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重视骨质疏松症的 防治

重视骨质疏松症的 防治. 薛 延 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研究所.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 2000 年至 2010 年确定为 “ 骨与关节 10 年 ”. “ 骨与关节十年”计划. 具体目标:减少四个 25% ,即将骨质疏 松性骨折、关节破坏、严重外伤人数 和脊柱病医疗费减少 25% 。. 世界骨质疏松日 10 月 20 日 World Osteoporosis Day. 1998 年 政府行动 (6 月 24 日 ) 1999 年 早期诊断 (10 月 20 日 ) 2000 -2004 年 : 向您的骨骼投资 2000 年 让钙保留在骨骼上

habib
Download Presentation

重视骨质疏松症的 防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薛 延 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研究所

  2.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2000年至2010年确定为“骨与关节1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2000年至2010年确定为“骨与关节10年”

  3. “骨与关节十年”计划 具体目标:减少四个25%,即将骨质疏 松性骨折、关节破坏、严重外伤人数 和脊柱病医疗费减少25%。

  4. 世界骨质疏松日10月20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

  5. 1998年 政府行动 (6月24日) 1999年 早期诊断(10月20日) 2000 -2004年:向您的骨骼投资 2000年 让钙保留在骨骼上 2001年 阿尔法骨化醇—储存骨量,坚固骨骼 2002年 第一次骨折的预防 2003年 提高生活质量 2004年 男性骨质疏松

  6. 2005年 积极运动 2006年 营养 2007年:知晓并减少骨质疏松危险 2008年 为了您的骨骼健康, 2009年 挺起您的脊粱! 2010年 关注脊柱骨骼健康 2011年 关爱您的骨骼健康,抓住三 个环节:运动,含钙食物,VD

  7. 骨质疏松的定义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量减少,以骨组织微结构的改变为特征, 并引起骨的脆性增加, 骨强度降低, 在无创伤、轻度和中度创伤情况下, 骨折危险度增加的疾病, 此时骨矿物质与骨基质等比例减少。

  8. Background Information The Skeleton • A marvelously strong structure. • Strength/Weight • Long/Cortical bones • Trabecular bones • Specialty bones • Functions of the Skeleton • Support the body • Protect internal organs • Muscles attach for movement • Cavities for blood formation • Reservoir for minerals

  9. 骨质疏松的分类及病因 • 原发性骨质疏松: 由于绝经后和年龄增加而引起骨组织的退行性变化, 也包括一些儿童和青少年原因不明的特发性骨质疏松 • I型:绝经后骨质疏松,50-70岁妇女, 女:男= 6:1,病因:雌激素减少 • I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生于70岁以后,女性:男性=2:1,病因:活性VD合成减少

  10. 骨质疏松的分类及病因 •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症。 • 疾病:内分泌疾病、慢性肾衰、胃切除、卵巢切除、类风湿、贫血、白血病。 • 药物:抗癫痫药、糖皮质激素。

  11.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 遗传因素:人种、身材瘦小、低骨量、 骨折家族史; • 营养因素:低钙摄入,VD缺乏; • 激素因素:雌激素、钙调节激素; • 废用性: 活动量少; • 不良嗜好:酗酒、大量抽烟。 • 疾病: 内分泌疾病、慢性肾衰、胃切除、 卵巢切除、

  12. 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 • 发病率高:常见病第七位,欧、美、日 约7500万,涉及2亿人。 • 200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7%,已跑步进入老年型社会 。 • 200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53亿,占11.8%。

  13. 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 • 根据骨质疏松症中国白皮书报告,2006年估算,50岁以上人群约有6944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女5410万,男1534万),约有21,390万人存在的低骨量(女11,347万,男10,043万)。 • 根据我国“九五”攻关课题,4.8万人调查的结果,60岁以上人口中骨质疏松症患者女性占28%,男性占17%。

  14.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15.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 无声无息的流行病 • 病史采集:对现病史,个人史,既往史,月经生育史,药物家族史应详细询问,特别注意询问与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 腰背酸痛 • 身高缩短 • 驼背 • 骨折:腕骨、脊椎、股骨。

  16. 腕部尺骨、桡骨骨折(colles)

  17. 脊椎骨压缩性骨折

  18. 股骨颈骨折

  19.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骨折 • 死亡率高:美国髋骨折死亡率15-20%; • 医疗费用高:美国骨折费用138亿(1995); • 生活质量下降:一年内50%的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20. 检查骨密度的目的 • 预测骨折危险程度 • 评价是否有骨质疏松及其严重程度 • 决定是否需要治疗和治疗效果 • 了解每年骨丢失率

  21. 骨密度测量技术 • X线检查 • 单光子吸收法(SPA) • 双能X线吸收法(DXA) • 单能X线吸收法(SXA) • X线成像吸收法(RA) • 定量超声(QUS) • 定量CT(QCT)

  22. 双能X线吸收法(DXA或DEXA) DXA可用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中最常见的一些部位,如脊柱,髋部,及腕部的骨密度测量。其辐射量为胸片的1/10。股骨颈BMD预测髋骨折风险优于腰椎BMD。

  23. X-ray Devices Skeletal sites

  24. 定量超声 (QUS) 超声作为骨强度测量指标,可以用来评价跟骨,胫骨,髌骨或其它相对表浅的骨。无辐射,其预测骨折危险同其它测量骨密度的方法相同。

  25. 骨密度测量 • 不同的骨密度测量仪器有着不同的BMD值。依据病人的年龄和性别所表达的值为Z值,而同性别的正常年轻人BMD所表达的值为T值 • 本建议在临床上使用T值作为诊断标准。

  26. 哪些人需要测骨密度? • 65岁以下的绝经后妇女具有OP性骨折危险因素; • 65岁以上的妇女; • 绝经后发生骨折的妇女; • 进行骨质疏松治疗的妇女; • 长期进行雌激素替代疗法(ERT)的妇女。

  27.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 WHO制定了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适用于白人妇女任何部位的骨密度测量,也可作为我们的参考。 • 正常:BMD值低于正常年轻成人骨密度在一个标准差内(T值高于-1) • 骨量丢失:BMD值低于正常年轻成人的骨密度在1到2.5个标准差之间(T值在-1到-2.5之间) • 骨质疏松症:BMD值低于或等于正常年轻人2.5个标准差(T值低于等于-2.5)。有过一次或多次骨折经历的都肯定有严重的或确诊骨质疏松症。

  28. Diagnosing Osteoporosis Diagnosis –WHO Definition

  29.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及其调节 • 1、与骨矿有关的标志物 • 2、与骨形成有关的标志物 • 3、与骨吸收有关的标志物 • 4、骨代谢的调节

  30. 骨质疏松症的三级预防

  31. 各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机构,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骨质疏松症的三级预防:各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机构,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骨质疏松症的三级预防: • 一级预防是无病防病 • 二级预防是有病早治 • 三级预防是综合防治,重点是防止骨折

  32. 骨质疏松症的 一级预防是无病防病

  33. 骨的结构与骨的构成 • 骨细胞: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 • 骨矿物质(2/3):无定形磷酸钙、羟磷灰石 • 骨基质(1/3):骨胶原(90%) 蛋白聚糖(10%) 脂类(0.1%)

  34. 骨的构造与功能 • 构造:皮质骨、松质骨; • 功能:支架与运动,保护造血等。

  35. Background Information Normal Bone –The Remodeling Process The Osteoclast-Osteoblast balance is controlled by a complex mix of hormones and chemical factors.

  36. 一生中骨的变化 • 0 -20岁: 骨形成期,成骨占优势。 • 20-30岁 :骨峰值前期,成骨占优势,骨量达 • 峰值 90%。 • 30-35岁: 峰值骨量; • 35-50岁: 骨峰值后期,骨吸收占优 势,骨丢失率 • 0.2- 0.5%。 • 50-70岁: 骨量丢失期,女性达1-6% 。 • 70岁以后: 骨丢失期,骨丢失缓慢,骨丢失达峰值的 30-50%

  37. 骨的增长与丢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骨骼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38. 骨质疏松症预防重于治疗 • 预防骨质疏松从儿童时期开始。具体应抓好两个阶段和五个时期.。 • 35岁以前为第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峰值骨量,包括三个时期,即儿童期、青少期和怀孕哺乳期。峰值骨量越高,就会推迟和减轻骨质疏松发生的时间和程度。 • 第二阶段是35岁以后,重点是减少骨量丢失,这个阶段又包括围绝经期和老年前期两个时期。

  39. 加强骨营养 • 钙剂: • 钙是防止骨质疏松的基础药物 • 钙的摄入、吸收和利用直接影响单位体积的骨量 • 常用的钙制剂有碳酸钙、乳酸钙、枸橼酸钙,鳌合钙等 钙+胶原蛋白+维生素D

  40. 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

  41. 如何合理补钙 • 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 • 食物中牛奶,豆类,海产食品等含钙较多 • 天天补,少量补(每天500m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2g/d • 选择钙剂的标准:安全无毒,钙含量高加维生素D促吸收,因人而异,价廉物美 • 补钙过量的危害:肾结石,便秘,影响其他元素(铁、锌等)吸收 • 骨头汤不能补钙.

  42. 健康的生活方式多晒太阳。最合适的时间是每天上午8~10 点,下午3~5点。30分钟至1小时,80%维生素D从皮肤获得,或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IU)。活性维生素D促进肠钙吸收。

  43. 适量负重运动 • 每天做站立活动2小时 • 最佳的有氧运动是步行(30-60分钟/日,5次/周,运动后心率170-年龄) • 还应做一些加强腰背肌的锻炼。运动有刺激成骨细胞的作用。

  44. 戒烟限酒 • 烟,越早戒越好 • 酒,越少喝越好 • 每天吸20支烟,10年后就比同龄 人骨量减少8~10%。

  45. 骨质疏松症的 二级预防是有病早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