜爱和乐于服从的心理效应。

  7. 和谐 2、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 班主任在学生中的第一印象如何,直接关系到以后班级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所以,年轻班主任在工作中就要注重自身的形象。

  8. 和谐 (1)、仪表形象。和学生见面(尤其是第一次见面),必须衣着得体,举止大方,神情端庄,态度和善。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学生见了有亲近感。班主任应注重自身的仪表形象。 (2)、语言形象。班主任面对学生讲话要做到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从而使他们信服、佩服。学生才能听而有行,行而有规,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

  9. 和谐 (3)、行为形象。育人一靠言传,二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不仅要做履行教师职业道德的模范,而且要做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表率,注重自身的行为形象。 (4)、教学形象。教学是培养教育学生的主渠道和主战场。班主任必须教好课,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备好课、讲好课,讲课成功,学生才会尊重你,信服你,这样才能为做好班级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10. 3、树立服务意识 作为(班主任)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必须心中有学生,真诚地尊重学生(尊重比爱更重要),全心全意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通过“育、教、蔬、导”,使学生明道理,明行动,明规矩,明方向;使学生懂得为什么做、怎么做、做到什么样、达到什么目的。以激发他们的内趋力、竞争欲,完善人格,完成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以适应上层学校选拔、社会挑选。

  11. 和谐 4、具有组织管理及应变能力 衡量一个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很直观很现实的办法就是看他的组织管理能力,这是班主任的一项基本功。 班主任要想处理好学生中的各种问题,就应该努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应变能力。 仪表、语言、行为、教学、服务、管理、应变能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素质。

  12. 和谐 三、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一)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了解学生 七年级学生:(1)学习遭受挫折导致畏难情绪(2)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导致行为障碍(3)叛逆心理导致放纵情绪,课程增加、书变厚了,作业量大。各科都有较高要求。新鲜感很快就会被“课业负担”代替,显得眼花缭乱,甚而手忙脚乱。一扫往日无忧无虑的快乐,多了几份郁闷和焦虑。

  13. 和谐 八年级学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问题聚焦:早恋﹑上网﹑学习成绩下降﹑逆反心理严重。另一特点是“不服管教”。一些同学对老师﹑家长的批评不再虚心接受,开始反驳﹑顶撞,甚至嘲笑师长,越是父母﹑老师不让做的事,他们越起劲,一定要和师长“对着干”。 九年级学生: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比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有了明显提高,思维的对象大为扩展。表现:焦虑、冷漠、狭隘、狂妄自大。

  14. 高一学生:学生由半幼稚半成熟半成人逐步走向成人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特殊性,新环境使得他们的行为更加情绪化、不稳定而具两面性。意志发展还很不够,尤其在遇到困难或者失败的时候,往往表现得意志比较薄弱,缺乏毅力,时常会半途而废、功亏一篑。高一学生:学生由半幼稚半成熟半成人逐步走向成人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特殊性,新环境使得他们的行为更加情绪化、不稳定而具两面性。意志发展还很不够,尤其在遇到困难或者失败的时候,往往表现得意志比较薄弱,缺乏毅力,时常会半途而废、功亏一篑。 高二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对自己的认识更自觉、更深刻,经常关心和考虑有关自己的各种问题,头脑里常出现“我长得怎样”“别人怎么看我”等问题。他们异常关心自己的形象,热衷了解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易冲动阶段,格外敏感,情绪起伏变化很大:心灵闭锁,开始寻求自己的内心空间,喜悦与悲伤,快乐与苦恼常常彼此交替,有时内心深处有一种空虚感和失落感,但是他们会在表面上若无其事或虚张声势,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向父母师长吐露和交流,同时又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

  15. 高三学生:学业焦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在生活、学习中存在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沟通困难而感到苦恼、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走神儿”现象,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有逆反心理、苦闷自卑心理、心理压力大,容易烦躁。高三学生:学业焦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在生活、学习中存在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沟通困难而感到苦恼、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走神儿”现象,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有逆反心理、苦闷自卑心理、心理压力大,容易烦躁。 因此,作为青年班主任,必须掌握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在工作中,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他们,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某些指导,同时又不至于伤害他们的自尊,这样就保证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通畅,更融洽,也更易于使他们完成班主任安排的工作。

  16. 和谐 (二)、 了解学生的方法 1、通过学生的介绍了解学生 (1)书写简历 (2)介绍自己 (3)同桌介绍   2、观察、分析学生的行为   3、在交谈中掌握学生的思想   4、在活动中发现学生的特长   5、在家访时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

  17. 和谐 (三)、走近学生关心每个学生 班主任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要能引导好学生,首先就要走近学生。“如果师生关系紧张,你表扬学生,学生认为是哄人;你批评学生,学生认为是整人。表扬与批评都成了教育的障碍。” 在学生看来,老师太在意学生的成绩并不是真正地关心他们,而是关心教师自己,因为学生知道,他们的成绩好坏会影响到教师的利益。那么什么是真正地关心学生呢?

  18. 和谐 真正地关心学生是除了关心学生的成绩, 还要关心学生作为人的其他需要,如情感、生活。 关心是最深刻的渴望, 关心是一瞬间的怜悯, 关心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 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心中,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

  19. 和谐 那么班主任怎样做,才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关心他们呢? 1、换位思考 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维护学生的利益,设身处地地替学生着想就是换位思考。学生的处境相对于成人,属于弱势群体,在很多时候他们显得无助。当班主任能和他们成为“同一战壕里的战友”时,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开始形成了。 2、关心学生的需要 首先要关心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其次关心学生的情感需要。

  20. 和谐 (四)、 允许学生犯错误 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犯错误就再正常不 过了。   学生是缺乏社会经验的人,班主任要帮助学生从 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从所犯错误中学习,是一种 有效的学习途径。 美国知名教育家简·纳尔逊博士认为:“错误是很棒的学习机会,当你犯了错误不要苛责自己,而要从中受益。找出原因,诚实地对待自己的感受,看看你能从中学到什么,发现现在你能做什么。做你真心想做的事,成功自然会跟随而来。”

  21. 和谐 以诚动其怀 而后自省 教育故事《为了爱》 偷窍的事情在别人看来是品德的败坏,而在我眼中,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学生的品德问题,而要当作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偶然过错。 孩子都是在错误中长大的!

  22. 用宽容的心去理解,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成长。用宽容的心去理解,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成长。 每一次犯错都是一种成长的积淀, 每一次摔倒都是下一次重新站起的历练。 和谐 在调查、处理“教 室出了小偷”这件可大 可小的“案子”时,我始 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挽救了一时糊涂的李 嘉明,又为他病重的妈妈筹到了治病的用款, 用爱把一件坏事演变成了一次爱的奉献。

  23. 和谐 (五)、新教师要做一个注重身教的班主任 现在的学生和家长,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很强,对于教师和学校的一些不好的做法,一些家长会选择投诉。现在有的青年教师比较随便,容易失误,被投诉了,你也只得认输。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身教对学生的影响。

  24. 和谐 (六)、新教师不要做体罚学生的班主任 真正有智慧的班主任是不会体罚学生的。首先要懂法,青少年保护法也好,教育法也好,都写得明明白白的,体罚学生是违法的,因此,教师千万不要体罚学生 (七)、新教师不要做“搬主任” 1、班级管理的对象是个性独一无二的青春期少年。做他们的工作最忌讳两点:一是居高临下的生硬说教;二是不要动不动就搬领导、搬家长。

  25. 和谐 2、维护课任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主动与任课老师沟通,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邀请任课老师参加班级的一些活动,如主题班会、文艺晚会等,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指导,从而形成教育的“合力”,创建好良好的师生关系。 (八)、 凡事与学生商量 凡事与学生商量,是尊重学生的意愿,是民主的体现。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决策,能让学生对做出的决定自觉遵守。

  26. 和谐 怎样和学生商量呢? 首先,和学生商量时要放下架子,不要高高在上。 其次,“怡吾声,柔吾色。”即和颜悦色,放低你的声音,不要让学生觉得你在说教。 此外,要避免对学生无礼的命令。 和学生多商量。商量什么?从班级目标、班级精神、班级活动安排以致具体的实施方法,都同学生商量,能达到师生之间认识的统一。

  27. 和谐 (九)、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培养团队精神 在班主任工作中,主要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参加公益事业,强化小集体观念,尤其是体现班级集体功能来完成的。因此,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集体意识,班主任可以定期主持召开主题班会,引导大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针对不同的问题,及时组织班集体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解决问题。加强班风建设,形成“我为班级,班级为我”的良好氛围。突出强调班级凝聚力的建设,促使全体学生意识到团队的力量,“班荣我荣,班衰我耻”,实现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展示主题班会)

  28. 和谐 (十)、正确娴熟地运用班主任的语言艺术和教育机智 班主任的语言艺术是指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获得的信息,融注自己的思想、道德、意志、情感,准确无误地通过简练、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愿意接受并达到教育的目的。 班主任在做学生工作时,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抽象和形象、明示和暗示、无形和有形,形成珠联璧合之势,可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29. 和谐 例如,迟到……。我说:“为了方便我班下节课的排练,他主动到操场边的舞台上把阶梯摆放好,他为班集体想到、做到,我们感谢他!”说完后,那学生看看我,报以感激的目光,我还教他克服“迟到”的方法,此后改掉了“迟到”坏习惯。正确娴熟地运用语言艺术和教育机智,取得今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班主任运用语言艺术进行教育还必须根据不同的对象,因时、因境采用灵活的方式。

  30. 对自尊心强、有逆反心理、脾气暴躁、感情易冲动的学生,宜采用平等商讨的语言;对自尊心强、有逆反心理、脾气暴躁、感情易冲动的学生,宜采用平等商讨的语言; 对善于独立思考、自我意识强、感受力较强的学生,宜采用暗示、旁敲侧击或警句格言的点拨式语言; 对惰性心理和试探性心理突出的学生宜采用措辞尖锐、语调激烈的触动式语言; 对自我防卫心理强烈、不肯轻易认错的学生要采用突击式语言; 对性格内向、孤僻、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则要用有层次、有步骤、逐渐深入学生心灵的渐进式语言等等。

  31. 四、 创建共同的精神家园 (一)、 什么是共同的精神家园 班集体的组织行为,学生共同拥有的,热爱的精神港湾。  现代班集体的组织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  正确的政治方向 共同的奋斗目标  明确的育人目的 坚强的领导核心  有序的组织机构 统一的行为规范  和谐的人际关系 健康的集体舆论 所谓精神家园是要让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享受到爱,受到尊重,让人人得到发展的机会,人人有所追求,人人都体验到快乐和成功。

  32. 和谐 (二)、怎样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 1、引导学生制定和实现班级发展目标 (1) 制定班级目标 首先,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校的要求和班级的具体情况,还要能为班上的学生所接受。 其次,班级目标的制定要具体、现实,要能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要避免目标空洞,避免好高骛远。 最后,班级目标的制定要民主,即要让学生参与目标的制定。

  33. 和谐 班级“荣辱观” 以爱国爱校为荣,以损坏公物为耻; 以尊师守纪为荣,以违反校规为耻; 以感恩父母为荣,以惟我独尊为耻; 以努力学习为荣,以害怕困难为耻; 以专心听课为荣,以缺交作业为耻; 以团结同学为荣,以早恋损友为耻; 以健康娱乐为荣,以吸烟泡网为耻; 以仪表整洁为荣,以不讲卫生为耻;

  34. 和谐 2、班级目标的实现 (1)、落实实现的步骤 (2)、通过系列活动来实现目标 (3)、目标实现后要给予学生奖励(物质或精神) (4)、引领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方面 (5)、展现学生个人风采,形成班级归属感 (6)、让学生的发展、班级的发展、班主任的发展有机结合——团结就是力量。

  35. 五、建立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1、了解学生和家长,从家访开始   (1)认真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2)注意观察,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   (3)尊重家长,耐心细致地做工作   (4)切勿告状,以免激化矛盾  2、开好家长会,搭建沟通与理解的桥梁 (1)让家长看(优雅的环境;学生成果;影像资料。) (2)让家长听(老师汇报;班长和班委汇报;学生发言。) (3)让家长说(优秀学生家长说;热点问题探讨;谈意见 和建议;学生和家长对话。) (4)让家长做(写下对孩子的希望和评价;家长和孩子 一起参与。) 

  36. 和谐 3、耐心说服,化解亲子矛盾。从感触 →感动→感悟 这是德育的理想,也是把德育做到学生心里去的必由之路。 4、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设系列讲座

  37. 六、班主任如何处理突发(意外)事件 如:学生的恶性伤害事件、学生的斗殴事件、学生或家长对班主任突然发难、男女生之间异性交往不善而产生严重后果等。 对于班主任来说,能否及时、妥善地处理好这些突发事件,正是对班主任教育功底和知识底蕴的考验。

  38. 班主任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注意做到 1、头脑冷静,反应迅速。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班主任绝不能逃避,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任何鲁莽的决定,都有可能偏离正确解决问题的轨道,铸成大错;任何感情用事,都会使事态发展得更为严重。所以无论事情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沉着镇定,迅速地控制住事态的发展。 比如:家长来校与老师吵架 记住:想发怒时,请等五分钟以后。

  39. 2、深入调查,分析原因。 在有效地控制事态发展以后,班主任要认真分析突发事件。千万不要认为“突发”事件是孤立存在的。其实,任何事情都有着它的内在联系,所以在突发事件的背后,经常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因素。班主任只有认真分析产生突发事件的原因,把握问题的实质,剖析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对症下药,彻底地解决问题,才能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40. 3、耐心细致,慎重处理。 对于班主任来说,突发事件有时会使班主任十分被动,令人十分气愤。即使如此,当我们基本上掌握了情况,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也切不可简单粗暴地做出处理,如:开除、停课反省等等。班主任要根据当事学生的特点和犯错误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对于非原则性的错误,要耐心说服,但对于道德品质的问题,一定要严肃处理,决不手软。

  41. 4、缩小范围,避免张扬。 有些对学生的一生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班主任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要尽量缩小范围,避免张扬,给学生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否则可能出现学生一时想不开,走上绝路的事情。 但是,对有些严重的突发事件,要及时上报,避免产生自己不能控制的混乱局面,既贻误了教育学生的最好时机,也往往使自己骑虎难下。

  42. 5、总结教训,善后反思。 一次突如其来的事件得到平息后,也许新的事件正在孕育之中,班主任的任何麻痹思想,都可能再一次“祸起萧墙”,所以要善于总结经验,做好反思,增长自己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使突发事件都能得到妥善地解决。 有一句民间的俗语:“再好的刀伤药也不如不流血”,这一句话告诉大家一个浅显的道理,无论我们多么成功地解决了突发事件,都不如不发生任何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我们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避免突发事件的产生。

  43. 和谐 “突发(意外)事件”,往往折射出学生内心的思想意识,心理状态和习惯素养。当我们抱着一颗热忱、宽容的心,用自己的冷静、胆识、智慧,敏锐捕捉并巧妙利用“意外”中的教育资源时,就会欣喜地嗅到花儿绽放时的独特芳香。

  44. 和谐 七、用心 、用情, 做智慧、幸福的教师。 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因此,老教师需要学习,年轻的新教师更需要学习,都需要在学习中去发现智慧,挖掘智慧,积累智慧。

  45. “积”中生智 (一)在学习中积累。 (二)在实践中积累。 (三)在反思中积累。 学习是智慧和灵感的源泉, 是解决班级管理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46. 和谐 让学习成为一种时尚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学习史”。只有那些经常与伟人、名人交流,经常吸取人类思想精华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品格高尚、精神高贵、志向高远的学生。

  47. 和谐 专业成长体会 :摆正心态,明确(目标)义务,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事业来追求(给心理减压)。 只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才能高瞻远瞩,才能把随意的、无效的、烦琐工作变成目的明确的、有效的育人工作,才能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智慧的引航者、和生命成长的引领者。

  48. 和谐 我喜欢做班主任,理由: 1、做班主任能培养爱心; 2、做班主任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3、做班主任是年轻秘诀(充实有动力、充满了活力); 4、做班主任能提高自己综合方面的能力(在各项活动中提升班主任极强的工作组织能力); 5、做班主任能增进师生及家长浓厚感情; 6、做班主任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位; 7、做班主任可以锻练自己的意志品格。

  49. 我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学生们!与学生共同成长。我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学生们!与学生共同成长。 我深爱我的每一个学生,爱他们的全部,包括错误。 爱优秀生,因为他们是班里的榜样; 爱学困生,因为他们让我学会了付出与努力; 爱贫困生,因为他们让我学会了关爱; 爱那些犯错误调皮捣蛋的学生,因为他们让我学会了宽容和谅解,更重要的是让我积累了教育智慧。 用真情陪伴健康成长

  50. 每一个班级都各有特点,每一个学生都与众不同,他们总给我新鲜、惊喜,吸引我思考、吸引我想尽方法走进他们心里,解开他们心中的秘密,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心灵的露珠。每一个班级都各有特点,每一个学生都与众不同,他们总给我新鲜、惊喜,吸引我思考、吸引我想尽方法走进他们心里,解开他们心中的秘密,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心灵的露珠。 和谐 20多年的班主任经历使我更加的成熟和自信。 用智慧引航快乐成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