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306 Views
题目: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教学设计. 姓名: 常虹 同组人: 杨璐. 一、实验目的. 了解碳的还原性并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特性。 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铁架台、十字头、带玻璃管的胶塞、蒸发皿、泥三角、铁夹、硬质大试管、研钵、坩埚钳、玻璃棒 试剂:还原碳粉、氧化铜. 三、实验探究的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 1 )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略往下倾斜。 ( 2 )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加热。 ( 3 )仪器的安装及气密性的检查。 2 、难点:如何得到红色光亮的铜,主要在于: ( 1 )氧化铜和碳的比例。
E N D
题目: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教学设计 • 姓名: 常虹 • 同组人: 杨璐
一、实验目的 • 了解碳的还原性并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特性。 • 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 • 仪器:铁架台、十字头、带玻璃管的胶塞、蒸发皿、泥三角、铁夹、硬质大试管、研钵、坩埚钳、玻璃棒 • 试剂:还原碳粉、氧化铜
三、实验探究的重点与难点 • 1、重点: • (1)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略往下倾斜。 • (2)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加热。 • (3)仪器的安装及气密性的检查。 • 2、难点:如何得到红色光亮的铜,主要在于: • (1)氧化铜和碳的比例。 • (2)研磨的力度和时间。 • (3)加热时间。 • (4)装药品时要尽量压实。
四、实验探究过程 • 1、本实验与研磨力度和时间的关系? • 答:研磨尽量细,即时间尽量长。 • 2、实验药品是否需要干燥? • 答:是,所以在使用前应小心炒干。 • 3、实验过程中氧化铜和碳比例的关系? • 答:碳和氧化铜质量比须控制在1:12~1:10之间,超出此范围会使反应速度减慢或生成砖红色粉末。
4、预计反应过程中的现象? • 答:在反应过程中是否产生红热现象是实验的关键,并且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5、为什么出现红热现象? • 答:此反应为放热反应,碳还原氧化铜时须温度很高,而酒精灯温度达不到,幸好反应为放热,在引发反应后,反应本身放出的热可供反应继续进行。
五、结论与讨论 • 1、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分别从反应热和等摩尔反应的角度去解释。 • 2、如果碳与氧化铜比例不在1:12~1:10之间会出现什么现象(从等摩尔反应的角度考虑)。 • 3、仔细观察碳粉和氧化铜粉末的颜色及产物的外观解释原因。 • 4收集有关古代治铜的文章,与本实验做比较。 • 5、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收集有关铜的种类的介绍,如:红铜、白铜、黄铜等。
六、预期的实验结果 • 可以出现以下四种结果: • 1、反应不发生:原因:碳粉的比例过少或药品量过多且装药没有压实,或者由于研磨时间、力度不足,药品潮湿等。 • 2、有现象但没有出现红热,局部变成砖红色;原因:碳粉比例过多或药品量过多。 • 3、出现红热现象,但得到砖红色粉末,没有红色光亮的铜;原因:在出现红热后没有继续加热,则使得粉末状的铜不能凝结成块。 • 4、出现红热现象且产物中有红色光亮的铜珠。
七、参考文献 • 《中学化学实验大全》 • 《中学化学教法》 • 《中学趣味实验》